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張齊賢墓

張齊賢墓

張齊賢墓類別:古墓葬時代:北宋地址:伊川縣酒后鄉(xiāng)酒后村,張齊賢墓,張齊賢墓簡介,張齊賢墓-洛陽市伊川縣張齊賢墓

北宋出將入相的飯桶宰相張齊賢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文人的心中都住著一位超級英雄,他們幻想自己能夠像古代的豪杰一樣馳騁沙場、建功立業(yè),但是真能夠像岳飛、辛棄疾一樣能文能武的還真是少之又少。今天要介紹的這一位,應該可以與他們比肩,他就是北宋著名的“飯桶宰相”張齊賢。

張齊賢(

942年——

1014年

)是

曹州冤句人,由于避五代戰(zhàn)亂,舉家遷到洛陽

張齊賢

孤貧力學,有遠志,慕唐李大亮之為人,故字師亮。

”這張齊賢還是個倔脾氣,有一次“

太祖幸西都,齊賢以布衣獻策馬前,召至行宮,齊賢以手畫地,條陳十事:曰下并、汾,曰富民,曰封建,曰敦孝,曰舉賢,曰太學,曰籍田,曰選良吏,曰慎刑,曰懲奸。內四說稱旨,齊賢堅執(zhí)以為皆善,上怒,令武士拽出之。及還,語太宗曰:‘我幸西都,唯得一張齊賢爾。我不欲爵之以官,異進可使帗汝為相也。

張齊賢

趙匡胤的這個評價就可以知道,

張齊賢的“飯桶”名稱不是我們理解的那個“廢物”的意思。如果不是這個意思,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大胃王”。

據(jù)說他曾經(jīng)在宴席上一個人吃掉整整一缸菜肴,還喝了一缸烈酒,歐陽修也曾經(jīng)說他“形體魁肥,飲食兼數(shù)人”。

張齊賢進入宦途之前就愛吃愛喝,他曾經(jīng)

孤貧落魄,

常舍道上逆旅。有群盜十余人,飲食于逆旅之間,居人皆惶恐竄匿

”。

張齊賢倒是直接就湊了上去,“

徑前揖之,曰:‘賤子貧困,欲就諸大夫求—醉飽,可乎?

強盜們對他的這種表現(xiàn)又驚又喜,連忙說:“秀才乃肯自屈,何不可者?顧吾輩粗疏,恐為秀才笑耳。”

即延之坐。齊賢曰:‘盜者,非齷齪兒所能為也,皆世之英雄耳。仆亦慷慨士,諸君又何間焉?

乃取大碗,滿酌飲之,一舉而盡,如是者三。又取豚肩,以指分為數(shù)段而啖之,勢若狼虎。群盜視之愕眙,皆咨嗟曰:

真宰相器也。不然,何能不拘小節(jié)如此也!他日宰制天下,當念吾曹皆不得已而為盜耳,愿早自結納。

競以金帛遺之。齊賢皆受不讓,重負而返。

”這下可好,

張齊賢不只是酒足飯飽,還拿了不少金銀財寶,真是滿載而歸。

太平興國

年(977年)

張齊賢在科舉上獲得了成功,“

大理評事通判衡州。

”隨后在宦途上不斷升遷,“

召還,拜樞密直學士,擢右諫議大夫、簽書樞密院事。

淳化二年(991年),張齊賢被擢升為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張齊賢不僅僅是一個文官,雍熙北伐時期,就連宋太宗趙光義本人都差點被俘,楊業(yè)戰(zhàn)死之后張齊賢主動請纓,接替了他的位置,并取得了北伐中少有的勝利。

北宋時期地圖

淳化二年(991年)張齊賢八十多歲的母親孫氏晉國太夫人入宮朝見時趙光義總要夸贊一番:“婆婆有福,生得好兒,為國家分憂。”兩年后孫氏去世,在守孝期間“水漿不入口者七日,自是日啖粥一器,終喪不食酒肉蔬果。”對于張齊賢這樣的人實在是難得。到了真宗朝張齊賢重新拜相,不過他“與李沆同事,不相得。坐冬至朝會被酒失儀,免相。”“從東封還,復拜右仆射。時建玉清昭應宮,齊賢言繪畫符瑞,有損謙德,又違奉天之意,屢請罷其役。”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六月

張齊賢

無疾而終,年七十二,上聞訃悼之,遣入內殿頭邵文雅致祭賻,以布帛五百疋、粟、麥稱是,贈司徒,廢朝二日。

皇祐

四年(1052年),

追謚

“文定”。

在《宋史》中脫脫等人感嘆:“

齊賢四踐兩府,九居八座,以三公就第,康寧福壽,時罕其比。居相日,數(shù)起大獄,又與寇準相傾,人或以此少之。

”不過

張齊賢為人指摘的也不只是“

與寇準相傾

”,更重要的是他曾經(jīng)主張

棄地,蔡東藩就表示,“

靈武

河西要塞,豈可輕棄。何亮一疏,言之甚明,而張齊賢、李沆等,俱主張棄地,實書生畏葸迂談耳。

”總體來說,

張齊賢飯量雖大,但絕不是酒囊飯袋,他也是大宋王朝的一代名相。

張騫墓紀念館景點介紹 張騫的墓位于什么地方

1. 張騫的墓位于什么地方

蔡倫墓、張騫墓均位于漢中。

1、武侯墓、蔡倫墓、張騫墓三個在一起。位于漢中市,它是陜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位于陜西省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為漢中平原。漢中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生態(tài)建設示范市、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國家衛(wèi)生城市。

2、張騫墓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1938年,西北聯(lián)合大學歷史系對張騫墓進行了初步發(fā)掘,出土了一枚“博望與明”的泥印。連同漢代的石碑和石刻,它被確認為漢博望侯張騫之墓,被列為陜西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蔡倫墓在陜西省洋縣龍亭鋪南二百米處,墓區(qū)面積五畝,整個蔡倫墓地分為南北兩部分,墓區(qū)北面,蔡侯祠南面,蔡侯祠中軸線由南向北,山門、朝拜殿、西安殿,正殿門上懸掛著唐朝德宗御書《蔡侯祠》碑。宮殿里有一尊蔡倫的雕像,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2. 張騫墓葬位于

陜西省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有3處共9個點,分布于全省各地,它們分別是: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wǎng)、與其他省市共有的長城。

其中6處(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位于西安市。另外3處是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長城(陜西段)。全國現(xiàn)有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

3. 張騫墓地在哪

答:張騫古城位于陜西漢中城固縣。

張騫,西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古城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張騫墓地在縣城西2.3公里處饒家營村,現(xiàn)為張騫紀念館,屬陜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騫墓坐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斗形。

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對漢代石虎雕工粗獷,姿態(tài)雄偉,格局大方。 陵園整體以獻殿為中軸,對稱分布。獻殿內置著名書畫家張重光所繪大型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鑿空圖”。

東西配殿為展室,分別推出“張騫生平偉績”展覽和具有鮮明陜南特色的民間藝術展覽。闕式大門青磚筒瓦,古樸大方,兩闕相對,飛檐斗拱,再現(xiàn)了兩漢宮闕的建筑特色。

1986年與1993年,兩屆“張騫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這里召開,大力弘揚張騫“敢為天下先”的開拓進取精神,在國際上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如今,城固每年舉辦一次張騫文化藝術節(jié)。

4. 張騫墓位于哪?

