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襄陽古城

襄陽古城

襄陽古城在襄陽市區(qū)漢水南岸。南跨漢沔,北接京洛,地處要沖,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時為楚國之北津戍,東漢末為荊州牧劉表治所,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城郭建置歷史悠久,元末城垣大部被毀,明洪武初,又于舊址重筑。城高8.5米,周長7.3公里,四面六門,其四角皆建子城,各為角樓。此后雖屢毀屢修,但仍存明初舊制。現(xiàn)全城輪廓尚存、尤以北城垣最完整,清代重修的臨漢門城樓仍聳立城頭,重檐九脊,古貌猶存。登樓遠眺,北臨漢水滔滔,碧波縈帶;南望峴山,崗巒連綿,城郭街市,盡收眼底。西南楚山如屏,群峰列峙,一攬?zhí)烊恢畡佟F湮鞅苯怯凶映牵胺蛉顺恰保鄠鳛闀x朱序之母韓夫人所筑。

◆景區(qū)周邊交通:襄陽古城面積比較大,經(jīng)過的公交線路比較多,市內(nèi)有1路、6路、14路、21路、24路、512路等公交車穿城而過。

襄陽護城河

◆游覽提示:2001年6月25日,襄陽城墻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陽城,是座巍峨雄麗的古城。她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文物古跡,壯麗的山川河流而聞名遐邇,古往今來不知有過多少騷人墨客在此留步,寫下了許多呤誦她的動人詩篇。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泛舟漢江,懷著對襄陽的深厚感情,寫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詩篇《漢江臨眺》:“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公。”

湖北省襄陽城墻起初筑于漢初(具體年代無考),屢經(jīng)整修(從城墻磚上有“鄧城”,“太平興國”、“岳”、“光緒”等字樣可證),略呈正方形。其東南隅有仲宣樓(俗稱會仙樓)、魁星樓,西南隅有獅子樓,西北隅有夫人城。明洪武初年,衛(wèi)國公鄧愈守襄陽,在整修舊城的同時,并將東北隅城垣擴展至江邊,增辟二門(大北門、長門),連同原有四門(詳見《縣城集鎮(zhèn)》部分),各建城樓一座(今僅小北門城樓巋然獨存)。六個城門外各有甕城,東、南、西三門的甕城外另有子城,甕城、子城外各設(shè)吊橋(后改石橋)。城垣周長7.6公里,平均高8米,寬10米左右,用土層層夯筑,外用大塊青磚壘砌(今僅存小北門,大北門和襄陽公園附近各一段)。城北以漢水為池,東、南、西三面鑿有城濠,濠寬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終年水波瀲滟,儼若平湖(今襄陽公園用以供游客泛舟),全國罕見。由于城高且固,濠寬且深,加之漢峴天設(shè),山川環(huán)衛(wèi),是以號稱“鐵打的襄陽”。

夫人城位于巍峨雄壯的襄陽城西北角,是與襄陽城緊緊相聯(lián)的一座城外城。城墻高6米有余,周長約100米。城墻朝北的一方正中嵌有大型石匾,“夫人城”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城墻下邊有一碑刻。這城墻上的匾和下邊的碑刻,系清代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襄陽人為緬懷東晉襄陽守將朱序之母韓夫人所筑。

當年襄陽激戰(zhàn),守將朱序的母親見兒子忙于全面防務(wù),便親自登城巡視,察看地形。她看出城西北角地勢險要,必先受敵,便帶領(lǐng)家婢和城中婦女,夜以繼日筑起一座新城。西北角果然最先被敵軍攻破,守城將士移駐新城繼續(xù)戰(zhàn)斗,保住了襄陽城。后為紀念韓夫人筑城有功,就把此段城墻稱為“夫人城”。如今夫人作為襄陽城的子城,供人觀賞。

荊州古治遺址位于襄陽城荊州街,現(xiàn)僅存殘垣斷壁。東漢時,荊州刺史治所在武陵漢壽(今屬湖南),襄陽只是荊州南郡的屬縣。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獻帝以劉表為荊州刺史,自漢壽徙治所于襄陽,襄陽從第三級地? ??機構(gòu)所在地,第一次一躍而成為統(tǒng)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及兩廣一部的荊州的首府,成為荊州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中心。這一變化,對襄樊地區(qū)社會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臨漢門,是襄陽城六大城門之一,又稱小北門。位于今天的湖北襄陽古城。“漢沔津梁”“北門鎖鑰”是對它作為戰(zhàn)略要津的又一贊譽。小北門城樓建筑在拱券式城門洞上,城樓四柱三間,重檐歇山頂,七檁抬梁構(gòu)架,磚木結(jié)構(gòu),為清代建筑。小北門城樓具有北方建筑的穩(wěn)重、渾厚之風(fēng),又兼南方工藝的靈動、飛揚之氣,而脊吻、飾件則多采用襄陽地方傳統(tǒng)工藝。城臺長13.75米、寬22.6米,外有垛墻,內(nèi)有女兒墻,臺西側(cè)有蹬城馬道。

襄陽小北門城樓飽經(jīng)滄桑,味兼南北之風(fēng),至今完好如初,已成為古城的標志。現(xiàn)如今,小北門是襄陽古城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它東邊是大北門(拱辰門),西鄰夫人城,南接北街和昭明臺,是襄陽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襄陽的仲宣樓在東南角城墻之上。為紀念東漢末年詩人王粲在襄陽作《登樓賦》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王粲為“建安七子”之一,在襄陽15年未被重用,郁郁不得志,一腔憤懣化為《登樓賦》這一千古絕唱。襄陽仲宣樓原建筑已毀,1993年于原址上恢復(fù),雙層重檐歇山頂,分城墻、城臺和主體樓幾部分。樓高17米,總面積650平方米。懸掛沈鵬等名家題寫的“仲宣樓”等8幅匾聯(lián)。樓內(nèi)有壁畫石刻建安七子圖。

