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徐英烈士紀念館

徐英烈士紀念館

武義縣熟溪街道水碓后村在武義縣南溪雙坑,距縣城南12公里,村莊地理位置為北緯28度,東經11度,該村徐氏為主姓,是本縣履坦分居而來,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近200多戶,573人,轄有3個自然村,耕地面積305畝。是浙江省早期第五任省委書記徐英烈士的故鄉(xiāng),擁有徐英烈士陵園,紀念館及故居等革命文物,被列入浙江省、市、縣黨,徐英烈士紀念館,徐英烈士紀念館簡介,徐英烈士紀念館-金華市武義縣徐英烈士紀念館

參觀烈士紀念館?重溫紅色革命情——校黨委中心組參觀徐永清烈士紀念館

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學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安排,10月30日,學校黨委中心組成員來到徐永清烈士紀念館,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徐永清烈士的英雄事跡。

徐永清烈士紀念館是為了紀念為通遼各族人民解放事業(yè)英勇獻身的通遼縣第一任縣長徐永清而建。紀念館內莊嚴肅穆,進門處徐永清的雕像映入眼簾,整個展館以時間為序分,運用了大量的浮雕、圖片和實物等展示了徐永清烈士傳奇而又精彩的事跡。隨著講解員的講解,大家重溫了徐永清的一生,近距離感受了英烈用年輕而可貴的生命詮釋了愛國精神,也正是這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才使我們革命事業(yè)一步一步走向勝利。

此次參觀學習活動,為中心組成員上了一堂深刻的主題教育課,大家重溫了歷史,思想上得到了洗禮,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提升。大家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繼承革命先烈遺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工作,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參觀現(xiàn)場

參觀現(xiàn)場

參觀現(xiàn)場

參觀現(xiàn)場

探訪朝陽趙尚志紀念館、趙尚志烈士陵園——家鄉(xiāng)人以這種方式紀念英雄

尚志鄉(xiāng)、尚志村、尚志小學、尚志橋、尚志柳……在抗日英雄趙尚志的家鄉(xiāng)朝陽,經常見到“尚志”的字樣。家鄉(xiāng)人以這種方式表達對趙尚志的懷念和對尚志精神的崇敬。

趙尚志在朝陽生活的11年時光里,跟著父親念書識字,懂得孝道,伸張正義。隨著父母流離失所的經歷,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革命的火種。

在之后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生涯中,他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對黨的無限忠誠,被后人傳頌。

在朝陽市朝陽縣尚志鄉(xiāng)尚志村的將軍山上,趙尚志烈士陵園巍然矗立,墓室里安葬著趙尚志的顱骨。60公里外位于朝陽市區(qū)的趙尚志紀念館,詳細記錄了趙尚志革命戰(zhàn)斗的一生,開館至今接待人數(shù)已近800萬人次。

“走出去請進來”講尚志故事

4月8日上午,王文黨從40公里外的朝陽縣西五家子鄉(xiāng)西五家子中心小學趕到趙尚志紀念館,和他一起來參觀的,還有學校的32名學生代表和老師。他對記者說,給孩子們講述家鄉(xiāng)英雄趙尚志的故事,讓他們感悟英雄精神,能夠真正激發(fā)孩子們對理想信念執(zhí)著追求的內在動力。

紀念館里,孩子們邊聽講解員的講解邊在小本子上認真地記錄。

趙尚志紀念館負責人許國利站在紀念館門口的廣場上,看著從紀念館門口進入的參觀者,感覺很欣慰。這座位于朝陽市雙塔區(qū)中山大街2段、占地近2萬平方米的建筑,凝結了無數(shù)人的心血,也將給予無數(shù)人奮進的力量。

許國利指著面前的這幢高大建筑對記者說,當初修建這座紀念館有很多寓意,比如紀念館高11米,正面長34米,象征趙尚志11歲離開家鄉(xiāng)以及34年短暫而壯烈的人生,俯瞰紀念館可以看到平面為一個方正的“尚” 字,紀念館正面像張開的手臂,寓意家鄉(xiāng)人民張開懷抱迎接英雄魂歸故里。

趙尚志紀念館于2008年10月25日對外開放,至今已接待參觀者近800萬人次,今年清明節(jié)期間有3600余人來這里參觀。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館的工作人員更為忙碌。為了充分發(fā)揮黨史教育基地的作用,趙尚志紀念館推出了系列活動,包括“請進來”共享紅色資源,“走出去”開展“六進”活動,“網上行”推出系列節(jié)目,“育新人”培育時代新人等。

