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如何到嘉興附近的景點白塔山群島 嘉興的古塔

導讀:如何到嘉興附近的景點白塔山群島 嘉興的古塔 1. 嘉興的古塔 2. 嘉興三塔寺 3. 嘉興的古塔有哪些 4. 嘉興的古橋 5. 嘉興有什么塔圖片 6. 嘉興有塔的地方 7. 嘉定古鎮(zhèn)的塔 8. 嘉興的古塔宣傳語 9. 嘉興 古塔

1. 嘉興的古塔

江南自古以來便是魚米水鄉(xiāng)、富饒、安逸的水土滋養(yǎng)了如水的人兒,造就了一個個如詩如畫的江南水鄉(xiāng)。暢游江南六大古鎮(zhèn),你只需搖擼順水行,便可穿行千百年的古鎮(zhèn)間,數(shù)盡江南人風情。

第一:烏鎮(zhèn)

烏鎮(zhèn),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具有六千余年悠久歷史。烏鎮(zhèn)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之稱。烏鎮(zhèn)具典型江南水鄉(xiāng)特征,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風貌和格局。

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筑屋,水鎮(zhèn)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筑因素,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xiàn)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空間魅力。

第二:南潯

南潯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歷來是江南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文化之邦”。如今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景色風韻依舊,河街相交橋梁通便,黛瓦粉墻綠柳拂水,古老的石拱橋、夾河的小街水巷、依水而筑的百間樓民居,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xiāng)圖。

南潯名勝古跡眾多,三閣老、三尚書、四十二進士、飽學之士,著書而論,作品尚存。嘉業(yè)堂藏書樓、私家花園小蓮莊、穎圓,似江南美女楚楚動人。元代石獅、清代石牌坊、古塔及堪稱天下奇石的“美女照鏡”石、嘯石、鷹石,一展昔日風采。

第三:西塘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地勢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環(huán)境十分幽靜。有9條河道在鎮(zhèn)區(qū)交匯,把鎮(zhèn)區(qū)分劃成8個板塊,而眾多的橋梁又把水鄉(xiāng)連成一體,古稱“九龍捧珠”、“八面來風”。

橋多、弄多、廊棚多,另有幾處出名的私宅———種福堂、醉園、西園、薛宅以及姚宅等,從大門望進去,深宅小院,結(jié)構(gòu)精巧,這些都是當年西塘古鎮(zhèn)上的有錢人家。從西塘鎮(zhèn)街道邊窄窄的弄堂拐進去,往里走,又到了另一個世界。

第四:同里

同里,位于蘇州市吳江區(qū),古鎮(zhèn)地處太湖之濱,大運河畔,四周為五湖環(huán)抱。東面是同里湖,西面是龐山湖,南面是葉澤湖與南星湖,北面是九里湖面,同里就象是一朵盛開的睡蓮,在碧水連天的湖蕩中漂臥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的歲月。

同里歷史上有八景、續(xù)八景及后四景等20處自然景點,如以湖光山色為景“長山嵐翠”、“林犀春雨”、“九里晴濫”,取材與古鎮(zhèn)風情的“南市曉煙”、“西津晚渡”、“東溪望月”,以古代寺廟建筑為景的“野寺昏鐘”、“洞真靈跡”、“羅星聽雨”、“梅山香雪”等等,為古鎮(zhèn)同里增添了神秘的魅力。同里的特色正是在于建筑的形式之美,街巷逶迤、河道縱橫、街緣水曲、路由橋通、環(huán)水設市、傍水成園,巧妙地把河、橋、街、路、宅、園聯(lián)結(jié)成一體。

第五:周莊

周莊,是中國江南一個具有九百多年歷史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周莊在蘇州管轄的昆山之西南,古稱貞豐里。

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毫無疑問,她就是“中國第一水鄉(xiāng)”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xiāng)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zhì)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杰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xiāng)的典范。

第六:甪直

甪直,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鎮(zhèn),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古鎮(zhèn)甪直豐富燦爛的文化,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之一。水是古鎮(zhèn)的靈魂,彎彎的河道似玉帶環(huán)繞著古鎮(zhèn),碧波蕩漾的河道兩旁是精美而形態(tài)各異的纜船石雕駁岸,這也是古鎮(zhèn)輝煌歷史的寫照。

