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河西走廊革命教育景點 -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

導讀:河西走廊革命教育景點 -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 1.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 2.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線路圖 3.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線路 4.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有哪些 5.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模式研究 6.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資源表格 7.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景點

1.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

青海海東民族團結故事:黃河兩岸兄弟情

青海省海東市循化縣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也是多民族聚居縣,撒拉、藏、回、漢各族群眾世代雜居、相互依存、互信互助、攜手發(fā)展。近年來,循化縣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不斷向前推進,2017年榮獲“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2018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區(qū)域性整體脫貧摘帽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2019年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許乎”間的世代情緣

循化縣的“許乎”最初源于撒拉族、藏族群眾生活物資上的取長補短,生產(chǎn)出的農(nóng)畜產(chǎn)品根據(jù)需求相互饋贈,撒拉人家的小麥、油菜成熟了,就給藏族“許乎”送去面粉、菜籽油,藏族人家的收獲青稞、宰牛羊,就給撒拉族“許乎”送去青稞面、牛羊肉。

“許乎”之間的物資交換與易貨貿(mào)易不同,不講究等價交換,更不借助貨幣,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為他人著想的基礎之上高于友情、固定傳承的親情關系。如今的“許乎”不僅在農(nóng)牧區(qū),城鄉(xiāng)之間、城鎮(zhèn)居民之間都廣泛存在,互助關愛也不僅限于生活物資,涵蓋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循化縣道幃鄉(xiāng)藏族牧民李家太與縣城居民馬光輝兩家是四代以上的“許乎”,兩家經(jīng)常互相走動。上世紀60年代,馬光輝家沒吃的,李家太的父親送來20多斤青稞面,其實自家人也吃不飽肚子;李家太家的孩子考大學填報志愿,專門上門請教馬光輝,孩子去西寧上大學,馬光輝專門趕來送行。

循化縣尕楞鄉(xiāng)比塘村黨支部書記卡娘告訴記者:“父輩們就結交了許多撒拉族朋友,我們秋收時,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撒拉族朋友都會來幫忙。撒拉族朋友過節(jié),我們也主動去走親訪友。”

循化縣尕楞鄉(xiāng)比塘村是一個藏族村落,與查汗都斯鄉(xiāng)大莊、中莊、下莊三個撒拉族村相連,長期守望相助。每逢對方民族的重大節(jié)日,雙方都要互相走動致意。每到農(nóng)閑季節(jié),藏族村莊和撒拉族村莊之間的籃球友誼賽就如火如荼地開始了,比賽間隙,“許乎”之間的交流也在繼續(xù)。

“許乎”以前只發(fā)生在撒拉族與藏族兩個民族之間,如今已經(jīng)延伸到了各民族之間,從家庭之間擴展到村與村、鄉(xiāng)與鄉(xiāng)之間,交往的層面從物質生活到精神文化交流,一直在不斷拓展、深入,“許乎”文化已經(jīng)深深融入了循化縣各族人民的血液中,成為維系民族團結進步的一座看不見的精神橋梁。

近年來,循化縣深入挖掘“許乎”文化內(nèi)涵,通過廣泛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示范創(chuàng)建活動,使全縣各族人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增強,“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各民族群眾進程團結、齊心協(xié)力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

“紅色基因”凝固團結力量

循化縣查汗都斯鄉(xiāng)紅光上村原名贊上村,80年前,紅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400多名受傷被俘紅軍戰(zhàn)士被押解到贊上村服苦役,蓋房子,修整河道,開荒種地,當?shù)厝隼濉⒉刈濉⒒刈逑敕皆O法保護、救助紅軍戰(zhàn)士。西安事變后國共合作,被俘紅軍戰(zhàn)士就地遣散,不少男女紅軍戰(zhàn)士留在了循化,與當?shù)馗髅褡迥信嗄杲Y婚生子。

