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頤和園景點銅牛 頤和園銅牛的來歷

導讀:頤和園景點銅牛 頤和園銅牛的來歷 1. 頤和園銅牛的來歷 2. 頤和園銅牛的傳說 3. 頤和園銅牛的介紹 4. 頤和園銅牛的來歷和傳說 5. 頤和園中的銅牛 6. 頤和園銅牛的來歷簡介 7. 頤和園的銅牛經歷了怎樣的風風雨雨 8. 頤和園銅牛象征

1. 頤和園銅牛的來歷

傳說大禹治水時,每竣工一處,就鑄造一只鐵牛沉入水底,好讓水不揚波,河道永固。唐朝以后,鎮(zhèn)水神牛開始放置在堤岸邊。而我就是乾隆皇帝仿效大禹治水時鑄鐵牛鎮(zhèn)水的典故而造,表達了他對昆明湖水利功能的高度重視。

牛的背上鑄有篆文乾隆帝御筆《金牛銘》,寄托了當時人們對遠離水災的美好愿望。


2. 頤和園銅牛的傳說

銅牛,是我國古代撥蠟法鑄造的代表作。我國古代雕刻是以寫意見長,這只銅牛,卻用了寫實的手法,它不僅造形生動,而且和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古代鍍金銅牛。乾隆二十年(1755),沿用大禹治水的傳說,仿唐朝鐵牛上岸的做法,命匠人鑄造了一只銅牛,全身鍍金,并在金牛背上用篆文鑄了《金牛銘》,其全文是:

夏禹治河,鐵牛傳頌。(夏代的大禹治理九河,流傳著鐵牛鎮(zhèn)水的故事)

義重安瀾,后人景從。(它的意義在于安瀾定波,所以后人景仰此意,照古人的榜樣去做)

制寓剛戊,象取厚坤。(銅牛鎮(zhèn)守,蘊含著天道剛正不可動搖,象征著地厚載物那樣牢固)

蛟龍遠避,詎數(shù)鼉黿。(蛟龍見了它,都遠遠躲避,何況鱷鱉之類)

潫此昆明,潴流萬頃。(像昆明湖這樣大的湖,聚水有萬頃之多)

金寫神牛,用鎮(zhèn)悠永。(用銅鑄成的神牛,永久在此鎮(zhèn)守)

巴邱淮水,共貫同條。(無論是巴邱的洞庭湖,還是中原的淮河,都要照此辦法處理)

人稱漢武,我慕唐堯。(人們都稱頌漢武帝,而我確敬慕古代的唐舜)

瑞應之符,逮于西海。(祥瑞的兆頭,降臨在昆明湖上)

敬茲降祥,乾隆乙亥。(我對上天降下的瑞兆表示敬意,時在乾隆乙亥年)


基本信息

頤和園銅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當年乾隆皇帝將其點綴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鎮(zhèn)悠水",長久地降服洪水,給園林及附近百姓帶來無盡的祥福。為了闡述建造銅牛的意義,乾隆皇帝特意撰寫了一首四言的銘文,用篆字書體鐫刻在銅牛的腹背上。銅牛是頤和園昆明湖東岸邊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藝術珍品。歷經滄桑

中國古代把銅也稱作金,人們也就稱銅牛為"金牛",就連下令鑄造它的乾隆皇帝,也這么叫它。


3. 頤和園銅牛的介紹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頤和園內,它的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占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南部的前湖區(qū)碧波蕩漾,煙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樓閣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橋橫臥湖上,湖中3島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筑。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由于島堤分隔,湖面出現(xiàn)層次,避免了單調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使昆明湖益發(fā)神似西湖。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shù)里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shù)挠穹逅芭抨Y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從昆明湖上和湖濱西望,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 中運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區(qū)建筑主要集中在三個島上。湖岸和湖堤綠樹蔭濃,掩映瀲滟水光,呈現(xiàn)一派富于江南情調的近湖遠山的自然美。

頤和園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宏大又最瑰麗的古典園林。它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所組成。頤和園位於北京城西北10公里外,昆明湖位於此園萬壽山的南麓。萬壽山是北京西山的一支余脈,向東伸出,相對高度60余米,形成抱湖之勢。湖的西方,西山高峰聳峙。湖的東南方緊接北京平原,這個湖恰處在西山山麓洪積扇與沖積平原之間的過渡帶上。

