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石寨土樓

石寨土樓

石寨土樓石寨土樓(方樓、樹德樓、郭氏宗祠)位于蕉嶺縣南磜鎮(zhèn)石寨村,于2002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方樓由該村郭姓五世祖于明代嘉靖1522年興建,至明隆慶1567年建成,為時45年,距今490多年。坐東南向西北,東、西角各有一座碉樓(俗稱火角)高出方樓約2米,總面闊33.8米,總進深26.3米,共計房屋71間,占地面積約889平方米,建筑面積3060平方米。盝頂、灰瓦面、山石三合土墻基田骨泥夯墻。

樹德樓由該村郭姓十世祖于明代天啟1622年興建,至清雍正1723年建成,為時101年,距今390多年,2006年、2007年按原貌部分修繕。坐東向西。為三層方形土樓布局,西南、東北角各有一座碉樓(俗稱火角),總面闊25.60米,總進深28.80米,共計房屋58間,占地面積約738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786平方米,附屬樓——依玉樓及議事廳占地面積約1065平方米。盝頂、灰瓦面、山石三合土墻基田骨泥夯墻。

方樓與樹德樓兩座土樓相距100米,均為三層方形土樓布局,外形呈四方形,高13米,用泥土、沙灰等夯筑成墻的三層土木結構樓房,建筑材料為就地取材的山石、黃土、杉木、灰、沙、青瓦等。土樓承重墻厚度達一米,構架桁木長達七米,檐瓦每塊達一尺寬,整體布局獨特,造型別致,結構堅固,時逾三、四百年,至今巋然屹立。

郭氏宗祠建于清康熙51年(1712年),座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2178平方米,建筑面積633平方米,為一圍四行一堂沙灰土木結構的客家圍屋。坐東北向西南。由外大門、圍墻、內大門、禾坪、堂屋、橫屋、花胎、圍龍等組成,為一堂四橫一圍龍布局,一進三間,總面闊46.4米,總進深55.6米,共計房屋50間,占地面積約258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760平方米。懸山頂、灰瓦面、山石墻基田骨泥夯墻。

石寨土樓極具典型地方特色的古代客家民居,充分顯示了客家人合族聚居的風格和艱苦開拓的精神,在土木建筑史上有重要參考價值、研究價值

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蕉嶺石寨土樓景點 梅州蕉嶺石寨土樓

1. 梅州蕉嶺石寨土樓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是客家人世代相襲、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并用夯土墻承重的大型群體樓房住宅,是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圍龍屋、客家土樓)三大類別之一,主要有福建客家土樓和廣東客家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南的永定、南靖、詔安、平和和粵東的饒平、大埔、蕉嶺等地。

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

土樓,是客家先民在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胡錦濤同志贊譽“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土樓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規(guī)模宏大的客家土樓,是山區(qū)民居建筑類型中的“巨無霸”,稱得上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航空母艦”,被譽為“東方古城堡”。

客家土樓中,尤以福建的承啟樓、振成樓、福裕樓、馥馨樓、奎聚樓、環(huán)極樓、深遠樓和廣東大埔的花萼樓、蕉嶺的石寨土樓、饒平的道韻樓等最為著名。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6年5月,由龍巖市申報的客家土樓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28。2011年5月23日,由南靖縣、華安縣申報的客家土樓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編號Ⅷ—28。

2. 蕉嶺縣石寨土樓

靈通巖風景區(qū)位于平和縣大溪鎮(zhèn)大峰山。距漳州市區(qū)116公里,屬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主峰海撥1282米,其中 “獅子峰”于懸崖峭壁間,奇峰突兀,猶如雄獅盤距,堪稱“天險”。后因明朝黃道周為大峰巖題下“靈應感通”四個字后靈通石、飄云、清泉為四大特色,險奇稱絕,整個大峰山約有十五平方公里,山石相連,巨石累累,山峰千姿百態(tài)。靈通巖大峰山由獅子、玉女、擎天、靈通、天池等七個主要山峰連成,最高峰為獅子峰,海拔1287米,崖壁峭立,峰巒疊翠,洞壑綿亙,鉤梯懸絕,雄偉壯麗,形成了七峰、十寺(巖)、十八景之說。   據專家鑒定,靈通山地形是由火山多次噴發(fā)形成的深切割地貌類型,和黃山的地貌基本相同,和武夷山的丹霞地貌也很相似。 大峰山有“菊花引路”、“三蟲游斗”、“猛虎守峽”等18景,景景奇異瑰美。獅子峰奇峰突兀,猶如雄獅盤踞。石寨巖頂,一塊巨石高聳,朝天寺座落其上。著名的靈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磐石覆蓋,下臨懸崖絕壁,唯有一條“天梯”小徑可以攀登。洞前百米高處,涓涓細流,飛濺而下點滴如珠似玉;雨后流泉飛瀑,猶如珠簾高掛,身臨其境,嘆為觀止。景區(qū)內還有臺灣“阿里山之神”吳鳳故居、黃道周講學處、林語堂故居等人文景觀和1200多年亞熱帶稀有植物及珍奇的“娃娃魚” 。 靈通巖上的靈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盤石覆蓋,下是懸崖絕壁,唯有一條“天梯”小徑可以攀登,地勢十分險要,附近有一“珠簾化雨”勝景,涓涓細泉從幾十丈高的巖石飛流而下。 三平寺景區(qū)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省漳州市屬的平和縣文峰鄉(xiāng)境內,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由義中大師創(chuàng)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總建筑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為兩組:山門、鐘鼓樓、僧房、大雄寶殿等組成前組,祖殿、齋堂、塔殿等組成後組,殿宇建筑,別具一格屢毀現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規(guī)模,是清代重建的。義中大師,在閩南一帶和海外鄉(xiāng)親中稱為“三平祖師公”,祖籍陜西咸陽高陵縣人。   這座千年古剎俗稱“三殿半”。殿宇倚山 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後高,群山環(huán)抱,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盛暑時節(jié),南風躍過林海竹濤,輕輕地吹來,令人頓覺涼快。香客進入山門,步入天井。天井兩側是蓮花池,香客沿著中間的石板路直進,登上臺階,便是整修一新、溢彩流金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寬三間,比山門的地勢高一米多,兩廊對峙,右廊壁上鑲嵌著清乾隆年間宰相蔡新等纂刻的重修三平寺碑記。香客二進““廣的殿舍。殿舍前面有一條長廊,香客須從邊門步人長廊,方能抵達殿堂。殿堂面寬三間,堂中端坐著義中大師像,是清代用樟木雕成的,高一米多。雕像關節(jié)能活動,只要有人為之支撐,即可站立,別具一格。   三平寺的最高處,也就是最後一進稱之為“塔殿”。塔殿基座高二米,正方形;重檐,面寬三間,兩側有臺階,香客欣然登上臺階,從邊門進人殿堂。殿堂正中極為光滑的水磨石籠里,有一尊三大師的跌型優(yōu)美,頭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親。這塔殿的正中,有一個圓傘形的頂蓋,構造極為雅觀別致,碑文稱之為“寶蓋”,正好罩在廣濟大師的頭上。殿壁七方碑清碑記。2]九峰鎮(zhèn)  客家土樓、中原合院式民居及閩南騎墻式樓房混雜,與山l/ur[/u話一起成為此地的通用語言,年紀稍大一些的當地人,都會說、會聽這3種方言,潮劇[/urll]l]、四平戲、漢劇等劇種在這里盛行。   九峰鎮(zhèn)土地面積211平方公里,東北距平和縣城47公里,西南與廣東饒平、大埔兩縣接壤、東南與本省秀篆鎮(zhèn)相靠,離閩粵邊界8公里。在商周至秦漢為閩越與南越交融地帶,歷史上曾先后歸屬綏安、漳浦、南勝、南靖縣管轄,1518年為平和縣城所在地,直至1949年秋,歷時431年。九峰鎮(zhèn)現有人口4.7萬人,客家人占三分之二。由于它地處閩南、潮汕、客家聚居因此,其筑風格、文化與信仰等,都帶有三重文化習俗交融混合的特殊風貌,留下許多寶貴的歷史遺跡。例如,九峰鎮(zhèn)建于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45座客家土樓,除了與其他地區(qū)土樓有著聚居、易于防守等共同點外,在內部結構上采用單元式與內向小通廊組合的方式,既有較強的私密性、又能與各家走動的特點。外部突出表現在罕照壁些區(qū)土。目前,九峰鎮(zhèn)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1處,有明清時期的縣衙遺址、明城墻殘跡、古窯址、寺院、宗祠、rl]l]、牌坊等建筑,成為閩省罕見的內涵博大、風情獨特的地區(qū)之一。侯山宮[/tit [u位于平和縣小溪鎮(zhèn)西林村,平和一中的西側,地處花山溪流域的河谷盆地中。東北距鎮(zhèn)政府0.9千米,距平和縣城約1.5千米。西林村是琯溪蜜柚的發(fā)源地,種植琯溪蜜柚已有400多年歷史,從而使平和縣成為中國琯溪蜜柚之鄉(xiāng)和全國最大的琯溪蜜柚交易市場。侯山宮是一座具有閩南特色的宮廟建筑,坐西北朝東南,為石、磚、木結構,占地約139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為432平方米。主體建筑由門樓、天井和正殿等組成。正殿為單檐懸山式屋頂,屋脊裝飾繁麗,具有較高工藝水平。主體建筑左側為重修的碧云室,門樓前是大埕。門樓依托宮廟前墻而建面闊3間,懸架。石鋪風貌。