為紀念西路軍烈士,1987年贊上村改名紅光上村,當年紅軍戰(zhàn)士修建的暗藏紅五星、鐮刀斧頭等紅色基因的建筑——贊卜乎清真寺改名為紅光清真寺,1998年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并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今,紅光上村已發(fā)展成為集旅游觀光、民俗體驗為一體的紅色旅游景點,紅光清真寺、紅光小學和西路紅軍紀念館等紅色歷史遺跡每年都有很多單位? ??團組織前來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紅光村文化長廊里的56塊展板,象征著我國56個民族,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紅光村……”紅光上村黨支部書記馬乙四夫說:“紅光村是當年前紅軍戰(zhàn)士與撒拉族融合形成的村落,大家互相團結,互相包容,當年種下的民族團結種子,至今仍在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紅光村撒拉族村醫(yī)韓占奎對記者說:“從醫(yī)的數(shù)十年里,我對待各民族同胞一視同仁,大家對我也十分信任。全村鄰里關系和諧,各民族之間不分你我,一家有難,全村支援。”

循化縣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桑吉說,循化縣以愛國文化、紅色文化、移風易俗等為牽引,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有少數(shù)民族特色、循化特點的民族團結之路,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良好風尚,呈現(xiàn)出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的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

2.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線路圖

有兩條。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河流。源出泰爾斯凱山和吉爾吉斯山,由朱瓦納雷克和科奇科爾河匯合而成。長1,067公里。流域面積6.25萬平方公里。上游谷深流急,入伊塞克湖盆地后河谷展寬。出博阿姆峽谷折向西北流,經(jīng)楚河盆地和穆云庫姆沙漠,逐漸消失于阿希科利洼地中。

3.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線路

也談河西走廊歷史沿革

翻開中國的歷史,自秦漢起始,河西走廊一直紛紛擾擾,成為中原王朝同歷代西域文明、乃至西方世界的交流之路,以及中原王朝同周邊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角力之所。回溯這段歷史沿革,有助于我們了解河西地區(qū)的民族融合。

一、河西走廊優(yōu)越的地理因素

河西走廊位于今天的甘肅一帶,其稱呼由來如下“甘肅西部甘涼肅各地,因位于黃河以西,自古稱為河西”。[1]其地處于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之間,也處于“祁連合黎兩山南北并峙”[2]之間,形成的一個平原地帶,適宜農(nóng)墾耕種,及交通羈旅休憩歇腳,為一天然走廊。由于這一地帶連通中原和西域,偏于行走。且北邊接壤寧夏,南邊依托青海,東南與陜西相通,西北與新疆、內(nèi)蒙古接壤,我國最長的東西鐵路干線隴海—蘭新線就經(jīng)過這里,鐵路沿線有武威、張掖、酒泉等重要城市,目前這里仍是聯(lián)系亞洲和歐洲、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周邊地勢險要,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周邊少數(shù)民族政權奪取此地,則可以南北連橫,共犯中原。中原政權守之,則可以割斷西部少數(shù)民族之間的南北連接,并可以分路出兵以制之。