說起漢中的景點多了去了,城內有古漢臺、拜將臺,劉邦飲馬的飲馬池、東塔西影、出城20里就是褒姒的故里---石門棧道風景區(qū)、褒河風景區(qū)、天臺山風景區(qū)。周邊的南鄭有梁山石燕、紅寺湖、黎平風景區(qū),南湖風景區(qū)。勉縣有諸葛武侯墓、武侯祠,云霧寺。去城固有張騫墓蔡倫墓,神仙村的桔園。洋縣有朱鹮保護區(qū),櫻桃溝。還有值得一提的秦嶺腹地紅二十五軍戰(zhàn)斗發(fā)展的古華陽鎮(zhèn),那是金絲猴和熊貓的故鄉(xiāng)。位于三省交界的、繁榮于民國年間的寧強古鎮(zhèn)青木川,原貌已基本恢復。本人是地道的老漢中,自我感覺最有看頭的要數(shù)青木川古鎮(zhèn)了,回來別忘了帶點正宗的寧強核桃饃和寧強麻辣雞麻辣雞。去留壩縣有紀念留侯的張良廟。你若不是本地的,請攢足假期,駕車游覽,別有一番風味的,吃住都不算貴,一般小點賓館干凈整潔的兩人間每晚60--80元,大賓館100多一點吧,私營賓館可以講價的,別在景點區(qū)吃住,宰人。漢中人是熱情好客的,歡迎 你來漢中玩。

5. 張騫的墓位于什么地方?

張騫墓,是西漢時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辟者張騫的墓葬,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卒后,歸葬于故里陜西城固博望鎮(zhèn)。距今有2135年了。

6. 張騫墓位于哪里?

1、武侯墓、蔡倫墓、張騫墓均位于漢中。

2、諸葛亮墓,即武侯墓,在勉縣定軍山腳下。蔡倫墓在陜西省洋縣龍亭鋪南二百米處,墓區(qū)面積五畝,冢高七米;墓前現(xiàn)存石碑三通,正中真書"漢龍亭侯蔡倫之墓"。蔡倫墓和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墓位于張騫故里,在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米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漢中市,陜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位于陜西省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為漢中平原。漢中市因漢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漢”之美稱

7. 張騫的墓位于什么位置

張騫

(?~前114午),漢中郡城固(今陜西城固縣)人。西漢杰出的外交家、古“絲綢之路”的開辟者。

漢武帝時期,為聯(lián)合大月氏以夾攻匈奴,遂募使使大月氏,張騫以郎官應募。建元三年(前138),張騫率眾一百余人向西域進發(fā),西行途中,為匈奴人俘虜,拘禁十年之久,為匈奴人做苦工,牧羊、放馬等。十年中,他精心保管使者節(jié)杖,牢記著使命。后乘機逃脫,西行數(shù)十日到達大宛。那時大月氏已自伊犁河流域遷到中亞,張騫乃經(jīng)康居到達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阿姆河流域)。當?shù)貧夂钸m宜,物產(chǎn)豐富,生活已獲安定的大月氏人,不愿東返與匈奴作戰(zhàn)。張騫沒有達到聯(lián)合大月氏的目的,住了一年只好東返歸國。歸途中又為匈奴俘虜,被禁一年多。因匈奴內部發(fā)生了內亂,張騫乘機逃出。元朔三年(前126),張騫回到長安。這時只剩他和堂邑父兩人。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張騫使大月氏的往返途中,將西域的山川地理,風土民情記了下來,使?jié)h朝廷第一次了解到西域的真實情況,司馬遷把他此行稱為“鑿空”。

元朔六年(前123),張騫以校尉之職隨衛(wèi)青出擊匈奴。由于他熟悉匈奴地形,具有豐富的沙漠行軍經(jīng)驗,引導漢軍在沙漠中找到了水草,使這次戰(zhàn)爭取得了勝利,以功被封為“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張騫與李廣俱出右北平抗擊匈奴,因錯過行軍日期,被奪了“博望侯”爵位。

元狩四年(前119),匈奴被漢軍打敗,張騫受命為中郎將,率將士300人,牛羊萬頭,幣帛數(shù)千萬,第二次出使西域,以聯(lián)絡烏孫,共抗匈奴,并與西域各國聯(lián)系。張騫到達烏孫,勸說烏孫東返曾被匈奴強占的故地,烏孫沒有答應。他又派副使,分別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聯(lián)絡。元鼎二年(前115)偕同烏孫使者返抵長安。公元前114年,張騫因病去世。隨后,被張騫派到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安息等國的副使,也陸續(xù)偕同各國使者來到長安。從此,漢王朝與西域各國建立了長期的友好交往關系。幾年后,漢嫁江都王建女細君于烏孫,漢、烏聯(lián)姻終于實現(xiàn)了。

張騫的兩次出使西域,是漢朝同西域36國建立了友好的關系,開辟了中西通商道路——“絲綢之路”。這條通道,使中原和西域人民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日益興盛起來。西漢王朝的統(tǒng)治由此擴展到了西域一代。張騫就是這條“絲綢之路”的開辟者。

張騫墓在今城固縣西博望鄉(xiāng),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前豎有石碑? ?通,正中一通大書“漢博望侯張公騫墓”,系清朝乾隆年間陜西巡撫畢沅書立。

張騫通西域

十三年背井離鄉(xiāng),西域探險,換來千年不朽的英名。他無意中做了中華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漢武帝初年的時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漢朝。漢武帝從他們的談話中知道一點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帶)的情況。他們說有一個月氏(音yuè-zhī)國,被匈奴打敗,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帶。他們跟匈奴有仇,想要報復,就是沒有人幫助他們。

漢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邊。漢朝如果能跟月氏聯(lián)合起來,切斷匈奴跟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這不是等于切斷了匈奴的右胳膊嗎?

于是,他下了一道詔書,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聯(lián)絡。當時,誰也不知道月氏國在哪

兒,也不知道有多遠。要擔負這個任務,可得有很大的勇氣。

有個年青的郎中(官名)張騫(音qiān),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首先應征。有他一帶頭,別的人膽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應了征。有個在長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張騫一塊兒去找月氏國。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就派張騫帶著一百多個人出發(fā)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經(jīng)過匈奴占領的地界。張騫他們小心地走了幾天,還是被匈奴兵發(fā)現(xiàn)圍住了,全都做了俘虜。

匈奴人沒有殺他們,只是派人把他們分散開來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張騫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對他們管得不那么嚴。張騫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備,騎上兩匹快馬逃了。

他們一直向西跑了幾十天,吃盡苦頭,逃出了匈奴地界,沒找到月氏,卻闖進了另一個國家叫大宛(在今中亞細亞)。

大宛和匈奴是近鄰,當?shù)厝硕眯倥挕堯q和堂邑父都能說匈奴話,交談起來很方便。他們見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個富饒強盛的大國,這回兒聽到漢朝的使者到了,很歡迎他們,并且派人護送他們到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咸海之間),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敗了以后,遷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國,不想再跟匈奴作戰(zhàn)。大月氏國王聽了張騫的話,不感興趣,但是因為張騫是個漢朝的使者,也很有禮貌地接待他。

張騫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還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許多從未見到過的東西。但是他們沒能說服大月氏國共同對付匈奴,只好回來。經(jīng)過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時間,幸好匈奴發(fā)生了內亂,才逃出來回到長安。

張騫在外面足足過了十三年才回來。漢武帝認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張騫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說:“我在大夏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產(chǎn)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chǎn)的細布。當?shù)氐娜苏f這些東西是商人從天竺(就是現(xiàn)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天竺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一定離開蜀地不遠。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fā),去結交天竺。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有的被當?shù)氐牟孔宕蚧貋砹恕?/p>