仲宣樓是為紀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據(jù)《襄陽府志》記載,此樓毀于民國初年,其模樣無人知曉,更無圖可查。在重建時,只好參考毀于抗日時期的鄰近該樓的魁星樓建筑結(jié)構(gòu)。現(xiàn)在的仲宣樓,就是1993年襄陽市政府依據(jù)魁星樓修建的。整個仲宣樓高17米,總面積650平方米,可分為城墻、城臺和主體樓三大部分。

仲宣樓、黃鶴樓、晴川閣和岳陽樓,是“楚天四大名樓”。襄陽的仲宣樓在東南角城墻之上。為紀念東漢末年詩人王粲在襄陽作《登樓賦》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

襄陽護城河平均寬180多米,最寬處250米,是我國最寬的人工護城河,被稱為“華夏第一城池”。整個護城河河面寬闊如湖泊,碧波蕩漾,好似綠色的巨龍環(huán)護著古城,使得襄陽城易守難攻,固若金湯。

據(jù)考證,襄陽城始筑于西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完善于宋朝,筑城的同時開鑿了護城河。城池南北長約1.7公里,東西寬1.5公里,護城河寬180米、水面91萬平方米,是全國最寬的人工護城河,有“華夏第一城池”之稱。

位于古襄陽城中心的襄陽王府,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于公元1436年。明崇禎十四年,張獻忠破襄陽時,因不滿皇帝的封建統(tǒng)治,放火焚燒其第五子襄憲王府宇,襄陽王府遭毀滅。1993年,襄樊市政府為恢復(fù)古城風(fēng)貌,再次投資重建。重建的襄陽王府高大雄偉,氣勢恢宏,吸引著中外游客。

襄王為明仁宗朱高熾第五子朱瞻善。正統(tǒng)元年(公元1436年)王府由長沙遷移襄陽城內(nèi)東南隅,重新營建,占地約4萬平方米,有正廳3間,后堂5間,大門、儀門各3間,左右榜房18間,建筑規(guī)模宏大,氣勢非凡。王府舊址上,現(xiàn)已新建王府大門、正殿,陳列著襄樊市及所屬各縣出土的文物。

綠影壁在襄陽市襄陽城東南隅。因全用青綠色石料刻砌而成,故名。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年)襄王朱瞻墡,自長沙徙封是邑,營造宮室,此壁就是當年王府門前 的照壁。崇禎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毀,唯照壁保存至今。高7.6米,寬26.2米,厚1.6米,系仿木結(jié)構(gòu),面闊3間,均以漢白玉鑲邊。中間刻有“二龍戲珠”,左右各刻巨龍飛舞于“海水流云”之間。四周邊框精雕小龍64條,姿態(tài)各異。影壁造型莊重,雕刻華美,風(fēng)格豪放,生動雄偉,是石刻中珍貴的藝術(shù)品之一。

壁用綠色砂巖塊浮雕云龍海水,然后拼砌而成。合壁雄偉壯觀,壁的主畫面,以及壁座、壁頂、壁脊雕龍百條,大的5米有余,最小的只有十幾厘米。雕龍生動自然,使人有脫壁而出之感。中堵的主畫面雕巨龍兩條凌空騰飛,爭戲一顆直徑達33厘米的玉珠,左、右兩堵各雕一蛟龍飛向中堵,大有奪珠之勢,整座壁面霧海茫茫,群龍爭躍。綠影壁是中國現(xiàn)存四大影壁之一,屬中國第二大影壁。也是獨具特色的一座。

襄陽碼頭最早為陡坡式土碼頭,現(xiàn)存碼頭為清道光八年(1828年),在襄陽知府鄭敦允的主持下,將原陡坡式土碼頭改為條石階梯式碼頭,有些還在碼頭上建牌樓。由于歷史的原因,碼頭上的建筑設(shè)施被先后拆除,唯碼頭尚存。 2008年,襄陽碼頭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襄陽城墻夫人城臺西側(cè)墻體上的“彈坑”是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襄陽時,炮轟城內(nèi)國民黨守軍時遺留下來的歷史痕跡,現(xiàn)保留“彈坑”是為了讓后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1948年,劉鄧主力由大別山轉(zhuǎn)至中原,6月13日,劉鄧下達解放襄樊的命令。7月5日,中原野戰(zhàn)軍和桐柏、陜面軍區(qū)等部隊向襄樊靠攏,6日完成對別合圍,8日由王近山司令員下達作戰(zhàn)命令,通過“刀劈三關(guān)、猛虎掏心”的戰(zhàn)術(shù),主攻琵琶山、真武山,占據(jù)城外制高點鐵拂寺,集中火力,攻打襄陽城內(nèi)殘余。15日解放軍從襄陽城西攻入城內(nèi),活捉襄陽國民黨守將,解放襄陽。

地址:襄陽市襄城區(qū)馮家巷2號

類型:古跡古鎮(zhèn)古村

游玩時間:建議3-4小時

襄陽古城(襄陽古城景區(qū)簡介)

襄陽古城在哪里?