3. 梅州蕉嶺石寨土樓在哪里

有,大部分是在梅州地區(qū)

客家土樓也稱福建土樓,其中以福建龍巖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樓最為有名,在中國漢族傳統建筑中,客家土樓獨具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余座,規(guī)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學實用,又有特色。中國客家民居建筑“福建土樓”建筑群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客家土樓,也稱客家土圍樓、客家民居,圓形圍屋,是世 界民居中一朵罕見的奇葩。

客家土樓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龍巖市,漳州、廣東饒平縣、梅州市大埔縣。 其中以永定縣和南靖縣內的客家土樓最具規(guī)模,造型也最為壯觀,永定客家土樓坐落在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內。

1、石寨土樓亦稱方樓,石寨土樓坐落于梅州市蕉嶺縣南礤鎮(zhèn)石寨村建于明末嘉靖年間,為當地郭姓五世祖所建,時歷300多年日曬雨淋,至今仍保存完好。

2、梅州市梅江區(qū)承德樓

承德樓位于梅州中心區(qū),是梅州市內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建屋人梁氏炯昌公,號星樓,是廣東嘉應州(今梅州)三角安定壹折桂窩人氏。二十世時任暹羅(即現泰國)華人華僑僑領,同時亦經商做生意。

3、梅州市梅縣區(qū)世德堂

世德堂是明末翰林李二何的胞兄李匪何的兒子李椅建造的,它位于梅江與松源河交匯處附近,離松口鎮(zhèn)1.5千米的銅琶村下店。該屋建于1645年,總面積約7000 平方米,共有72天井,36廳,12個門樓,299間房,2口水井,相傳是李士淳攜太子返鄉(xiāng)避難而建的“明朝最后一座皇帝行宮”。

4、梅州梅縣區(qū)松源慶裕樓

慶裕樓坐落于廣東省梅州市與福建省交界處的梅州市梅縣區(qū)松源古鎮(zhèn)之灣溪村,地處灣溪村地處武夷山脈南端。慶裕樓由灣溪陳氏子孫建造,建樓兩百多年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走出去的才俊數不勝數。慶裕樓占地一萬多平方米,結合客家圍龍的結構和徽派建筑的藝術風格,廊腰縵回,檐牙高啄。房屋的構造,正中央是大廳,四周一百多間房子環(huán)環(huán)相繞。2008年被評為梅州市重點文化遺產保護對象。

5、饒平“道韻樓”

饒平縣三饒鎮(zhèn)南聯村道韻樓,

樓內房屋分3進,共深29米,后進為3層高樓。年逾400多年歷史的族居土樓--道韻樓以“古、大、奇”而名聞海內外。據稱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道韻樓俗稱大樓,周長328米、高11.5米、墻厚1.6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它有別于贛南、閩西北的正方形或矩形為平方布局的客家圍屋,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樓內最多時曾居住600余人,而今仍有160多人在此安居。

4. 梅州客家土樓

客家三大名山分別是梅縣陰那山、平遠縣項山甑、豐順縣銅鼓嶂。

綜合排名第一的山是梅縣陰那山。理由如下:1、陰那山的海拔高度為1200余米,風景最美,知名度高,山下有歷史悠久的靈光寺。2、此山有多條成熟的徒步線路,主要有東西南北四條線路,倍受梅州戶外達人的青睞。

排名第二的是平遠縣項山甑,此山海拔1529.8米,是梅州市的第二高峰。它擁有梅州最大的草坪,風景非常優(yōu)美,可稱為梅州版"武功山”。

排名第三的是豐順縣銅鼓嶂,它也是梅州市最高峰。經過多年開發(fā),此山成為粵東地區(qū)著名的風景旅游區(qū)。可在山上看梅州市最美的日出日落,也可在山上露營。

5. 梅州客家土樓旅游攻略

龍巖土樓位于永定區(qū),如何報團游的話,導游會帶你游。

個人建議自由行,

首先根據時間安排好往返的車。再根據游玩時間選擇土樓景點玩看是否選擇交通便利的景點等。因為在永定土樓群有多處,有洪坑,南溪,初溪,高北四處。

其次,根據時間安排路線,火車站來永定土樓玩的話,那么出站即有往景區(qū)的車,當然三兩個人拼車直往也不錯的。

再次,永定位于閩西革命老區(qū),亦是客家聚居地,因而來土樓游玩,客家美食與紅色文化不容錯過!