昆明湖總面積有3000畝之闊,大約2平方公里,比北京市內的五個北海還要大。湖面主要向東西面面發(fā)展,有計劃地把原來的湖岸上一部分土地閨在湖中,便成了湖內西堤及三島。挖出的泥土移堆於萬壽山上,使這座原來校低矮的山丘大為增高。在昆明湖濱和萬壽山。萬壽山清漪園和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還有暢春園、圓明園,都是當時以西山群峰為屏障而營建的大規(guī)模園林,統(tǒng)稱為“三山五園”。清漪園最后建成于1764年,耗白銀480多萬兩。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人北京,清漪園被焚毀。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重建此園,并改名頤和園。后屢經變故,到解放前,這座古考的園林已趨蕭條。解放后大力修耷此園,并疏浚了昆明湖,使之煥然一新。

昆明湖著名的十七孔橋橫跨在南湖島和東岸之間.橋長150米,像一條長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它系仿著名的盧溝橋之作,橋上每個石攔柱頂部都雕有形態(tài)各異的石獅,顯得精致、雄偉和美觀. 十七孔橋東頭湖岸上矗立著一座全國最大的八角亭,附近蹲臥著一座如真牛一樣大小的鑄造精美的銅牛,昂首豎耳,若有所聞而回首驚顧的神態(tài),非常優(yōu)美生動,原取神牛鎮(zhèn)水之意,現(xiàn)為珍貴文物.由銅牛處循岸往北,湖東岸有知春亭.每年湖冰融解后,此處得春氣之先,亭畔桃紅柳綠,最早向人們報知春的消息,亭因此得名.從知春亭向北望萬壽山景色,最為鮮明.


4. 頤和園銅牛的來歷和傳說

  主要用意是希望鎮(zhèn)水,防水災。

  頤和園銅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當年乾隆皇帝將其點綴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鎮(zhèn)悠水”,長久地降服洪水,給園林及附近百姓帶來無盡的祥福。為了闡述建造銅牛的意義,乾隆皇帝特意撰寫了一首四言的銘文,用篆字書體鐫刻在銅牛的腹背上。銅牛是頤和園昆明湖東岸邊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藝術珍品。

  頤和園的銅牛鑄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鑄造精良、形象逼真,牛背上刻有乾隆手書《金牛銘》 。


5. 頤和園中的銅牛

  主要用意是希望鎮(zhèn)水,防水災。  頤和園銅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當年乾隆皇帝將其點綴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鎮(zhèn)悠水”,長久地降服洪水,給園林及附近百姓帶來無盡的祥福。為了闡述建造銅牛的意義,乾隆皇帝特意撰寫了一首四言的銘文,用篆字書體鐫刻在銅牛的腹背上。銅牛是頤和園昆明湖東岸邊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藝術珍品。  頤和園的銅牛鑄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鑄造精良、形象逼真,牛背上刻有乾隆手書《金牛銘》 。


6. 頤和園銅牛的來歷簡介

從廓如亭向北,有一著名銅牛,牛身下是一個由青石雕成的有海浪紋的須彌座。頤和園 東堤的銅牛鑄于1775年,是聞名的獨特景物,也深有寓意。


湖岸鑄銅牛,典出夏禹治水鑄鐵牛鎮(zhèn)水患。

傳說大禹治水,每治好一處,就鑄造一只鐵 牛沉入水底,說是可以鎮(zhèn)服水患。這種做法傳到唐朝時,就改為將鐵牛? ?置岸邊。 由于昆明 湖向東擴展,湖東的土地挖得只剩下一條狹長的東堤,因此要防止水患,東堤更為重要。

在 東堤鑄銅牛鎮(zhèn)水,確也符合傳統(tǒng)的迷信做法。


同時,園林中一切景物的安排布置,首先要符合造園藝術的需要。昆明湖東堤狹長單 調,在與十七孔橋相交處,湖岸形成弧度,堤面展寬。在這里,建有高大的廓如亭作為點 景,岸邊仍嫌空曠,需要安置園林小品來點綴。