1、襄陽古城一般指襄陽城(湖北省襄陽城),襄陽城位于漢水中游南岸,襄陽城約始筑于西漢高帝六年,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jù)漢水中游,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為州、郡、府、縣治。

2、襄陽古城在哪里?地址: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qū)馮家巷2號 襄陽古城游玩攻略襄陽城位于湖北省襄陽市,地處漢水中游南岸,襄陽城約始筑于西漢高帝六年,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jù)漢水中游,具有2800多年的歷史。

3、襄陽古城位于襄樊市區(qū)漢江南岸,它南跨漢沔,北接京洛,地處要沖,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時為楚國之北津戍,東漢末為荊州牧治所,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全天開放,不需要門票的。

4、據(jù)了解,襄陽城在襄陽市區(qū)漢水南岸。襄陽城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10月30日,武俠小說金庸因病去世,享年94歲,襄陽城為金庸先生點亮蠟燭送別大師。

5、襄陽,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因位于襄水之北而得名。這里的襄水并非襄江(漢江流經(jīng)襄陽段的稱呼),而是如今的南渠。

襄陽城有多久的歷史了

1、襄陽市區(qū)有三個古城遺址,它們是漢江北岸的鄧城、樊城和漢江南岸的襄陽城。若論襄陽城建史,當以鄧城為始,迄今已逾3000年。過去通常以仲山甫封于樊計算,只有2800余年,這個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2、襄陽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陽市,地處漢水中游南岸,襄陽古城約始筑于西漢高帝六年,有2200多年的歷史。襄陽古城自東漢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為州、郡、府、縣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

3、襄陽城雄據(jù)漢水中游,楚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城池始建于漢;周長7公里;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堪稱華夏之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如今,雄偉壯觀。

4、襄陽縣始建于西漢初年,距今約2000多年了 周朝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國,境內(nèi)主要有鄧、谷、羅、隨、唐、厲、盧戎等國。

襄陽古城離唐城有多遠

100公里。根據(jù)高德地圖資料,襄陽古城離唐城影視基地100公里,5小時車程,途徑襄陽古城、米公祠、漢江大橋、長門遺址公園、登城墻、臨漢門、夫人城、襄陽博物館、襄王府綠影壁、襄陽譙樓唐城影視基地。

襄陽古城離唐城影視基地約264公里,離武漢花城家園約541公里。

從襄陽站到唐城景區(qū)的車程大約是14--18公里;從襄陽東站到唐城景區(qū)的車程大約是15--16公里;所以還是襄陽站距離唐城景區(qū)比較近。

從襄陽火車站到唐城影視基地的距離大約是50公里左右。具體而言,從襄陽火車站出發(fā),可以沿著G316國道向西行駛,直到抵達襄城區(qū),然后沿著G3511省道一路行駛,最終可以到達唐城影視基地。

襄陽古城墻的歷史介紹

據(jù)史料記載,襄陽城墻始建于漢代,那時的城墻為夯土所砌,宋代開始使用城磚。南宋時期,襄陽地區(qū)硝煙四起,為了增強城墻的防御功能,又修建了甕城、敵臺、弩臺等。

襄陽城楚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 這里城墻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固若金湯,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美稱。城墻始筑于漢,時興時廢,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

襄陽城北、東、南由滔滔漢水環(huán)繞,西靠羊祜山、鳳凰山諸峰。城墻始筑于漢,后經(jīng)歷代整修,現(xiàn)基本完好,墻體高約10米,厚3—5米,周長4公里,據(jù)山臨水,蔚為壯觀,明人李言恭詩贊“樓閣依山出? ?城高逼太空。

襄陽古城墻始建于漢代,距今已有2800多年歷史,當時為土城,唐代逐步改為磚城,后來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整個城墻長7.3公里,高10.84米,厚14米, 基本上保留了明代的規(guī)模與風(fēng)貌。

襄陽城自東漢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為州、郡、府、縣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

襄陽市古城墻景點介紹 襄陽古城城墻

1. 襄陽古城城墻

襄陽護城墻又叫襄陽城墻、襄陽古城墻

襄陽城墻位于現(xiàn)襄陽市襄城區(qū)境內(nèi),起初筑于漢初(具體年代無考),屢經(jīng)整修(從城墻磚上有“鄧城”,“太平興國”、“岳”、“光緒”等字樣可證),略呈正方形。其東南隅有仲宣樓(俗稱會仙樓)、魁星樓,西南隅有獅子樓,西北隅有夫人城。

2. 襄陽古城城墻開放時間

不要錢,拿身份證登記一下就行

3. 襄陽古城城墻是不是真的

襄陽北街的城墻位于現(xiàn)襄陽市襄城區(qū)境內(nèi),起初筑于漢初(具體年代無考),屢經(jīng)整修(從城墻磚上有“鄧城”,“太平興國”、“岳”、“光緒”等字樣可證),略呈正方形。其東南隅有仲宣樓(俗稱會仙樓)、魁星樓,西南隅有獅子樓,西北隅有夫人城。明洪武初年,衛(wèi)國公鄧愈守襄陽,在整修舊城的同時,并將東北隅城垣擴展至江邊,增辟二門(大北門、長門),連同原有四門(詳見《縣城集鎮(zhèn)》部分),各建城樓一座(今僅小北門城樓巋然獨存)。六個城門外各有甕城,東、南、西三門的甕城外另有子城,甕城、子城外各設(shè)吊橋(后改石橋)。城垣周長7.6公里,平均高8米,寬10米左右,用土層層夯筑,外用大塊青磚壘砌(今僅存小北門,大北門和襄陽公園附近各一段)。城北以漢水為池,東、南、西三面鑿有城濠,濠寬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終年水波瀲滟,儼若平湖(今襄陽公園用以供游客泛舟),全國罕見。由于城高且固,濠寬且深,加之漢峴天設(shè),山川環(huán)衛(wèi),是以號稱“鐵打的襄陽”。