? ?直水秀,橋也美。古鎮(zhèn)因橋多,被冠為“橋都”的美稱。一平方公里內(nèi)原有宋、元、明、清時代的石拱橋72座半,現(xiàn)僅存41座。可謂“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七十二半橋”。鎮(zhèn)內(nèi)橋街相連,河水相通,名勝古跡星羅棋布,遍布在每個角落。古鎮(zhèn)依水而建,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眠。漫步古鎮(zhèn),領略小鎮(zhèn)風光,觀賞古橋駁岸,看看漁船人家,真是別有風韻,讓人回味無窮。

2. 嘉興三塔寺

1、嘉興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南湖秀美在于山水交融,渾然一體。置身于其間,作詩詩興發(fā),繪畫筆生花,觀景興致濃,留影處處佳。也是著名的紅色旅游景點,這里也是黨的誕生地;

2、梅花洲。嘉興鳳橋,因大小河道曲折瀠繞、縱橫交錯,將地勢惟妙地分成五瓣,狀若梅花,故有梅花洲之名。梅花洲內(nèi),始建于南朝的石佛古剎鐘聲裊裊、余音不絕;千年銀杏遺世獨立;香花廊橋流芳遺夢;粉墻黛瓦瀾景亭亭,寫盡了江南這一方盈水間千年不絕的韻味,再現(xiàn)了三百年的中國情懷;

3、西塘。生活著的千年古鎮(zhèn)。已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zhèn),國家四A級景區(qū)。自然風景優(yōu)美,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

4、烏鎮(zhèn)。是國家五A級景區(qū),位于嘉興桐鄉(xiāng)。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

5、九龍山。九龍山濱海旅游區(qū)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杭州灣北岸,集山、海、島嶼、沙灘為一體的省級旅游度假區(qū)。

3. 嘉興的古塔有哪些

全年8:00-18:30

壕股塔是古時嘉興七塔八寺之一,因北臨城濠,其水曲如股而得名。

壕股塔位于南湖西側(cè)的南湖漁村之中,塔高63.36米,七層,建筑面積600平方米,塔身為閣樓式,四周有回廊,沿襲宋代建筑風格。每層的四角翹檐上擱置一個精致佛像,下面垂掛古樸風鈴,呈現(xiàn)“影蕩玻璃碎,風鈴柳外高”的意境。塔剎為國內(nèi)罕見的純銅鎏金鑄成,耗用了三公斤純金。壕股塔是嘉興市內(nèi)唯一可攀登的塔,塔中179級木梯盤旋而上,可俯看南湖全景,整個嘉興城全貌亦盡收眼底。

4. 嘉興的古橋

有通濟橋、仁濟橋,中市及東柵有應家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南柵有福興橋和浮瀾橋;北柵有梯云橋和利濟橋。

烏鎮(zhèn)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xiāng)市,別名烏墩、青墩,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國家5A級景區(qū)。

烏鎮(zhèn)素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譽和“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之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有西柵、茅盾故居、木心美術館等著名景點,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于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

5. 嘉興有什么塔圖片

氣象塔的外形宛若剛從碧海中躍出的一只“海豚”。該氣象塔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造型立意為戈壁灘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明珠”,這也同身處大西北茫茫戈壁的嘉峪關市相呼應。

6. 嘉興有塔的地方

魚鱗石塘在占鰲塔東西兩側(cè)的1000米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工程而聞名于世,其筑造結(jié)構(gòu)精巧,氣勢雄偉,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潮水沖擊依然“力障狂瀾扶砥柱”,被譽為“捍海長城”。杭州灣沿岸嘉興市海寧市鹽官鎮(zhèn)觀潮勝地公園內(nèi)

7. 嘉定古鎮(zhèn)的塔

上海嘉定區(qū)素稱人文奧區(qū),古賢今秀,代不乏人,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上海嘉定區(qū)好玩的景點:南翔老街、馬陸葡萄主題公園、法華塔、上海國際賽車場、南翔古鎮(zhèn)、古漪園。

