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毘山遺址

毘山遺址

毘山遺址分布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八里店毘山周圍。位于湖州北門外約2.5公里的毗山周圍,1957年在拓河工程中,出土的陶器,器皿以盤豆為多數(shù)、還出土青銅戈一件,和一塊商代龜卜甲,屬良渚文化之后,春秋戰(zhàn)國之前的商周時代。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963年3月11日公布毗山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毘山遺址

所屬年代:商周時代

出土地點: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

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批次:第七批

古籍《山海經(jīng)》描述的時代面紗正在湖州毘山遺址徐徐展開——我市又一處考古工地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

11月23日,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文物局)牽頭,委托市城市集團建設的毘山考古遺址公園考古展示大棚項目通過竣工驗收,標志著我市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又一新起點,翻開了我市商周文化考古的全新一頁,為即將召開的全國性“苕溪流域先秦時期考古學探索—毘山遺址小古城遺址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研討會”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毘山考古遺址公園考古大棚

毘山遺址位于湖州吳興區(qū)湖東街道毘山村, 距離市中心約2.5公里,遺址面積約100萬平方米,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省政府列入首批8個省級考古遺址公園之一,2018年被評為浙江省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毘山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57年冬,1980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先后對遺址進行了7次考古發(fā)掘工作,最近一次發(fā)掘工作已經(jīng)持續(xù)了3年多時間。毘山遺址是目前浙江省保存面積最大、堆積最為豐富的馬橋-商周時期的大型聚落遺址,對研究太湖南部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變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毘山遺址保護標志碑

▲ 毘山遺址出土遺物(1)

▲ 毘山遺址出土遺物(2)

此次建造完成的考古大棚位于毘山遺址黃土臺及其周邊低地,覆蓋了遺址現(xiàn)有重點發(fā)掘區(qū)域,同時也滿足了考古發(fā)掘向南及向東擴而續(xù)建保護棚(二期)的銜接需求。考古大棚采用大跨度開放式鋼結構形式,其西側放置了遺址展示板,最大限度滿足考古發(fā)掘與對外考古成果展示的雙重需求。

考古大棚建設項目是毘山考古遺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接下來,文化廣電旅游局(市文物局)將進一步落實毘山考古遺址公園項目規(guī)劃,指導建設單位扎實推進一期項目建設。

▲毘山遺址公園考古大棚施工現(xiàn)場

膾炙人口的《山海經(jīng)》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chǎn)、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y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nèi)容。毘山遺址內(nèi)的湖州先民相當于生活在《山海經(jīng)》描述的時代,與四川成都三星堆遺址屬同時代。

在毘山遺址考古發(fā)掘和考古大棚建設期間,眾多市民群眾表現(xiàn)了極大的關注和熱情,紛紛前往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打卡湖州先民遺跡

湖州是地下文化遺址大市,是浙江100萬年古人類活動史的見證地。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歷史文化遺產(chǎn)不僅生動訴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是我們的共同責任和使命。

—E N D—

部分信息來自湖州晚報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唐山遺址公園(唐山遺址紀念公園)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 周日對外開放嗎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全天免費開放。

周日不休息。里面有唐山地震遇難者紀念墻和地震遺址。還有唐山地震紀念館(在紀念墻的后面地下一層)。乘市內(nèi)公交游1路到達。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門票多少錢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進大門免費,進入紀念墻后面地下一層的唐山地震紀念館是收費的。從市中心坐游1路到遺址公園就是大門口。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的簡介

按照規(guī)劃,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位于唐山市岳各莊路北側,占地40萬平方米。公園以機車車輛廠原有的鐵軌為縱軸,以正在建設的紀念大道為橫軸,劃分為遺址區(qū)、水區(qū)、碎石廣場區(qū)和樹林區(qū)四個區(qū)。地震罹難者紀念墻位于遺址公園東西主軸線紀念大道的北側。整個紀念墻長度為三百多米,由五面大理石紀念墻組成,上面鐫刻24萬地震罹難者名單和紀念碑文。每面墻厚度為1.5米,平均高9米左右。

唐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清東陵

清東陵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東陵這里埋葬著的比較有名的墓主人,一個是乾隆皇帝,一個是慈禧太后。乾隆的裕陵真的是贊嘆不已,這里是一座雕刻藝術寶庫,圖案繁多,線條清晰流暢,形象逼真。