2001年6月25日,襄陽城墻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襄陽古城城墻有多少塊磚

那么湖北省的荊州和襄陽這2座古城,誰更有發(fā)展?jié)摿δ兀?/p>

歷經(jīng)歲月,飽經(jīng)滄桑,荊州、襄陽都迎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荊州重要的一張城市名片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畢竟誰人不知荊州古城,誰人不知三國時期荊州的大名鼎鼎,不過除此之外,荊州給人的印象并不多了。

再說襄陽,襄陽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且還是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這似乎比荊州要有優(yōu)勢多了。

不過,荊州的底蘊厚重十足,可能有人說,襄陽的名氣也很大,至少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出現(xiàn)過,但是那畢竟是虛構(gòu),至于跟諸葛亮有關(guān)的事情,比如古隆中,其實在河南南陽、湖北襄陽都有不同的說詞,至于誰才是正宗,也分不清了。

下面來多方面了解這兩座城市。

荊州

之所以說荊州歷史文化厚重,那可不是吹得,人們常說荊楚大地來代指湖北省,這個荊州就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幾乎可以說是湖北歷史文化的源頭,自然非同一般。

荊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屬于江漢平原腹地,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此地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省常德市,北部毗鄰荊門、襄陽,滾滾長江東逝水,貫穿荊州全市,而且境內(nèi)以平原為主,自古以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曾經(jīng)是楚國都城,長達400余年。

而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始建于東漢末年,現(xiàn)在的城墻主要是明代所建,在全國古城中都赫赫有名。

從各方面來看,荊州都是湖北省中部城市的一個重要門戶,2019年當?shù)貞艏丝跒?37.16萬,GDP2516.48億元。

襄陽

襄陽也有古城墻,襄陽古城三面環(huán)水,歷來為軍事重地,素有“鐵打的襄陽”之說,這座古城始于西漢,當然了,今非昔比,不可能保存至今,但總體上 算是跟荊州古城可以相提并論吧。

襄陽境內(nèi)西高東低,多丘陵、崗地、山地,要不有古隆中呢,傳說三國時期諸葛孔明隱居此地躬耕務(wù)農(nóng)讀書,后劉備來訪,便引出了三顧茅廬、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的傳奇故事,為此當?shù)剡€有諸葛亮廣場,專門紀念諸葛亮。

有趣的是襄陽還有一個魚梁洲,此地據(jù)說是龐統(tǒng)隱居之地,臥龍鳳雛皆在襄陽,真可以說人杰地靈了。

襄陽有一個優(yōu)勢在于是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另外一個是宜昌市。

襄陽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平原腹地,2010年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到2019年,全市戶籍人口589.8萬人,GDP4812.8億元。

從以上情況來看,荊州人口優(yōu)勢大過襄陽,但是襄陽經(jīng)濟實力高于荊州,歷史文化底蘊方面,這兩城都各有千秋,但荊州蘊藏的實力,可能有待開發(fā),其實荊州和襄陽都是人們喜歡的古城,希望都能日新月異,不知道你怎么看?

5. 湖北襄陽城墻

襄陽古城墻位于漢江南岸,襄樊市中心。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古城。因“城在襄水之陽,故曰襄陽也”。襄陽城楚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 這里城墻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固若金湯,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美稱。

城墻始筑于漢,時興時廢,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全城周長7322米,原有城門6座,橫匾于書陽春、文昌、西成、臨漢、拱宸、震華6個城門名。

6. 襄陽古城城墻磚

城墻是舊時農(nóng)耕民族為應(yīng)對戰(zhàn)爭,使用土木、磚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御的障礙性建筑。城墻由墻體、城門、甕城、垛墻等部分組成。一座城市有城墻就有了安全感。我國古代城市一般均有城墻,直到現(xiàn)在,還有很多城市完整或部分地保留著古城墻。其中,現(xiàn)存的西安城墻、南京城墻、荊州城墻、襄陽城墻、興城城墻、平遙城墻、北京城墻被并稱為中國七大古城墻。這些城墻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融入了現(xiàn)代都市,在城市中散發(fā)著渾厚的歷史底蘊,并且這里已是景點,供人們觀光旅游

7. 襄陽古城城墻有多高

襄陽城墻一圈大約7.3公里。襄陽城城垣上設(shè)置垛堞四千多個,護城河最寬處250米,襄陽城是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之說。據(jù)史料記載,歷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戰(zhàn)爭發(fā)生在襄陽,其中元宋大戰(zhàn)曠日持久,長達六年,使鐵打襄陽之稱,名噪海內(nèi)外。

8. 襄陽古城城墻圖片

問題有點廣,如果單純的是問襄陽古城墻的長度是5060米!

最寬處是250米!

平均寬度是180米!

面積為91萬平方米!

是我國第一寬度的護城河!

我就是襄陽人!我為出生在這個古城而驕傲。

位于襄陽市襄城區(qū),長5060米,最寬處達250米,平均寬度180米,面積91萬平方米,為亞洲最寬護城河!