河西走廊具體優(yōu)勢如下:(一)河西走廊北枕合黎、龍首二山,南倚綿綿祁連,兩脈夾峙,得一狹長平坦地帶,形似走廊,走廊的長度有1000多千米,寬僅百千米,自西漢張騫以畢生心血開通此廊,這里便綿延起兩千年的蒼涼與璀璨,著名的古絲綢之路就從這里穿過,這便是中國東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聞名世界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地處祁連山地,而祁連山地受高原寒冷氣候的影響,祁連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在春暖花開之時,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匯成的溪流,是河西走 廊地區(qū)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這里經(jīng)濟文化繁榮的基本保證。綠洲點綴在西北干旱的大地上,是古今驛路商旅的必經(jīng)之地。作為河西走廊祁連山的一處關口——嘉峪關,意為“美好的山谷”,是萬里長城之明長城西端起點,絲綢古道上的重要關隘,雄峙于祁連山脈與黑山之間,地處河西走廊西段最窄處,地勢險峻,氣勢雄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天下雄關” (二)灌溉農(nóng)業(yè)和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河西走廊地區(qū)的氣候類 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氣候干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水源、氣候條件,致使這片古老的綠洲有水即為良田,無水便是荒漠。由于河西走廊的地勢特點是南北高,中間低,東西為狹長走廊,南部高峻的祁連山,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地,其冰雪融水和河流對河西走廊綠洲的形成、人口分布以及城鎮(zhèn)的興起與發(fā)展起著巨大的作用;中部走廊平原地帶,灌溉農(nóng)業(yè)歷史悠久,是我國西北綠洲灌區(qū)的精華寶地。河西走廊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水平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走在了甘肅省的前列,灌溉歷史悠久,春小麥、糜子、谷子、玉米、高粱、馬鈴薯、胡麻等是綠洲上的主要農(nóng)作物。但是,也面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嚴峻條件和由此帶來的社會經(jīng)濟可持續(xù) 發(fā)展的艱巨任務。河西走廊綠洲僅占總面積的17.4%,其余為沙漠、戈壁和難以利用的綠洲,河西走廊每年大風日數(shù)約60天—70天,平均風速每小時可達 4千米,這里不僅是我國風沙東移南下的大通道,還是我國北方地區(qū)主要的沙塵源區(qū)之一。現(xiàn)有民族為漢、蒙古、回、藏、哈薩克、裕固等民族。

二、河西走廊古代歷史沿革

秦至漢初,河西走廊先后為烏孫,月氏,匈奴地。[公元前174—161年]匈奴休屠王和渾邪王,逐走了原居牧在這里的烏孫和月氏族,占據(jù)了河西走廊。西漢自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建郡立縣,以郡隸涼州刺史部。其后,延至西晉都由涼州刺史管轄。東晉時期,先后屬前涼,前秦,后涼,西涼,北涼領地。北魏統(tǒng)一北方,仍為涼州。其后,北魏分裂,其地陸續(xù)分為多個州府。到了唐代,大歷元年[766年]后,河西走廊陸續(xù)為吐蕃所據(jù)。大中五年[851年],張議潮收復河西,復歸于唐。五代時期,回鶻占據(jù)多個地區(qū),至西夏建立后,河西走廊成為西夏轄地。嘉定十七年[1224年]后屬蒙古。元代,蒙古廢西夏的蕃和郡,至元十八年[1293年],立甘肅行中書省[駐張掖]。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河西走廊隸陜西布政使司。二十七年[1394年],隸陜西行都指揮使[駐陜少]。 清初,沿襲明制。雍正七年[1729年],直隸甘肅行省布政使司[駐蘭州]。

中國與異域文明的交流源遠流長,各地考古發(fā)掘的古代文物已經(jīng)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公元前二世紀,張騫“鑿空”西域,絲綢之路正式成為溝通中外的“國道”,使者、商賈不絕于道,使當年西域“秘境”不秘。綠洲絲綢之路從長安(西安)出發(fā),經(jīng)渭河入隴,過河西走廊到達敦煌,然后由陽關、玉門關、哈密分為南、中、北三道。由于經(jīng)由這條道路輸出的貨物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中原絲綢,后來被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冠名為“絲綢之路”,最初含義為漢代中國至中亞河中地區(qū)(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以及中國和印度之間的交通路線。由于“絲綢之路”能形象生動的高度概括中西交通的本質,此后中外史家沿襲使用,并大而化之,成為中國通向亞非歐交通的總稱。因而談及絲綢之路,就有四種說法,即橫貫歐亞大陸的北方草原絲綢之路;經(jīng)過中亞沙漠地帶的綠洲絲綢之路;經(jīng)過東南亞、印度、到達波斯灣、紅海的海上絲綢之路;經(jīng)過四川、貴州、云南、西藏、廣西到印度、東南亞的西南絲綢之路。一般所說的絲綢之路,是綠洲之路,這里著重闡說的也是綠洲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開辟,為中外文化藝術在亞洲腹心區(qū)域的匯聚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當時交通工具以駝馬、大車為主,往返一次需歷時三年以上。中國的絲綢、玉器、火藥、造紙、造紙術由此傳入亞、非、歐遼闊地域,祆教、景教、摩尼教、佛教、伊斯蘭教由此傳入中原,文明世界? ??絲綢之路成了名副其實的連接紐帶。玄奘西去印度取經(jīng)之后,所著《大唐西域記》描述過沿途地理風光、民族風情、歷史傳說。今天在絲綢古道上,依然留存著反映當時文化、經(jīng)濟、政治交流融匯的許多遺跡,近代以來不斷出土的考察發(fā)掘不斷證實著當初的繁華歲月。