最后,住宿一定要先安排好,不然游玩一天疲憊后還得四處找投宿地!

6. 梅州土樓旅游攻略位置

永定土樓到梅州的距離是130公 里,開車大約需要2個小時。

7. 梅州大埔土樓

開放

花萼樓位于大埔縣大東鎮(zhèn)聯豐村大丘田,距縣城有45公里,建于明萬歷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花萼樓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筑。共有三環(huán),內環(huán)為一層30個房間,二環(huán)為二層60間,外環(huán)為三層120間,共有210個房間。樓高11.9米,樓的墻體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層寬2米。頂層寬1.3米,樓頂為木梁灰瓦。整樓的第一層不設窗,第二、三層墻上設有內小外大呈三角的槍眼,整座樓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大門框用厚而寬的花崗巖石板組成,大門板釘上堅厚的鐵皮,這些門窗設施是為抵御外人侵擾而特意設計的。樓內有面積為283.4平方米的圓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鵝卵石鋪成,中心裝飾著一個直徑3米的古錢幣圖案,寓意著人們祈求豐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側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生活之用。樓內還有礱、碓等常用生活設施。整個土樓布局合理、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現樓內還住著十多戶林姓人家。

蕉嶺石寨土樓景點 蕉嶺石寨土樓景點簡介

1. 蕉嶺石寨土樓景點簡介

有,大部分是在梅州地區(qū)

客家土樓也稱福建土樓,其中以福建龍巖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樓最為有名,在中國漢族傳統建筑中,客家土樓獨具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余座,規(guī)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學實用,又有特色。中國客家民居建筑“福建土樓”建筑群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客家土樓,也稱客家土圍樓、客家民居,圓形圍屋,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見的奇葩。

客家土樓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龍巖市,漳州、廣東饒平縣、梅州市大埔縣。 其中以永定縣和南靖縣內的客家土樓最具規(guī)模,造型也最為壯觀,永定客家土樓坐落在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內。

1、石寨土樓亦稱方樓,石寨土樓坐落于梅州市蕉嶺縣南礤鎮(zhèn)石寨村建于明末嘉靖年間,為當地郭姓五世祖所建,時歷300多年日曬雨淋,至今仍保存完好。

2、梅州市梅江區(qū)承德樓

承德樓位于梅州中心區(qū),是梅州市內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建屋人梁氏炯昌公,號星樓,是廣東嘉應州(今梅州)三角安定壹折桂窩人氏。二十世時任暹羅(即現泰國)華人華僑僑領,同時亦經商做生意。

3、梅州市梅縣區(qū)世德堂

世德堂是明末翰林李二何的胞兄李匪何的兒子李椅建造的,它位于梅江與松源河交匯處附近,離松口鎮(zhèn)1.5千米的銅琶村下店。該屋建于1645年,總面積約7000 平方米,共有72天井,36廳,12個門樓,299間房,2口水井,相傳是李士淳攜太子返鄉(xiāng)避難而建的“明朝最后一座皇帝行宮”。

4、梅州梅縣區(qū)松源慶裕樓

慶裕樓坐落于廣東省梅州市與福建省交界處的梅州市梅縣區(qū)松源古鎮(zhèn)之灣溪村,地處灣溪村地處武夷山脈南端。慶裕樓由灣溪陳氏子孫建造,建樓兩百多年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走出去的才俊數不勝數。慶裕樓占地一萬多平方米,結合客家圍龍的結構和徽派建筑的藝術風格,廊腰縵回,檐牙高啄。房屋的構造,正中央是大廳,四周一百多間房子環(huán)環(huán)相繞。2008年被評為梅州市重點文化遺產保護對象。

5、饒平“道韻樓”

饒平縣三饒鎮(zhèn)南聯村道韻樓,

樓內房屋分3進,共深29米,后進為3層高樓。年逾400多年歷史的族居土樓--道韻樓以“古、大、奇”而名聞海內外。據稱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道韻樓俗稱大樓,周長328米、高11.5米、墻厚1.6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它有別于贛南、閩西北的正方形或矩形為平方布局的客家圍屋,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樓內最多時曾居住600余人,而今仍有160多人在此安居。

2. 寨頂石厝景區(qū)

1東湖尖 1681.9 永泰嵩口鎮(zhèn)里洋村 永泰最高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2 獅形尖 1618 永泰洑口鄉(xiāng)

3 石筍硑 1604 永泰洑口鄉(xiāng),與仙游、德化縣交界

4 山尾岐 1564 永泰洑口鄉(xiāng)

5 雞冠山 1541 永泰嵩口鎮(zhèn)赤水村

6 牛姆山 1403.7 閩侯大湖鄉(xiāng)嶺頭 閩侯最高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6.5 黑橋坑頭 1390 閩侯大湖鄉(xiāng)嶺頭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7 石洋山 1384.9 閩侯大湖鄉(xiāng)嶺頭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8 須彌山 1368.7 閩清東橋鄉(xiāng)與古田縣交界 閩清最高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9 鯉魚上天 1342 永泰梧桐鎮(zhèn)三富村

10 獅頭蒂 1337.7 閩侯廷坪鄉(xiāng)后溪

11 老鷹尖 1306 永泰嵩口鎮(zhèn)

12 豬母崗 1271.7 閩清下祝鄉(xiāng)

13 腹桂山 1267.7 閩清白樟鄉(xiāng)白云村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14 貓 山 1255 閩候大湖鄉(xiāng)嶺頭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15 牛牳山 1251 羅源霍口鄉(xiāng)佳湖村西北 羅源最高

16 大黨山 1243.5 閩侯廷坪鄉(xiāng)西山

17 玳瑁峰 1237.7 閩清三溪鄉(xiāng)山墩村的白巖山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18 天湖頂 1231 閩侯洋里鄉(xiāng)田當