至于襄陽護城河初始挖掘時間,史書并未查到記載,應(yīng)該與襄陽城創(chuàng)建年代相同。

后期襄陽護城河又經(jīng)過不斷的進行擴寬、倔深、延長、疏浚、維護就成為了現(xiàn)在的樣子。

9. 襄城縣古城墻

襄陽古城大約說的是老襄城,古城墻內(nèi)的范圍。據(jù)說專家認為,在古城范圍內(nèi)宜居3一4萬人,才能形成宜居城市。所以目前城區(qū)在逐漸外遷人口,比如襄陽四中,五中,襄陽中心醫(yī)院外遷等等,都是遂步降低古城范圍內(nèi)的人口密度,以保證古城遂步達到合適的人口密度。以便更好的保護古城。

10. 湖北襄陽古城墻在哪里

襄陽城墻,位于湖北省襄陽市,起初筑于漢初(具體年代無考),屢經(jīng)整修(從城墻磚上有“ 鄧城”,“太平興國”、“岳”、“光緒”等字樣可證),略呈正方形。其東南隅有仲宣樓(俗稱會仙樓)、魁星樓,西南隅有獅子樓,西北隅有夫人城,體現(xiàn)了明代的漢族建筑風(fēng)格和規(guī)劃思想。2001年6月25日,襄陽城墻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陽古城墻四角有什么景點 襄陽古城和襄陽城墻是一個地方嗎

1. 襄陽古城和襄陽城墻是一個地方嗎

NO.1長城

世界上最長的城墻

中國最著名的城墻莫過于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萬里長城”了。它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guān),西至內(nèi)陸地區(qū)甘肅省的嘉峪關(guān)。橫貫河北、北京、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甘肅等多個省、市、自治區(qū),全長21196.18千米。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奇跡,自秦朝開始,修筑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jù)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筑長城,占全國人口的1/20。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各國為了防御別國入侵,修筑烽火臺,用城墻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后歷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大家所看到的長城大部分是那個時期修筑的。

作為軍事防御系統(tǒng),長城的作用已經(jīng)一去不返,甚至大多已從邊墻變?yōu)閮?nèi)墻,但它所攜帶的長城文化,卻持續(xù)不斷地影響著周邊的人們。

NO2.西安城墻

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好的古城墻

陜西省西安市古城墻,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墻基礎(chǔ)上擴建的。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里。

城墻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墻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shè)城門。城門上建有城樓、箭樓、閘樓、巍峨凌空,氣勢宏偉。城樓與箭樓之間有甕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樓。這是我國現(xiàn)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現(xiàn)已將城墻辟為環(huán)城公園。

NO3.平遙城墻

中國現(xiàn)存最完好的縣城城墻

山西省中部平遙縣的平遙古城,建于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周長6公里,高8-10米,底寬8-12米,頂寬3-6米,墻身素土夯筑,外壁城磚,白灰包砌。環(huán)城辟城門6道,城門外均有吊橋,門外筑甕城,甕城上有重檐歇山頂城樓,四周各有角樓一座。墻體,每隔60米,筑觀敵樓一座,城墻上共有72座觀敵樓。由于甕城共有6座,形成烏龜形狀,故有烏龜城之說。

平遙城墻馬面多,造型美觀,防御設(shè)施齊備,為中國歷代筑城之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著稱于世。現(xiàn)北、東、南三面城墻及東西隅的魁星樓,經(jīng)修整而更加完好。

NO4.南京城墻

入選世界紀錄協(xié)會第一大城墻

南京城墻修筑于明朝,始建于1366年完成于明洪武末年,前后歷時28年,是世界第一大城垣,由內(nèi)向外形成了皇城、宮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墻環(huán)套的格局,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shè)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guī)模恢弘雄壯,在鐘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蜿蜒盤桓達35.3公里,而南京明城墻的外廓城墻更是超過60公里。

南京城墻不僅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墻,更是世界第一大城墻,并入選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第一大城墻。南京城墻“因天時就地利”,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國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jié)合的典范,是古代都城建設(shè)的杰出代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chǎn)。

南京城墻為中國古代軍事防御設(shè)施、城垣建造技術(shù)集大成之作,無論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筑設(shè)計、規(guī)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nèi)外城墻都無法與之比擬,可謂是繼中國秦長城之后的又一歷史奇觀。

1988年南京城墻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作為“中國明清城墻”項目列入中國申遺預(yù)備名單。

NO5. 開封城墻

開封的歷史遺跡之一

河南省開封市的開封古城墻,是河南省保存下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城垣建筑。現(xiàn)在的開封城墻是清代的建筑,長14公里,高11.3米,底寬6.66米,上寬5米多,內(nèi)外用大塊青磚包砌,城墻外側(cè)? ?排列整齊的城垛和炮臺。

據(jù)文獻記載,開封最早的城池建筑在戰(zhàn)國時期(前365年),大梁城共有12個城門,其中東門名夷門,大約在今日鐵塔附近;西門名高門,在今日城西的東陳莊。明代以前的城墻,除皇城為磚筑外,其他城墻全為土筑,只有城樓和城門用磚砌。古城城外有寬16.66米,深3.33米的護城河圍繞,在城門口的護城河上修有吊橋。開辟五個城門,南為南薰門,北為安遠門,西為大梁門,東北為仁和門,又稱曹門,東南為麗景門,又稱宋門,城門上建有城樓,四個城角各建一座角樓。