許國利介紹道,紀念館除了組織觀眾進館參觀、拍攝視頻、線上直播,還組建由優(yōu)秀講解員組成的宣講團,帶上悉心策劃的故事、節(jié)目、展板走出紀念館,通過進機關、進企業(yè)、進學校、進軍營、進社區(qū)、進農村“六進”活動,把趙尚志的故事、黨史故事講到基層。此外,與媒體合作,通過公眾號、抖音短視頻及網絡直播等新媒體平臺,推出一檔以“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百年故事”為主題的系列節(jié)目。面向全市學生開展“宣講尚志故事,培育時代新人”活動,公開招募、培訓小志愿講解員。

許國利說:“搞這些活動,就是要把紅色火種播種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從小培育他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記者采訪當天,正趕上黨史學習教育省委宣講團來這里宣講,趙尚志紀念館副館長鄭瀅認真地做著筆記,她說,宣講團專家提出的關于紀念館發(fā)揮更大教育作用的建議,對他們下一步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保護顱骨 一刻不能等

在朝陽縣尚志鄉(xiāng)尚志村的將軍山上,有一座肅穆的陵園,這就是和趙尚志紀念館同期修建的趙尚志烈士陵園,墓室里安葬著趙尚志的顱骨。

1942年趙尚志犧牲后,他的遺體被敵人沉入松花江,頭顱被敵人鋸下后一直不知所蹤。2004年,趙尚志的顱骨在失蹤62年后于長春被發(fā)現(xiàn),后經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鑒定為趙尚志顱骨。

2008年10月25日,在尊重趙尚志親屬意愿的情況下,趙尚志的顱骨被安葬在他的家鄉(xiāng)尚志鄉(xiāng)尚志村。與此同時,英雄顱骨的保護問題也提上日程。

最初,趙尚志顱骨安葬地溫度濕度變化較大,工作人員擔心顱骨會受損。鄭瀅聯(lián)系到了國內顱骨保護的權威機構之一——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研究所,幾番溝通,制定了一份詳細的顱骨保護方案。

“起初,我們想對安葬地附近微環(huán)境進行改造,但權衡之后這個方案被否定了。最終將這里大環(huán)境改造成恒溫恒濕。每天上下午,工作人員都會到墓室檢查兩次溫度、濕度并做好記錄,確保墓室內的環(huán)境保持在骨骼保護最適宜的溫濕度。”鄭瀅說。

在趙尚志烈士陵園紀念堂的墻壁上,寫著趙尚志將軍的詞作《黑水白山·調寄滿江紅》,“爭自由,誓抗戰(zhàn)。效馬援,裹尸還……”鄭瀅逐字逐句地誦讀著,她說每次讀到這首詞作,都仿佛看到趙尚志將軍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身影。她希望紀念館能通過不懈努力,將趙尚志的故事講出去,將尚志精神傳承下去。

如今,在趙尚志的家鄉(xiāng)尚志村,除了趙尚志烈士陵園,還有趙尚志將軍故居、趙振鐸(趙尚志的父親)墓、尚志柳廣場等,這些基本形成了以趙尚志烈士陵園為核心的紀念園區(qū),每年吸引很多人來這里感悟英雄精神。

建設英雄故里

朝陽市史志辦公室原副主任雷鳳祥多年來潛心研究趙尚志檔案資料,先后撰寫了《鐵血軍神》《滿門革命》《英雄故里尚志鄉(xiāng)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等紀念趙尚志的文章和著作,在他心中,兩次被錯誤地開除黨籍,多次被捕入獄,依然矢志不渝的趙尚志,是傳承革命傳統(tǒng)和紅色基因最好的榜樣。

1993年,雷鳳祥第一次到尚志鄉(xiāng)擔任黨委書記時便開始宣傳尚志精神,用尚志精神激勵自己的工作,激勵人們建設家鄉(xiāng)。

蒙山上建起了千畝杏樹林,村里發(fā)展旅游產業(yè),發(fā)展鄉(xiāng)村教育,在雷鳳祥看來,建設好英雄家鄉(xiāng)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

尚志鄉(xiāng)原名王倫溝鄉(xiāng),為了紀念英雄趙尚志,1997年3月,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尚志鄉(xiāng)。

4月8日,記者來尚志鄉(xiāng)采訪,隨處可見英雄名字的印記,尚志村、尚志橋、尚志柳、尚志希望小學、尚志少年宮、尚志衛(wèi)生院。71歲的尚志村村民趙文德站在村里那棵170多年樹齡的“尚志柳”下,向記者講述趙尚志的故事,講述村子的變遷。在他心中,這里是英雄的故鄉(xiāng),他們時刻銘記英雄的事跡。

村里有一座灰色的四層樓房,是尚志紅軍學校。這是遼寧省第一所用紅軍名字命名的學校,而選擇在趙尚志的家鄉(xiāng)建設,是為了更好地傳承革命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據(jù)了解,學校先后榮獲朝陽市素質教育示范校、朝陽市文學教育特色學校和遼寧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基地學校等榮譽稱號。