三、 河西走廊的重大歷史事件

(一)河西走廊初具規(guī)模時期事件

1.初設郡縣。元狩二年[前121]漢武帝為剪除威脅,打通與西域的聯(lián)系,派驃騎將軍霍去病于春,夏兩次率軍征討盤踞在河西的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霍去病率兵深入腹地,掃蕩了五個匈奴王國,大獲全勝,迫使渾邪王殺休屠王歸漢朝。相傳霍去病曾在這里的金泉邊慶功,頃御酒入泉與將士同飲,遂名酒泉。漢朝乃取此名在河西置酒泉郡和武威郡。2.據(jù)兩關設四郡。為了鞏固河西,經(jīng)營西域,西漢王朝于公元前111年,從武威,酒泉郡中分別析置張掖,敦煌兩個郡。在河西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4郡。同時,又建陽關,玉門關,為通西域的門戶。為經(jīng)營西域,開辟中西交通創(chuàng)造了更有利的條件,在我國歷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3.修長城,設亭障。西漢在反擊匈奴取得勝利的基礎上,把秦始皇時修的長城,向西延伸修筑到酒泉,后又從酒泉修筑到敦煌郡龍勒縣,這就把秦長城向西延伸了一千多公里。在長城沿線每隔五里,十里又設亭,障,即烽燧墩。大的叫障,小的叫亭,有戍卒防守負有墾田生產(chǎn),打仗保邊的雙重任務。4.徒民實邊。漢王朝的移民政策,對開發(fā)河西起了重大作用。據(jù)《漢書》,《史記》記載,西漢在設置張掖郡,酒泉郡后,即開設田官,先后從內(nèi)地遷塞卒六十萬人到這里戍田。大量移民于酒泉,敦煌,不僅增加了人口勞力,還帶來了中原地區(qū)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文化,對酒泉地區(qū)的開發(fā),做出了重大貢獻。5.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西漢在河西據(jù)兩關,建四郡以加強河西一帶控制權的同時,也注重發(fā)展河西一帶社會經(jīng)濟,繁榮絲綢之路。前138年,武帝派張騫越過匈奴占據(jù)的河西走廊去西域,連絡月氏簇人,共擊匈奴。騫于前126年無功而返。前119年,帝又派張騫出使西域,騫帶隨員三百余人,攜帶牛羊萬頭,金帛財物一萬萬錢,出長安,經(jīng)河西酒泉,過新疆諸地至烏孫,又派副使遠達印度,伊朗的哈馬丹。元鼎二年[前115]騫返回長安復命,“絲綢之路”開通。后帝又遷使到伊拉克,埃及亞歷山大城等國。從此,中西交往空前頻繁,絲綢之路,橫貫亞州,連接非歐,長達七千公里,連接著世界最古老的文化發(fā)祥地一中國,印度,巴比倫,埃及以及古希臘,羅馬文化所在地,而酒泉,敦煌是其必經(jīng)之地。赴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大者數(shù)百,少者百余人,一年之中多者十余批,少者五六批”。我國的四大發(fā)明經(jīng)此路西傳,西域及中西亞的特產(chǎn)也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原。