上海嘉定區(qū):嘉定區(qū)是上海西北部,上世紀50年代起,嘉定被命名為"上海科學衛(wèi)星城",建縣于南宋嘉定十年,是名副其實的? ?南歷史文化名城,有“教化嘉定”的美稱。區(qū)內(nèi)還擁有上海國際汽車城、嘉定新城。遺存的古跡大都集中在嘉定鎮(zhèn)街道和南翔鎮(zhèn)。嘉定城中的法華塔、州橋皆創(chuàng)建于宋代,歷史悠久。

南翔老街:坐落于南翔古鎮(zhèn)的中心區(qū)域,規(guī)劃面積14.34萬平方米。內(nèi)有人民街、共和街、解放街和勝利街,為傳統(tǒng)的商業(yè)區(qū)和居民住宅區(qū)。經(jīng)過整修,恢復了清末民初“銀南翔”的歷史風貌:粉墻黛瓦、屋舍參差林立,大小商鋪鱗次櫛比;小橋、流水、花園、長廊、畫店各具風韻。

馬陸葡萄主題公園是一個集葡萄種植、生產(chǎn)、科研、示范和旅游休閑于一體的葡萄產(chǎn)業(yè)基地和農(nóng)業(yè)旅游示范點。雖偏離市中心區(qū),但它緊靠滬嘉高速公路,與A30郊區(qū)環(huán)線,瀏翔公路毗鄰,與上海市外環(huán)線相接,交通十分便捷。

法華塔:又名金沙塔,位于嘉定州橋老街。始建于宋代開禧年間,此后,明代萬歷年間,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及民國時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繕。1996年1月對法華塔地宮進行清理發(fā)掘,先后發(fā)現(xiàn)了宋、元、明三代的一批佛像、書籍、古錢、玉器等珍貴文物。1996年,按明代風格對該塔進行了修復。如今,老街已形成以一塔、二河、三街、四橋融為一體的江南水鄉(xiāng)佳景。

8. 嘉興的古塔宣傳語

1、【吳門望亭】

望亭是京杭大運河進入蘇州的第一鎮(zhèn),傳承了4000多年的稻作文化,享有“稻香小鎮(zhèn)”之譽。擁有古長洲苑、月城、皇亭碑等古址遺存。望亭鎮(zhèn)至常州奔牛鎮(zhèn)的運河,開鑿于春秋時期,距今已2500多年,是京杭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

2、【滸墅關】

先有滸墅關,后有蘇州城”。千年古鎮(zhèn)滸墅關因大運河而繁盛。滸墅關鎮(zhèn)位于高新區(qū)北部,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明宣德四年設鈔關,景泰元年成為全國七大鈔關之一,遂名滸墅關。

滸墅關鎮(zhèn)歷史上經(jīng)濟繁榮、商賈駢集,素有“江南要沖地,吳中活碼頭”之稱。滸墅關地處江南水網(wǎng)地區(qū),白靈、草席、蠶桑久享盛名。

3、【楓橋夜泊】

楓橋風景名勝區(qū)因唐詩《楓橋夜泊》而聞名中外。楓橋風景名勝區(qū)位于蘇州古城之西,運河之畔,是京杭大運河進入蘇州古城的重要入口。

楓橋因詩而起、因河而興。得益于古驛道和大運河,南北舟車在此交匯、漕運繁忙。明清時期的楓橋是全國最大的米豆集散地,古諺云“打聽楓橋價,買米不上當”,楓橋米市的“楓斛”成為全國度量器具的標準。

4、【平江古巷】

平江歷史街區(qū)又名平江古巷,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蘇州現(xiàn)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qū),堪稱蘇州古城的縮影。

平江歷史街區(qū)內(nèi)縱橫街巷有20余條,古橋13座,這些古橋大多有800多年的歷史。狀元府洪鈞故居、清代乾隆大宅禮耕堂潘宅、顧頡剛故居等堪稱中國民居建筑珍品,古巷中流傳著“潘家獻鼎”“洪鈞與賽金花”等傳奇佳話。

5、【虎丘塔】

虎丘是蘇州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已有2500多年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史記》記載,吳王闔閭葬于此,傳說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

虎丘山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范,絕巖聳壑,氣象萬千,并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云巖寺塔、劍池和千人石。