但是;如在這里堆石或種樹,妨礙觀賞湖 光。如此便安置了這個奇特的園林小品——銅牛,一來點綴風景,二來鎮(zhèn)服水患,頗具 匠心。


昆明湖本來是仿漢武帝昆明池取名。故在東堤鑄銅牛,在西堤建了名叫“耕織圖”的一 組建筑。

用銅牛和耕織圖寓意牛郎與織女。乾隆有《御制詩》:“鎮(zhèn)水銅牛鑄東岸,養(yǎng)蠶茅舍 列西涯,昆明漢池不期合,深織重農亦復傳”。


可如今來到西堤,游客們卻找不到“耕織圖”。清漪園毀,“耕織圖”也被火焚。

慈禧重 修時,沒有重修“耕織圖”,而是建起園墻,把“耕織圖”基址劃在墻外,在基址上改建 “水操內學堂”。現(xiàn)在頤和園西墻外“耕織圖”舊址上,仍存有一塊高1。5米、寬1米、厚 0。7米的石碑。 碑面刻有乾隆御筆所書“耕織圖”三個大字,碑背面刻著他的《御制詩》。


7. 頤和園的銅牛經歷了怎樣的風風雨雨

頤和園的銅牛不吃草.鐵牛不吃草,海牛不吃草,天牛不吃草,屬牛的不吃草,剛生的小牛不會吃草.


8. 頤和園銅牛象征

頤和園位于北京市西郊區(qū),是北京現(xiàn)存規(guī)模做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園林,也是中國最著名的古典皇家園林。頤和園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景,30多組古典建筑分布其間。

頤和園按各部分可分為以東宮門內仁壽殿為中心的宮殿區(qū),為召見大臣、處理政務的場所;以了壽堂為主體,包括玉瀾堂、宜蕓館和德和園大戲樓的生活區(qū),是慈禧和光緒帝后的寢宮及觀劇娛樂的地方;以萬壽山上佛香閣為中心的游覽風景區(qū),是頤和園的精華所在,萬壽山前山的著名景點有佛香閣、排云殿、轉輪藏及寶云閣等;后山、后湖景區(qū)的蘇州街、諧趣園等極富野趣。萬壽山下昆明湖畔,長廊將政治區(qū)、生活區(qū)、游覽區(qū)連為一體、昆明湖水域遼闊,約占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湖中有南湖島、治鏡閣島和藻鑒堂島三個中心島嶼,環(huán)湖有知春亭、十七孔橋、西堤六橋和石舫等臨水建筑。

東宮門

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門正中設有三券門洞,中間為帝后專用。門上方懸掛的“頤和園”金字大匾為光緒皇帝親筆所題。門內仁壽殿是清代皇帝接見大臣、處理朝廷政務的場所。

仁壽殿

仁壽殿位于東宮門內,是宮殿區(qū)的主要建筑,也是頤和園內最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曾在此坐朝聽政、接見外國使臣和他們的夫人。仁壽殿前設有一尊青銅麒麟像,龍頭,鹿角,獅尾,牛蹄,遍體鱗甲,象征國泰民安。

玉瀾堂

玉瀾堂臨湖而建,為光緒皇帝的寢宮,原是一座四通八達的四合院式建筑、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慈禧太后將光緒皇帝幽禁于此。當時,除正門嚴于把守之外,其與通道均被封砌、至今仍保留當年砌筑的磚墻。

德和園大戲樓

德和園大戲樓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古戲樓,與北京故宮的暢音閣和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并稱“清宮三大戲樓”。大戲樓通高21米,底部舞臺寬17米,分為上、中、下三層。另有一座兩層扮戲樓與 戲臺相連,供演員化妝之用。

樂壽堂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園中居住期間的寢宮,為一組兩進四合院,左右各帶跨院。殿堂紅墻灰瓦,歇山式頂,廊坊遍飾彩畫,殿前對稱陳列著銅鶴、銅鹿和銅瓶,取“鹿、鶴、瓶”的諧音,寓意“六合太平”。

佛香閣

佛香閣建于萬壽山前坡20米高的石臺之上,通高41米,是一座三層四重檐八角攢式頂?shù)淖诮探ㄖ彩穷U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筑。佛香閣各層屋頂均覆以黃色琉璃瓦,門窗、立柱等均為紅色,在漫山綠樹的映襯下,形象十分突出,將萬壽山一帶的優(yōu)美風景提攜于周圍,從而成為頤和園全園的造景中心。

文昌閣

文昌閣城關是頤和園內最大的一座城關。文昌閣是建在城關基座上的樓閣式建筑,閣內供奉著銅鑄文昌帝君,以及仙童和銅特(一種有馬頭、騾身、驢尾和牛蹄的神獸)。

景明樓

景明樓位于西堤南端,主樓二層,左右建有配樓,是西堤唯一一座高大建筑。名字源于宋朝文學家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描述。