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昆明,也給擋住了。漢朝的使者繞過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東部)。滇越國王的上代原是楚國人,已經(jīng)有好幾代跟中原隔絕了。他愿意幫助張騫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間擋住,沒能過去。

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認為他雖然沒有找到天竺,但是結交了一個一直沒有聯(lián)系過的滇越,也很滿意。

到了衛(wèi)青、霍去病消滅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 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帶許多國家看到匈奴失了勢,都不愿意向匈奴進貢納稅。漢武帝趁這個機會再派張騫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和他的幾個副手,拿著漢朝的旌節(jié),帶著三百個勇士,每人兩匹馬,還帶著一萬多頭牛羊和黃金、錢幣、綢緞、布帛等禮物去結交西域。

張騫到了烏孫(在新疆境內),烏孫王出來迎接。張騫送了他一份厚禮,建議兩國結為親戚,共同對付匈奴。烏孫王只知道漢朝離烏孫很遠,可不知道漢朝的兵力有多少強。他想得到漢朝的幫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烏孫君臣對共同對付匈奴這件事商議了幾天,還是決定不下來。

張騫恐怕耽誤日子,打發(fā)他的副手們帶著禮物,分別去聯(lián)絡大宛、大月氏、于闐(在今新疆和田一帶,闐音tián)等國。

烏孫王還派了幾個翻譯幫助他們。

這許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還沒回來。烏孫王先送張騫回到長安,他派了幾十個人跟張騫一起到長安參觀,還帶了幾十匹高頭大馬送給漢朝。

漢武帝見了他們已經(jīng)很高興了,又瞧見了烏孫王送的大馬,格外優(yōu)待烏孫使者。

過了一年,張騫害病死了。張騫派到西域各國去的副手也陸續(xù)回到長安。副手們把到過的地方合起一算,總共到過三十六國。

打那以后,漢武帝每年都派使節(jié)去訪問西域各國,漢朝和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來的使節(jié)和商人也絡繹不絕。中國的絲和絲織品,經(jīng)過西域運到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后來人們把這條路線稱作“絲綢之路”。

張騫通西域

十三年背井離鄉(xiāng),西域探險,換來千年不朽的英名。他無意中做了中華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漢武帝初年的時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漢朝。漢武帝從他們的談話中知道一點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帶)的情況。他們說有一個月氏(音yuè-zhī)國,被匈奴打敗,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帶。他們跟匈奴有仇,想要報復,就是沒有人幫助他們。

漢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邊。漢朝如果能跟月氏聯(lián)合起來,切斷匈奴跟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這不是等于切斷了匈奴的右胳膊嗎?

于是,他下了一道詔書,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聯(lián)絡。當時,誰也不知道月氏國在哪

兒,也不知道有多遠。要擔負這個任務,可得有很大的勇氣。

有個年青的郎中(官名)張騫(音qiān),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首先應征。有他一帶頭,別的人膽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應了征。有個在長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張騫一塊兒去找月氏國。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就派張騫帶著一百多個人出發(fā)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經(jīng)過匈奴占領的地界。張騫他們小心地走了幾天,還是被匈奴兵發(fā)現(xiàn)圍住了,全都做了俘虜。

匈奴人沒有殺他們,只是派人把他們分散開來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張騫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對他們管得不那么嚴。張騫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備,騎上兩匹快馬逃了。

他們一直向西跑了幾十天,吃盡苦頭,逃出了匈奴地界,沒找到月氏,卻闖進了另一個國家叫大宛(在今中亞細亞)。

大宛和匈奴是近鄰,當?shù)厝硕眯倥挕堯q和堂邑父都能說匈奴話,交談起來很方便。他們見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個富饒強盛的大國,這回兒聽到漢朝的使者到了,很歡迎他們,并且派人護送他們到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咸海之間),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敗了以后,遷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國,不想再跟匈奴作戰(zhàn)。大月氏國王聽了張騫的? ?,不感興趣,但是因為張騫是個漢朝的使者,也很有禮貌地接待他。

張騫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還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許多從未見到過的東西。但是他們沒能說服大月氏國共同對付匈奴,只好回來。經(jīng)過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時間,幸好匈奴發(fā)生了內亂,才逃出來回到長安。

張騫在外面足足過了十三年才回來。漢武帝認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張騫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說:“我在大夏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產(chǎn)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chǎn)的細布。當?shù)氐娜苏f這些東西是商人從天竺(就是現(xiàn)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天竺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一定離開蜀地不遠。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fā),去結交天竺。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有的被當?shù)氐牟孔宕蚧貋砹恕?/p>

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昆明,也給擋住了。漢朝的使者繞過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東部)。滇越國王的上代原是楚國人,已經(jīng)有好幾代跟中原隔絕了。他愿意幫助張騫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間擋住,沒能過去。

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認為他雖然沒有找到天竺,但是結交了一個一直沒有聯(lián)系過的滇越,也很滿意。

到了衛(wèi)青、霍去病消滅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帶許多國家看到匈奴失了勢,都不愿意向匈奴進貢納稅。漢武帝趁這個機會再派張騫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和他的幾個副手,拿著漢朝的旌節(jié),帶著三百個勇士,每人兩匹馬,還帶著一萬多頭牛羊和黃金、錢幣、綢緞、布帛等禮物去結交西域。

張騫到了烏孫(在新疆境內),烏孫王出來迎接。張騫送了他一份厚禮,建議兩國結為親戚,共同對付匈奴。烏孫王只知道漢朝離烏孫很遠,可不知道漢朝的兵力有多少強。他想得到漢朝的幫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烏孫君臣對共同對付匈奴這件事商議了幾天,還是決定不下來。

張騫恐怕耽誤日子,打發(fā)他的副手們帶著禮物,分別去聯(lián)絡大宛、大月氏、于闐(在今新疆和田一帶,闐音tián)等國。

烏孫王還派了幾個翻譯幫助他們。

這許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還沒回來。烏孫王先送張騫回到長安,他派了幾十個人跟張騫一起到長安參觀,還帶了幾十匹高頭大馬送給漢朝。

漢武帝見了他們已經(jīng)很高興了,又瞧見了烏孫王送的大馬,格外優(yōu)待烏孫使者。

過了一年,張騫害病死了。張騫派到西域各國去的副手也陸續(xù)回到長安。副手們把到過的地方合起一算,總共到過三十六國。

打那以后,漢武帝每年都派使節(jié)去訪問西域各國,漢朝和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來的使節(jié)和商人也絡繹不絕。中國的絲和絲織品,經(jīng)過西域運到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后來人們把這條路線稱作“絲綢之路”。

張騫通西域

十三年背井離鄉(xiāng),西域探險,換來千年不朽的英名。他無意中做了中華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漢武帝初年的時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漢朝。漢武帝從他們的談話中知道一點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帶)的情況。他們說有一個月氏(音yuè-zhī)國,被匈奴打敗,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帶。他們跟匈奴有仇,想要報復,就是沒有人幫助他們。

漢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邊。漢朝如果能跟月氏聯(lián)合起來,切斷匈奴跟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這不是等于切斷了匈奴的右胳膊嗎?

