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

導讀: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 1.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 2.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好玩的 3. 賀蘭山巖畫旅游 4.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圖片 5. 賀蘭山巖畫在什么地方 6. 賀蘭山巖畫景點介紹 7.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地方

1.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

一。銀川——鎮(zhèn)北堡西部影視城——騰格里沙漠——中衛(wèi)條萊垍頭

二。騰格里沙漠——賀蘭山巖畫 ——西夏王陵——枸杞地/酒莊垍頭條萊

三。酒店一水洞溝遺址

裕陵:位于西夏陵區(qū)最南端,俗稱“雙陵”之東側(cè)。陵主李繼遷,廟號太祖,墓號裕陵,系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祖父。生于宋乾德元年(963年),卒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

嘉陵:位于裕陵之西北部約30米處。陵主李德明,李繼遷之長子,系西夏皇帝李元昊之父。宋景德元年(1004年)嗣位。頭條萊垍

泰陵:位于西夏博物館西南,俗稱"昊王墳",是旅游者經(jīng)常參觀的一座王陵。塋域面積約15萬平方米,雖遭破壞,但仍是整個陵區(qū)中規(guī)模最大的西夏帝王陵墓。條萊垍頭

“魔鬼城”:是一處獨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觀,記錄了比較復雜的地質(zhì)過程和環(huán)境歷史。經(jīng)過數(shù)萬年的風雨剝蝕,自上漸新世(約開始于六、七千萬年前)干旱盆地沉積到全新世晚期(約一百萬年以前)沉積的地貌,被大自然鬼斧神王地造就了這種像一座被遺棄了千萬年的古城一樣的地貌景觀。

紅山湖:紅山湖因位于紅山地區(qū),所以名為“紅山湖”。“紅山湖”也是蓄積邊溝之水而成的,豐水期,湖面可于峽谷中向東延伸2公里多,上空常有鷹鶴翱翔,水面上時有鴛鴦、野鴨游弋。頭條萊垍

藏兵洞:藏兵洞,是紅山堡守軍由地上轉(zhuǎn)入地下,隱蔽軍隊,保護自己,待機出擊。這在全國是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御體系。

2.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好玩的

1、拜寺口雙塔。位于銀川市老城區(qū)西北約50多千米的賀蘭山東麓的拜寺口內(nèi),它們就像兩個孿生兄弟守衛(wèi)在山口兩旁,顯得格外挺拔。拜寺口是賀蘭山著名山口之一,這里山大溝深,環(huán)境幽靜,面東開口,視野開闊。在山口平緩的坡地上有大片建筑遺址,據(jù)考證,這里曾是西夏佛祖寺院所在地。雙塔就建在溝口北邊寺院遺址的臺地上。

2、賀蘭山巖畫。巖畫屬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游牧民族的藝術畫廊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駐牧游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chǎn)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xiàn)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再現(xiàn)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

3、蘇峪口森林公園。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寧夏首府銀川市區(qū)西北25公里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北距沙湖旅游區(qū)35公里,東連鎮(zhèn)北堡西部影視城12公里,南靠西夏陵30公里,是寧夏十大精品旅游景區(qū)之一。

4、小滾鐘口。俗稱小口子,距銀川市區(qū)33公里。地形猶如橫臥的巨鐘,面東開口,口內(nèi)三面環(huán)山,形似大鐘。中有孤立小峰名曰鐘鈴山,恰似巨鐘的鈴錘,滾鐘口由此得名。曾是李元昊的行宮和民國期間寧夏軍閥馬鴻逵的避暑山莊,現(xiàn)為賀蘭山著名的風景游覽區(qū)。

3. 賀蘭山巖畫旅游

賀蘭山因為岳飛的《滿江紅》而聞名天下。

賀蘭山是寧夏和內(nèi)蒙古的界山,山的東側(cè)是寧夏,西側(cè)是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

賀蘭山有幾千年前游牧民族遺留下來的巖畫(賀蘭山巖畫);有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西夏古塔(拜寺口雙塔);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行宮(滾鐘口)以及明代長城三關口的遺跡。

4.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圖片

我認為賀蘭山巖畫最好玩,它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頭條萊垍

賀蘭山巖畫是 中國游牧民族的藝術畫廊,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駐牧游獵、生息繁衍的地方。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巖畫。賀蘭山巖畫景區(qū)景色優(yōu)美,奇峰疊嶂,潺潺泉水從溝內(nèi)流出,約有6000余幅神秘悠遠的古代巖畫分布在溝谷兩側(cè),記錄了遠古人類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獵、祭祀、征戰(zhàn)、娛舞、0-等生產(chǎn)生活場景,成為研究遠古人類文化史、原始藝術史的文化寶庫。順著這個多彩的巖畫萬花筒,我們可以窺見古代游牧人一幕幕富有生氣的社會生活,喚起對人類一致性的認識,理解我們?nèi)祟惖陌l(fā)展歷史。頭條萊垍