6、【水陸盤門】

盤門景區(qū)位于蘇州古城西南隅,擁有久負盛名的瑞光古塔、全國唯一僅存的水陸城門、享譽海內(nèi)外的吳門古橋。

盤門曾是蘇州西南交通樞紐,是范成大筆下“人語嘲喧晚吹涼,萬窗燈火轉(zhuǎn)河塘”的熱鬧之地,也 曾是商貿(mào)云集的繁華地區(qū)。塔現(xiàn)瑞光,法鼓自鳴,白龜聽禪,枯竹暴青等神奇?zhèn)髡f,把我們帶到了當年“佛聲浩浩若潮生,人如磨蟻香如霧”香火旺盛的瑞光禪院。

7、【橫塘驛站】

橫塘驛站位于胥江小島南端彩云橋堍,系京杭大運河和胥江交匯處,“背城面河,氣勢宏敞”。便利的水陸交通條件,使其成為京杭大運河沿線為數(shù)不多的水陸兩用驛站。

古時,作為接待旅人、傳遞郵件、提供食宿的重要水陸碼頭,官吏們送往迎來的場所,南來北往,風物宜人。

8、【寶帶橋】

寶帶橋是大運河吳中段核心歷史文化遺產(chǎn)點。全長316.8米,53孔連綴,是目前國內(nèi)橋身最長、孔數(shù)最多的古代連拱石橋。

寶帶橋的建造確保了漕運暢通,又能防止洪澇,長、寬、平的橋面也方便纖夫行走背纖,在保證實用價值的同時,還為尋常百姓留下了“寶帶串月”的景觀,被百姓譽為古代吳地的民心工程,更有乾隆《寶帶橋》詩“印公豪敚蘇公物,飛作吳中第一橋”的贊語。

9、【石湖五堤】

石湖位于蘇州古城西南,是太湖湖灣之一,與七子山一起構(gòu)成蘇州古城四角山水的西南角。

石湖以吳越遺跡和田園風光見稱,是太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的十三個景區(qū)之一,吳堤、越堤、石堤、楊:堤和范堤五條堤壩橫臥水面,范公祠、楞伽塔、越城遺址、行春橋、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物景觀散布其間。在大運河水的浸潤和滋養(yǎng)下,蠡墅釀酒、刺繡、眼鏡、造船行業(yè)聞名一時,留下了繁華又不失寧靜的歲月記憶。

10、【平望·四河匯集】

平望鎮(zhèn)位于吳江區(qū)中部,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素有“天光水色,一望皆平”之美譽。京杭大運河自此向南到錢塘一分為三,與太浦河縱軸交匯,形成了四河匯集、四水共流獨特稟賦,造就了水運時代“大商巨舶”“百貨湊集”“可與通都大邑等量齊觀”的“巨鎮(zhèn)”。