于是,他下了一道詔書,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聯(lián)絡。當時,誰? ??不知道月氏國在哪

兒,也不知道有多遠。要擔負這個任務,可得有很大的勇氣。

有個年青的郎中(官名)張騫(音qiān),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首先應征。有他一帶頭,別的人膽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應了征。有個在長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張騫一塊兒去找月氏國。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就派張騫帶著一百多個人出發(fā)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經(jīng)過匈奴占領的地界。張騫他們小心地走了幾天,還是被匈奴兵發(fā)現(xiàn)圍住了,全都做了俘虜。

匈奴人沒有殺他們,只是派人把他們分散開來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張騫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對他們管得不那么嚴。張騫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備,騎上兩匹快馬逃了。

他們一直向西跑了幾十天,吃盡苦頭,逃出了匈奴地界,沒找到月氏,卻闖進了另一個國家叫大宛(在今中亞細亞)。

大宛和匈奴是近鄰,當?shù)厝硕眯倥挕堯q和堂邑父都能說匈奴話,交談起來很方便。他們見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個富饒強盛的大國,這回兒聽到漢朝的使者到了,很歡迎他們,并且派人護送他們到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咸海之間),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敗了以后,遷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國,不想再跟匈奴作戰(zhàn)。大月氏國王聽了張騫的話,不感興趣,但是因為張騫是個漢朝的使者,也很有禮貌地接待他。

張騫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還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許多從未見到過的東西。但是他們沒能說服大月氏國共同對付匈奴,只好回來。經(jīng)過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時間,幸好匈奴發(fā)生了內亂,才逃出來回到長安。

張騫在外面足足過了十三年才回來。漢武帝認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張騫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說:“我在大夏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產(chǎn)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chǎn)的細布。當?shù)氐娜苏f這些東西是商人從天竺(就是現(xiàn)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天竺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一定離開蜀地不遠。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fā),去結交天竺。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有的被當?shù)氐牟孔宕蚧貋砹恕?/p>

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昆明,也給擋住了。漢朝的使者繞過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東部)。滇越國王的上代原是楚國人,已經(jīng)有好幾代跟中原隔絕了。他愿意幫助張騫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間擋住,沒能過去。

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認為他雖然沒有找到天竺,但是結交了一個一直沒有聯(lián)系過的滇越,也很滿意。

到了衛(wèi)青、霍去病消滅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帶許多國家看到匈奴失了勢,都不愿意向匈奴進貢納稅。漢武帝趁這個機會再派張騫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和他的幾個副手,拿著漢朝的旌節(jié),帶著三百個勇士,每人兩匹馬,還帶著一萬多頭牛羊和黃金、錢幣、綢緞、布帛等禮物去結交西域。

張騫到了烏孫(在新疆境內),烏孫王出來迎接。張騫送了他一份厚禮,建議兩國結為親戚,共同對付匈奴。烏孫王只知道漢朝離烏孫很遠,可不知道漢朝的兵力有多少強。他想得到漢朝的幫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烏孫君臣對共同對付匈奴這件事商議了幾天,還是決定不下來。

張騫恐怕耽誤日子,打發(fā)他的副手們帶著禮物,分別去聯(lián)絡大宛、大月氏、于闐(在今新疆? ??田一帶,闐音tián)等國。

烏孫王還派了幾個翻譯幫助他們。

這許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還沒回來。烏孫王先送張騫回到長安,他派了幾十個人跟張騫一起到長安參觀,還帶了幾十匹高頭大馬送給漢朝。

漢武帝見了他們已經(jīng)很高興了,又瞧見了烏孫王送的大馬,格外優(yōu)待烏孫使者。

過了一年,張騫害病死了。張騫派到西域各國去的副手也陸續(xù)回到長安。副手們把到過的地方合起一算,總共到過三十六國。

打那以后,漢武帝每年都派使節(jié)去訪問西域各國,漢朝和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來的使節(jié)和商人也絡繹不絕。中國的絲和絲織品,經(jīng)過西域運到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后來人們把這條路線稱作“絲綢之路”。

張騫通西域

十三年背井離鄉(xiāng),西域探險,換來千年不朽的英名。他無意中做了中華文明的第一位使者...

漢武帝初年的時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漢朝。漢武帝從他們的談話中知道一點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帶)的情況。他們說有一個月氏(音yuè-zhī)國,被匈奴打敗,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帶。他們跟匈奴有仇,想要報復,就是沒有人幫助他們。

漢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邊。漢朝如果能跟月氏聯(lián)合起來,切斷匈奴跟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這不是等于切斷了匈奴的右胳膊嗎?

于是,他下了一道詔書,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聯(lián)絡。當時,誰也不知道月氏國在哪

兒,也不知道有多遠。要擔負這個任務,可得有很大的勇氣。

有個年青的郎中(官名)張騫(音qiān),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首先應征。有他一帶頭,別的人膽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應了征。有個在長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張騫一塊兒去找月氏國。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就派張騫帶著一百多個人出發(fā)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經(jīng)過匈奴占領的地界。張騫他們小心地走了幾天,還是被匈奴兵發(fā)現(xiàn)圍住了,全都做了俘虜。

匈奴人沒有殺他們,只是派人把他們分散開來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張騫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對他們管得不那么嚴。張騫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備,騎上兩匹快馬逃了。

他們一直向西跑了幾十天,吃盡苦頭,逃出了匈奴地界,沒找到月氏,卻闖進了另一個國家叫大宛(在今中亞細亞)。

大宛和匈奴是近鄰,當?shù)厝硕眯倥挕堯q和堂邑父都能說匈奴話,交談起來很方便。他們見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個富饒強盛的大國,這回兒聽到漢朝的使者到了,很歡迎他們,并且派人護送他們到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咸海之間),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敗了以后,遷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國,不想再跟匈奴作戰(zhàn)。大月氏國王聽了張騫的話,不感興趣,但是因為張騫是個漢朝的使者,也很有禮貌地接待他。

張騫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還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許多從未見到過的東西。但是他們沒能說服大月氏國共同對付匈奴,只好回來。經(jīng)過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時間,幸好匈奴發(fā)生了內亂,才逃出來回到長安。

張騫在外面足足過了十三年才回來。漢武帝認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張騫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說:“我在大夏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產(chǎn)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chǎn)的細布。當?shù)氐娜苏f這些東西是商人從天竺(就是現(xiàn)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天竺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一定離開蜀地? ?遠。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fā),去結交天竺。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有的被當?shù)氐牟孔宕蚧貋砹恕?/p>

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昆明,也給擋住了。漢朝的使者繞過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東部)。滇越國王的上代原是楚國人,已經(jīng)有好幾代跟中原隔絕了。他愿意幫助張騫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間擋住,沒能過去。

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認為他雖然沒有找到天竺,但是結交了一個一直沒有聯(lián)系過的滇越,也很滿意。

到了衛(wèi)青、霍去病消滅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帶許多國家看到匈奴失了勢,都不愿意向匈奴進貢納稅。漢武帝趁這個機會再派張騫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和他的幾個副手,拿著漢朝的旌節(jié),帶著三百個勇士,每人兩匹馬,還帶著一萬多頭牛羊和黃金、錢幣、綢緞、布帛等禮物去結交西域。

張騫到了烏孫(在新疆境內),烏孫王出來迎接。張騫送了他一份厚禮,建議兩國結為親戚,共同對付匈奴。烏孫王只知道漢朝離烏孫很遠,可不知道漢朝的兵力有多少強。他想得到漢朝的幫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烏孫君臣對共同對付匈奴這件事商議了幾天,還是決定不下來。

張騫恐怕耽誤日子,打發(fā)他的副手們帶著禮物,分別去聯(lián)絡大宛、大月氏、于闐(在今新疆和田一帶,闐音tián)等國。

烏孫王還派了幾個翻譯幫助他們。

這許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還沒回來。烏孫王先送張騫回到長安,他派了幾十個人跟張騫一起到長安參觀,還帶了幾十匹高頭大馬送給漢朝。

