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高唐縣景點 高唐風景名勝

導讀:高唐縣景點 高唐風景名勝 1. 高唐風景名勝 2. 高唐著名景點 3. 高唐縣風景 4. 高唐 景點 5. 高唐景區(qū)景點介紹 6. 高唐風景名勝區(qū)在哪里 7. 高唐縣風景名勝古跡 8. 高唐風景名勝的傳說故事 9. 高唐風景名勝區(qū)有哪些 10. 高唐名勝古跡

1. 高唐風景名勝

5 光岳樓

光岳樓位于山東省聊城市古城中央。高樓凌空,巍峨壯麗,氣勢非凡,為魯西一大名勝。它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聊城在此時為東昌府治。

當時建造此樓的目的是為了“嚴更漏、料敵望遠、報時、報警”,隨著明王朝統(tǒng)治的鞏固,此樓的軍事功用很快被遺忘,但光岳樓卻以她的雄偉高大而名揚天下。

其中尤其以清康熙皇帝御筆“神光鐘暎”匾,乾隆帝詩刻,清狀元傅以漸、鄧鐘岳手跡,郭沫若、豐子愷匾額、楹聯(lián),這些至為珍貴,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山陜會館

京杭大運河西岸有一處富麗堂皇的古建筑群,遠看,瓊樓玉宇,璀璨多姿;近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這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陜會館。

山陜會館位于聊城東關雙街南首,建于清乾隆八年(1734年),原是山西、陜西兩省商賈聯(lián)鄉(xiāng)誼、祀神明的處所。

她集精巧的建筑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于一身,充分顯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是我國古代建筑的杰作。

7 曹植墓

曹植墓現(xiàn)在在社會上爭論有多處,其中七步村的曹植墓與1998年,為加強對曹植墓園的保護,省文物局撥出專款,對曹植墓進行了修建,建成了現(xiàn)在的陵園。

位于東阿縣城西南10公里魚山西麓,依山而建。墓室分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1951年,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曾清理出土文物132件,

其中除瑪瑙珠、瑪瑙泡、青玉璜數(shù)件較精外,其他大部為陶制明器,象車、案、壺、盆、雞、狗、鵝、鴨之類。

8 孫大石美術館

孫大石美術館位于高唐縣城區(qū)魚邱湖北岸。孫大石,又名孫瑛,高唐縣河涯孫莊村人,中國著名山水畫家。于1982年由孫大石與高唐縣人民政府合資修建。占地面積2088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為仿古庭院式建筑。

灰瓦弧線屋頂,灰藍色墻基、白色正墻,間以洋紅色腰線和房檐,體現(xiàn)了古樸、高雅的建筑風格。館分東西兩院,建有展廳、四層六角一覽閣、長廊、碑墻、畫室等。

一覽閣內展放的“天下第一硯”——龍騰巨硯,重11噸,用整塊巨石,由5名工藝師歷時3年雕成。另外還展有中華百硯、孫大石無償捐贈的上億年的魚化石和古動物化石等文物及半個世紀以來的個人繪畫作品、高唐籍著名畫家的名品大作。

2. 高唐著名景點

四湖風景區(qū)。

大覺寺,李苦禪紀念館,書畫一條街,柴府花園,孫大石美術館。商業(yè)區(qū) 在天齊廟(城區(qū)) 梁村 興國寺 清平 林場 都不錯!!

3. 高唐縣風景

聊城是水城有很多游玩的地方、在高唐就有很多風景名勝區(qū)、有雙海湖、南湖、北湖、假山、李苦禪紀念館,孫大石紀念館、梁村的的唐塔宋槐、清平大門森林公園等景點

4. 高唐 景點

藍山商務賓館一百多,泉林酒店好像貴點,還有就是老車站那條街的一些旅館、小天鵝附近有一個賓館 條件不錯 價格也不貴縣城內的旅游景點四湖 假山 ,北湖邊有一個兒童游樂園里面也有大人玩的游戲,不錯的好吃的地方多了 來了隨意選就好了