而慈禧太后的陵墓以四周的石欄桿上的雕刻而著稱,殿前的殿石龍在下、鳳在上也是一種杰作,感興趣的小伙伴真的值得慢慢欣賞。

2、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開灤始建于1878年,當年洋務運動中興辦的最為成功的企業(yè),在中國百年工業(yè)編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堪稱中國近代工業(yè)的活化石。開灤煤礦在中國工業(yè)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之一佳礦、之一條標準化鐵軌都在這里誕生。

3、地震遺址公園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是世界上首個以“紀念”為主題的地震遺址公園。公園設計充分體現(xiàn)“敬畏自然、關愛生命、探索科學、追憶歷史”的理念,以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鐵軌為縱軸,以紀念大道為橫軸,分為地震遺址區(qū)、紀念水區(qū)、紀念林區(qū)、紀念廣場等區(qū)域。

公園內(nèi)紀念廣場占地3萬平方米,地面由黑白相間的大理石鋪成,是公園內(nèi)供人們紀念親人、憑吊逝者的一個重要場所。印象最深的是十二塊7.28米高的紀念墻,上面鐫刻著24萬罹難者姓名。

4、南湖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

唐山南湖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是融自然生態(tài)、歷史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為一體的大型城市中央生態(tài)公園。景區(qū)國內(nèi)園內(nèi)全新開放了主題餐咖、成都風味火鍋、平安扣劇場、江南最憶傳統(tǒng)文化體驗館等新業(yè)態(tài)體驗。

國際園區(qū)域的慕尼黑啤酒餐廳、音樂餐廳、 *** 料理等多個美食餐廳讓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異國風情。夜晚還可欣賞龍泉灣湖面上的燈光水舞秀,巨幅水幕電影、藝術燈光、炫彩激光等高科技元素,展現(xiàn)出完美的視覺盛宴。

5、唐山國際旅游島

唐山國際旅游島坐擁得天獨厚的海島、溫泉、沙灘、深海淤泥、生態(tài)及文化資源組合,自然資源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生態(tài)環(huán)境宜人,為國家級海島開發(fā)利用示范基地。2018年,唐山國際旅游島被評為河北省首家省級旅游度假區(qū),有著巨大的發(fā)展前景。

山西丁村遺址景點級別 山西省丁村遺址

1. 山西省丁村遺址

1、元謀人

因發(fā)現(xiàn)地點在云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為“元謀直立人”,俗稱“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駿馬”。

元謀人牙齒化石是1965年“五一”節(jié)在云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fā)現(xiàn)的,元謀縣被譽為“元謀人的故鄉(xiāng)”。1976年根據(jù)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約為170萬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后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為其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為距今60萬至50萬年或更晚一些)。

在約在170萬年以前,云南元謀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殘存的動物在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時間,則是桑氏鬣狗、云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出現(xiàn)在這片草原和森林。它們大多數(shù)都是食草類野獸。為了生活下去,元謀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獵它們。根據(jù)出土的兩枚牙齒、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點的同一層位中,發(fā)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動物化石,證明他們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

2、藍田人

因1964年發(fā)現(xiàn)于陜西省藍田縣公王嶺,故命名為“藍田人”。藍田人的生活年代,本來認為是距今約69萬年前到95萬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測定后認為是距今約70萬年前到115萬年前。

藍田人在1963年中國陜西省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被發(fā)現(xiàn),化石為一30多歲女性的頭骨。1963年7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調(diào)查隊在進行田野調(diào)查時,在藍田縣城西北約10公里的泄湖鎮(zhèn)陳家窩發(fā)現(xiàn)了一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嶺地層中發(fā)現(xiàn)一個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經(jīng)對此頭骨化石進行室內(nèi)修復,復原出一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陳家窩的下頜骨和公王嶺的頭骨歸到一起,命名為“藍田中國猿人”,簡稱“藍田猿人”或“藍田人”。

3、北京人

北京人又稱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科學命名為“北京直立人”又稱“中國猿人北京種”,是生活在更新世 (歷史學為舊石器時代)的直立人。化石遺存于1927年在中國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龍骨山發(fā)現(xiàn)。

北京人手腳分工明顯,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但還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和縣人