19 蓮花山 1217.2 閩清永泰縣交界永泰長慶鄉(xiāng)先峰村

20 老梯重 1215.8 羅源霍口鄉(xiāng)岐峰村雙貝自然村

21 南尾坑 1215 閩候洋里鄉(xiāng)梧洋

22 佳湖山 1214 羅源佳湖村,峰頂平坦有一湖,風景佳致

23 蓮花峰 1213.2 閩侯洋里鄉(xiāng)友泉與閩清縣交界閩清 東橋鄉(xiāng)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24 橄欖崗 1210 閩清 桔林鄉(xiāng)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25 梧洋尖 1207.2 閩侯洋里鄉(xiāng) 劉 洋 閩清 下祝鄉(xiāng)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26 石厝頂 1201.3 閩清 后佳鄉(xiāng)

27 大湖山 1178 永泰大洋鄉(xiāng)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28 五奇仙 1177.7 閩清 梅溪鄉(xiāng)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29 劉洋尖 1177 閩候 洋里鄉(xiāng) 劉 洋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30 筆架山 1175.1 閩候大湖鄉(xiāng) 大 湖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31 雙髻峰 1171 閩侯大湖鄉(xiāng) 墻 坪

32 福鼎仙 1169.2 閩清 后佳鄉(xiāng)

33 坑坪頂 1167.3 閩清 桔林鄉(xiāng)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34 大 山 1162.3 閩侯 廷坪鄉(xiāng) 后 溪 羅源霍口鄉(xiāng)川邊村西

35 石人岡 1148 羅源川邊村與大山之間

36 大湖仙 1147 閩侯 鴻尾鄉(xiāng) 南 園 與閩清縣交界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37 松洋壟 1114 閩侯 竹岐鄉(xiāng) 春 光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38 王頭洋 1136 閩清 桔林鄉(xiāng)

39 小人仙 1136 閩清 梅溪鄉(xiāng)

40 四維山 1132.6 閩清 桔林鄉(xiāng)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41 麒麟山(北旗山) 1129.3 晉安區(qū)日溪與紅寮交界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42 石虎山 1127 閩侯 鴻尾鄉(xiāng) 南 園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43 高蓋山 1127 永泰大洋鄉(xiāng)棋桿村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44 白將岐 1124.5 閩清 美菇林場

45 東(壺)湖山 1121 永泰大洋鄉(xiāng)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46 嶂山 1120 永泰長慶鄉(xiāng)上洋村

47 方壺山 1120 永泰盤谷鄉(xiāng)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48 仙山 1119 永泰同安鄉(xiāng)荷洋村,早年山上有小寺

49 五奇仙 1117.7 閩侯 洋里鄉(xiāng) 金 田

50 天臺山 1117.2 閩侯竹岐鄉(xiāng) 天 臺 與永泰縣交界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51 石牛山 1116 閩侯大湖鄉(xiāng) 墻 坪

52 大將山 1116 閩侯廷坪鄉(xiāng) 羅 橋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53 歪尾峰 1114 羅源霍口鄉(xiāng)岐峰村。

54 挺旗峰 1108.2 羅源中房鄉(xiāng)大園村附近

55 響港石山 1106 閩清 東橋鄉(xiāng)

56 飛仙巖 1104.6 羅源中房、洪洋、西蘭3鄉(xiāng)交界處。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57 虎頭山 1103 閩侯 廷坪鄉(xiāng) 汶 合

58 石筍岐 1098 永泰蓋洋鄉(xiāng)石塘、湖頭村之間

59 筆架山 1095.7 閩清 下祝鄉(xiāng)

60 筆架山 1089 閩清 下祝鄉(xiāng)

61 可無仙 1087.3 閩侯竹岐鄉(xiāng) 羅 洋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62 天池尖 1084 永泰嶺路鄉(xiāng)七斗村

63 巖 廠 1076.7 閩侯大湖鄉(xiāng) 蘭 田

64 將峰頂 1074 閩侯 廷坪鄉(xiāng) 馬 厝

65 右 山 1069.6 閩侯大湖鄉(xiāng) 嶺 頭

66 仙奶崗 1063 閩清 桔林鄉(xiāng)

67 將軍崗 1060.1 閩清 下祝鄉(xiāng)

68 老鷹石 1058 閩侯竹岐鄉(xiāng) 春 光

69 白云山 1058 閩清 雄江鄉(xiāng)

70 獅頭岡 1054 羅源霍口鄉(xiāng)黃鶴村

71 牛場山 1051.9 日溪與紅寮交界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72 牛背山 1049 閩侯 鴻尾鄉(xiāng) 大 罕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73 鳳凰山 1048.1 羅源中房鄉(xiāng)疊石村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74 上橫路 1048 閩侯鴻尾鄉(xiāng) 巖 頭

75 五谷仙 1047 閩清 池園鎮(zhèn)

76 尖指崗 1045 閩清 下祝鄉(xiāng)

77 四角丘 1044 閩清 下祝鄉(xiāng)

78 文筆峰 1042.8 羅源鳳凰山北1.5公里。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79 丹地隔 1041 閩清 白樟鄉(xiāng)

80 馬嵐山 1039.6 閩侯 大湖鄉(xiāng) 后 井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81 雞景仙 1037.9 閩清 三溪鄉(xiāng) 登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82 鯉魚山 1035 閩侯廷坪鄉(xiāng) 羅 橋

83 虎頭巖 1035 永泰盤谷鄉(xiāng)

84 五門薦 1033.4 閩侯竹岐鄉(xiāng) 山 洋與上街鎮(zhèn)交界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85 鴨仔崗 1029 閩清 下祝鄉(xiāng)

86 缺鼻峰 1028.5 連江 蓼 沿 連江最高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87 紅鼻尖 1027 永泰梧桐鎮(zhèn)三富村

88 牛壟面 1025.3 閩清 金沙鄉(xiāng)

89 長箭山 1023.7 閩清 雄江鄉(xiāng)

90 坪路坪 1022.6 閩侯大湖鄉(xiāng) 新 塘

91 梧溪寨 1016.8 閩侯洋里鄉(xiāng) 梧 溪 與閩清縣交界

92 鼓頭山 1016 連江丹 陽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93 鵝角侖 1014.8 閩侯 廷坪鄉(xiāng) 溪 源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94 坡老巖 1013.2 閩侯鴻尾鄉(xiāng) 巖 石 與閩清縣交界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95 獅形頭 1012 永泰東洋鄉(xiāng)