5. 賀蘭山巖畫在什么地方

賀蘭山巖畫主要是古人留在賀蘭山上的巖畫真跡,內(nèi)容與表現(xiàn)手法十分廣泛,富有想像力,給人一種真實、親切、肅穆和純真的感受。而賀蘭山森林公園主要是爬山,頂峰“金頂”。感覺巖畫值得一看。

6. 賀蘭山巖畫景點介紹

銀川境內(nèi)賀蘭山巖畫的分布,有著明顯的地貌特征,一般分布在溝口內(nèi)外山體上和溝口外洪積扇荒漠草原上。依據(jù)巖畫分布狀況,可分為三種類型:山前草原巖畫、山地巖畫和沙漠丘陵巖畫。

賀蘭山巖畫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2016年國家首批20家之一),是中國游牧民族的藝術畫廊 。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駐牧游獵、生息繁衍的地方。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巖畫。

2018中國西北旅游營銷大會暨旅游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2018中國黃河旅游大會上,賀蘭山巖畫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

景區(qū)2020年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含港澳臺地區(qū))所有醫(y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醫(yī)師證、護士證或與醫(yī)務工作相關的其他資格證件)實行景區(qū)免門票優(yōu)惠政策;免費乘坐旅游觀光巴士;旅游旺季為醫(yī)護工作者開設優(yōu)待窗口和綠色通道。

7. 賀蘭山巖畫周邊景點有哪些地方

在美景如畫的絲綢之路上,坐落著一座雄偉壯觀的賀蘭山。賀蘭山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北部,位于寧夏銀川平原與內(nèi)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間,是我國東南季風區(qū)與內(nèi)陸非季風區(qū)的天然分界線,并成為我國六大生物多樣性中心之一“阿拉善——鄂爾多斯中心”的核心區(qū)域。賀蘭山不僅擁有蘇峪口這樣的自然名勝,也孕育了西夏國這樣的歷史文明;此外,賀蘭山還有著一種美麗而神秘的史前文明——賀蘭山巖畫。

一、中外巖畫的發(fā)現(xiàn)

要說賀蘭山巖畫,我們先了解一下巖畫是什么。

在一些旅游景點的巖壁上或洞窟中,尤其是不少名山大川,可能都會留下一些崖壁畫或巖刻的痕跡。但是,這些石刻不代表都是巖畫。所謂巖畫,一般還是指在遠古時代,文字出現(xiàn)以前,先民用鑿刻的巖刻或涂繪的崖畫來表達某些語言信息。它是來自原始社會的藝術,與文明時代之后出現(xiàn)的詩文石刻不可同日而語。盡管個別地區(qū)和民族可能還會長期保留這種傳統(tǒng),但絕大多數(shù)巖畫都只能歸為史前文明。

原始社會的繪畫形式可能有很多,包括人體紋身、樹皮畫、陶器畫等,但因為書寫載體的緣故,歷經(jīng)歲月滄桑,這些形式能夠保存至今已是非常稀缺;不過,世界上最早的巖畫卻頑強地傳承了四五萬年,中國最早的巖畫至今大概也有上萬年。于是,在那個沒有文字的時代,先民的經(jīng)濟社會活動、文化思想行為被這種巖畫定格下來,? ??加顯得這種大型藝術形式的彌足可貴。可以說,巖畫是探索原始社會生活的一把重要鑰匙。

目前公認的世界巖畫最早發(fā)現(xiàn)于1879年。據(jù)說早在四年前的1875年,西班牙的索圖拉伯爵在阿爾塔米拉洞窟后壁發(fā)現(xiàn)了黑色繪畫,并認為這就是舊石器時代時的作品;但直到四年后,伯爵與5歲的女兒再次來到了這里,他決定開始挖掘,他的小女兒拿著蠟燭在洞窟看,當她走到一處很低的窟頂時,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上面畫有野牛。于是1880年,索圖拉發(fā)表了阿爾塔米拉洞窟巖畫的發(fā)現(xiàn),此時這種藝術形式才進入世人的眼簾。

時至今日,全世界五大洲、一百二十多個國家都發(fā)現(xiàn)了這種先民巖畫。巖畫藝術的基本主題,主要有土地、糧食與性三方面,這是人類社會賴以發(fā)展的基礎,實際上也是古往今來藝術的共同主題。至于巖畫藝術的主要題材,根據(jù)陳兆復先生的總結(jié),主要有擬人形、動物形、建筑和地形、工具和物體、幾何圖形和圖形字母五種。在人類早期狩獵社會里,以動物形最多;而到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后,動物形巖畫也就漸漸式微了。