中國的直立人化石 ,1980~1981年發(fā)現(xiàn)于安徽和縣陶店鎮(zhèn)汪家山北坡的龍?zhí)抖础0?個近乎完整的頭蓋骨、2塊頭骨碎片、1塊下頜骨碎片和9枚單個牙齒。頭蓋骨屬一青年男性個體,有許多特征和北京人相似,但又具有若干較北京人進步的特征。這表明和縣人是直立人中的進步類型,可能與北京人中的較晚者相當。和縣人的地質(zhì)時代為中更新世,鈾系法的測年結果為距今19萬~15萬年,熱釋光法(見考古年代學)測得的年代在距今20萬年以內(nèi)。伴生的動物化石屬于南北混合的動物組合。

5、馬壩人

中國東南地區(qū)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屬早期智人。1958年發(fā)現(xiàn)于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qū)馬壩鎮(zhèn)獅子山石灰?guī)r溶洞中。

馬壩人,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是介于中國猿人和現(xiàn)代人之間的一種古人類型,屬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yōu)樵缙谥侨说闹匾怼qR壩人屬于中國東南地區(qū)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也是迄今為止廣東省唯一的古人類。

6、長陽人

長陽人化石在1956年發(fā)現(xiàn)于湖北省長陽縣西南下鐘家灣村一個稱為“龍洞”的石灰?guī)r洞穴中,由賈蘭坡教授命名為“長陽人”。長陽人化石近于現(xiàn)代人的特征較多,沒有北京猿人那么原始。

“長陽人”是中國長江以南最早發(fā)現(xiàn)的遠古? ?類之一。“長陽人”不僅具有現(xiàn)代人的特征,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原始特征。距今年代不少于19.5萬年,為“更新世中期的后期”古人類化石,遲于馬壩人、早于丁村人。

7、丁村人

丁村人是發(fā)現(xiàn)于中國山西襄汾縣丁村的早期智人化石,距今二十多萬年,屬于晚更新世早期的舊石器時代遺存。

丁村遺跡在山西省襄汾縣南約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鐵路兩側。1953年,建筑工人發(fā)現(xiàn)了石器和脊椎動物化石。1954年大規(guī)模發(fā)掘時發(fā)現(xiàn)了三枚人類的牙齒化石,為同一個體的10余歲小孩的門齒2枚,臼齒1枚,1976年9月在丁村人牙齒化石出土的同一地點的砂礫層中,又發(fā)現(xiàn)一個小孩右頂骨化石。

8、金牛山人

“金牛山原始人頭骨”的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科技”之一。

金牛山遺址位于大石橋市西南8公里,長大鐵路線東側,東距渤海灣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紀的白云質(zhì)大理巖、石灰?guī)r和云母片巖夾菱鎂礦等多種巖石組成的孤立山丘,為中國東北地區(qū)最早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金牛山海拔69.3米,面積為0.308平方公里。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遺址,位于山的東南部,已發(fā)現(xiàn)的劍齒虎,腫骨鹿、大河貍等中、更新世動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該洞穴主要堆積時代距現(xiàn)在30—40萬年間。該遺址出土的古人類遺骨化石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從頭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現(xiàn)代人這一點判斷,金牛山人是猿人與智人的過渡類型。

2. 山西丁村民居

山西 平遙古城 云岡石窟

世界遺產(chǎn)預備名單

丁村民宅(山西襄汾縣) 永樂宮(山西芮城縣)五岳組合(湖南、陜西、河南、山西、山東)

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

晉商大院: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山西省祁縣),王家大院(山西省靈石縣),曹家大院(山西省太谷縣) 山陜古民居:丁村古建筑群(山西省襄汾縣)五臺山佛教建筑群(山西省五臺縣)

3. 山西丁村遺址圖片

再現(xiàn)汾河美景

盤古開天耀中華,神州處處映彩霞;三晉大地在行動,我們共同把汾河治理生態(tài)還原的任務當做頭等大事全面抓。

常言道,黃河好比母親河;我要說,汾河就是我們的媽。在場的同志與大家,都是汾河養(yǎng)育的娃。

對對對,都是汾河養(yǎng)育的娃!