5. 高唐景區(qū)景點介紹

東阿附近有很多城市,地級市有聊城、德州、濟南、泰安、濟寧,東阿歸聊城市管轄。縣級有,1,平陰,屬濟南,原為泰安,平陰玫瑰出名。

2,東平,屬泰安,有東平湖,是原水泊梁山八百里水面僅剩下的水域了。

3,陽谷,有武松打虎的景陽岡和獅子樓等景點。

4,東昌府,是聊城市的主城區(qū),有東昌湖,湖中心古城區(qū)近幾年古建筑修復的很好,成為了受人歡迎的 景點。

5,茌平,現(xiàn)已由縣改為聊城市茌平區(qū),經(jīng)濟較發(fā)達。

6. 高唐風景名勝區(qū)在哪里

江北水城景點: 山陜會館、光岳樓、宋代鐵塔、海源閣等名勝古跡和新景點紀念館、鳳凰苑科技園、姜堤民俗游樂園,在兩岸遙相輝映;湖若明鏡,樓樹橋船倒映其中,如詩如畫。市區(qū)周圍三四十公里之內還分布著武松打虎的景陽岡、斗殺西門慶的獅子樓;臨清的舍利塔、清真寺;東阿的曹植墓;高唐的柴進花園等景點。水韻和著古韻,共同構造了“江北水城”獨具特色的魅力。