中國巖畫的記載,在古代文獻中也有零碎模糊的體現(xiàn)。在唐代張讀撰寫的《宣室志》,提到泉州南面有一處高崖深潭,傳說有潭中有蛟龍會食人,后來有次打雷導致山崖斷裂,石頭墜落填滿了水潭,可以看到蛟龍的血。大家在石壁上發(fā)現(xiàn)了十九個字,于是拓下來給韓愈看,韓愈說這是上天譴責蛟龍作惡并將其處死。直到1915年,學者黃仲琴對此處福建華安汰溪仙字潭石刻調(diào)查,才正式揭開了我國巖畫學研究的序幕。

巖畫的大量發(fā)現(xiàn)和研究則要在建國以后。到今天,巖畫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一門專業(yè)學科。

學者將中國巖畫劃分為北方、西南、東南三大系統(tǒng)。其中北方系統(tǒng)分布于內(nèi)蒙古、新疆、寧夏、甘肅、青海等地,它是北方草原狩獵、游牧民族作品,分布范圍最大,數(shù)量最多,題材以動物為主,技法以鑿刻為主;西南系統(tǒng)主要分布在云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它是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作品,題材以人物為主,技法以涂畫為主;東南系統(tǒng)主要分布在江蘇、福建、廣東、港澳臺等地,它是東南沿海民族的作品,技法鑿刻兼具涂畫。

賀蘭山巖畫屬于中國北方巖畫系統(tǒng)的一支,早在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里,就提到賀蘭山及鄰近陰山地區(qū),存在一些“虎馬之狀”及“鹿馬之跡”的巖畫內(nèi)容,但一直沒有真正進入公眾視野。1969年,學者李祥石在賀蘭山東麓的賀蘭口首次正式發(fā)現(xiàn)賀蘭山巖畫,并于80年代公布。而賀蘭口巖畫既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賀蘭山巖畫,又是圖案分布最密集、畫面最具特色的,至今共發(fā)現(xiàn)2000余組5000余幅,并于1996年12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之后,國家又在賀蘭山東麓的石嘴山——銀川——青銅峽一線相繼發(fā)現(xiàn)大量鑿刻巖畫;90年代中期,又在平羅賀蘭山腹地發(fā)現(xiàn)一處天然洞窟的彩繪巖畫。

那么,賀蘭山巖畫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二、人面像巖畫之謎

根據(jù)許成、衛(wèi)忠《賀蘭山巖畫》的分類,賀蘭山巖畫的圖像內(nèi)容主要有動物巖畫、人物巖畫、人面像巖畫、工具和武器巖畫、車輪和車輛巖畫、天體巖畫、手印和腳印巖畫、蹄印巖畫、建筑物巖畫、植物巖畫、符號巖畫和文字題刻等十二種。而在賀蘭山以上類型的巖畫里,最能體現(xiàn)其藝術特色的是人面像巖畫。據(jù)學者調(diào)查統(tǒng)計,賀蘭山人面像巖畫共883幅,其中在賀蘭口附近的就有708幅,位居世界人面像巖畫區(qū)域數(shù)量第一,最值得我們關注。

賀蘭山大量的人面像巖畫,其含義和功能到底是什么,引發(fā)了學者的爭議。不過,大多數(shù) 學者都認為,這些人面像可能反映的不止是一種思想信仰。

在賀蘭山巖畫里,存在不少反映自然崇拜的圖像與符號,比如日月星辰、高山流水等;但同時也有一種人面像巖畫,明顯是將自然現(xiàn)象人格化處理,比如一些人面像放著光芒。在先民的原始思維里崇尚“萬物有靈論”,他們不認為自然萬物與人類存在什么差別,所以就有種種將太陽、月亮擬人化的傳說。比如在漢民族的神話經(jīng)典《山海經(jīng)》里,就有羲和生十日、常儀生十二月的傳說。賀蘭山人面像巖畫中,至少存在一種是這種自然崇拜類的人面像。

除了對自然現(xiàn)象的崇拜以外,還有對動植物的崇拜,這在賀蘭山人面像巖畫中也有體現(xiàn),即將動植物符號置于人面的輪廓中,并且添加頭飾、發(fā)飾等。國內(nèi)不少學者也稱之為“圖騰崇拜”,不過,“圖騰”這個概念在上世紀就逐漸為西方人類學界所拋棄,至少對于一些動植物符號不能一律以“圖騰”名之。動植物崇拜在早期歷史中也很常見,比如《詩經(jīng)·商頌·玄鳥》中,商朝的祖先是玄鳥所生,這當然反映的就是動植物崇拜。