想當初,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到太行,右手一指到呂梁。站在高處望一望,汾河就在我身旁;身旁開出幸福花,兒女正當好年華。

男兒不怕千般苦,女兒能繡萬種花;古稀老人看汾河,心情就像年輕的小伙十七八。您走在,汾河岸邊放眼望,汾河流水嘩啦啦;碧波蕩漾起漣漪,與藍天共成一色藍洼洼。

魚兒跳躍玩瀟灑,孩童戲水在玩耍;甘甜純美的汾河水,河水清洌照面頰。朝霞余暉映河面,漁夫撒網(wǎng)樂開了花;好一派汾河美景成佳話,佳話流傳世人夸。

汾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歷史淵遠受尊崇;丁村遺址古文化,自流井灌地耕耘。

據(jù)記載,汾河水源特豐富,水流不斷清粼粼;汾者大也得其名,周朝列國到如今。

左傳說,昭公元年有個臺駘,臺駘就是汾水的神;治理汾水留青史,青史名垂墓志銘。

4. 山西省丁村遺址有哪些

1、丁村遺址,位于襄汾縣丁村附近的汾河河畔,距臨汾市35千米,北起史村,南至柴莊,長約11千米,是含有古人類化石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2、晉陽古城遺址:有可能是隋朝“晉陽宮”所在地。晉陽古城,被譽為中國的龐貝城。

3、河津固鎮(zhèn)宋金瓷窯址:宋代細白瓷的盛產(chǎn)地。山西是出瓷器的地方,唐宋遼金元時期的山西古陶瓷別具一格 ,地方特色鮮明。

5. 山西的丁村

運城-萬榮縣

1、閻景村

位于運城市萬榮縣高村鄉(xiāng),是一個有著濃厚鄉(xiāng)土文化的地方。穿梭在閻景村的街道上,每條巷子都有幾百年的歷史,記載著這里淳樸的民俗風情,仿佛向人們訴說著久遠傳承的故事。在閻景村最著名的建筑當屬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間。主體建筑為豎井式聚財型四合院,同時吸納了徽式建筑風格,因李子用曾留學英國,部分院落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匯、中西合璧、三晉無匹的晉商大院。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

運城-新絳縣

2、光村

位于運城市新絳縣澤掌鎮(zhèn),是一座地處姑射(yè)山下的美麗村莊,可與臨汾的丁村遺址(這里有被稱為最早的“中國”)相媲美。相傳,北齊時該地上空某夜倏顯晝光,五彩繽紛,耀眼奪目,奇絕麗極。遂以吉兆上報朝廷,龍顏大悅,恩準賜名光村。早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現(xiàn)村內(nèi)隨處可見的古民居,多屬明清時期,代表著晉南傳統(tǒng)民居古樸典雅、精雕細琢的特色。“地上文物看山西”,在三晉大地,要找出“王家大院”那樣的豪宅大院戶并非難事,但像光村這么多豪宅大院集于一村之中,并不多見。

3、西莊村

位于運城市新絳縣北張鎮(zhèn),由古時期的采石匠人聚集而成。據(jù)傳,春秋時期有工匠從呂梁山取石,在山下開闊處形成石料場,隨著生產(chǎn)規(guī)模的擴大,為了方便生產(chǎn),石匠們就住在石料場附近,至五代后周時期形成了村莊,因其在杜塢村西,故稱西莊。

宋朝時期,西莊村逐漸聚集成家、張、曹三大姓,并筑有防御性的城墻,形成城堡。村中,清代同治年間的朱子家訓碑刻,文字精美,兩邊的鏤空石雕木雕更是珍品。老宅院的石砌墻體體現(xiàn)了西莊"以石而居"的特色。

運城-稷山縣

4、馬跑泉村

位于運城市稷山縣西社鎮(zhèn),地處姑射山中,三面環(huán)山,環(huán)境幽靜。相傳馬跑泉村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村莊整體建筑布局分為上下結構,從山上往山下延伸,現(xiàn)大部分居民已遷至山腳。村里的多數(shù)巷道依然保留的是清代時期的石板路。

村莊的生活用水來源于古泉,依靠人力肩挑。村中的兩棵古槐距今已經(jīng)有一千五百余年,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朝代的更替,見證著古老村莊的歷史變遷。它們盤根交錯,曲折蜿蜒,彷佛在向人們訴說著馬跑泉村的滄桑歲月與興衰。

5、北陽城村

位于運城市稷山縣清河鎮(zhèn),據(jù)傳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形成“聚落”,這里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和文化積淀,至今仍保留著古縣邑高涼城遺址。久遠的廟宇闡釋著它的厚重,古驛道訴說著它曾經(jīng)的繁華,八路軍總部東征抗日留下的足跡記錄著那段艱苦的歲月。

這里的人文景觀、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其中“高蹺走獸”獨辟蹊徑,堪稱一絕。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出現(xiàn)在規(guī)模盛大的廟會活動中,經(jīng)久不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并在2006年入選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