(二)鞏固發(fā)展時期歷史事件

1.竇固擊敗北匈奴,班超經(jīng)營西域。東漢初,建元元年[公元25年]北匈奴勢力強大,又征服了曾是西漢統(tǒng)治的西域大部分地區(qū),絲綢之路又被割斷。公元29年,占據(jù)河西的軍閥竇融率河西五郡歸服東漢,公元73年,漢明帝劉秀派竇固率張掖,酒泉,敦煌等地甲卒與羌胡騎兵一萬二千人,從酒泉出證擊敗了北匈奴的呼衍王,打開了進入西域的大門。著名的班超在這次戰(zhàn)役中立下大功,竇固便派他出使西域。班超經(jīng)過艱苦努力,與西域各國重新修好,終于恢復了內(nèi)地與西域中斷了六十多年的交通,并于公元91年擔任西域都護。班超在西域活動了三十多年,因年老才上書東漢皇帝說,?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要求離開西域。公元102年,班超終于奉命返回洛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2.西涼王遷都酒泉。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三百余年內(nèi)亂中,酒泉經(jīng)歷了西晉,前涼,前秦,后涼,西涼,北涼,北魏,西魏,北周等九個割據(jù)政權的統(tǒng)治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北魏達九十六年,最短的前秦才十年。其中西涼國李暠于隆安四年[400年]建都敦煌,又于義熙元年[405年]遷都酒泉。在這三百多年動蕩不安的時代,又是民簇大融合的時期,河西走廊成為中西貿(mào)易,文化融合的國際都會。名人輩出,人才濟濟。索靖,竺法護,宋云,宋纖,郭璃,劉昞,澉骃,祁嘉等都是聞名全國的當?shù)貙W者。如酒泉人祁嘉,專到敦煌學宮讀書,博通經(jīng)書,后在酒泉開門授徒,弟子達兩千余人。3.隋煬帝西巡。公元581年,隋朝建立,589年滅陳,結束了二百八十多年的南北分裂,統(tǒng)一全國。大業(yè)元年[605年],罷肅州,以福祿縣入張掖郡。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至張掖,西域二十七個地方政權的使者同來相會,皆佩金玉,披錦緞,焚香奏樂,歌舞喧躁。隋煬帝并令張掖,武威仕女盛裝打扮,周環(huán)數(shù)十里,以示中國之強盛。這是酒泉敦煌歷史上的一次空前盛會,也反映出酒泉,敦煌當時的繁榮。3.唐僧經(jīng)肅州去取經(jīng)。 唐貞觀三年[629]秋,玄奘由長安出發(fā),經(jīng)秦州,蘭州,涼州,肅州,稍作停留,即風餐露宿到了瓜州,收胡人石褩陀為徒,授“五戒”,并在瓜洲州吏李昌和一個老人的幫助下,踏上了漫漫西天路。后又得到守衛(wèi)烽火臺的校尉王祥,王伯隴的幫助,才得以經(jīng)敦煌,到達伊吾。4.張議潮歸唐。廣德元年[763]肅州陷于吐蕃。大中二年[848)三月,沙州人張議潮率眾起義,逐吐蕃守將,陸續(xù)攻克瓜州,伊州,西州正吐魯番],甘州,肅州,蘭州,鄯州[青海東部],和州[臨夏]岷州[岷縣],廓州[青海化隆]等十洲。沙州起義成功后,張議潮遂遣使赴長安歸義。大中五年[851]八月,張議潮官拜沙州防御使,十一月,遂升為沙州節(jié)度使。河西復趨安定富庶。

