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樂山大佛:猜猜我站起來有多高?

轉載自公眾號:雁行札記 ID:yanxingzhaji

小學課本文章《樂山大佛》中對大佛“腳背可容納百人圍坐”的形容讓不少人從小就對這里心馳神往,可你有沒有想過:

●大佛為什么坐在這里?

●大佛這么重能站起來嗎?

●坐著都如此巨大要是站起來又有多高呢?

● 大佛站起來能看到什么?

●大佛會“走”嗎?

四川樂山市南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交匯處,背倚凌云山巍巍而坐著一尊巨大的石佛,佛足垂踏山腳,佛首齊平山巔,面對滾滾江水自巋然不動,與西北邊的樂山城隔江而望,這就是中國最大的一尊在天然石壁上雕刻出的造像,著名的樂山大佛

三江交匯處

自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開始建造到唐貞元十九年(公元803)竣工,大佛已經在這里經歷了1200余年的風風雨雨,“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正是對它壯觀雄偉面貌的最好形容。

△樂山大佛巨大的手腳

樂山大佛為什么坐在這里

在已經1200多歲的大佛面前,一代代人都顯得太過渺小,對于匆匆過客來說,仿佛他一開始就坐在那里,就應該坐在那里,不如讓我們回到最初的時刻,看看大佛最初的模樣。

△與巨大的大佛相比,游人只如米粒般大小。

樂山坐落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三江匯流處,這里是唐代重要的航道。但其水勢浩大,往來洶涌,湍急的江水常常掀翻過往的船只,淹沒船工貨物,使得百姓哀聲連連。唐代開元初年,時在凌云山為僧的海通禪師目睹這一切后,頓生慈悲之心,決定籌集善款、人力,在凌云山棲鸞峰西壁、大江之濱雕鑿出一尊大佛鎮(zhèn)壓水患,還三江靜流,保一方太平

△海通禪師像

△在岷江之上遠觀大佛

從“開元初,有沙門海通者,哀此習險...作彌勒像”的記載中可知我們熟知的樂山大佛正是一尊彌勒佛,正式名稱為“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唐代本已有信奉彌勒佛之風,武則天稱帝時曾制造輿論,宣揚自己是彌勒佛的化身,不但幫助自己順利登上帝位,也使民間信奉彌勒的風氣更盛,這是能帶來清凈幸福的未來佛,也是對鎮(zhèn)水祈福最美好的期盼。

這場巨大的工程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開始了,描摹圖紙、搭建云梯、鑿山運土,自上而下開始了佛像雕刻。“不數載而圣容儼然...全身未畢,禪師去世”,當佛像雕刻至肩部時,年事已高的海通禪師就圓寂了,于是整個工程也跟著停滯了下來。

直到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由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重新開始了大佛的修鑿工程,歷時8年完成了肩部至膝部的建造。后因他遷往長安任戶部尚書,整個工程又一次停下了,而這一停就是將近40年。

貞元五年時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的韋皋開始繼續(xù)修鑿,用了15年主持修鑿了膝部至蓮座的部分,至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終于完成了整個工程。三四代人的前仆后繼,無數匠人的血水淚水,前前后后約90年大佛才全部修鑿完畢。

了解了大佛為何坐在“這里”,更要知道為何“坐”在這里。

樂山大佛的坐姿為垂足坐,上身端坐,雙足自然下垂。中國古代從席地而坐逐漸變?yōu)殡p腿下垂的坐姿,是因為來自西域的高足家具傳入了中原,而同樣西來的佛教藝術中也最早展現出了垂足坐姿。

敦煌第249窟,西魏時期垂足倚坐的主佛。

△與樂山大佛齊名的河南伾山大佛,高約22米,同為垂足坐,也同為鎮(zhèn)水而造。

△四川資陽半月山大佛,唐代垂足倚坐彌勒佛,高22.24米,位列樂山大佛(62米)與榮縣大佛(36.67米)之后,是四川省第三大坐佛。

再加上樂山大佛體型巨大,垂足而坐雙手扶膝是最穩(wěn)定的姿態(tài),保證了大佛千年來“風雨不動安如山”,千百年來給予了過往船只百姓無限的勇氣和希望。

△“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大佛

樂山大佛這么重能站起來嗎

因為大佛是倚靠整個山體被雕鑿出來,體量驚人,重量難以估算,可他并不是大多數人想象中的一塊完整無缺的實心巖塊。

為了更好的保護大佛,在他身上設計有一套完整的排水通風系統(tǒng)。

在大佛兩耳后兩邊、肩頸部背后兩邊和胸部背后兩邊,共三層孔洞用于排出巖縫中的山泉水。頭部第4層、第9層和第18層螺髻中,各有一條橫向的排水溝,這些排水溝連接著佛衣的褶皺,組成完整的排水網絡將雨水順遞而下,防止攢積,保護佛身不受雨水的侵蝕,清代詩人王士禎在詠樂山大佛詩中就有“泉從古佛髻中流”的句子。