在學校的活動室里,陳列著趙尚志的照片和事跡展板,副校長李曦東告訴記者,學校以“崇德尚志,慎思篤行”為校訓,一直肩負著傳承“尚志精神”和“紅軍精神”的雙重使命。在他們心中,紅色力量正源源不斷地滋養(yǎng)著青少年,讓他們茁壯成長。

每到清晨,尚志紅軍學校紅星廣播站都會播放一首紅色歌曲,充滿力量的旋律在村子里久久回蕩,讓英雄故里充滿了向上的力量。

專 家

“一門忠烈”的 趙尚志家族

雷鳳祥

朝陽市史志辦公室原副主任

朝陽市趙尚志研究會秘書長

1908年10月26日,趙尚志生于朝陽縣王倫溝鄉(xiāng)喇嘛溝村,即今天的尚志鄉(xiāng)尚志村。

趙尚志是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深諳兵法,驍勇善戰(zhàn)。1926年回東北,他先后在哈爾濱、長春、沈陽等地開展革命活動。他曾被錯誤地開除黨籍,但他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不變。在他就義40年之后,1982年6月8日,中共黑龍江省委重新審查后,決定恢復趙尚志的黨籍。

趙尚志一家有多人先后投身革命,堪稱“一門忠烈”。

趙尚志的父親趙振鐸,是清末秀才,他經常對族人說的一句話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母親張效乾,相夫教子,深明大義。在父母的教育下,年幼的趙尚志心中打下了“除暴安良”“忠貞愛國”的烙印。

在父親的影響下,趙家的子女都關注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九一八”事變后,趙尚志的二哥趙尚樸、四妹趙尚英、四弟趙尚武相繼走上革命道路

1932年,趙尚樸加入中國共產黨,“七七事變”后,在綏遠前線與日寇作戰(zhàn)。后受黨組織派遣到延安,隨后在晉綏地區(qū)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抗戰(zhàn)勝利后,趙尚樸回到東北,是解放哈爾濱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趙尚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文藝團體,先后在東北文教隊、東北人民藝術劇院、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從事文藝工作。

“七七事變”后,趙尚武加入八路軍,在丁玲領導的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從事文藝工作。后赴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開展抗日文藝宣傳工作。

傳 承

祖孫三代講尚志

在今年趙尚志紀念館開展的“六進”活動中,有一個名為《祖孫三代唱黨歌》的群口快板節(jié)目頗為引人注目,這個節(jié)目由趙尚志紀念館名譽館員李國文創(chuàng)作,并與兒子李鐵丹、孫女李沁陶同臺演出。4月8日,記者采訪時遇到李鐵丹,他正在忙于錄制這個節(jié)目。

李鐵丹在趙尚志紀念館工作,在2007年紀念館籌建時就來了。他的父親李國文已經年近七旬,是一位專業(yè)戲劇作家、曲藝作家、快板書表演藝術家。李鐵丹告訴記者,父親這些年來花費大量時間研究趙尚志的資料,從1995年開始創(chuàng)作關于趙尚志的作品,曾創(chuàng)作50集長篇快板書《神虎將星趙尚志》,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時創(chuàng)作30集系列快板書《東北抗聯(lián)英雄譜》。父親創(chuàng)作的大型現(xiàn)代評劇《趙尚志在1933》在2009年參加全國優(yōu)秀地方戲展演時,獲得文化部參演劇目獎。

受爺爺、父親的影響,12歲的李沁陶也是一個“小紅星”,雖然年齡小,但演出經驗很豐富。“她在抗疫演出中演過很多節(jié)目,曾獲得過省里的大獎。”李鐵丹說。

《祖孫三代唱黨歌》雖然是李沁陶演出的第一個關于趙尚志的節(jié)目,但她一直聽爺爺、父親講趙尚志的英勇事跡,趙尚志早已成為她崇拜的大英雄。

李鐵丹說,現(xiàn)在全家人都在為《祖孫三代唱黨歌》的演出忙碌著,而能把趙尚志的革命精神用這種方式傳承下去,對他們全家來說,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

來源:遼寧日報

記者:趙 雪

從東方紅到太陽升 | 黑土英魂 英名不朽——東北烈士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據(jù)龍視新聞聯(lián)播報道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里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lián)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lián)播微信公眾號推出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太陽升”——云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東方紅,太陽升……”是歌曲《東方紅》中的第一句歌詞,巧合的是,“東方紅”和“太陽升”也是黑龍江兩個火車站的名字,綿延的鐵路線仿佛把我們帶回那段崢嶸歲月。讓我們從“東方紅”出發(fā),一路西行,直抵“太陽升”,經虎頭要塞、跨萬頃良田,品味北國冰城的厚重、感受鐵人精神的洗禮,追隨共產黨人的初心足跡,探尋龍江百年發(fā)展脈搏。