7. 高唐縣風景名勝古跡

  沙漠中的海市蜃樓  平靜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爾會在空中或“地下”出現(xiàn)高大樓臺、城廓、樹木等幻景,稱海市蜃樓。我國山東蓬萊海面上常出現(xiàn)這種幻景,古人歸因于蛟龍之屬的蜃,吐氣而成樓臺城廓,因而得名。  蜃景常在海上、沙漠中產(chǎn)生。海市蜃樓是光線在延直線方向密度不同的氣層中,經(jīng)過折射造成的結果。蜃景的種類很多,根據(jù)它出現(xiàn)的位置相對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為上蜃、下蜃和側蜃;根據(jù)它與原物的對稱關系,可以分為正蜃、側蜃、順蜃和反蜃;根據(jù)顏色可以分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  特點  蜃景有兩個特點:一是在同一地點重復出現(xiàn),比如美國的阿拉斯加上空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蜃景;二是出現(xiàn)的時間一致,比如我國蓬萊的蜃景大多出現(xiàn)在每年的5、6月份,俄羅斯齊姆連斯克附近蜃景往往是在春天出現(xiàn),而美國阿拉斯加的蜃景一般是在6月20日以后的20天內出現(xiàn)。  本質  自古以來,蜃景就為世人所關注。在西方神話中,蜃景被描繪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兇兆。我國古代則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漢武帝曾率人前往蓬萊尋訪仙境,還屢次派人去蓬萊尋求靈丹妙藥。現(xiàn)代科學已經(jīng)對大多數(shù)蜃景作出了正確解釋,認為蜃景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jīng)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所謂蜃景就是光學幻景。  形成條件  蜃景與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條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時間的氣象特點有密切聯(lián)系。氣溫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數(shù)蜃景形成的氣象條件。  就拿夏蜃的形成來說吧。夏季沙漠中烈日當頭,沙土被曬得灼熱,因沙土的比熱小,溫度上升極快,沙土附近的下層空氣溫度上升得很高,而上層空氣的溫度仍然很低,這樣就形成了氣溫的反常分布,由于熱脹冷縮,接近沙土的下層熱空氣密度小而上層冷空氣的密度大,這樣空氣的折射率是下層小而上層大。當遠處較高物體反射出來的光,從上層較密空氣進入下層較疏空氣時被不斷折射,其入射角逐漸增大,增大到等于臨界角時發(fā)生全反射,這時,人要是逆著反射光線看去,就會看到下蜃。  柏油馬路因路面顏色深,夏天在灼熱陽光下吸收能力強,同樣會在路面上空形成上層的空氣冷、密度大,而下層空氣熱、密度小的分布特征,所以也會形成下蜃。  發(fā)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樓”,就是太陽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氣而出現(xiàn)的折射現(xiàn)象。沙漠里,白天沙石受太陽炙烤,沙層表面的氣溫迅速升高。由于空氣傳熱性能差,在無風時,沙漠上空的垂直氣溫差異非常顯著,下熱上冷,上層空氣密度高,下層空氣密度低。當太陽光從密度高的空氣層進入密度低的空氣層時,光的速度發(fā)生了改變,經(jīng)過光的折射,便將遠處的綠洲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了。在海面或江面上,有時也會出現(xiàn)這種“海市蜃樓”的現(xiàn)象。  海市蜃樓是一種光學幻景,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jīng)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海市蜃樓簡稱蜃景,根據(jù)物理學原理,? ??市蜃樓是由于不同的空氣層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氣中又有著不同的折射率。也就是因海面上暖空氣與高空中冷空氣之間的密度不同,對光線折射而產(chǎn)生的。蜃景與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條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時間的氣象特點有密切聯(lián)系。氣溫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數(shù)蜃景形成的氣象條件。  形成原因  在平靜無風的海面航行或在海邊了望,往往會看到空中映現(xiàn)出遠方船舶、島嶼或城廓樓臺的影像;在沙漠旅行的人有時也會突然發(fā)現(xiàn),在遙遠的沙漠里有一片湖水,湖畔樹影搖曳,令人向往。