寶云閣

寶云閣又稱銅殿,是清朝時喇嘛為帝后祈福誦經的地方。寶云閣全部由青銅制成,坐落在漢白玉須彌座上,通高7.55米,中207噸。銅殿的梁柱、斗栱、椽瓦、匾額等全部構件采用中國傳統(tǒng)工藝鑄造,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四大部洲

四大部洲位于萬壽山后坡中軸線上,是一組大型佛教建筑群,共有十九座單體建筑組成、該建筑群南部為藏式佛教建筑,北部為漢式佛教建筑,香巖宗印之閣是其主體建筑,四周建有象征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鼎盛時期,這里供奉有1萬余尊佛像。

玉帶橋

玉帶橋是西堤六橋中唯一一座拱橋,橋身、橋欄用青白石和漢白玉雕砌,拱高而薄,呈弧形,宛若玉帶,故名玉帶橋。橋下為昆明湖的入水口,西通玉河,當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園(頤和園)至玉泉山,便取此橋作為往返的水路通道。

長廊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它以排云門為中心對稱展開,布局嚴謹;其間還建有四座亭子和兩座由短廊相接的臨水建筑。長廊每根梁枋上都繪有精美的蘇式彩畫,共計14000余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主要有花木蟲鳥、人物故事、山水風景等。

蘇州街

蘇州街位于后湖中心,又稱買賣街,仿照江南水鄉(xiāng)景色而建,全長約300米,一水兩街,設有茶館、酒樓、藥房、錢莊等60多處各式店鋪,是專供帝后妃嬪游玩、散心的集市。

知春亭

知春亭位于昆明湖東岸玉瀾堂前的一個小島上,是一座重檐四角攢尖頂。知春亭四面臨水,每逢春回大地,這里冰開雪化,群柳吐新,春意先知。此亭還是飽覽萬壽山、昆明湖全景,欣賞西山、玉泉山借景的絕佳之處。

十七孔橋與銅牛

十七孔橋飛跨于南湖島和東堤之間,由17個拱券連續(xù)而成,因此得名,橋長150米,寬8米,是園內最大的橋梁。橋欄望柱上雕刻有500多只石獅,形態(tài)各異,精美生動、十七孔橋東端,有一頭銅牛臥伏在雕有波浪的青石座上,昂首凝眸,兩耳豎立,體態(tài)優(yōu)美,形象逼真。銅牛置于此處是為了鎮(zhèn)壓水患。牛背上刻有乾隆皇帝手書的《金牛銘》。

南湖島

南湖島位于昆明湖東南部,與萬壽山遙遙相對。島嶼面積1萬余平方米,建有涵虛堂、龍王廟等建筑。涵虛堂曾是慈禧觀看清水軍演練的地方。南湖島上的龍王廟始建于明朝,清帝每年都會來此拈香拜佛,乞求風調雨順。

諧趣園

諧趣園位于頤和園東北角,是仿江蘇 無錫寄暢園而修建的一座具有江南私家園林特色的園中之園。花園中央為一水池,亭、臺、堂、榭,環(huán)水坐落,百間游廊串聯(lián)相通,建筑小巧,布局精致。

石舫

石舫通長36米,船體全部用巨大石塊雕鑿而成,上建兩層艙樓,雕梁畫棟,精美無比。石舫又名清晏舫,置于此既是為了觀賞昆明湖景色,又用以象征清王朝統(tǒng)治如“磐石”般堅固。

排云殿

排云殿坐落在萬壽山前坡中部,重檐歇山頂,紅柱黃瓦,遠望猶如仙山瓊閣排云而出。此殿是專為慈禧太后舉辦壽慶活動的場所。

畫中游

畫中游是萬壽山前山西部重要的點景建筑,也是一座觀景建筑。中部為八角兩層樓閣,東西配置兩亭兩樓,閣后有石牌坊和三座小殿。由于建筑倚山而筑,無論是游覽還是觀景,都仿佛置身畫中,故名“畫中游”。

轉輪藏

轉輪藏是一組宗教建筑,建于乾隆年間,整組建筑由正殿,配亭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組成。配亭為上、下兩層,有旋轉木塔貫穿。帝后來拜佛時,只用手扶一扶塔身,太監(jiān)轉動轉軸,就算帝后念經了。


Hash:452a7d8815fad03dc4f7d4b953a1cdf1fc42dcaf

聲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