NO6.襄陽城墻

去看一看郭襄出生的地方

湖北省襄樊市襄陽縣的古城墻,原城墻在元末被毀,現(xiàn)城墻為明初重建,略呈正方形。其東南隅有仲宣樓(俗稱會仙樓)、魁星樓,西南隅有獅子樓,西北隅有夫人城。

明洪武初年,衛(wèi)國公鄧愈守襄陽,將東北隅城垣擴展至江邊,增辟二門(大北門、長門),連同原有四門,各建城樓一座。六個城門外各有甕城,東、南、西三門的甕城外另有子城,甕城、子城外各設(shè)吊橋(后改石橋)。城垣周長7.6公里,平均高8米,寬10米左右,用土層層夯筑,外用大塊青磚壘砌。城北以漢水為池,東、南、西三面鑿有城濠,濠寬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終年水波瀲滟,儼若平湖,全國罕見。

NO7.大理城墻

—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

云南的大理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現(xiàn)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據(jù)文獻記載,它“規(guī)模壯闊”,方圓12里,城墻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分別稱做:通海、蒼山、承恩、安遠;城的四角還有角樓,也各有名稱:穎川、西平、孔明、長卿。城墻的外墻為磚,上列矩諜,下環(huán)城溝。

城內(nèi)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有8條巷。當然,這些建筑今天多數(shù)已蕩然元存,有的還依稀可見,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墻。南城樓重建于1984年,門頭“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覽大理時親筆所提;城墻是1998后在原城墻遺址上修復(fù)的,建筑風(fēng)格上保持了原有的明代風(fēng)格。北城門始建于1382年,明萬歷壬寅年重修改名為“三塔門”;城樓毀于解放初期,重建于1984年,2016年進行大修。城樓的屋頂采用了中國宮室建筑中較高級的重檐歇山頂,保留了明朝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

NO.8閬中城墻

風(fēng)水古城

四川省閬中市的閬中古城墻,是典型的明代古城墻,位于古城區(qū)南城新巷,長100米,高5.3米,厚4米,這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fēng)水理論建成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fēng)水古城。閬中古城的主要建筑有古城墻、古城門、古牌樓、古文化街區(qū)、古樹、古寺廟和其他古遺跡7個方面。閬中市尚存的宋代古城墻只有50米長,城墻頂部和兩側(cè)還間或長著草木。

閬中古城在戰(zhàn)國時即為巴國國都,現(xiàn)保存有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古民居街院、寺院樓閣等,其歷史文化居我國現(xiàn)行五大古城之首。、

NO.9建水城墻

古建筑博物館

云南建水縣的建水古城墻,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建于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后)。建水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筑的土城,明洪武22年(公元1389年)擴建為磚城。東門朝陽樓,雖歷經(jīng)多次戰(zhàn)亂和地震,至今近600年,仍舊巍然屹立。

建水縣在元代就始建廟學(xué),明洪武年間建臨安府學(xué),萬歷年間又建建水州儒學(xué)。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書院。當時? ??有“臨半榜”之稱,即云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就占了半數(shù)左右,堪稱云南之冠,在全國也不多見。建水古城歷經(jīng)12個世紀的建設(shè),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譽為“古建筑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

NO.10蘇州城墻

國內(nèi)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陸城門

江蘇省蘇州市的蘇州古城墻,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2500年前。兩千多年前的夯土圍城,早在五代時期就已改成了磚砌。上世紀50年代以前,蘇州的城墻還是連綿的,只是經(jīng)過了全國性的毀城浪潮后,蘇州的城墻也就成了現(xiàn)在這樣殘缺不全的了。

時值今日,蘇州仍擁有的城門或者沿用的地名有(從正北順時針):平門、齊門、婁門、相門、葑門、南門、盤門、胥門、金門、閶門等10個。

若論形制規(guī)模,蘇州城墻自然不如南京、北京等古都的城墻那般宏偉壯麗。但是,在中國城墻建設(shè)史上蘇州城墻有著獨特地位,那就是其城門都辟水陸兩城門,為國內(nèi)僅有,是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shè)的創(chuàng)舉。

歷史上,蘇州最早的城墻是8陸門8水門。蘇州是當年的大城,又是水鄉(xiāng)。擁有地理之便的蘇州,連護城河都修得那般寬闊。其中位于蘇州古城西南角的盤門,就是目前國內(nèi)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陸并列雙城門。


2. 襄陽的古城墻

護城河,在北街附近那里


3. 襄陽古城墻的來歷

襄城北街和古城襄陽是同一個地方,而且是襄陽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襄陽城自古以來,分為樊城和襄城,樊城是商業(yè)區(qū)域,襄城是政治區(qū)域,分別隔漢江相望;而襄城北街北鄰小北門碼頭,自古以來便是襄陽城的重要水上交通樞紐。