漢武帝見了他們已經(jīng)很高興了,又瞧見了烏孫王送的大馬,格外優(yōu)待烏孫使者。

過了一年,張騫害病死了。張騫派到西域各國去的副手也陸續(xù)回到長安。副手們把到過的地方合起一算,總共到過三十六國。

打那以后,漢武帝每年都派使節(jié)去訪問西域各國,漢朝和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來的使節(jié)和商人也絡繹不絕。中國的絲和絲織品,經(jīng)過西域運到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后來人們把這條路線稱作“絲綢之路”。

張騫

時間:2005年11月1日13:11來源:作者:djh票數(shù):0等級:點擊:103

你知道著名的“絲綢之路”是誰開拓的嗎?是西漢時期偉大的探險家--張騫。

張騫(?--前114),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陜西省城固縣)人。公元前139年,他受漢武帝委派率人前往西域,尋找并聯(lián)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jīng)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huán)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后,就被占據(jù)此地的匈奴騎兵發(fā)現(xiàn)。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單于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并由匈奴人嚴加管制。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jiān)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時機,準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整整過了十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張騫乘機和他的貼身隨從甘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xù)向西行進。由于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干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饑挨餓,干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饑,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

這樣,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終于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 ??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干納)。高鼻子、藍眼睛的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一個富饒的大國,很想建立聯(lián)系。但苦于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當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他請張騫參觀了大宛國的汗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馬爾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樂業(yè),不愿再東進和匈奴作戰(zhàn)。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后又設計逃出,終于歷盡千辛萬苦,于13年后回到長安。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內地的人們了解到西域的實況,激發(fā)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fā)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zhàn)爭。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為了進一步聯(lián)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了三百多人,順利地到達了烏孫。并派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但由于烏孫內亂,也未能實現(xiàn)結盟的目的。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帶重兵攻擊匈奴,消滅了盤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并獲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帶回長安。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jīng)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完全可稱之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8. 張騫的墓位于什么地方圖片

西安有名的陵墓有兩大類,第一類,有名,卻沒什么看頭的:

秦二世胡亥墓

活死人墓:具體是誰的墓不清楚。“活死人墓”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大家都看過《神雕俠侶》,里面的小龍女就是在“活死人墓”里修煉的。并且,歷史上有關于“活死人墓”的真實記載,王重陽曾在“活死人墓”里修煉。

山西永樂宮重陽殿東璧發(fā)現(xiàn),壁畫上的內容即為王重陽在“活死人墓”里修煉的場景。

秦東陵:昭襄王、莊襄王、悼太子、宣太后羋月、孝文王等人的陵墓。

霸陵:西漢漢文帝劉恒墓

第二類,需要花很長時間參觀瀏覽的:

漢陽陵:西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后合葬陵

說劉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誰,其實他也是漢代很有作為的帝王。最大的貢獻大概就是生養(yǎng)并傳位漢武帝劉徹了。漢景帝劉啟(前188~前141)是西漢第4位皇帝,在位17年。執(zhí)政期間,他崇奉“黃老之術”,輕徭薄賦,減笞去刑,和親匈奴,與民休息。他與父親漢文帝劉恒(《美人心計》里的那個)一起開創(chuàng)了漢代的“文景之治”。

他的陵寢周邊有近10000座的文武百官陪葬墓。根據(jù)他的陵寢建造的漢陽陵博物館。也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杜陵:西漢后期宣帝劉詢的陵墓

杜陵圖

秦始皇陵兵馬俑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去西安必打卡的地方。國內外都很有名的,可能很多外國人不知道北京故宮也知道秦始皇陵兵馬俑。

9. 張騫墓位于哪兒?

張騫紀念館是為紀念西漢著名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而建,包含有張騫墓等文物景點,位于城固縣城以西3公里處的博望鎮(zhèn)饒家營村。

  張騫墓座北朝南,東西寬15米,南北長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圍有古柏環(huán)繞,墓前有石碑四通、漢代石虎一對。大門前豎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組成的石華表一對。1988年修起了雄偉壯麗的漢代闕式大門門樓,鋪設了墓園甬道,栽種了名貴花木。1 991年又修建了氣勢雄偉的三間獻殿,東西墻壁上懸掛有“張騫出使西域圖” 和“鑿空圖”。 1993年7月,又修起了長3公里、寬10米的全縣第一條旅游專線公路,可由縣城直達紀念館。如今,修葺一新的紀念館花木扶疏、竹影婆娑,景色宜人,頗受游客青睞。

盤錦景點大全張氏墓園 張氏墓園在哪里

1. 張氏墓園在哪里

張姓,現(xiàn)為全國第三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姬姓。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姓源自于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孫的揮公。因發(fā)明弓箭司弓矢之長(正),而賜姓揮公姓張于青陽(今河北清河)。張姓分布極廣,如上海張姓排在第一位,且名人眾多,如縱橫家張儀、軍事家張良、猛將張飛、科圣張衡、醫(yī)圣張仲景、外交家張騫、書法家張旭、詩人名相張九齡、畫家張擇端、民族英雄張自忠、實業(yè)家張騫、革命家張聞天等。尋根祭祖可到河北清河、河南濮陽、山西洪洞。詳查者可閱《張姓家譜》、《中華姓氏大全》等史料。揮公墓在河南濮陽。

2. 張姓始祖揮公墓在哪里

所謂楊家墳是最早一個楊家大戶的祖墳,應該也有百多年了,最早只荒無人煙的地方只有成片的荒地知荒草,靠近山上有樹,聽老年人講,這個地方也是東山坡的一部分,解放初的時侯這里還有很多的狼,所以一般沒有人來這里更別說有居民,五幾年的時侯這里有了解放軍251醫(yī)院從此也打破了這里的荒涼局面,再以后就逐步有了人居住,先是有了幾十戶人家叫楊家墳村,這些人家在|山上種了大片果樹,山下較平坦的地方種上蔬菜定居在這里。

后來又有了電機廠,紙箱廠等企業(yè),再后耒有些單位在這里蓋起了職工住房,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形成了現(xiàn)在的揚家墳街。

3. 張氏家族祖墳墓

張之洞墓地不在武漢。

張之洞墓位于張氏祖塋墓園東北角,墳墓封土高4.5米,底部直徑7米,四通大碑立于墓前。其中兩通神道碑,一通紀念碑,一通遺愛碑。遺愛碑系門生故吏捐資所建,碑刻有張之洞興學育才的事跡及捐資者的姓名。神道兩旁布立著石像,有石馬、石羊、石猴等。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號香濤,人稱為“張香帥”,祖籍直隸南皮,出生于貴州興義府,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張之洞是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創(chuàng)辦大批軍民用工業(yè)。他還創(chuàng)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等學校。1909年去世,謚號“文襄”。

地址:滄州市南皮縣劉八里鄉(xiāng)南皮第一中學東北900米

4. 張氏宗祠在哪里

應該等待適當時機,有理有據(jù)的向媒體揭發(fā),進行實質性法律訴訟。

5. 張家祖先陵墓在哪里

盜墓筆記說墓有長沙的血尸墓,找到戰(zhàn)國帛書。山東臨沂的七星魯王宮,魯殤王的墓。西沙海底墓,汪藏海的墓。秦嶺神樹處的厙族族長的墓(后來的不言騎也在里面)。