可是當大風一起,這些景象突然消逝了。原來這是一種幻景,通稱海市蜃樓,或簡稱蜃景。  海市蜃樓示意圖  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呢?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先從光的折射談起。  當光線在同一密度的均勻介質內進行的時候,光的速度不變,它以直線的方向前進,可是當光線傾斜地由這一介質進入另一密度不同的介質時,光的速度就會發(fā)生改變,進行的方向也發(fā)生曲折,這種現(xiàn)象叫做折射。當你用一根直桿傾斜地插入水中時,可以看到桿在水下部分與它露在水上的部分好象折斷的一般,這就是光線折射所成的,有人曾利用裝置,使光線從水里投射到水和空氣的交界面上,就可以看到光線在這個交界面上分兩部分:一部分反射到水里,一部分折射到空氣中去。如果轉動水中的那面鏡子,使投向交界面的光線更傾斜一些,那么光線在空氣中的折射現(xiàn)象就會顯得更厲害些。當投向交界面的光線如左下圖所示的情況時,光線就全部反射到水里,再沒有折射到空氣中去的光線了。這樣的現(xiàn)象叫做全反射。  空氣本身并不是一個均勻的介質,在一般情況下,它的密度是隨高度的增大而遞減的,高度越高,密度越小。當光線穿過不同高度的空氣層時,總會引起一些折射,但這種折射現(xiàn)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習慣了,所以不覺得有什么異樣。  在夏季,白晝海水濕度比較低,特別是有冷水流經(jīng)過的海面,水溫更低,下層空氣受水溫更低,下層空氣受水溫影響,較上層空氣為冷,出現(xiàn)下冷上暖的反常現(xiàn)象(正常情況是下暖上涼,平均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左右)。下層空氣本來就因氣壓較高,密度較大,現(xiàn)在再加上氣溫又較上層為低,密度就顯得特別大,因此空氣層下密上稀的差別異常顯著。  假使在我們的東方地平線下有一艘輪船,一般情況下是看不到它的。如果由于這時空氣下密上稀的差異太大了,來自船舶的光線先由密的氣層逐漸折射進入稀的氣層,并在上層發(fā)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層密的氣層中來;經(jīng)過這樣彎曲的線路,最后投入我們的眼中,我們就能看到它的像。由于人的視覺總是感到物像是來自直線方向的,因此我們所看到的輪船映像比實物是抬高了許多,所以叫做上現(xiàn)蜃景。  我國渤海中有個廟島群島,在夏季,白晝海水溫度較低,空氣密度會出現(xiàn)顯著地下密上稀的差異,在渤海南岸的蓬萊縣(古時又叫登州),常可看到廟島群島的幻影。宋朝時候的沈括,在他的名蓍《夢溪筆談》里就有這樣的記載:  “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睹。”這就是他在蓬萊所看到的上現(xiàn)蜃景。  公元1624年7月6日(明天啟四年五月二十一日),登州海面上發(fā)生了歷時七個多小時的海市蜃樓,當時即將離任的登萊巡撫袁可立目睹了整個過程,心情十分激動,一首《海市詩》詳實地將當時的盛況記錄下來,文辭優(yōu)美,可以讓沒有見過海市的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再加上董其昌的書法,成為東海上的? ?朽之作。1933年5月22日上午11點多鐘,青島前海(膠州灣外口)竹岔島上也曾發(fā)現(xiàn)過上現(xiàn)蜃景,一時轟傳全市,很多人前往觀看。1975年在廣東省附近的海面上,曾出現(xiàn)一次延續(xù)6小時的上現(xiàn)蜃景。  不但夏季在海面上可以看到上現(xiàn)蜃景,在江面有時也可看到,例如1934年8月2日在南通附近的江面上就出現(xiàn)過。那天酷日當空,天氣特別熱,午后,突然發(fā)現(xiàn)長江上空映現(xiàn)出樓臺城廓和樹木房屋,全部蜃景長20多里。約半小時后,向東移動,突然消逝。后又出現(xiàn)三山,高聳入云,中間一山,很象香爐;又隔了半小時,才全部消失。  在沙漠里,白天沙石被太陽曬得灼熱,接近沙層的氣溫升高極快。由于空氣不善于傳熱,所以在無風的時候,空氣上下層間的熱量交換極小,遂使下熱上冷的氣溫垂直差異非常顯著,并導致下層空氣密度反而比上層小的反常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前方有一棵樹,它生長在比較濕潤的一塊地方,這時由樹梢傾斜向下投射的光線,因為是由密度大的空氣層進入密度小的空氣層,會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到了貼近地面熱而稀的空氣層時,就發(fā)生全反射,光線又由近地面密度小的氣層反射回到上面較密的氣層中來。這樣,經(jīng)過一條向下向下凹陷的彎曲光線,把樹的影像送到人的眼中,就出現(xiàn)了一棵樹的倒影。  由于倒影位于實物的下面,所以又叫下現(xiàn)蜃景。這種倒影很容易給予人們以水邊樹影的幻覺,以為遠處一定是一個湖。凡是曾在沙漠旅行過的人,大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拍攝影片《登上希夏邦馬峰》的一位攝影師,行走在一片廣闊的干枯草原上時,也曾看見這樣一個下現(xiàn)蜃景,他朝蜃景的方向跑去,想汲水煮飯。