△大佛的耳朵和耳后的孔洞

△隱藏在發(fā)髻中的排水溝(圖示紅線下方)

△下雨時能看到“泉從古佛髻中流”的景象

大佛外原蓋有閣樓式建筑,兩蓋兩毀,佛身上多處的孔洞其實是柱礎或樁洞,它們正是搭建過佛閣的證明,而這些表層的排水系統(tǒng)就是外層保護建筑被毀后添加上去的。位于大佛前胸與腹部相接處,還發(fā)現了“藏臟洞”,一個高3.3米寬1米深2米的暗室,這是古代造像時密藏經卷或珍寶的地方,只可惜里面的器物在幾百年前就已盡數遺失。

△大佛腿部和兩邊崖壁上的孔洞

△大佛落成后,外部原有的保護建筑。

佛首上的螺髻共1051個,每個螺髻都是單獨鑲嵌在上面,除此之外,大佛的雙耳和鼻子不是在巖石上直接雕鑿,兩者均為木制結構搭建,再在外部進行填充和抹灰裝飾而成。維修過程中在大佛右側耳垂根部的孔洞中掏出腐朽的木泥,也應證了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的記載。我們常常看到大佛的鼻子呈現黑色,也是因為木質結構易生霉斑的緣故。

△大佛的鼻子因霉斑常呈現出黑色

樂山大佛站起來有多高

樂山大佛在歷史上經過多次測量,但由于具體測量方式不同和已經不復存在的蓮座高度的爭議,使得整體高度存在多種不同的說法。影響較為廣泛的“71米”說,是1962年維修大佛時民工用測繩分段量測,用這種方法測量三維空間中的不規(guī)則物體,是存在很大誤差的。

本文采用1991年由國家文物局采用近景攝影的科學方法測量出數據,自頂至腳板底部59.84米,腳下平臺右側2.16米,左側2.02米,共計62米。

其中頭部11.96米,下半身即胯部至腳底,因大佛坐姿膝蓋與胯部持平,所以實際是膝蓋至腳底21.25米,再加上最早記載中也應存在的3.59-6.29米高蓮花座,最后大佛通高應該是65.59-68.29米高。

△至今仍有爭議的蓮座部分

可要想知道樂山大佛站起來有多高,還需要知道胯部至膝蓋的距離,由于這一段數據缺失,我們嘗試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去推算大佛站立的高度。

佛造像是有嚴格的標準和定律的,不能隨意更改尺寸,比如《造像量度經》就是一部說明造佛像法度的經典。自東漢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開始,一些佛造像也一并被帶來,工匠們模仿這些造像的標準,在師徒間以口傳身授的方式代代相傳,這是漢唐佛像的主要制作途徑,也許在外貌上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出現了漢化的造像風格,但一些基本的尺寸標準并沒有大的改動。

就立像而言,“全身為120分,肉髻高4分,下至發(fā)髻4分,面長12分,頸長4分......上身共為六十分,當全身之半。胯骨長4分,股長24分,膝骨4分,脛長24分,足踵4分,下身量亦為60分”。

△《造像量度經》內頁

下半身構成為膝骨、脛股和足踵,按《造像量度經》中的比例推算,三個部分總共為32分,實際高度為21.25米,由此推測,大佛站起總高為21.25÷32×120,約為80米,也就是將近30層樓的高度。

坐著就與山齊平的大佛,站起來當真是有鎮(zhèn)海碎山之勢。

樂山大佛站起來能看到啥

大佛身前是三江匯流之地,岷江、青衣江與大渡河競相奔來,在數峰青山掩映下又連天而去。盛夏水豐,魚蝦爭涌,可觀江浪拍崖驚起銀花泛泛,臨秋水緩,游船往來,能賞澄江如練推出清波疊疊。

△遠眺凌云山(大佛在畫面中部偏右處)