第二十七站 東北烈士紀念館

1946年哈爾濱解放后,為緬懷和紀念在東北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初期犧牲的革命先烈,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將哈爾濱市南崗區(qū)一曼街241號辟建為東北烈士紀念館。1948年10月10日,伴隨著遼沈戰(zhàn)役的隆隆炮聲,東北烈士紀念館正式開館。據(jù)權威統(tǒng)計,東北烈士紀念館是中國共產黨在大城市建立最早的紀念革命烈士的博物館

這棟1931年建成的歐洲古典主義建筑風格的3層樓房,從1933年7月開始成為偽滿哈爾濱警察廳的辦公地點。在長達13年的時間里,這里成為日、偽政權審訊、折磨、屠殺抗日愛國同胞的魔窟。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就曾在此遭到殘酷的刑訊。

東北烈士紀念館主要介紹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170多位烈士事跡。基本陳列有“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zhàn)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偽滿哈爾濱警察廳遺址及罪惡展”兩部分。紀念館陳列著多年以來征集的東北抗日聯(lián)軍和解放戰(zhàn)爭初期先烈們用過的物品。現(xiàn)有館藏文物2萬余件,國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7000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2件;歷史照片、烈士檔案及資料文獻3萬余件。重要藏品有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穿過的大衫和用過的褥子、趙尚志用過的手槍、李兆麟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時穿的舊呢料褲子、趙一曼用過的大碗及寫給兒子的信、全國著名戰(zhàn)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后榮獲的特級軍功章——毛澤東獎章。這些文獻、文物構成了一部史詩般的東北革命文庫。

趙尚志將軍使用的手槍

靖宇在哈爾濱做地下工作時穿的大衫

展廳中先烈的遺物、遺像讓人感受到革命先輩可歌可泣、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lián)軍團結各階層民眾,在白山黑水之間,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zhàn)爭。楊靖宇領導的抗聯(lián)第一路軍在東、南滿地區(qū)消滅了大批敵人有生力量。北滿抗聯(lián)總司令趙尚志充分利用冰天雪地的當?shù)貧夂颍暑I抗聯(lián)第三路軍贏得了抗聯(lián)史上最著名的“冰趟子戰(zhàn)役”勝利,以犧牲7人的較小代價殲滅敵寇200多人。趙一曼、冷云等女性英烈則演繹了一出出木蘭從軍的抗日新篇。尤其是七七事變后,東北抗聯(lián)牽制了幾十萬日本關東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范圍的對日抗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共中央作出向北發(fā)展、向南防御的戰(zhàn)略部署,先后選派2萬名黨政領導干部和10萬大軍挺進東北,成立了中共中央東北局,建立起東北解放根據(jù)地。在東北人民的全力支援下,駐扎在后方的東北人民解放軍勝利完成了剿匪、土改、建政以及發(fā)展生產和支援前線的任務。前方的解放軍將士則不畏流血犧牲,經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等戰(zhàn)役,推動我軍迅速轉入戰(zhàn)略反攻階段。遼沈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宣告了東北地區(qū)的率先解放,成為解放全中國的勝利序曲。

在解放戰(zhàn)爭隆隆炮聲中誕生的東北烈士紀念館,對幾代人產生了巨大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建館60多年來,這里接待觀眾3000余萬人次,其中有來自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賓、僑胞及港、澳、臺同胞。周恩來、劉少奇、彭真、羅榮桓、李濟深、郭沫若等百余位老一輩革命家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曾來館參謁并留下了珍貴的題詩、題詞。1949年8月,劉少奇由蘇聯(lián)回國途中,到東北烈士紀念館參謁視察。1953年1月1日,周恩來總理視察紀念館時特別指示“要把烈士紀念館辦好,廣泛地宣傳革命的歷史和烈士們的英雄事跡,以教育人民”,并書寫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題詞。2009年9月,習近平向東北烈士紀念館烈士塑像敬獻了花籃。

革命烈士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趙一曼和那些無名英雄們,他們無一不是抱著一顆保家衛(wèi)國的赤子之心,視祖國解放事業(yè)高于一切,將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獻給了他們所深愛著的祖國。烈士們長眠了,然而不眠的歷史卻依然健在,烈士的精神依然在我們的胸中激蕩。

追隨初心足跡

探尋發(fā)展脈搏

出發(fā)!

責任編輯:平靜

東北烈士紀念館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從東方紅到太陽升 | 重溫崢嶸歲月 打卡紅色紀念館 從東方紅到太陽升 | 紅色通道 播撒火種——中東鐵路印象館 從東方紅到太陽升丨以筆為劍 以墨為鋒 燃起革命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