96 天池頂 1010.5 閩侯上街鎮(zhèn)溪源宮與永泰縣、南嶼鎮(zhèn)交界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97 仙殿頂 1009.4 閩侯 大湖鄉(xiāng) 仙 山

98 石鼓山 1008 永泰盤谷鄉(xiāng)

99 鷹巖天 1006.6 閩侯 竹岐鄉(xiāng) 羅 洋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100 鳥嶺 1005.9 閩侯 溪源宮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101 烏巖尖 1005.9 閩侯鴻尾鄉(xiāng) 大 坑 與閩清縣交界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102 石馬寨 1005 永泰大洋鄉(xiāng)

103 石鼓山 1003 閩清 省璜鄉(xiāng)

104 彭湖山 1001.4 閩候 江洋農場 彭 湖

福州市六區(qū)七縣1000米以上山峰排行

105 寶勝山 1000.7 羅源中房鄉(xiāng)滿盾村。

106 古崖山尾 1000 福清 南通鎮(zhèn) 古 城 福清最高

3. 梅州土樓旅游攻略位置

晚上不要門票。

素有“民間故宮”之譽的龍巖培田古民居位于福建龍巖連城縣,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古村建筑規(guī)模宏大、精巧華麗,文化底蘊深厚,是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齊名的客家建筑經典之作,并被中國百家地方媒體評選為“中國十大最美村鎮(zhèn)”之一,非常值得前往參觀。

4. 蕉嶺石寨土樓景點簡介視頻

靈通巖

靈通巖:靈通巖風景區(qū)位于平和縣大溪鎮(zhèn)大峰山。距漳州市區(qū)116公里,屬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主峰海拔1282米,其中“獅子峰”于懸崖峭壁間,奇峰突兀,猶如雄獅盤距,堪稱“天險”。后因明朝黃道周為大峰巖題下“靈應感通”四個字后而改名。

靈通山以險峰、奇石、飄云、清泉為四大特色,險奇稱絕,整個大峰山約有十五平方公里,山石相連,巨石累累,山峰千姿百態(tài)。

靈通巖大峰山由獅子、玉女、擎天、靈通、天池等七個主要山峰連成,最高峰為獅子峰,海拔1287米,崖壁峭立,峰巒疊翠,洞壑綿亙,鉤梯懸絕,雄偉壯麗,形成了七峰、十寺(巖)、十八景之說。

據專家鑒定,靈通山地形是由? ??山多次噴發(fā)形成的深切割地貌類型,和黃山的地貌基本相同,和武夷山的丹霞地貌也很相似。

大峰山有“菊花引路”、“三蟲游斗”、“猛虎守峽”等18景,景景奇異瑰美。獅子峰奇峰突兀,猶如雄獅盤踞。石寨巖頂,一塊巨石高聳,朝天寺坐落其上。著名的靈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磐石覆蓋,下臨懸崖絕壁,唯有一條“天梯”小徑能攀登。洞前百米高處,涓涓細流,飛濺而下點滴如珠似玉;雨后流泉飛瀑,猶如珠簾高掛,身臨其境,嘆為觀止。景區(qū)內還有臺灣“阿里山之神”吳鳳故居、黃道周講學處、林語堂故居等人文景觀和1200多年亞熱帶稀有植物及珍奇的“娃娃魚” 。

靈通巖上的靈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盤石覆蓋,下是懸崖絕壁,唯有一條“天梯”小徑能攀登,地勢十分險要,附近有一“珠簾化雨”勝景,涓涓細泉從多少十丈高的巖石飛流而下,化為珍珠般的雨滴,飄落于路旁山。每逢雨后,流泉飛瀑,猶如珠簾高掛,游人至此,無不嘆為觀止。

三平寺

三平寺景區(qū):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省漳州市屬的平和縣文峰鄉(xiāng)境內,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由義中大師創(chuàng)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總建筑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為兩組:山門、鐘鼓樓、僧房、大雄寶殿等組成前組,祖殿、齋堂、塔殿等組成後組,殿宇建筑,別具一格歷盡滄桑,屢毀屢建,今天展現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規(guī)模,是清代重建的。義中大師,在閩南一帶和海外鄉(xiāng)親中稱為“三平祖師公”,祖籍陜西咸陽高陵縣人。

這座千年古剎俗稱“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後高,群山環(huán)抱,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盛暑時節(jié),南風躍過林海竹濤,輕輕地吹來,令人頓覺涼快。

香客進入山門,步入天井。天井兩側是蓮花池,香客沿著中間的石板路直進,登上臺階,便是整修一新、溢彩流金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寬三間,比山門的地勢高一米多,兩廊對峙,右廊壁上鑲嵌著清乾隆年間宰相蔡新等纂刻的重修三平寺碑記。

香客二進“祖殿”,即“廣濟大師義中”的殿舍。殿舍前面有一條長廊,香客須從邊門步入長廊,方能抵達殿堂。殿堂面寬三間,堂中端坐著義中大師像,是清代用樟木雕成的,高一米多。雕像關節(jié)能活動,只要有人為之支撐,即可站立,別具一格。

三平寺的最高處,也就是最後一進稱之為“塔殿”。塔殿基座高二米,正方形;重檐,面寬三間,兩側有臺階,香客欣然登上臺階,從邊門進人殿堂。殿堂正中極為光滑的水磨石籠里,有一尊三平祖師義中大師的跌坐像,塑像造型優(yōu)美,頭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親。這塔殿的正中,有一個圓傘形的頂蓋,構造極為雅觀別致,碑文稱之為“寶蓋”,正好罩在廣濟大師的頭上。殿壁兩側鑲

潮劇

有七方碑碣,都是明、清重修殿宇的碑記。

九峰鎮(zhèn):客家土樓、中原合院式民居及閩南騎墻式樓房混雜,遍布在集鎮(zhèn)與山野間;閩南話、客家話、潮州話一起成為此地的通用語言,年紀稍大一些的當地人,都會說、會聽這3種方言,潮劇、薌劇、四平戲、漢劇等劇種在這里盛行。