長白山的云頂天宮,汪藏海建造的萬奴王的墓。塔木托的西王母宮,西王母的墓。

巴乃張家古樓,張家的墓。還到過陳皮阿四去過的長沙鏡兒宮。

6. 張氏先塋碑

張氏始祖小八郎公,營公八子,遷居蕉嶺神崗,為神崗開基始祖,宋元陽季之秋其各支后裔各移他鄉(xiāng),念八留守神崗,念八后至良善公才記載生庚,若有譜記良善以上有生庚的是偽譜,也有念八叫什么的是偽譜,是后代給先人起名,是亂套的,(有明代小八郎后仕道公譜為證),生一子十九郎德裕公,(有十九郎公墓為證),十九郎生二子:念二郎公(生於宋朝,有碑為證)、念八郎公。小八郎與化孫是同世代人,是兩大宗支,兩條祖源路線。

有人說是彼云之子,那是廣東嘉應州四十二房合修后才套的,古時候是抱團取暖,族大無人敢欺,新時代是攀附。廣東四十二房合譜合祠,實際? ??四十二個宗支,后全修於化孫名下。

化孫原名叫傳萬衍公,傳萬公墓碑也無化孫二字,太拔君紹原名是六十郎張公(有太拔舊譜和六十郎張公“君紹”墓碑為證)。

都是不同宗支,我們不可亂否定,要實地考查,親自去看傳萬公、六十郎公、小八郎公、十九郎公、念二郎公等的墓再加上史料和族譜,就明白了。注:小八郎公墓碑在1982年修碑時已加上騰玉二字,失去考證價值,是不懂族史和沒有祭拜過十九郎公等墓的人造成,此碑上把良善公的爺爺和父親寫成兄弟,已明顯體現(xiàn)出假料。

后人不能人云亦云。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尊重上祖,后人哪里會知道上祖是怎么出生的,是生於哪年,不要欺師滅祖,按小八郎八世孫庭春公生於1391年,又按化孫公新譜記的念二1300年,1391-1300=91,六代人哦不要自欺欺人,化孫公新譜上又記念二公之子三十七郎生於1308年,子生父,實際三十七郎生於宋朝(有墓碑為證)。

總言:小八郎與傳萬公(化孫)是兩大宗支,六十郎公“君紹”也應該是另外一支,全修混了。

7. 張家灣墓地

1.周文王陵:咸陽周陵鄉(xiāng)周陵中學內。

2.周武王陵:咸陽周陵鄉(xiāng)周陵中學內。

3.周成王陵:咸陽市周陵鎮(zhèn)陵照村南。

4.周康王陵:咸陽市周陵鎮(zhèn)陵東。

5.周共王陵:咸陽市畢塬上。

6.隋恭帝陵:咸陽市乾縣陽洪鄉(xiāng)乳臺村南500米處。

7.昭帝平陵(劉弗陵):咸陽市秦都區(qū)大王村至互助村之間(在咸陽火車站坐12路,大王下)。

8.成帝延陵(劉驁):咸陽城北5公里處渭城區(qū)周陵鄉(xiāng)馬家窯村。

9.平帝康陵(劉衎):咸陽城北7.5公里處渭城區(qū)周陵鄉(xiāng)大寨村

10.元帝渭陵(劉奭):咸陽市渭城區(qū)周陵鄉(xiāng)新莊村。

11.惠帝安陵(劉盈):咸陽市韓家灣鄉(xiāng)白廟村。

12.高祖長陵:咸陽市窯店鄉(xiāng)北的咸陽原上。

13.景帝陽陵:咸陽市秦都區(qū)張家灣機場汽車專用公路西側。

14.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乾陵: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15.僖宗李儇靖陵:咸陽市乾縣東北4.5公里的南陵村。

16.肅宗李亨建陵:咸陽市禮泉縣北12公里的石馬嶺。

17.太宗李世民昭陵:咸陽市禮泉縣東北2.5公里的九嵕山主峰上。

18.宣宗李忱貞陵:咸陽市涇陽縣西北30公里黃村北的仲山之上。

19.德宗李適崇陵:咸陽市城北45公里涇陽縣蔣路鄉(xiāng)的嵯峨山。

20.敬宗李湛莊陵:咸陽市三原縣東北十五公里陵前鄉(xiāng)柴家窯村東250米

21.武宗李炎端陵:咸陽市三原縣東北17公里徐木塬桃溝村北。

22.高祖李淵獻陵:咸陽市三原縣東北徐木鄉(xiāng)永合村西。

8. 張家古墓在哪里

應該83歲左右

小哥張起靈的生平時間線如下:

1、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小哥出生于尼泊爾境內,母親為康巴落族人,藏醫(yī)白瑪,父親是張家純血族人。

2、1933年,白瑪沉睡,小哥被化名董燦的張家族人,帶回張家。

3、1934年,小哥回到東北張家本家,被確定擁有麒麟血。

4、1935年,小哥被定為周穆王龍紋石盒中的圣嬰,被張家選為張家下一任族長的張起靈的繼承人。

5、1936年,董燦失蹤,小哥被送給張家一對夫婦收養(yǎng),并且開始接受族內的相關訓練。

6、1937年,張海客,張海杏來到本家,跟張起靈相識,同時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

7、1938年,張起靈全面接受張家訓練,包括縮骨術,發(fā)丘指和中國古墓機關相關知識。

8、1939年,張家人盜黃河古墓,開始內斗,張起靈被養(yǎng)父用來取血驅蟲。

9、1940年,張起靈發(fā)現(xiàn)蝎子古墓,并且初次探索,做好標記。

10、1 941年,張起靈和張海客開始十年放野訓練。

11、1942年,張起靈到達黃河古墓,發(fā)現(xiàn)了董燦的尸體,了解了當年發(fā)生的故事內幕。

12、1943年,張起靈在探蝎子古墓,順手救出張海客等放野的張家孩子。

13、1944年,張起靈放野成功,回歸張家。

14、1945年,張家族長在泗水城古墓遭人暗算,死在古墓之中,族長信物,青銅母鈴鐺丟失。

15、1946年,張家族長死亡,家族長生信仰崩塌,張家分裂,張海客所在分支遷往香港。

16、1947年,張起靈在探張家族長死亡古墓,帶出族長信物,鎮(zhèn)魂鈴。

17、1948年,張起靈回到張家,繼承張家族長之位,成為最后一任張起靈。

18、1949年,開國大典,張啟山站在了城樓之上。

19、1950年,狗五爺盜血尸墓《盜墓筆記》故事線正式開始。

20、1951年,張起靈向張啟山求助,張啟山帶領九門幫助張起靈,張家秘密第一次向外界透漏。

省略部分時間線...