6、西位村

位于運城市稷山縣翟店鎮(zhèn),自南北朝建村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歷史。西位村歷史悠久,古建筑比較多。抗日戰(zhàn)爭前,全村共有大小廟宇十八處,這些古建筑大部分在日軍侵華期間被燒毀和拆掉。現(xiàn)今僅存三義廟的一部分。

西位村的“三月三”古廟會,興起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舊時的古廟會,由村里的東西南北四個社(社火組織)輪換負責? ??織安排,從每年的農(nóng)歷二月十日準備活動開始,一直到農(nóng)歷三月初四才告結束。

運城-絳縣

7、柴家坡村

位于運城市絳縣古絳鎮(zhèn),涑水河從村南緩緩流過,土地肥沃,水力資源豐富。村中樹影斑駁,古老的民居交相輝映在歷史的時光中。歲月在這里流淌而過,不曾留下絲毫的痕跡,入眼可見的只有那日漸衰敗傾倒的宅院,仿佛默默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在這里共新發(fā)現(xiàn)了明清時期古民居十三處。其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明代古民居兩處、清代民居十一處,有四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四合院,磚雕、石雕、木雕都十分精美,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體現(xiàn)了古人建筑工藝的宏偉智慧。

8、堯寓村

位于運城市絳縣古絳鎮(zhèn),中條山腳下,涑水河畔,據(jù)傳說這里是堯王故里。村莊歷史源遠流長,三座呈“品”字形的山,不僅從其地形證實了堯寓村是堯帝的出生地,而且該村出土的幾塊石碑和文物,更進一步證實了這里是堯王的故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堯和舜都是中華人文始祖黃帝的后代,是中華五千年悠久文明史上的圣明的皇帝。作為中華民族文明始祖的堯帝,他究竟生長在什么地方?歷來是史學家潛心研究的課題。

運城-永濟市

9、西廂村

位于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zhèn)。“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膾炙人口的《登鸛雀樓》中的鸛雀樓就在西廂村的西面,地處永濟市內(nèi)的黃河岸邊,同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一起,并稱中國的四大歷史文化名樓。

村內(nèi)的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則天時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在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西廂記》中,這里是崔鶯鶯和張生緣定三生的地方,后來成了千千萬萬青年人追求愛情的圣地。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更成為人們對追求愛情的祝愿和向往。

運城-平陸縣

10、郭原村

位于運城市平陸縣坡底鄉(xiāng),郭原村人杰地靈,鐘靈毓秀,黃河歷史文化悠久。村內(nèi)原有六十多座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四合院,一些年代久遠失修破敗,一些翻新重新修建,目前僅存十來座老院保存比較完好。

6. 山西省丁村遺址簡介

山西省自古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并為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根據(jù)中國最早的史書《禹貢》記載,山西地區(qū)最早為冀州之域,后為并州、以及司隸校尉部之西北境。.

基本信息

中文名山西歷史

早期人類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10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西侯度文明和丁村文明遺址標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稱。下川遺址、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qū)。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nèi)建都立業(yè)。

山西古代又稱并州古屬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遠,分置并州。應邵曰:“地在兩谷之間,故曰并州。”夏仍為冀州地,周曰并州。《周禮·職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鎮(zhèn)曰恒山,藪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嘔夷;浸曰淶、易。”據(jù)《輿地廣記》載,周并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內(nèi)蒙部分地區(qū)。

7. 山西丁村,中原最古老的村落

山西,因地處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東有太行以為屏蔽,南有黃河可作天塹,西、北有長城環(huán)繞拱衛(wèi)。因外有河流而 內(nèi)有山脈,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稱謂。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長達3000年之久,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美譽。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大量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表明:早在250萬年以前,山西就已經(jīng)有了最早的原始人類。襄汾丁村文化和陽高許家窯古人類化石的發(fā)現(xiàn)說明,至少在10萬年以前,汾河兩岸和雁北地區(qū),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比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朔縣的峙峪、沁水的下川、大同的白毛口遺址也說明,在28000年以前,以原始共產(chǎn)制經(jīng)濟為特點的母系氏族公社,已經(jīng)在這里得到確立。特別是還有多達500余處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被陸續(xù)發(fā)現(xiàn)。比如垣曲下馬村出土的陶盆、陶瓶和陶罐,繁峙砂河鎮(zhèn)出土的魚骨叉,太原市光社出土的三足甕,以及太谷白燕、汾陽峪道河和杏花村、襄汾陶峙等地出土的文物、遺址等。這些遺址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我國原始社會的發(fā)展和演變,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于原始社會的傳說。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板(今永濟)、禹都安邑(今夏縣),都是傳說中部落領袖在山西建過都的地方。時至今天,臨汾和沁水還保存有堯廟、堯陵、舜王坪等文化遺址。