九峰鎮(zhèn)土地面積211平方公里,東北距平和縣城47公里,西南與廣東饒平、大埔兩縣接壤、東南與本省秀篆鎮(zhèn)相靠,離閩粵邊界8公里。在商周至秦漢為閩越與南越交融地帶,歷史上曾先后歸屬綏安、漳浦、南勝、南靖縣管轄,1518年為平和縣城所在地,直至1949年秋,歷時431年。九峰鎮(zhèn)現有人口4.7萬人,客家人占三分之二。由于它地處? ?南、潮汕、客家聚居交融地域,因此,其生活習俗、建筑風格、文化與信仰等,都帶有三重文化習俗交融混合的特殊風貌,留下許多寶貴的歷史遺跡。例如,九峰鎮(zhèn)建于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45座客家土樓,除了與其他地區(qū)土樓有著聚居、易于防守等共同點外,在內部結構上采用單元式與內向小通廊組合的方式,既有較強的私密性、又能與各家走動的特點。外部突出表現在罕見的圍垅、照壁、水池上,這些都與其他地區(qū)土樓有明顯不同。目前,九峰鎮(zhèn)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1處,有明清時期的縣衙遺址、明城墻殘跡、古窯址、寺院、宗祠、民居、土樓、牌坊等建筑,成為閩省罕見的內涵博大、風情獨特的地區(qū)之一。

侯山宮:侯山宮位于平和縣小溪鎮(zhèn)西林村,平和一中的西側,地處花山溪流域的河谷盆地中。東北距鎮(zhèn)政府0.9千米,距平和縣城約1.5千米。西林村是琯溪蜜柚的發(fā)源地,種植琯溪蜜柚已有400多年歷史,從而使平和縣成為中國琯溪蜜柚之鄉(xiāng)和全國最大的琯溪蜜柚交易市場。侯山宮是一座具有閩南特色的宮廟建筑,坐西北朝東南,為石、磚、木結構,占地約139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為432平方米。主體建筑由門樓、天井和正殿等組成。正殿為單檐懸山式屋頂,屋脊裝飾繁麗,具有較高工藝水平。主體建筑左側為重修的碧云室,門樓前是大埕。門樓依托宮廟前墻而建成。正殿為面闊3間,懸山頂,木構梁架。天井由河卵石鋪就,保存清代風貌。

5. 蕉嶺縣石寨土樓

靈通巖風景區(qū)位于平和縣大溪鎮(zhèn)大峰山。距漳州市區(qū)116公里,屬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主峰海撥1282米,其中 “獅子峰”于懸崖峭壁間,奇峰突兀,猶如雄獅盤距,堪稱“天險”。后因明朝黃道周為大峰巖題下“靈應感通”四個字后靈通石、飄云、清泉為四大特色,險奇稱絕,整個大峰山約有十五平方公里,山石相連,巨石累累,山峰千姿百態(tài)。靈通巖大峰山由獅子、玉女、擎天、靈通、天池等七個主要山峰連成,最高峰為獅子峰,海拔1287米,崖壁峭立,峰巒疊翠,洞壑綿亙,鉤梯懸絕,雄偉壯麗,形成了七峰、十寺(巖)、十八景之說。   據專家鑒定,靈通山地形是由火山多次噴發(fā)形成的深切割地貌類型,和黃山的地貌基本相同,和武夷山的丹霞地貌也很相似。 大峰山有“菊花引路”、“三蟲游斗”、“猛虎守峽”等18景,景景奇異瑰美。獅子峰奇峰突兀,猶如雄獅盤踞。石寨巖頂,一塊巨石高聳,朝天寺座落其上。著名的靈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磐石覆蓋,下臨懸崖絕壁,唯有一條“天梯”小徑可以攀登。洞前百米高處,涓涓細流,飛濺而下點滴如珠似玉;雨后流泉飛瀑,猶如珠簾高掛,身臨其境,嘆為觀止。景區(qū)內還有臺灣“阿里山之神”吳鳳故居、黃道周講學處、林語堂故居等人文景觀和1200多年亞熱帶稀有植物及珍奇的“娃娃魚” 。 靈通巖上的靈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上有盤石覆蓋,下是懸崖絕壁,唯有一條“天梯”小徑可以攀登,地勢十分險要,附近有一“珠簾化雨”勝景,涓涓細泉從幾十丈高的巖石飛流而下。 三平寺景區(qū)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省漳州市屬的平和縣文峰鄉(xiāng)境內,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由義中大師創(chuàng)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總建筑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為兩組:山門、鐘鼓樓、僧房、大雄寶殿等組成前組,祖殿、齋堂、塔殿等組成後組,殿宇建筑,別具一格屢毀現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規(guī)模,是清代重建的。義中大師,在閩南一帶和海外鄉(xiāng)親中稱為“三平祖師公”,祖籍陜西咸陽高陵? ??人。   這座千年古剎俗稱“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後高,群山環(huán)抱,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盛暑時節(jié),南風躍過林海竹濤,輕輕地吹來,令人頓覺涼快。香客進入山門,步入天井。天井兩側是蓮花池,香客沿著中間的石板路直進,登上臺階,便是整修一新、溢彩流金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寬三間,比山門的地勢高一米多,兩廊對峙,右廊壁上鑲嵌著清乾隆年間宰相蔡新等纂刻的重修三平寺碑記。香客二進““廣的殿舍。殿舍前面有一條長廊,香客須從邊門步人長廊,方能抵達殿堂。殿堂面寬三間,堂中端坐著義中大師像,是清代用樟木雕成的,高一米多。雕像關節(jié)能活動,只要有人為之支撐,即可站立,別具一格。   三平寺的最高處,也就是最後一進稱之為“塔殿”。塔殿基座高二米,正方形;重檐,面寬三間,兩側有臺階,香客欣然登上臺階,從邊門進人殿堂。殿堂正中極為光滑的水磨石籠里,有一尊三大師的跌型優(yōu)美,頭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親。這塔殿的正中,有一個圓傘形的頂蓋,構造極為雅觀別致,碑文稱之為“寶蓋”,正好罩在廣濟大師的頭上。殿壁七方碑清碑記。2]九峰鎮(zhèn)  客家土樓、中原合院式民居及閩南騎墻式樓房混雜,與山l/ur[/u話一起成為此地的通用語言,年紀稍大一些的當地人,都會說、會聽這3種方言,潮劇[/urll]l]、四平戲、漢劇等劇種在這里盛行。   九峰鎮(zhèn)土地面積211平方公里,東北距平和縣城47公里,西南與廣東饒平、大埔兩縣接壤、東南與本省秀篆鎮(zhèn)相靠,離閩粵邊界8公里。在商周至秦漢為閩越與南越交融地帶,歷史上曾先后歸屬綏安、漳浦、南勝、南靖縣管轄,1518年為平和縣城所在地,直至1949年秋,歷時431年。九峰鎮(zhèn)現有人口4.7萬人,客家人占三分之二。由于它地處閩南、潮汕、客家聚居因此,其筑風格、文化與信仰等,都帶有三重文化習俗交融混合的特殊風貌,留下許多寶貴的歷史遺跡。例如,九峰鎮(zhèn)建于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45座客家土樓,除了與其他地區(qū)土樓有著聚居、易于防守等共同點外,在內部結構上采用單元式與內向小通廊組合的方式,既有較強的私密性、又能與各家走動的特點。外部突出表現在罕照壁些區(qū)土。目前,九峰鎮(zhèn)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1處,有明清時期的縣衙遺址、明城墻殘跡、古窯址、寺院、宗祠、rl]l]、牌坊等建筑,成為閩省罕見的內涵博大、風情獨特的地區(qū)之一。侯山宮[/tit [u位于平和縣小溪鎮(zhèn)西林村,平和一中的西側,地處花山溪流域的河谷盆地中。東北距鎮(zhèn)政府0.9千米,距平和縣城約1.5千米。西林村是琯溪蜜柚的發(fā)源地,種植琯溪蜜柚已有400多年歷史,從而使平和縣成為中國琯溪蜜柚之鄉(xiāng)和全國最大的琯溪蜜柚交易市場。侯山宮是一座具有閩南特色的宮廟建筑,坐西北朝東南,為石、磚、木結構,占地約139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為432平方米。主體建筑由門樓、天井和正殿等組成。正殿為單檐懸山式屋頂,屋脊裝飾繁麗,具有較高工藝水平。主體建筑左側為重修的碧云室,門樓前是大埕。門樓依托宮廟前墻而建面闊3間,懸架。石鋪風貌。