自然崇拜可能起源較早,往后則出現(xiàn)了生殖崇拜。在賀蘭山人面巖畫中,有種人面巖畫則是將女陰、男根或男女交合進行人格化改造。這里的生殖器官可能是寫實,也可能是用一種抽象的表現(xiàn)手法。比如可能用一些類似海貝、瓜瓠的圖案,甚至更為符號化的倒三角形、橢圓形、菱形來象征女陰。在陜西西安半坡新石器遺址,也出土了一件人面魚紋彩陶盆,有觀點認為這也代表著生殖崇拜,而魚實際上也是一種女陰的象征。

生殖崇拜又引申出祖先崇拜。在賀蘭山一部分人面像巖畫中,人面像頭頂上插著鹿角、羽毛一類的飾物,這可能是原始部落酋長的寫照。這些酋長可能是已經(jīng)去世的領袖,也可能是尚在世上的首領。原始部落的酋長,往往被神化為天神,比如商朝去世的先王被稱為“帝”,也即是商王朝的神,能夠降臨福祉與災禍。這樣來看,其實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鬼神崇拜都并非截然對立,而是相互融合的。

對于反映鬼神崇拜的賀蘭山人面像巖畫,值得一提的是一種面具人面像。在賀蘭口溝內(nèi)南山壁就發(fā)現(xiàn)了一幅人面像,雙眼是兩個黑洞,頭頂是一條線槽,更有趣的是面具兩側(cè)還有類似面具的繩索。面具的發(fā)明最早也是模擬鬼神來驅(qū)逐災害,比如在《周禮》中就記載周朝一種職官“方相氏”,穿著熊皮戴著黃金面具,一手持戈一手拿盾來驅(qū)趕惡鬼。除了面具人面像外,還有骷髏頭人面像、沒有五官的人面像等比較特殊的人面像。

總之,賀蘭山人面像巖畫造型怪異、裝飾復雜,卻又很少有雷同圖案出現(xiàn),這表現(xiàn)賀蘭山先民非凡的想象力,對于今天的美術創(chuàng)作也有一定啟發(fā),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從整體來看,對于人類學里原始信仰的種種類型,在這里也都能找到對應的圖像,其歷史價值當然是不言而喻的。這些人面像巖畫,與整個賀蘭山巖畫一樣,也并非成于一人一時之手,整個賀蘭山巖畫實際上是三千年賀蘭山先民的共同作品。

在《賀蘭山巖畫》一書中,將人面像巖畫以至整個賀蘭山巖畫分成三期,其中商周及更早的時代為一期,是巖畫的形成期,其中比較典型的是鹿、虎形象的巖畫;秦漢至南北朝為二期,是巖畫的發(fā)展期,也是人面像最集中的時期;隋唐至西夏、元為三期,是巖畫的衰落期,其中出現(xiàn)一些漢文、西夏文、梵文等題刻,內(nèi)容多與宗教有關。雖然中原地區(qū)早就進入了王朝時代,但在賀蘭山一帶,西夏政權建立以前,這里長期處于原始游牧社會。

那么,這些? ??刻賀蘭山巖畫的先民們,他們又有著怎么樣的故事呢?

三、巖畫中的賀蘭山歷史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寧夏北部就有人居住,不過,當時還沒有形成游牧社會,而是農(nóng)業(yè)定居社會。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隨著全球氣候干冷化,中國北部草原先民才采用更適宜居住的游牧生活,不過在賀蘭山東麓地區(qū),實際上也長期處于農(nóng)牧過渡地帶。因為賀蘭山以南的寧夏南部、甘肅東部,就已經(jīng)是黃河滋潤的農(nóng)業(yè)活動區(qū)。這些先民在先秦時期被統(tǒng)稱為“西戎”“西羌”或“戎狄”。

滅亡商朝的周朝,有種說法起源地就在甘肅東部,而周人很可能本身就與“戎狄”血緣較近。有趣的是,《詩經(jīng)·大雅·生民》《史記·周本紀》都記載了周人祖母姜嫄踩踏巨人的腳印生下始祖后稷的傳說。這里所謂的巨人腳印,有學者就認為是一種石刻,即類似賀蘭山巖畫中那種常見的腳印巖畫。這種腳印也被先民作為神靈崇拜,女子將自己的腳踏入腳印里,可能就是一種祈子的儀式。賀蘭山先民的腳印巖畫可能也是這種功能。