21、2004年11月4日,張起靈被吳邪救出,潘子重傷死亡。

22、2004年11月7日,張起靈離開,獨自完成自己使命。

23、2005年8月7日,張起靈跟吳邪告別,前往二道白河。

24、2005年8月15日,張起靈進入青銅門,跟吳邪定下十年之約。

25、2005年8月15日-2015年8月17日,十年飲冰,難涼熱血,靜候靈歸。

26、2015年8月14日,吳邪來到青銅門外,十年之約結束,張起靈歸來。

9. 張氏墓園在哪個城市

(1)出自姬姓。據(jù)《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張氏,世代仕晉,晉分為三,又世代仕韓,此即晉之公族,以字為氏。(2)改姓。三國魏張遼原姓聶,改姓張。(3)漢代以后道教自稱源于黃帝,而盛行黃帝賜姓張氏的說法,道教領袖多為張氏。(4)據(jù)《元和姓纂》云: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張星,因姓張氏。《世本》記載:黃帝子揮為弓正,始制弧矢,張網(wǎng)羅,姓張氏。說是黃帝的兒子揮,發(fā)明了弓箭。賜姓張。河北省邢臺地區(qū)的清河縣有揮公墓。 張姓在宋《百家姓》列為第24姓,在當代中國列為第3姓,2007年4月24日公布8750.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83%,在文登2007年底統(tǒng)計32340人,為第4姓。永遠的張三。

據(jù)《張氏譜書》記載:元至元年間由四川敘永廳永寧縣八甲村遷入榮成,其后散居崖頭、丁家、張家、刁家溝、八甲、福臺山、港西、港山后、青埠嶺、漢章泊及文登等地。

登州府文登縣七甲十二社張家莊張姓字輩:德天云世景,洪學永萬春,景年祥文城,繼序培忠厚,希延萬世榮。

10. 張集公墓在什么地方

合肥真的不是很好玩,

城市中心環(huán)城有四個公園,

步行街能吃好吃的能逛街,

小資一點喝酒吃飯的話,可以去1912、罍街、老報館、中隱隱于市。

再有就是寧國路的龍蝦一條街,

大圩的花海,

植物園看梅花,

蜀山下有動物園,

政務區(qū)有天鵝湖、徽園,

西北邊有三國遺址公園,

南邊巢湖邊那有萬達游樂場、岸上草原、濕地公園等,

南邊再遠一點可以坐車去5A景區(qū)三河古鎮(zhèn)。

不過,合肥真的不好玩。不適合旅游。

坐一回二貨的搬運工。

合肥18個4A景區(qū)

1、包公園

包公園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屬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整個包公園占地30.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5公頃,總體布局為開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全園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包公 “忠、孝、清、廉”的一生。門票:進入公園免費,內部小景點聯(lián)票(? ??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成人票50元,包公祠單買成人票20元,包公墓(含清風閣)單買成人票35元,浮莊單買成人票5元。夏季17:00停售、冬季16:30分停售;安徽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證免票;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免票。公交:途徑包公園公交站的有 119路、 11路、 11路臨時調整、154路、226路、6路。地址:合肥市蕪湖路72號

2、徽園

徽園是1999年為歡慶新中國建國五十周年而建設的大型安徽紀念園。東部皖北園區(qū)采用皇家園林建筑風格,西部皖南園區(qū)以徽派建筑皖南水口園林為主要思路,中部有極具現(xiàn)代建筑風格的世紀橋和世紀廣場,全省17個城市在相應的區(qū)位均建有代表各自地方文化特色的標志性建筑物,既相對獨立成園,又與相鄰各園及整個園區(qū)相隔益彰。門票:價格為20元。1.2~1.4兒童為10元,1.2以下免費。老人和退伍軍人持老年證可以免費。公交:途經(jīng) "徽園" 的公交線路有126路 150路 20路 602路 605路 80路地址:合肥市繁華大道276號

3、省博物院

安徽省博物館陳列大樓建筑面積11580平方米,文物庫房4156平方米。館藏 文物有歷代銅、陶、瓷、金、 銀、玉器、貨幣、書畫、民俗、磚雕石刻、文房四寶、革命文物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文物等,總計104684件。門票:免費,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起停止取票、入場);星期一(除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外)閉館。公交:乘13路到祁懷路口下,向南直行500米到安徽博物院。乘129路到安徽合肥體育中心下,向北直行600米到安徽博物院。乘166路到五爪塘站下,向西行100米至懷寧路再向北直行500米到安徽博物院。地址:合肥市蜀山區(qū)懷寧路268號

4、三河古鎮(zhèn)

三河鎮(zhèn)位于肥西縣南端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豐樂河、杭埠河在此匯合,三河鎮(zhèn)以水鄉(xiāng)古鎮(zhèn)為特色,薈萃了豐富的人文觀景,形成了江淮地區(qū)獨有的“八古”景觀,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樓和古戰(zhàn)場。歷史上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門票:1、門票包含景點:六景聯(lián)票65元一人(楊振寧舊居、劉同興隆莊、鶴廬、仙姑樓、古娛坊、國粹樓)2、學生票半價,兒童票半價(1.2m以下免票;1.2-1.4m購兒童票) ,老人票半價(70歲以上免票;60-70歲購半價票),軍人免票。交通:在合肥的旅游汽車站、南門換乘中心可以坐到直達三河的中巴車。合肥到三河古鎮(zhèn)乘車路線:1、從合肥的旅游汽車站坐小巴去三河。票價14元,路程在1小時左右。基本全天都有車。很多去那個方面其他地方的車也會途徑三 河。2、從南門換乘中心或東流路上乘坐三河的中巴班線,或者是合肥-白山的小巴,乘坐舒適,票價12元左右。(乘坐1路、117路、150路、152路、 156路、163路車可以到達南門換乘中心)地址:肥西縣南端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

5、合肥野生動物園

合肥野生動物園位于合肥市西郊風景秀麗的大蜀山西南麓,距市中心15km,占地 1530畝,海拔50m~90m。園內山勢蜿蜒起伏,曲徑通幽;草木茂盛,綠樹參天;空氣清新,水質潔凈。門票:成人票價,35元;兒童票價,17元(1.2-1.4米的兒童);免票條件,安徽省60周歲以上的老人、合肥市勞模、現(xiàn)役軍人、殘疾人、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免票)交通:801、234、48路地址:合肥市蜀山區(qū)望江西路600號

6、元一雙鳳湖國際旅游度假區(qū)

安徽元一雙鳳湖國際旅游度假區(qū)是一個集高爾夫球運動和休閑為一體的高級旅游度假區(qū)。位于風光旖旎、總占地2000多畝。度假區(qū)擁有獨具特色的五星級據(jù)點,為旅游休閑提供了周到、細致的星級酒店服務。公交:雙墩鎮(zhèn)有直達班車。自駕車,由市區(qū)經(jīng)二環(huán)路上的雙風大道,乘車約? ?個小時即達。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地址:合肥市雙鳳開發(fā)區(qū)雙鳳湖畔

7、紫蓬山

“紫蓬山”又名李陵山,位于肥西縣農(nóng)興鎮(zhèn)南,距離市區(qū)約20公里,有“森林大道”相通,自清代開始便有“廬陽第一名山” 之稱。紫蓬山層巒疊嶂,連綿不絕,山環(huán)水繞,森林茂密,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尤以怪石、奇樹、碧水、珍禽為四大特色,構成了廬陽一幅得天獨厚的立體風景畫卷。當代中國最大的書院——西廬書院,就位于紫蓬山核心風景區(qū)北側。書院占地80畝、建筑面積數(shù)萬平米。交通:合肥市區(qū)可乘坐80路公交地址:合肥市肥西縣農(nóng)興鎮(zhèn)南

8、紫薇洞

紫微洞位于巢城北郊,又稱雙井洞,因洞有大小兩個天然井狀出口而得名。總長3000米,主洞長達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狀,以雄、奇、險、幽見長,融自然、人文景觀于一體,為“江北第一大洞”。紫微洞與一般溶洞不同,紫薇洞是由于常年受地下河的沖刷而形成的廊道式溶洞,水源可能是在洞形成時來自四面八方,既有地表水也有地下水。紫薇洞旁邊還有個王喬洞時安徽省唯一的一座摩崖石窟,里面所有的雕像除了一個稍微大點的有頭以外,其他的都沒有頭。是什么原因形成的“無頭佛”,一直不得而知。門票:60元/人交通:合肥-合巢蕪高速G50-巢湖半湯路口下-經(jīng)外環(huán)-紫微洞風景區(qū)。阜陽、淮南-合淮阜高速-合肥-滬蓉高速-轉蕪合高速G50-巢湖半湯路口下-經(jīng)外環(huán)-紫微洞風景區(qū)。紫薇洞在荊亭山上,市內乘一路公交到底站后徒步走一段路,大約一千米。(坐出租車大約五元)地址:巢湖市北郊西紫薇山上