6. 蕉嶺石寨土樓景點簡介圖片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是客家人世代相襲、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并用夯土墻承重的大型群體樓房住宅,是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圍龍屋、客家土樓)三大類別之一,主要有福建客家土樓和廣東客家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南的永定、南靖、詔安、平和和粵東的饒平、大埔、蕉嶺等地。

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 /p>

土樓,是客家先民在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胡錦濤同志贊譽“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土樓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規(guī)模宏大的客家土樓,是山區(qū)民居建筑類型中的“巨無霸”,稱得上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航空母艦”,被譽為“東方古城堡”。

客家土樓中,尤以福建的承啟樓、振成樓、福裕樓、馥馨樓、奎聚樓、環(huán)極樓、深遠樓和廣東大埔的花萼樓、蕉嶺的石寨土樓、饒平的道韻樓等最為著名。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6年5月,由龍巖市申報的客家土樓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28。2011年5月23日,由南靖縣、華安縣申報的客家土樓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編號Ⅷ—28。

梅州土樓旅游景點介紹 梅州石寨土樓景區(qū)

1. 梅州石寨土樓景區(qū)

蕉嶺縣名勝古跡甚多,古有鎮(zhèn)平八景(金城雄獅、玉閘穿流、桃源春色、花皓晴嵐、仙橋飛渡、長潭夜月、文峰插漢等八景),今有長潭攬勝(長潭旅游度假區(qū),含閩粵贛釋迦文化中心、長潭綠園、逸士山莊、澳洲山莊等景點)、龍?zhí)讹w瀑、源碧水、土樓古韻(石寨土樓)、鎮(zhèn)山薈萃(鎮(zhèn)山國家森林公園)、逢甲故居(丘逢甲故居)、皇佑奇觀(皇佑筆自然保護區(qū))、世紀花園等“新八景”。 [1] 此外,還有蕉嶺縣臺灣度假村、羅福星故居、謝晉元故居、謝晉元紀念館、石寨古村、九嶺村旅游區(qū)、南磜竹海、興化寺、白馬村上合花海、明月古道、漢光超順現代農業(yè)園、蕉嶺縣紅色文化歷史長廊、蕉嶺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等景點。


2. 梅州石寨土樓景區(qū)介紹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是客家人世代相襲、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并用夯土墻承重的大型群體樓房住宅,是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圍龍屋、客家土樓)三大類別之一,主要有福建客家土樓和廣東客家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南的永定、南靖、詔安、平和和粵東的饒平、大埔、蕉嶺等地。

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

土樓,是客家先民在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胡錦濤同志贊譽“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土樓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規(guī)模宏大的客家土樓,是山區(qū)民居建筑類型中的“巨無霸”,稱得上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航空母艦”,被譽為“東方古城堡”。

客家土樓中,尤以福建的承啟樓、振成樓、福裕樓、馥馨樓、奎聚樓、環(huán)極樓、深遠樓和廣東大埔的花萼樓、蕉嶺的石寨土樓、饒平的道韻樓等最為著名。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6年5月,由龍巖市申報的客家土樓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28。2011年5月23日,由南靖縣、華安縣申報的客家土樓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編號Ⅷ—28。


3. 梅州石寨土樓景區(qū)電話

500年歷史的長壽古村,藏在中國第四個“世界長壽鄉(xiāng)”中


中國目前已經公布共7批487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能被評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一般都是有些歷史和文化且保存較為完好的村落,而且大多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回想一下,我去過的近70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幾乎沒有哪座是完全順路而去的,基本都是繞道專程探訪,蕉嶺石寨村也是如此。說來也有點意思,廣東目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有兩座石寨村,分別位于陸豐市和蕉嶺縣,兩座村莊都比較偏僻貧困,村中有石寨或土樓。




蕉嶺縣石寨村位于縣城東北約34公里的南礤鎮(zhèn),村中主要有新舊兩座土樓,舊土樓稱“方樓”,為郭姓五世祖建于明嘉靖年間,距今460多年;新土樓稱“樹德樓”,為郭姓十世祖建于清康熙年間,距今340多年。除了土樓之外,石寨村還森林茂密、綠水環(huán)繞,是閩粵交匯處一座美麗的客家古村,也是蕉嶺縣首批長壽村。



相比那些著名的古村,石寨村其實并沒有太多的亮點,建筑算不得精美,新舊民居也顯得比較雜亂。



村口有“石寨長壽古村”石碑,蕉嶺是中國著名的長壽之鄉(xiāng)之一,是世界第7個、中國第4個“世界長壽鄉(xiāng)”,石寨村又是長壽鄉(xiāng)里的長壽村。



石? ??村是一座有著500多年歷史的閩粵交匯處的客家古村,現有500多戶人家。



村口以及主要干道的房子全部被粉刷一新,眼前這座承德樓甚至還是民宿,村中食宿不愁,但數量不多。



主干道及外圍房屋被粉刷一新,不是說粉刷一新不好,但村中還有很多搖搖欲墜的危房,這種只顧面子的工程,感覺有點形式主義了。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蕉嶺石寨村已經是第六批了,一般來說,批數越靠后,可看性也越低,這也說明石寨村可看的東西不算太多,古建筑以兩座明清土樓為主。