在戰(zhàn)國、秦代,寧夏平原一帶有個“白羊國”,被匈奴冒頓單于吞并,這一片遂歸匈奴所有。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7年),大將軍衛(wèi)青攻打樓煩、白羊,將寧夏北部控制在漢朝手上,之后設置靈武縣(今寧夏永寧)、廉縣(今寧夏平羅)對這一帶進行管轄。漢武帝建寧元年(公元168年),這里的羌民又反叛漢朝,名將段颎在靈武谷大敗羌人。不過,不管是匈奴人還是漢人,或者是后來的鮮卑人,都不能徹底征服這里的土著羌人。

隨著東漢帝國的衰落,鮮卑族開始崛起。漢靈帝光和年間(公元178—183年),鮮卑首領和連進攻北地郡,為廉縣善射的勇士射殺。這些勇士可能也是羌人土著,在賀蘭山巖畫里就有爭戰(zhàn)、械斗的題材,雙方武士在首領帶領下,騎著戰(zhàn)馬彎弓搭箭,互相進行對射。游牧民族資源相對匱乏,為了爭奪資源常常以武力解決,也正是如此產(chǎn)生了無數(shù)神箭手。吞并白羊部落的冒頓單于本人,就有鳴鏑射馬的典故。

魏晉時期,鮮卑乞伏部進入寧夏石嘴山一帶生活。據(jù)《晉書·北狄傳》,晉武帝太康年間(公元284—297年),“北狄”部落有屠格、黑狼、賀賴等十九種,這里的“賀賴種”即賀蘭部落,也即是賀蘭山名稱的由來。對于賀賴種的族屬,有匈奴、鮮卑等說法,其實更可能是還是土著羌人,雖然他們被不同的外族先后征服;但從賀蘭山巖畫的延續(xù)性看,至少他們的文化還是一直傳承的,甚至還吸引了一些外來的部族效仿。

隋朝初年,這里又被突厥達頭可汗統(tǒng)治。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將領楊泓在賀蘭山大敗突厥。唐朝初年,回紇吐迷度部又游牧于賀蘭山,并攻破附屬突厥的薛延陀部落。武則天天授初年(公元690年),突厥默啜可汗又占領賀蘭山地區(qū)。唐代宗、唐德宗時,吐蕃挺進了賀蘭山以西地區(qū)。到晚唐五代時,賀蘭山已經(jīng)成為吐蕃、回紇、黨項等多部落雜居之地,后唐明宗長興三年(公元932年),將領唐福打敗黨項入侵靈武,直追至賀蘭山下。

黨項部落本姓拓跋,其族屬來源也有羌人與鮮卑人的爭論,可能也是長期附屬鮮卑的羌人。早在唐僖宗時,黨項族首領拓跋思恭被賜姓李,并冊封為定難軍節(jié)度使。之后黨項李氏一直世襲這一職位,漸漸成為賀蘭山的部落盟主。公元1083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興慶府(今寧夏銀川)稱帝,建立西夏國,這是賀蘭山地區(qū)第一個獨立國家。之后過三川口之戰(zhàn)、好水川之戰(zhàn)、麟府豐之戰(zhàn)、定川寨之戰(zhàn)等,西夏殲滅宋軍精銳數(shù)萬,政權終于穩(wěn)定 了下來。

西夏視賀蘭山為“神山”“圣山”,李元昊就曾在賀蘭山建造離宮和佛祖院。之后蒙古于公元1227年滅西夏、公元1246年招降吐蕃,賀蘭山遂又完全歸于蒙元所有。元朝與西夏一樣信仰佛教。前文提到在賀蘭山巖畫上有用漢文、西夏文、蒙古文書寫的宗教題刻,就是西夏、蒙元時的產(chǎn)物,這同時也是賀蘭山巖畫的式微期。因為隨著西夏、蒙元國家的發(fā)展,文字得到普及,所以賀蘭山巖畫這種原始的藝術形式,自然也就沉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值得重視的是,處于游牧文化與農(nóng)耕文化交匯處的賀蘭山,本身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連接點。而正是在這個連接點上,人類美術史上的一朵奇葩——賀蘭山巖畫得以誕生,本身就是不同部族與文化交融的結(jié)果。銀川先后舉辦了賀蘭山國際巖畫峰會、賀蘭山國際巖畫文化藝術節(jié)等活動,進一步探索賀蘭山巖畫與絲綢之路巖畫以及世界巖畫的聯(lián)系,這是有利于與“中國夢”的實現(xiàn)與中華民族

Hash:51b0de91a01c28f90846340ceafb4f17ad26e51f

聲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