等他跑到那里一看,什么水源也沒有,才發(fā)現(xiàn)是上了蜃景的當。這是因為干枯的草和沙子一樣,可以被烈日曬得熱浪滾滾,使空氣層的密度從下至上逐漸增大,因而產(chǎn)生下現(xiàn)蜃景。  無論哪一種海市蜃樓,只能在無風或風力極微弱的天氣條件下出現(xiàn)。當大風一起,引起了上下層空氣的攪動混合,上下層空氣密度的差異減小了,光線沒有什么異常折射和全反射,那么所有的幻景就立刻消逝了。  總而言之,這是一種十分有趣的折射現(xiàn)象。  觀賞佳地  資料顯示,長島是中國海市蜃樓出現(xiàn)最頻繁的地域,特別是七八月間的雨后。  長島,歷稱廟島群島,又稱長山列島,由32個島嶼組成,島陸面積5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7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6公里,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隸屬煙臺市。全縣轄2鎮(zhèn)8鄉(xiāng),4.5萬人口。縣城坐落于南長山島。  長島屬亞洲東部季風區(qū)大陸性氣候,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1.9℃,無霜期243天。全縣森林覆蓋率53.2%,獨特的理位置和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使之成為候鳥遷徙的必經(jīng)之地,每年途經(jīng)的候鳥有200余種,百萬只之多,享有候鳥“驛站”的美譽,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長島在中國版圖上稱為廟島群島(古稱沙門島),簡稱長島,位于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黃海、渤海交會處,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共由3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56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46公里,常住人口4.5萬。  長島是中國的四海福地,擁有“媽祖護海”、“八仙過海”、“張羽煮海”、“精衛(wèi)填海”四大神話及民間傳說人物。到長島可以吃百種海鮮、住漁家炕頭、游島岸風光、購稱心特產(chǎn)、娛民俗風情。長島的山有“武陵十里畫廊之美”,長島的海有“漓江兩岸風光之俊秀”。“東海賜福水沃魚肥,南海納祥山秀果鄉(xiāng)”,而“黃海起號銀帆追日,渤海落霞漁舟唱晚”更是仙鏡漁家人最質樸、最豪 放、最真實、最生動的生活寫照。  長島是中國的四海福地,擁有“有中國鮑魚、扇貝、海帶之鄉(xiāng)”的美譽。長島是中國的夏威夷,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海豹自然保護區(qū)和省級地質公園”的稱號。長島是一片原始的、自然的、未經(jīng)勞動加工的、得天獨厚的旅游處女地。這里一島有一島之奇,一景有一景之麗,因海蝕地貌形成的各種奇礁異石,古樸清幽,玲瓏剔透。  2003年長島旅游局打造了“海上仙山”、“小康漁家”、“漁家海上游”,并注重經(jīng)營這個品牌,整和了旅游資源,營造了一個綠色、安全、健康的旅游目的地,尤其納福迎祥的媽祖石成為我們海島人民俗文化中的一朵瑰麗的奇葩。  海上仙山  在煙波浩渺的大海上,鑲嵌著一群寶石般蒼翠如黛的島嶼,這就是被世人譽為“海上仙山”的美麗群島——廟島群島,亦稱長島,長島扼踞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海峽,與古城登州(蓬萊)隔海相望。據(jù)《史記》記載,秦皇漢武都不辭跋涉,停步歇馬于蓬萊丹崖山畔,望海中仙山,乞求長生。這仙山指的便是長島,唐詩曾云:“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宋朝的大文學家蘇東坡當年曾眺望長山諸島不由贊嘆道:“真神仙所宅也!”《西游記》、《鏡花緣》等神話小說更把這里描繪成一個虛幻縹渺,超脫凡塵的世外桃源。  自然界中的蜃景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奔跑,白花花的太陽光炙烤著路面,只聽見風的呼嘯和馬達的轟鳴,思維似乎停止了。突然,前方不遠處浮現(xiàn)出一灘水,正在前方行駛的汽車也在水中映出一個清晰的倒影。但隨著汽車的行駛,那灘水始終在前方,最后慢慢的消失。這是在高速公路上經(jīng)常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  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駱駝隊在炎氣熏人的沙漠中躊躇前進。酷暑和干燥的天氣使得旅行者疲乏不堪,皮袋中的水已經(jīng)喝完了,嘴唇干得發(fā)裂,這時他們多么想能喝到一口清涼的水啊!突然,在遙遠的前方沙漠間,出現(xiàn)了一個湖,湖的兩岸高聳著宮殿和寺院,給他們帶來了莫大的希望和清涼的預感,于是快速朝前奔去。走過一個沙丘又一個沙丘,但湖泊、宮殿和寺院仍在遙遠的地方,忽暗忽亮,忽隱忽現(xiàn)。