中國古代著作《禹貢》,說夏禹治水“導河積石,至于龍門”。龍門又叫禹門口,在河津縣西北和陜西韓城縣東北。禹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的第一個朝代一一夏朝的建立者。夏朝存在的時間是公元前21世紀至16世紀。“”夏傳子,家天下。”禹死后,部落聯(lián)盟的民主選舉制度也被廢除,由禹的兒子啟做了夏朝的的第二個“夏后”(夏王〉。這就預示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奴隸社會的開始。

夏朝共歷14代,17個王,前后共400多年。桀,是夏朝最后的王。他暴虐無道,人民十分痛恨,后被夏朝一個屬國的部落首領湯起兵推翻,建立了商朝。商,也是我國第二個奴隸制社會的朝代。商朝存在的時間是公元前16世紀至11世紀。

從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71年為西周時期,這是一個政治經(jīng)濟都相當發(fā)達的時期。公元前1100年,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于唐,這就是廣為流傳的“桐葉封弟”的傳說。叔虞的兒子燮父,因國內(nèi)有晉水,就把唐改稱為晉。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唐叔虞,就給他修建了一個祠堂。這,就是太原有名的旅游勝地一一晉祠的來歷。

西周第九代國君周厲王貪財好利,昏庸殘暴,激起了國人的暴動,后被放逐到彘。“彘”,就在山西霍縣境內(nèi)。后來的幽王即位后更加昏庸無道,被犬戒進犯的軍隊殺死,西周就此滅亡。

從公元前770年東周建立到公元前476年,我國社會進入了春秋時期。這時,山西境內(nèi)主要的諸候封國為“晉”。“晉”起初是一個小國,到晉文公重耳當政時,發(fā)展了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使晉國出現(xiàn)了“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面。晉文公在北方稱霸后,山西對中國的局勢影響很大。侯馬,是晉國后期都城的所在地。1956年,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城廓、銅器作坊、居住遺址和墓葬;1965年,又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用朱書寫在玉片上的“盟書”(又叫“玉石書”)。這一文物的發(fā)現(xiàn),也為研究春秋未期晉國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為戰(zhàn)國時期。在這個時期,晉國的卿大夫代表新興的地主勢力,進行了封建的社會改革。在經(jīng)濟上,廢除了土地三年分配一次的舊制度,讓耕種土地的人民獲得土地的長期占有權 ,史稱“晉作爰田”。在政治上,晉國卿大夫在和舊貴族的斗爭中,實行了“六卿專政”。“六卿”是趙、魏、韓、范氏、中行氏和智氏等6大卿族。后來,范氏和中行氏相繼被滅,只剩下了趙、魏、韓和智伯4家。公元前453年發(fā)生了晉陽之戰(zhàn)。趙、魏、韓三家聯(lián)合消滅了智氏,并三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所以后人又把山西統(tǒng)稱為“三晉”。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認趙、魏、韓三家為諸侯。

公元前260年,發(fā)生了著名的長平之戰(zhàn),趙國被秦國打敗,秦始皇統(tǒng)一了中國,建立了高度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一一秦朝。

自原始社會起至奴隸社會止,是歷史學家公認的遠古社會時期。山西在這一時期的社會全面發(fā)展,是對“五千年文明看山西”這一歷史性評價的最好詮釋。

8. 山西遺址遺跡

1、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于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2、云岡石窟:云岡石窟位于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3、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qū)現(xiàn)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4、雁門關:位于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9. 山西丁家村遺址

山西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10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

10. 山西丁村民俗博物館

丁村遺址博物館門票為30元。

丁村民俗博物館建于1985年,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反映漢民族民俗風情的專業(yè)性博物館,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 屬地區(qū)性民俗博物館。館址山西省臨汾地區(qū)襄汾縣城關鎮(zhèn)丁村。成立于1985年11月。藏品七千余件,皆為反映晉南地區(qū)漢民族的歲時節(jié)令、衣食住行、人生禮儀、婚喪嫁娶、民間工藝、宗教信仰等文物。除民間書畫、民間剪紙、民間木版年畫、民間刺繡品、民間麥塑基本陳列外,還設有專題民間書畫展覽,展出當?shù)孛藭嬜髌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