9、岱山湖

岱山湖湖面7500畝,相當于杭州西湖的面積。岱山湖原為解放后當?shù)剜l(xiāng)民修建的一座水庫,因離城較遠,四周全為鄉(xiāng)村田野,未遭任何污染,給人以清純自然的親 切感。立于岸邊,放眼望去,只見萬畝湖面清波蕩漾,四周群峰丘坡疊翠。湖面東部開闊,西部曲折蜿蜒,并天然形成眾多的港汊。門票:30元/人交通:1、合肥—店埠—路口—梁園—張集—楊塘—古城—岱山湖2、合肥—店埠—石塘—馬湖—楊塘—古城—岱山湖3、合肥—店埠—路口—梁園—響導—陳集—廣興—古城—岱山湖地址:古城鎮(zhèn)

10、三國遺址公園

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臨肥水(古施水)故道,西鄰雞鳴山、將軍嶺,東距合淮公路8公里的合肥市廬陽區(qū)三十崗鄉(xiāng)公園路,主要景點有新城文物陳列館、東城門、夯土練兵指揮臺、兵器鑄造窯址、飲馬池、時光隧道、舟師塢、雕塑廣場、石刻廣場等。門票:成人25元/人;兒童13元/人。公交:300路地址:合肥市廬陽區(qū)三十崗公園路1號

11、李鴻章故居-享堂

李鴻章故居是晚清軍政大臣李鴻章的家宅,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繁華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qū)民居建筑。布局整齊,結構嚴謹,雕梁畫棟,占地面積 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僅存的規(guī)模最大的名人故居。1902年李鴻章的靈柩從北京輾轉運回合肥,1903年葬于合肥東郊的大興集。李氏家族后人為祭祀 他,在墓旁建造了規(guī)模龐大的享堂。門票:20元(李鴻章故居)交通:4路; 5路; 14路; 46路; 166路; 512路; 701路; 快速公交1號線地址:合裕路合鋼二廠大門西側(李鴻章享堂)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號(李鴻章故居)

12、三十崗鄉(xiāng)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旅游區(qū)

三國故壘,生態(tài)之鄉(xiāng),天然氧吧——廬陽區(qū)三十崗鄉(xiāng),國家AAAA級景區(qū),安徽省環(huán)境優(yōu)美鄉(xiāng)鎮(zhèn),安徽省優(yōu)秀旅游鄉(xiāng)鎮(zhèn),安徽省休閑農(nóng)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星級示范園區(qū),安徽省省級服務業(yè)集聚區(qū)。門票:成人25元/人;兒童13元/人。? ??交:300路地址:合肥市廬陽區(qū)

13、肥西老母雞家園

占地2200余畝的肥西老母雞生態(tài)家園,位于肥西縣境內中部山區(qū),距合肥市區(qū)僅40分鐘的車程。該園區(qū)山清水秀,林木茂密,游人罕至,是一座自然的生態(tài)植物園。目前,在生態(tài)養(yǎng)殖和苗木栽培的基礎之上,即將建成集餐飲、住宿、體驗、娛樂為一體的農(nóng)業(yè)休閑度假園。肥西老母雞家園.jpg在菜園、果園、魚塘和雞場,游客可親手采摘生態(tài)種植的蔬菜瓜果,親手捕捉生態(tài)養(yǎng)殖的活雞鮮魚;可在農(nóng)家餐廳品嘗原汁原味的土菜野味,也可在山野處親手燒烤、野炊。門票:10元/人交通:可從合肥市區(qū)乘坐至上派的車地址:肥西三崗(原英山林場)

14、金孔雀溫泉旅游度假村

巢湖金孔雀溫泉旅游度假村是一家集度假、健身、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商務型度假酒店,占地面積超過

3564000

平方米,它坐落于著名的溫泉之鄉(xiāng)安徽廬江湯池,近靠廬江火車站,毗鄰合安高速公路,距合肥駱崗機場僅45分鐘路程。門票:128元交通:到達合肥機場、火車站從南門換乘中心轉廬江湯池班車到達金孔雀合安高速(合肥至安慶方向)廬江軍鋪收費站下。地址:巢湖市廬江縣湯池鎮(zhèn)外經(jīng)大道。

15、非遺園

合肥非遺園占地3500畝,按照歷史和形態(tài)對中國文化進行分類,設置了楚漢文化園、千年文房四寶園、佛藝園、大自然玩樂園、中華物產(chǎn)園等子園區(qū)。園區(qū)同時引 入了民間舞龍舞獅表演、七十二行當起源演示暨表演、黎陽仗鼓、皮影戲、木偶戲、鳳陽花鼓等等。非遺園將突出打造文化與科技、與旅游融合的特色,成為合肥版 的迪斯尼樂園,近年來,無數(shù)莘莘學子在這里度過了美好又充實的暑假。門票:學生票20元/人,普通票58元/人交通:乘坐143路到崗集鎮(zhèn)下車地址:北城區(qū)崗集鎮(zhèn)北部臥龍山

16、大圩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旅游景區(qū)

大圩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旅游景區(qū).jpg 有著“中國最美的湖區(qū)都市田園”的美譽。隨著中國農(nóng)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的實施,大圩鎮(zhèn)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網(wǎng)、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格局, 林果、蔬菜、水產(chǎn)、水禽和優(yōu)質稻米成為五大支柱產(chǎn)業(yè),大圩雪菜、葡萄、冬瓜等農(nóng)副產(chǎn)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大圩鎮(zhèn)素有“魚米之鄉(xiāng)”之譽。交通:23路地址:合肥市包河區(qū)

17、合肥植物園

合肥植物園以其生態(tài)園林風貌與植物文化相融合而著稱,是集植物種質資源保育、科研科普、旅游休憩于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是安徽省旅游局推薦的安徽十處最美的地方之一。合肥植物園目前共收集植物2000余種,其中國家一、二、三級珍稀保護樹種29種,擁有梅園、桂花園、竹園、木蘭園、石榴園、水景園、園林植物示范區(qū)、秋景 園、盆景園等9個植物專類園和三疊泉、天下第一磬、湖濱綠色走廊、藝梅館等景區(qū)。其中,石榴品種園薈萃了目前世界上已存最多的石榴品種資源。門票:每人次20元;兒童票價:1.2米以下(含1.2米)的免費入園,身高1.2至1.4米以下(含1.4米)的10元,1.4米以上執(zhí)行成人票價20元。交通:108路地址:蜀山區(qū)環(huán)湖東路123號

18、渡江戰(zhàn)役總前委舊址

渡江戰(zhàn)役總前委舊址瑤崗村位于合肥市東郊的肥東縣撮鎮(zhèn),62年前,渡江戰(zhàn)役總前委駐扎此地時,村莊四周還筑有壕溝護村,部隊和村民進出村莊只能靠浮橋通行,比現(xiàn)在更加隱蔽,因此,敵軍一直未能偵察到埋伏在他們“眼皮底下”的渡江總指揮部。開放時間:紀念館每周一至六開館(旅游旺季周日也開) 每天上午 8:00 - 下午 18:00 開放。交通:42路地址:合肥市肥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