4. 襄陽古城墻是什么年代的

襄陽城雄據(jù)漢水中游,楚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城池始建于漢;周長7公里;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如今,雄偉壯觀。古樸典雅的城地,與新近修復(fù)的仲宣樓昭明臺等歷史名勝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陽城共有六座城門,即大,小北門,長門,東門,西門和南門。襄陽城地處漢江南岸,與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樊市委市政府機關(guān)所在地。它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不僅是歷代區(qū)域性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聞名的軍事重鎮(zhèn)。因城墻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自東周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上下3000年,襄陽一直是群雄角逐的重要戰(zhàn)場,戰(zhàn)爭的硝煙不斷彌漫在它的上空。如今,這里尚存許多軍事遺跡。襄陽城始筑于漢,唐宋年間改為磚城,增設(shè)垛堞,新建城樓。明洪武年間重筑,并在城的東北角新添一段城墻,取名新城。全城7322周年米,原有6座城門,分曰:陽春、西城、臨漢、拱宸、震華。每座城門設(shè)有甕城或子城,城四隅設(shè)有角臺,沿線分設(shè)敵臺和烽火臺,城垣上設(shè)置垛堞4000多個。城墻最低處7米,最高處11米。 襄陽城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wěn)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綴十里城垣,與鼓樓(昭明臺)、譙樓相映生輝。整個城池和諧地融為一體。 環(huán)繞襄陽城的古護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寬度180米以上,最寬處超過250米,是我國最寬的護城河,現(xiàn)被原樣保存。繞城泛舟而游,但見城垣高筑、垛堞處處;垂柳掩映、灌木蔥蘢,仿佛置身于畫中,美不勝收。 襄陽城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 襄陽城每座城門外又有甕城也叫屯兵城。 萬歷四年,知府萬振孫為六門首提雅稱,分別為:陽春門,文昌門,西城門,拱震門,臨漢門,震花門。因西門是朝拜真武祖師廟的必經(jīng)之路,故又稱為“? ?圣門”。 襄陽城在明清時,古建筑較為完整: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wěn)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點綴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墻飛檐,煞是壯觀,整個城池都和諧地融為一體,給人以古樸典雅的感受。襄樊市政府近年來下了很大功夫修復(fù)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襄陽古城墻古樸的原貌。 襄陽城北、東、南由滔滔漢水環(huán)繞,西靠羊祜山、鳳凰山諸峰。城墻始筑于漢,后經(jīng)歷代整修,現(xiàn)基本完好,墻體高約10米,厚1.3—1.5米,周長7.4公里, 據(jù)山臨水,蔚為壯觀,明人李言恭詩贊“樓閣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環(huán)以護城河,平均寬度180米,最寬處250米,人稱“華夏第一城池”。整個襄陽城布局嚴謹,形勢險要,自古譽為“鐵打的襄陽”。這里城墻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固若金湯,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美稱。城墻始筑于漢,時興時廢,保留至今的是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重筑的新城。全城周長7322米,原有城門6座,橫匾于書陽春、文昌、西成、臨漢、拱宸、震華6個城門名。每座城門設(shè)有甕城或子城,城四隅設(shè)有角臺,城墻沿線分設(shè)敵臺和烽火臺,城垣上設(shè)置垛堞4000多個。 襄陽城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地處湖北省北部,漢水中游。《漢書·地理志》謂:“襄陽位于襄水之陽,故名。”戰(zhàn)國時楚置北津戌,始為軍政重邑。漢時置縣,三國時置郡,此后歷代為州、郡、府治所。漢唐兩代,襄陽城處于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荊州記》載:東漢時襄陽經(jīng)濟繁榮,文化發(fā)達,城南一帶號稱“冠蓋里”。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表為荊州刺史,將州治從漢壽遷至襄陽,使襄陽城由縣級治所一躍升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廣東、廣西、貴州等省的一部分,成為當時中南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陽城為山南東道治所,轄區(qū)擴及今陜西、四川的部分地區(qū)。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陽城,并在此建立國家政權(quán),自稱“新順王”,改襄陽為襄京。1950年5月1日,襄陽與漢水對岸的樊城合為襄樊市。 襄陽城,是座巍峨雄麗的古城。她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文物古跡,壯麗的山川河流而聞名遐邇,古往今來不知有過多少騷人墨客在此留步,寫下了許多呤誦她的動人詩篇。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泛舟漢江,懷著對襄陽的深厚感情,寫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詩篇《漢江臨泛》。 古城歷經(jīng)滄桑,現(xiàn)僅剩臨漢、拱宸和震華等三座城門。在臨漢門上尚保留有一座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樓,經(jīng)維修后完整無缺。城墻最低處7米,最高處11米,周圍環(huán)繞著護城河。古老的護城河主道寬180米,最寬處250米。繞城泛舟游覽,只見城垣高筑,垛堞處處,垂柳掩映,灌木蔥蘢,真乃旅游的好去處。


5. 襄陽古城和襄陽城墻是一個地方嗎對嗎

古隆中

古隆中位于襄樊市西郊,距市13公里,風(fēng)景區(qū)面積達12平方公里。地貌上屬于構(gòu)造剝蝕低山丘陵地形,是荊山山脈的北部延伸部分。隆中山海拔達306米,隆然中起,故名隆中。又因其歷史久遠,名古隆中。由此可見古隆中是空間上的高度與時間上的長度的結(jié)合。

唐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用在隆中,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隆中,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青年時代的寓居之地,從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在這里居住了十年。這十年是諸葛亮死刑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他世界觀形成和政治思想孕育時期,為他走上政治舞? ?,演繹三國風(fēng)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武侯祠:

武侯祠,始修于晉朝,后歷經(jīng)修繕,明代吳綬對武侯祠進行了全面維修。明弘治二年,隆中武侯祠等古跡被襄簡王朱見淑所毀,隆中一帶的老百姓對朱見淑十分痛恨,對勤勞智慧的諸葛亮更加敬仰和懷念,于是便自動捐款在隆中山東梁重建武侯祠。現(xiàn)在的武侯祠為四進三院層臺式建筑。

襄陽古城

襄陽古城墻因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城墻的平均高度在8.5米,最高處有11米,厚5-15米。周圍環(huán)繞著護城河,河主道一般寬180米,最寬處達310米。襄陽古城原來有六座城門:東門“陽春”、南門“文昌”、西門“西成”、大北門“拱宸”、小北門“臨漢”、東長門“震華”。