(三)統(tǒng)一時期的河西走廊

1.成吉思汗取酒泉。1206年,成吉思汗統(tǒng)一了漠北諸部族,建起了強大的部落聯(lián)盟和一支驍勇善戰(zhàn)的蒙古騎兵。1225年蒙古兵西征歸來,因1211年臣服的西夏違約,未同行西征,復伐西夏。1226年三月,河西諸州大旱,民無所食。四月,蒙古兵攻西夏。成吉思汗率兵先去瓜,沙洲。遭沙洲守兵假降伏擊失利,轉攻肅州。肅州為西夏重鎮(zhèn),重兵把守,鐵木真圍城數(shù)日,內(nèi)心十分焦慮。恰守城者為蒙古千戶昔里鈐部之兄舉立沙獻城,親眷得免死者106戶,歸其田業(yè)。封其子阿沙等為肅州世襲達魯花赤。其余城民,盡皆誅戮。次年,破沙洲,繼征甘,涼等州,1227年西夏滅,肅,瓜,沙3州盡為蒙古兵所有。因戰(zhàn)爭被燒殺,擄奪,摧殘的農(nóng)桑之地,至元27年雖有恢復,肅,沙2州仍不過萬人,肅州僅八千七百人。肅州為達魯花赤駐地,而下河清皇城,文殊山,金塔王子莊,玉門赤金,布隆吉爾,沙洲等處皆為元朝大小諸王的駐地。2.馮勝修筑嘉峪關。明太祖于洪武五年[1372年]派征虜將軍馮勝,率兵擊敗元兵,平定河西全境。馮勝以肅州地處極邊,筑嘉峪關城以控西域的門戶,棄瓜、沙2州于關外。3.裴成擴建肅州城。洪武二十八年[1395],肅州衛(wèi)指揮裴成,擴筑肅州城。明成化二年[1466]巡撫徐廷璋又增筑東關。于東城外展筑4里80步,新舊城周圍共8.3里。4.米丁之亂。清順治四年[1647],清朝國土初定,一些明朝將領,暗舉反清旗幟,伺機而動。而米刺印,丁國棟二人先以蘭州為據(jù)點,城破后 奔甘州。甘州破,米亡。丁走肅州,擁土龍?zhí)橥酰瑫C州回民及哈密等地維吾爾族援軍據(jù)州城。嘉峪關內(nèi)外回,維等族群眾紛紛響應。清軍于五月在總寨于顯龍的導引下,追至肅州。十二月張勇和步將馬寧督軍破肅州。殺丁國棟。安西,敦煌免于戰(zhàn)禍,米丁之亂始平。

(四)近代河西走廊大事

1.左宗棠治理河西。光緒三年[1877]二月,左宗棠移節(jié)肅州。次年七月,左宗棠捐資恢復酒泉書院,為鄰近各縣士子肆習之所。1880年,左宗棠督傷各營務之暇,次第承修各縣房屋,道路,橋梁,祠廟,學校,并修渠筑壩,廣植樹木。次年,改酒泉書院為舉院,開闈分試,就地取士。各縣社牛痘分局,為兒童種痘。中俄伊犁條約簽訂,規(guī)定俄人在新疆及蘭州至嘉峪關皆可貿(mào)易,通商之初暫免納稅,俄貨入口,驗票放行。1890年10月,西安至肅州電報線架成,長2900余里。費工料銀20萬兩。 1904年重修肅州城鼓樓。2.聞家圈起義。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的黑暗腐敗以及喪權辱國的對外政策,激起了人民越來越多的反抗。河西地區(qū)廣大農(nóng)民深受苛捐雜稅,抓兵派差之苦,革命情緒以觸即發(f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發(fā)生后,各省紛紛響應。冬,革命黨人祁得隆以行醫(yī)為名,在酒泉,金塔等地,積極組織聯(lián)絡革命行動,并在酒泉組織了四。五百人的隊伍,以懷茂聞家圈為據(jù)點,訓練軍隊,制造火藥,兵器,預定于臘月三十[1912年2月17日]五更起義,響應辛亥革命,合攻酒泉城。結果事泄,遭清軍鎮(zhèn)壓,被殺百余人,祁得隆于方家屯莊附近壯烈犧牲。3.紅軍浴血奮戰(zhàn)出祁連。民國26年[1937]2月,西路軍轉入祁連山中,國民黨調遣酒泉縣的三個民團,配合馬步康部在高臺紅崖子和沿祁連山一帶阻擊紅軍西進,還令酒泉商團隨馬軍到安西,石包城等地追擊紅軍。西路軍左支隊走出祁連山,休整蘑菇臺。攻安西城失利,于王家莊突圍,又苦戰(zhàn)紅柳園后,進入新疆。4.和平解放河西。1949年8月25日蘭州解放后,第一野戰(zhàn)軍二兵團沿甘新公路追擊河西走廊之敵,陸續(xù)解放沿線城,并成立各級軍事管制委員會。