△在樂山大佛外圍,有一尊全身長4000余米,由烏尤山、凌云山和龜城山三山聯襟組成的“巨型睡佛”(頭部為最右側烏尤山),呈仰面朝天之勢,宛如陷入熟睡之中,樂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胸部位。

大佛身后正是“天下山水之觀在蜀,蜀之勝曰嘉州,州之勝曰凌云”中的凌云山,樂山古稱嘉州,而嘉州最勝就在這凌云山中。一路走在山中,隨處可見歷代名人題詠,和蘇東坡讀書樓、海師洞靈寶塔碑林、月榭、疊翠堂、麻浩崖墓、宋代九頂城遺址等文物古跡。

△山中題刻

山中草葉蔥翠欲滴,九峰之中還環(huán)抱著初建于唐代的凌云寺,古寺由三重四合院構成,朱漆院墻琉璃碧瓦,在青煙纏繞中時聞經文吟誦與鐘磬合鳴之音。

△隱在蒼翠之中的凌云寺

若是望向遠處,在雅稱“海棠香國”的樂山一定能看到嫣然競秀的海棠,花開時絲絲香氣漾著微風就能沾染了游人的衣袖。還有著名的嘉州荔枝,在《唐國史補》中就有“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的記載,五至七月也正是濃甜多汁荔枝的成熟季節(jié)。而西壩豆腐樂山豆腐腦、樂山缽缽雞馬邊綠茶狼牙土豆等說不盡的美食,讓樂山不愧“食在四川,味在嘉州”的美譽。

△從大佛角度眺望樂山城

樂山大佛會“走”嗎

是的,樂山大佛很可能會完全消逝在漫漫歷史長河中。

法國旅行家謝閣蘭于1909年6月拍攝的樂山大佛,是目前所發(fā)現大佛最早的照片。圖中大佛滿身雜草,面部已毀,正在進行修繕。

風化、剝蝕和滲水,像一把把利刃不斷消解著這尊看起來堅不可摧的巨佛,他的身體早已在我們忽視的地方被流水沖蝕的千瘡百孔,外部也已經風化了幾至十幾厘米不等的深度,如果沒有有效的保護措施,將來很可能會完全塌毀消失。

如今我們見到的這副模樣也與建造之初大有不同,1200年前的大佛是足踏蓮花,身披金色袈裟,皮膚用肉粉色涂飾,恢弘雍容的大唐彌勒佛形象,可到了明代就變成任綸口中“可憐世歷風霜古,銷卻金衣變草衣”的滄桑消瘦模樣,因此大佛的保護工作,是刻不容緩的。

△大佛不斷受到雨水、地下泉水和霉斑的侵蝕。

△昔日“金衣”今日“草衣”的大佛,每一次清除雜草的過程都會對佛身造成不同程度的剝落損害,這也是大佛日漸消瘦的原因之一。

云岡石窟受風化侵蝕的造像,已完全辨別不出原本的面目,樂山大佛如果沒有有效的保護,將來很可能也會如此。

樂山大佛坐鎮(zhèn)凌云山1200余年,注視著三江之水滾滾而逝冬去春來,見慣了多少漁舟游船上千百過客的離合悲歡,靜觀眼前這座城從嘉州更名樂山日益繁華興盛。

江水山川、文人游者、古剎遺跡、四時風物,盡收大佛眼底,從三代人的九十年到千年之后的如今,它早已不僅僅是過往游船的守護者,更是這片土地整個樂山的守護者,是這段漫長歷史最古老也最真實的見證者。

大佛注視我們,我們也回望大佛,面對飽經磨難的樂山大佛,只有將保護工作切實進行,才能讓大佛繼續(xù)守護、見證它的下一個千年。

參考文獻:

1.袁金泉:《樂山大佛的研究與保護》,《四川文物》,2005年第1期。

2.魏奕雄:《樂山大佛應有的蓮花寶座》,《嘉州風物志》,2014年3月16卷第2期,第112頁。

3.胡中柱:《從樂山大佛到大足石刻——四川佛教藝術漫談》,《時代文學》,2008年第10期。

4.魏奕雄:《樂山大佛的修造歷程》,《嘉州風物志》,2014年7月16卷第4期,第112頁。

5.《樂山史志資料 1991年-1992年總第21期-第28期合刊》,樂山市市中區(qū)修史編志辦公室編。

文中視頻截圖來自央視紀錄片《樂山大佛》

Hash:557f5cd6f7741ac828c99a6c98ef89e1f419e23a

聲明:此文由 絲路遺產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