9. 嘉興 古塔

是安吉 呵呵  人文歷史  安吉建縣于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源自《詩經(jīng)·無衣篇》中詩句“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安吉更早的歷史可追溯到秦朝設置故鄣縣。據(jù)《越絕書》記載,秦始皇于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東游會稽,“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當時故鄣縣幅員遼闊,大致包括現(xiàn)在安吉縣全境、長興縣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廣德縣全境、郎溪縣一部。故鄣縣開始屬鄣郡,后來屬丹陽郡。鄣郡以故鄣縣治為郡治,治所在今安吉縣境內(nèi),是浙江全省境內(nèi)出現(xiàn)最早的郡級治所。直到西漢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改為丹陽郡,才將郡級治所遷往宛陵(今安徽省宣州市)。由于安吉以前在故鄣縣南境,所以有人稱安吉為鄣南。  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安吉屬新設的吳興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并縣,安吉縣被撤,并入綏安縣。綏安初屬宣州,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又改屬湖州。義寧二年(公元618年)復置安吉縣,屬吳興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安吉改屬桃州。武德七年,安吉縣又被撤銷,并入長城縣(今長興縣),屬湖州。唐映德元年(公元664年),復置安吉縣。安吉縣經(jīng)過七十多年的撤而復設,從此穩(wěn)定下來。  由于安吉曾屬桃州,安吉歷史上留下了不少關于桃州的記載。唐代大詩人皎然曾贈詩與安吉康丞,詩云:“君吏桃州尚奇跡,桃州采得桃花石”;安吉最早地方志撰寫于明代,名曰《古桃志》;民國期間,安吉縣城被稱為“桃城鎮(zhèn)”。  宋元兩代? ??南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改湖州為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安吉州為湖州路,安吉仍分屬安吉州和湖州路。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安吉屬長安州(后改為長興州)。至正二十七年,又屬湖州府。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因湖州府地方勢力助張士誠長期抵抗,特加重湖州府賦稅,以致民不聊生,據(jù)歷史記載:“斃于桎梏,殞于囹圄,自投于溝壑者不可勝數(shù)。”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經(jīng)湖州知府王瑄上疏奏準,分安吉縣南境九鄉(xiāng)置孝豐縣,并將長興縣的荊溪、順零、晏子三鄉(xiāng)劃歸安吉。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朝廷升安吉為州,次年領孝豐一縣。直到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降安吉州為縣。安吉設州的時間有268年。  明清時期,安吉一直屬湖州府。民國初年,廢府設道,安吉、孝豐兩縣同屬錢塘道;民國 16年(公元1927年)道廢,直屬浙江省;后又相繼歸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qū)、浙江省第六特區(qū)行政督察區(qū)、浙江省吳興行政督察區(qū)、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區(qū)、浙江省第九行政督察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安吉、孝豐兩縣屬浙江省第九專區(qū)(即臨安專區(qū))。1953年,改屬嘉興專區(qū)。1958年孝豐并入安吉時,仍屬嘉興專區(qū)(1970年改稱嘉興地區(qū))。1983年7月,撤銷嘉興地區(qū)設立湖州、嘉興兩市后,安吉屬湖州市至今。  安吉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境內(nèi)安城鎮(zhèn)的古城遺址,為秦漢時鄣郡的郡治所在地,古城墻保存至今。古城城墻用泥土夯筑,現(xiàn)四面還有城墻,城墻保留尚好。城略呈方形,東西長600余米,南北寬近550米,占地約0.33平方公里。秦漢時期,這里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之一,這一帶現(xiàn)已發(fā)掘出商、周、秦、漢、西晉、宋、元、明、清各個朝代一定數(shù)量的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  安吉著名古塔靈芝塔,始建于五代。北宋政和二年,靈芝塔旁又建成了東岳行官及行官碑。據(jù)同治十二年《安吉縣志》載:“靈芝塔在順安鄉(xiāng)馬家渡南山麓,相傳五代吳越時建,雖不甚高而至今千余年,巍然獨存。”靈芝塔屬古代佛教建筑形式之一。它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反映了我國五代時期建筑藝術成就。該塔為樓閣式八面十層磚構(gòu)實心體,通高22.46米,每層辟有一門二辟龕。并用平磚和菱角平子相間疊澀出檐,疊澀檐的五面上下均微向內(nèi)傾,仍保留唐代遺風,上覆筒瓦。勾頭飾寶相花,花瓣豐滿。滴水飾重唇鋸齒紋,錢脊飾脊獸,鐵剎由覆缽、仰蓮、相輪、寶瓶等組成。  安吉名剎靈峰寺自梁代建寺始,歷來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元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楊維楨曾隱居在此。明代“四大高僧”之一、靈峰寺主持蕅益大師也是著名書法家,曾在靈峰寺留下佛學經(jīng)典之作《靈峰宗論》,并在該寺圓寂。  安吉書畫歷史源遠流長。明嘉慶年間,遞鋪畫蟹大家郎葆辰譽滿京城,人稱“郎蟹”。出生于安吉鄣吳的吳昌碩先生,集詩書畫印于一爐,在中國藝術史上享有極高地位,被尊為“一代宗師”,日本稱其為“中國畫圣”,擁有眾多崇拜者。他在國內(nèi)的弟子潘天壽、沙孟海、齊白石、劉海粟等皆為書畫大家。  現(xiàn)代,安吉也出了不少書畫名人,如諸聞韻、諸樂三兄弟,在滬、杭等地享有盛譽;曉墅楊植之、鄣吳金皆石、梅溪張振維,都有很深造詣;塘浦康山沈遂真工書法,人稱“浙北第一筆”。而今,昌碩大師故里安吉書畫遺風長存,在昌碩家鄉(xiāng)鄣吳鎮(zhèn),建有“昌碩小學”。安吉還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書畫之鄉(xiāng)”。

Hash:bc7e172642e32e0c6f9fa0c960bd1b27d6f5f230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