重新研究河西走廊的歷史,我們不但要認識到河西走廊位置的重要性,也要看到河西走廊歷史上是我國多民族交融的地區(qū),這也是當?shù)囟嗝褡寤祀s的歷史原因。學習歷史,既要溫故而知新,也要從中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良好的民族關系,既有利于河西走廊地區(qū)的繁榮,也有利于我國西部邊陲的穩(wěn)定。

4.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有哪些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是甘肅省張掖市下屬的一個自治縣,因在肅州之南而得名,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一線,包括全國90%的裕固族人口,是中國唯一、甘肅獨有的裕固族自治縣。境內(nèi)旅游資源豐富,既有雪山冰川、大漠戈壁、草原森林、幽谷深澗、丹霞地貌等自然資源,又有歷史文化遺跡、獨特的裕固族民族風情、石窟壁畫藝術、宗教文化。境內(nèi)有“中國最美的六大草原”,“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觀、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世界上距離城市最近的可游覽冰川——七一冰川”,有世界第三大峽谷——黑河大峽谷。在這里你還可以體驗到裕固族獨特的民族風情。

5.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模式研究

張掖丹霞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它的開發(fā)直接提升了河西走廊甚至整個甘肅旅游業(yè)的檔次和品味。

張掖丹霞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nèi),面積約510多平方千米,僅次于中國最大的赤水丹霞。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她是中國發(fā)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特別是窗欞式、宮殿式丹霞地貌? ??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6.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資源表格

翻越祁連山旅游線、神山探秘旅游線、唐蕃古道旅游線、魔鬼雅丹旅游線、青藏天路旅游線、青海湖環(huán)線等十條自駕游路線。其中五條橫跨甘青兩省精品旅游線路。

7.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景點

玉門免費旅游景點有:

1.王進喜故居紀念館 AAAA

該館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肅省委和玉門市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紀念館由時任甘肅省委書記顧金池同志題寫?zhàn)^名,玉門市市長主持了開館儀式。

2.玉門關

玉門關遺址位于敦煌市西北約90公里處祁連山西端疏勒河南岸戈壁,是2-3世紀漢王朝設立在河西走廊地區(qū)西端最重要的關隘遺存,在地理區(qū)域上具有東西交通分界的標志地位。

3.酒泉赤金峽 AAAA

甘肅省酒泉市赤金峽水利風景區(qū)始建于2001年。依托赤金峽水庫水利工程景觀、自然風景區(qū)及歷史文化遺跡創(chuàng)建了赤金峽水利風景區(qū)。

4.雅丹地質公園 AAAA

位于新疆、甘肅交界處,距玉門關西北80余公里處,有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見的天然雕塑博物館。堪稱敦煌的又一奇觀,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無窮的天然杰作。

5.玉門油田紅色旅游景區(qū) AAAA

玉門是中國石油工業(yè)的搖籃,“鐵人”王進喜的故鄉(xiāng)。玉門油田于1939年正式開發(fā),到1957年10月8日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yè)基地在玉門建成,玉門油田走過了一條艱辛的民族工業(yè)發(fā)展之路。

Hash:bd50947831a7eb1b90de1fc32c974347a66ef483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