村中有兩座土樓,相距100米,樓高均為13米,都是三層土木建筑的方型土樓。



樹德樓建于清康熙年間,雖然也有340多年歷史了,但卻被稱為“新樓”,相對保存較好,里面還住著幾戶人家。



樓內有一張告示有點奇怪,“禁止高唱山歌”,我心想誰會跑到這里高唱山歌呢?后來,有一個阿姨悄悄地告訴我們,由于她山歌唱得好,山貨賣得多,其他人就不允許她唱山歌攬客了,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



舊土樓叫做方樓,建于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460多年歷史了,比樹德樓早100多年,已經十分破敗了。



除了土樓外,其實村中還有一些歷史建筑和小廟宇之類,但大多空空如也,可觀賞性不大。



與村落相比,周邊的環(huán)境其實更贊,郁郁蔥蔥的樹林,蜿蜒流過的小河,還有山頂的青云寶塔。



走過石拱橋,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往山頂。



路口有棵迎客松,樹下有個簡易的小木屋,正好是午飯時間,叫阿姨先準備好幾個菜,然后去爬爬山,下山正好吃飯。



上山的小路有些濕滑,由于交通不便,來石寨村的游客本來就少,來爬山的人就更少了,山腳的小廟和涼亭都長青苔了。



這種石頭下面撐滿樹棍的大家可能都在旅游景點見過,在當地被稱作“撐腰石”。



半山有一棵南酸棗王樹,以為會十分巨大,走進一看并不是很粗,大概一人也可以合抱。



山野樹底下長出了厚實而漂亮的蘑菇,山味濃厚,當地的紅蘑非常有名,不過也相當貴,好的干紅菇甚至要上千元一斤。



在古村大樹下的午餐還是挺令人回味的,其實石寨村的亮點就在這里,原生態(tài)純樸自然。



在城市餐館里吃飯,可以坐在沙發(fā)上看著電視,而在石寨古村落,可以坐在大榕樹下,看著羊群歸家。




梅州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園,石寨村是其中一座典型的客家古村,也是梅州市現有兩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石寨村沒有磅礴的大川,也沒有雄奇的山嶺,只有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河和幾座郁郁蔥蔥的山峰,這座安靜的古村落里并沒有精美的古建筑和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色,但卻相當的原生態(tài),這里沒有門票,客家村民也還純樸,游客相當少,來到蕉嶺石寨村,其實更多的是找回那種曾經在鄉(xiāng)村隨處可見的自然與純樸,回歸鄉(xiāng)野,品味自然。#走吧自駕去旅行##轉動好時節(jié)##自駕好去處


4. 梅州土樓旅游攻略位置

永定土樓到梅州的距離是130公里,開車大約需要2個小時。


5. 梅州蕉嶺石寨土樓

有,大部分是在梅州地區(qū)

客家土樓也稱福建土樓,其中以福建龍巖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樓最為有名,在中國漢族傳統建筑中,? ??家土樓獨具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共有8000余座,規(guī)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學實用,又有特色。中國客家民居建筑“福建土樓”建筑群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客家土樓,也稱客家土圍樓、客家民居,圓形圍屋,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見的奇葩。

客家土樓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龍巖市,漳州、廣東饒平縣、梅州市大埔縣。 其中以永定縣和南靖縣內的客家土樓最具規(guī)模,造型也最為壯觀,永定客家土樓坐落在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內。

1、石寨土樓亦稱方樓,石寨土樓坐落于梅州市蕉嶺縣南礤鎮(zhèn)石寨村建于明末嘉靖年間,為當地郭姓五世祖所建,時歷300多年日曬雨淋,至今仍保存完好。

2、梅州市梅江區(qū)承德樓

承德樓位于梅州中心區(qū),是梅州市內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建屋人梁氏炯昌公,號星樓,是廣東嘉應州(今梅州)三角安定壹折桂窩人氏。二十世時任暹羅(即現泰國)華人華僑僑領,同時亦經商做生意。

3、梅州市梅縣區(qū)世德堂

世德堂是明末翰林李二何的胞兄李匪何的兒子李椅建造的,它位于梅江與松源河交匯處附近,離松口鎮(zhèn)1.5千米的銅琶村下店。該屋建于1645年,總面積約7000 平方米,共有72天井,36廳,12個門樓,299間房,2口水井,相傳是李士淳攜太子返鄉(xiāng)避難而建的“明朝最后一座皇帝行宮”。

4、梅州梅縣區(qū)松源慶裕樓

慶裕樓坐落于廣東省梅州市與福建省交界處的梅州市梅縣區(qū)松源古鎮(zhèn)之灣溪村,地處灣溪村地處武夷山脈南端。慶裕樓由灣溪陳氏子孫建造,建樓兩百多年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走出去的才俊數不勝數。慶裕樓占地一萬多平方米,結合客家圍龍的結構和徽派建筑的藝術風格,廊腰縵回,檐牙高啄。房屋的構造,正中央是大廳,四周一百多間房子環(huán)環(huán)相繞。2008年被評為梅州市重點文化遺產保護對象。

5、饒平“道韻樓”

饒平縣三饒鎮(zhèn)南聯村道韻樓,

樓內房屋分3進,共深29米,后進為3層高樓。年逾400多年歷史的族居土樓--道韻樓以“古、大、奇”而名聞海內外。據稱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道韻樓俗稱大樓,周長328米、高11.5米、墻厚1.6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它有別于贛南、閩西北的正方形或矩形為平方布局的客家圍屋,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樓內最多時曾居住600余人,而今仍有160多人在此安居。


6. 土樓 梅州

自秦漢以后,客家人的祖先從中原南遷,跋山涉水,幾經輾轉,定居嶺南。這個民系懂得和平之可貴,懂得安居樂業(yè)之可貴,更懂得居住的防御與舒適。客家人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憑借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在嶺南秀美的大地,建造了土樓、圍龍屋、四角樓等眾多著名的古民居建筑。客家地區(qū)的古村落承載著客家人久遠的歷史記憶,是客家人千年輾轉遷徙中艱辛而輝煌的創(chuàng)業(yè)見證,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客家歷史的重要載體。

梅州客家四大古村是:

梅州市梅縣區(qū)水車鎮(zhèn)茶山村

梅州市梅縣區(qū)南口鎮(zhèn)僑鄉(xiāng)村

梅州市梅縣區(qū)桃堯鎮(zhèn)桃源村

梅州市梅縣區(qū)雁洋鎮(zhèn)橋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