過了一會兒,突然湖水、宮殿、寺院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在平靜無風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處偶爾會在空中或“地下”出現(xiàn)高大樓臺、城廓、樹木等幻景,我們稱這種現(xiàn)象為海市蜃樓。我國山東蓬萊海面上常出現(xiàn)這種幻景。在我國古代傳說中,認為蜃乃蛟龍之屬,能吐氣而成樓臺城廓,又說海市是海上神仙的住所,它位在“虛無飄渺間”,因而得此名。宋朝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這樣寫道:“登州海中時有云氣,為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睹。”  為了說明這種現(xiàn)象,我們來做一個“海市蜃樓”的實驗:  在一間不通風的屋子里,把一塊長1.5米寬20厘米的平滑鐵片橫放在幾根用鐵管(或用木棍代替)做成的小柱子上,在鐵片上撒上薄薄一層沙,做成沙漠型的表面。用深色的紙剪成樹和駱駝,貼在一塊毛玻璃(乳白色玻璃)上,把玻璃板放在鐵片的一端,和鐵片垂直,使樹和駱駝露在沙層上面。在玻璃板后下方,用一只手電筒向上照射,在鐵片的另一端看去,好像樹木和駱駝后面襯托著明亮天空一樣。然后,用小的煤球爐三只,放在鐵片下面來加熱(或用一只長型的炭盆,有條件時用長型的電爐加熱最為理想)。加熱時,要注意鐵片各處加熱要均勻,特別是靠近毛玻璃一端三 分之二的地方。  這樣,當加熱一定時間以后,用手靠近沙面,感到很熱時,開始沿薄鐵片往毛玻璃方向觀察。你就能發(fā)現(xiàn)沙面下方出現(xiàn)樹木和駱駝的倒影,好象樹木和駱駝旁邊有湖水時所形成的倒影一樣。這種現(xiàn)象就是“海市蜃樓”。  在炎熱的夏天,有時在柏油馬路上也能看到房屋、樹木的倒影。這實質上也是一種“蜃景”現(xiàn)象。  自然界中的海市蜃樓又是怎樣形成的?  海市蜃樓是一種反常的折射現(xiàn)象,它是光線在垂直方向密度不同的大氣層中傳播,經(jīng)過折射造成的結果。常分為上現(xiàn)、下現(xiàn)和側現(xiàn)海市蜃樓。  凡是物體的映像或幻景看上去好象從天空某一空氣層反射而來的,則稱為上現(xiàn)蜃景。上現(xiàn)蜃景常出現(xiàn)在海上,和北方有冰雪覆蓋的地方。這是因為海水表面蒸發(fā)時要消耗熱量同時海水溫度的升高緩慢,而在冰雪覆蓋的地區(qū)由于冰雪面能將大部分太陽光反射掉同時冰雪融化時也要消耗大量熱量,致使下層的溫度變得很低,因此在這些地方最容易出現(xiàn)強烈的逆溫現(xiàn)象。如果近地面層是強逆溫時,空氣密度會隨高度迅速減小,光線在這種氣溫隨高度升高因而使空氣密度隨高度銳減的氣層中傳播,會向下屈折,遠方地平線處的樓宇等的光線經(jīng)折射進入觀測者眼簾,便出現(xiàn)了上現(xiàn)蜃景。  凡是物體的映像或幻景看上去好象由地面反射而來的,則稱為下現(xiàn)蜃景。下現(xiàn)蜃景大都出現(xiàn)在熱季的沙漠上或冬季暖洋流的海上。在晴朗少云平靜無風的天氣里,陽光照射在干燥的沙土上,沙土的比熱小,土溫上升極快,這里幾乎沒有水分蒸發(fā),土壤分子傳熱又極慢,熱量集中在表層,所以接近土壤層的空氣溫度也上升的很快,但上層空氣卻仍然很涼。當近地層是強烈降溫層時,氣溫隨高度很快降低,空氣密度隨高度很快增加,而光線在氣溫隨高度而降低的氣層內傳播時會向上屈折,遠方地平線處的景物的光線,經(jīng)折射后直入觀測者眼簾,便出現(xiàn)了下現(xiàn)蜃景。  當水平方向的大氣密度很不同,使大氣折射率在水平方向存在很大不同的時候,便可能出現(xiàn)側向蜃景。  編輯本段  史料記載  史書記載《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白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  南宋遺民人林景熙的《蜃說》,全文一百多字,是描寫海市蜃樓最好的一篇散文。  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蜃氣樓臺之說,出天官書,其來遠矣。或以蜃為大蛤,月令所謂雉入大海為蜃是也。或以為蛇所化。海中此物固多有之。然海濱之地,未嘗見有樓臺之狀。惟登州海市,世傳道之,疑以為蜃氣所致。蘇長公海市詩序謂其嘗出于春夏,歲晚不復見,公禱于海神之廟,明日見焉。是又以為可禱,則非蜃氣矣。”  明袁可立《觀海市》并序:“仲夏念一日,偶登署中樓,推窗北眺,于平日滄茫浩渺間儼然見一雄城在焉。因遍觀諸島,咸非故形,卑者抗之,銳者夷之;宮殿樓臺,雜出其中。諦觀之,飛檐列棟,丹堊粉黛,莫不具焉。紛然成形者,或如蓋,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語,春樹萬家,參差遠邇,橋梁洲渚,斷續(xù)聯(lián)絡,時分時合,乍現(xiàn)乍隱,真有畫工之所不能窮其巧者。世傳蓬菜仙島,備諸靈異,其即此是歟?”,是現(xiàn)存蓬萊閣詩文中記述海市最真實得體的一篇文章。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萊陽董樵云:登州海市,不止幻樓臺殿閣之形,一日? ?戰(zhàn)艦百余,旌仗森然,且有金鼓聲。頃之,脫入水。又云,崇禎三年,樵赴登州,知府肖魚小試,適門吏報海市。蓋其俗,遇海市必擊鼓報官也。