襄陽古城墻歷史悠久,始建于漢,時興時廢,東晉咸和五年(公元330年)遭到后趙石勒部將部分拆除。晉末修補過。唐宋年間設(shè)為磚城,增設(shè)垛堞,新建城樓。宋蒙襄陽之戰(zhàn),城墻遭到蒙古軍炮擊,不少城墻被毀。明洪武年間重筑,并在城東北角新建一段城墻,取名新城。古城歷經(jīng)滄桑,現(xiàn)僅剩臨漢、拱宸和振華3座城門,尤以臨漢門最為完整。在臨漢門上還保留有一座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樓,經(jīng)維修后完整無缺,現(xiàn)仍雄拒于漢水之濱。


6. 襄陽城和襄陽古城有什么區(qū)別

就是現(xiàn)在的湖北襄樊市襄陽區(qū)。古代襄陽、樊城二城為軍事重地,并稱襄樊。后來合并為一個市的兩個城區(qū)。

襄樊市今已改為襄陽市。

襄陽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陽市,地處漢水中游南岸,襄陽古城約始筑于西漢高帝六年,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jù)漢水中游,歷史久遠。

襄陽古城(襄陽城區(qū))自東漢劉表蒞襄作荊州牧治始,歷為州、郡、府、縣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襄陽古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


7. 襄陽有古城墻嗎

襄陽古城晚上玩兒的地方很多呀!

可以去下北街呀!仿古一條街呀!

那里邊吃的喝的,玩的很多。

順便還可以看一下我們襄陽的老城墻。襄陽的古城有2800年的建城史。也是個歷史名城。上完了城墻,還可以到江邊去看一下風(fēng)景。漢江的夜色美如畫。絕對讓你流連忘返。

如果你還有精神的話,可以去一下我們襄陽的唐城。現(xiàn)在也是我們襄陽的一個名片了。晚上的燈光秀美奐美倫。非常值得去看一下。


8. 襄陽古城墻和荊州古城墻

襄陽因地處襄水之陽,也就是襄水的北面(古人稱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反之為陰,此處的襄水并不是指漢江),所以取名襄陽。

襄陽更名之前稱之為襄樊,是襄陽、樊城兩城合稱,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陽以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陽筑城于漢初。自東漢獻帝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歷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

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為省轄市,1983年9月與襄陽地區(qū)合并,實行市帶縣體制。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wù)院批準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2010年11月26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復(fù)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

襄陽,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地處漢江中心的地理位置為襄陽航運提供了巨大的優(yōu)勢,使得襄陽自古即為水陸轉(zhuǎn)運的交通要塞,也是襄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因素之一。襄陽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fā)源地,歷代為經(jīng)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

襄? ??歷史上第一個名人是東周時周宣王(公元前827-782年)的太宰(百官之首,相當于后來的宰相或丞相)------仲山甫,也叫鐘山父,山甫或山父是他的簡稱,山甫為姬姓。《詩經(jīng)·大雅·丞民》就是歌頌仲山甫的,說他品德高尚,為人師表,不侮鰥寡,不畏強暴,總攬王命,頒布政令,天子有過,他來糾正等等。仲山甫的突出政績是進行經(jīng)濟體制改革,即廢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稅”,鼓勵農(nóng)民開墾荒地,大力發(fā)展商業(yè)等。因此仲山甫被周宣王封為樊侯,他曾率軍挺進江漢流域平定荊蠻的叛亂,在襄陽以北修筑了樊城。仲山甫的封號“樊”意為“樊籬、屏障”,樊城亦因此而得名。

襄陽城今存古城墻建于明代。1365年,明軍攻占襄陽后,派鄧愈守城,從此開始對毀于元統(tǒng)治者之手的襄陽城進行重建,逐漸形成了周長十二里的雄偉城墻,這也是今天襄陽城格局的基礎(chǔ)。建成后的襄陽城共六座城門,到萬歷年間,知府萬振孫將其分別命名為東門陽春、南門文昌、西門西成、小北門臨漢、大北門拱宸、長門震華。古人對城門的命名往往具有深意。它們的名字值得每個襄陽人銘記。襄陽古城地處漢水中游南岸,始建于西漢高帝六年,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舊城作為軍壘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時由原土城改為磚城。襄陽古城被歷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


9. 襄陽的古城墻在哪個位置

荊州劃分為七個郡。最北面是南陽郡,就是諸葛亮出師表里面的‘臣本躬耕于南陽’。

按照地理位置,南陽郡下面(往南)就是南郡,南郡的治所(一國中心稱首都,一郡中心稱治所)在江陵,江陵就是李白詩里‘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江陵。

南郡的最北面是襄陽,襄陽屬于南郡,在南郡和南陽郡的邊界處。襄陽在三國是重鎮(zhèn),如果說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那襄陽就是其重中之重。

在這里,孫堅曾攻打劉表,圍困襄陽,單馬行峴山,被黃祖射死。而后,有關(guān)羽水淹七軍,斬龐德,收于禁,困曹仁(發(fā)生地在襄陽旁邊的樊城),兵鋒直指曹魏的許都,一戰(zhàn)而威震華夏。


10. 襄陽的城墻是什么時候建的

湖北省襄陽城墻位于現(xiàn)襄陽市襄城區(qū)境內(nèi),起初筑于漢初具體年代已無考,從城墻磚上有“鄧城”、“太平興國”、“岳”“光緒”等字樣可證,略呈正方形,其東南隅有仲宣樓,魁星樓,西南隅有獅子樓,西北隅有夫人城。2001.6.25,襄陽城墻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