肖率諸童子往觀,見北門外長山忽穴其中,如城門然。水自內出,頃之上沸,斷山為二。自辰至午始復故。又云,涉海者云,嘗從海中望岸上,亦有樓觀人物,如岸上所見者。”蒲松齡山市:奐山山市“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聊齋志異》卷六),描述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  海市蜃樓  選自《夢溪筆談》  沈括  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氣所為”,疑不然也。歐陽文忠曾出使河朔,過高唐縣,驛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過,車馬人畜之聲一一可辨,其說甚詳,此不具紀。問本處父老,云:二十年前嘗晝過縣,亦歷歷見人物。土人亦謂之海市,與登州所見大略相類也。  【譯文】  在登州的海上,有時候會出現(xiàn)云霧空氣,象宮殿居室、臺閣景觀、城墻垣堞、人物、車馬、樓屋頂蓋,(都)清晰可見,把它(這種景象)叫做“海市”。有人說:“(這是)蛟龍吐氣而形成的。”(我)懷疑不是這樣的。歐陽文忠曾經(jīng)河朔去出使,路過高唐縣,在驛館的房屋中夜間聽到有鬼神從天空而經(jīng)過,車馬人畜的聲,都一一可分辨出.他說的非常詳細,這里不詳細摘錄了。詢問本地的老人,說:“二十年前曾在白天路過這個縣,也清楚可以看見人與物。”當?shù)厝艘卜Q這(種景象)為“海市”。同登州所看見的大致上相同。  山市  蒲松齡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shù)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shù),樓愈高,則明漸少。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  【譯文】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jīng)常好幾年也不出現(xiàn)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yè)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兩人)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并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醒悟到原來是(出現(xiàn))“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xiàn)了)高高的城墻,(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墻,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建筑),有像廳堂的(建筑),有像街坊的(建筑),都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忽然刮起大風,飛揚的塵土很廣大的樣子,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座高樓,直接接觸云霄與天河,(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  一層一層地指著數(shù)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shù)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 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tài)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于完全消失.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么區(qū)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編輯本段  沙漠中辨別  海市蜃樓是一種光學現(xiàn)象。沙質或石質地表熱空氣上升,使得光線發(fā)生折射作用,于是就產(chǎn)生了海市蜃樓。海市蜃樓會發(fā)生在離海岸線大約6英里(9.6千米)的沙漠地區(qū),會使1英里(1.6千米)以外或更遠的物體看起來似乎要移動。使陸地導航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在海市蜃樓環(huán)境中,天然特征都變得模糊不清了。海市蜃樓會使一個人很難辨別遠處的物體,同時也會使遠處視野的輪廓變得模糊不清,你感覺好像被一片水包圍著,而那片區(qū)域高出來的部分看上去就像水中的“島嶼”。海市蜃樓還會使你識別目標、估計射程、發(fā)現(xiàn)人員等變得十分困難。不過,如果你到一個高一點的地方高出沙漠地面10英尺(3米左右)(3又1/3米),你就可以避開貼近地表的熱空氣,從而克服海市蜃樓幻境。總之,只要稍稍調整一下觀望的高度,海市蜃樓現(xiàn)象就會消失,或者它的外觀和高度會發(fā)生改變。

8. 高唐風景名勝的傳說故事

巫峽云雨應是巫山云雨的錯寫。意思是原指楚國神話傳說中巫山神女興云降雨的事。后人誤解其義,因而用以稱男女歡合。

巫山云雨出自《高唐賦序》。傳說楚之先王游覽高唐地區(qū),十分疲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會,在夢中看見一個仙女說:“我是天帝的小女兒,聽說你來游覽此地,愿意給你當枕席。”先王臨幸了她。臨別她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楚襄王只是巫山云雨這個故事的聽者。認為楚襄王與神女有過關系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錯誤。由于《高唐賦》和《神女賦》是先秦古賦,年代久遠,其中的故事比賦文本身流傳更廣,所以很多談論者其實并未讀過《高唐賦》和《神女賦》,以致訛傳出襄王神女有關系的謬誤來。

9. 高唐風景名勝區(qū)有哪些

位于山東省西部。

聊城市位于山東省西部,地處東經(jīng)115°16′-116°32′和北緯35°47′-37°02′之間。西部靠漳衛(wèi)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邢臺市隔水相望,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與河南省及山東省的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為鄰,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

聊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環(huán)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溫泉之鄉(xiāng)、中國十大休閑城市。

聊城是一座歷史厚重之城。至今已有5000余年的歷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表農耕文明的黃河文化與代表商業(yè)文明的運河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這里名勝古跡眾多,境內遺留文物古跡400多處,有6處遺產(chǎn)點和2段河道被列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單,有明代光岳樓、清代山陜會館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

截至2019年6月,全市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轄8個縣(市、區(qū))、1個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1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1個旅游度假區(qū)。

擴展資料

建置沿革(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轄16個縣,1個鎮(zhèn)、86個區(qū)、1153個鄉(xiāng)。1956年,德州專區(qū)撤銷,將夏津、武城、德縣、平原、禹城、齊河6? ?及德州市劃歸聊城專區(qū),轄聊城、臨清、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壽張、范縣、館陶、平原、禹城、齊河、夏津、武城、德縣17個縣及德州、臨清2個市、360個鄉(xiāng)。

1958年12月,將原屬泰安專區(qū)的東平、平陰、肥城及惠民專區(qū)的商河、臨邑、樂陵、濟陽劃歸聊城專區(qū),撤銷臨清、莘縣、陽谷、東阿、館陶、禹城、德縣、樂陵、濟陽、平陰、武城11個縣建制。

其轄區(qū)并入其它縣市,聊城改縣為市,轄冠縣、茌平、高唐、夏津、商河、臨邑、東平、肥城、壽張、范縣、齊河、平原12個縣,聊城、臨清、德州3個市,165個人民公社。

1960年,商河、臨邑縣劃歸淄博專區(qū),東平、肥城分別劃歸菏澤、泰安專區(qū)。冠縣、茌平、高唐、夏津、范縣、壽張、平原、齊河8個縣,聊城、臨清、德州3個市。

1961年,德州專區(qū)恢復,夏津、平原、齊河3個縣及德州市回歸,同時恢復莘縣、陽谷、東阿、館陶4個縣的建制。聊城專區(qū)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館陶、壽張、范縣9個縣,聊城、臨清2個市。

1963年,聊城、臨清改市為縣。1964年,撤銷壽張縣建制,將壽張、范縣金堤以南地區(qū)合并為范縣,連同范縣建制劃歸河南省。

1964年,將館陶縣建制和館陶、臨清衛(wèi)運河以西地區(qū)劃歸河北省,聊城專區(qū)轄聊城、臨清、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8個縣、83個區(qū)、508處人民公社。1967年3月,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聊城地區(qū)革命委員會。1971年,撤銷人民公社規(guī)模,縣以下設145個人民公社。

1978年7月,聊城地區(qū)革命委員會更名為聊城地區(qū)行政公署。1984年6月,縣市所轄人民公社逐漸改建為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境域轄聊城1個縣級市,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6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

1996年,境域轄聊城1個縣級市,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6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1998年3月,撤銷聊城地區(qū)和縣級聊城市,分別設立地級聊城市和東昌府區(qū)。

1999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qū)1個市轄區(qū),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67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2000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qū)1個市轄區(qū),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2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

2001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qū)1個市轄區(qū),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26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

2005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qū)1個市轄區(qū),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34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2010年,聊城境域轄東昌府區(qū)1個市轄區(qū),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代管臨清1個縣級市,共有13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

10. 高唐名勝古跡

聊城,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稱,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跡眾多。光岳樓,山陜會館,聊城鐵塔,玉皇皋(即將復健),聊城及臨清清真寺,海源閣,曹植墓,景陽岡,臨清鈔關,臨清舍利塔,陽谷獅子樓,武訓墓,侯固冢,茌平大汶口文化遺址。大運河穿城而過,徒駭河,聊城屬水滸文化圈,梁山好漢的故事很多與聊城有關。

Hash:3021746e9413d89ed72c0f2608176f35aef1bf63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