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上沙窩紅軍舊址

上沙窩紅軍舊址

上沙窩紅軍舊址位于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長角壩鎮(zhèn)上沙窩村,是紅二十五軍的一處革命戰(zhàn)斗遺址,2018年被列為陜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上沙窩紅軍舊址

地理位置:陜西省佛坪縣長角壩鎮(zhèn)

所處時代:近代

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濮陽紅色遺址上的故事(十八)——華野濮陽整軍司令部舊址

紅色印跡

華野濮陽整軍司令部舊址

華野濮陽整軍感賦

中原決戰(zhàn)謀略強,

名將云集會濮陽。

整頓三軍增斗志,

揮師淮海滅匪幫。

(蘇濤)

華野濮陽整軍司令部舊址簡介

華野濮陽整軍司令部舊址位于濮陽市濮陽縣城關鎮(zhèn)孫王莊王家大院

1948年3月,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zhàn)軍機關和第一、四、六縱隊全體指戰(zhàn)員,由黃河南移駐到濮陽地區(qū)休整,開展以“三查三整”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5月12日,朱德總司令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親臨指導。在一周的時間里,朱總司令接見了師、團干部,深入連隊同戰(zhàn)士一起研究軍事技術,召開營以下干部和戰(zhàn)士代表會議,轉達毛澤東主席向全軍指戰(zhàn)員的問候,就國際國內形勢和部隊的任務作了重要指示。華野部隊在濮陽整軍期間,濮陽人民為部隊騰房讓床、碾米磨面,為部隊供給養(yǎng),用本地土產品慰勞戰(zhàn)士,體現了老區(qū)人民支援革命的赤誠之心。

華野濮陽整軍司令部舊址王家大院,坐北朝南,占地400平方米,現存北屋3間,面闊11.9米,進深5.1米,正脊高6.8米,外青磚內土坯,硬山頂,白灰縫,灰布紋瓦,具有鮮明的清代民居建筑風格。西屋4間,藍磚硬山頂瓦房,長13.5米,脊高6.8米,兩角墀頭繪鶴圖案。

華野濮陽整軍司令部舊址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6月被中共濮陽市委黨史研究室公布為濮陽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邱愛華)

紅色故事

◆◆ 朱德濮陽軼事◆◆

總司令推車

1948年初夏的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受毛主席的重托,帶著黨中央的使命,在華東野戰(zhàn)軍司令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陪同下,離開西柏坡,乘坐汽車親臨濮陽,指導華東野戰(zhàn)軍第一、四、六縱隊開展新式整軍運動。

經過抗日戰(zhàn)爭和已經進行了二年之久的解放戰(zhàn)爭,中原大地千瘡百痍,彈跡斑斑,交通溝、封鎖溝、邊界溝密如蛛網,道路坑坑洼洼、彎彎曲曲、寬窄不一,又適逢滂沱大雨,泥濘滿路。幾輛剛從敵人手里奪來的“破爛貨”汽車,在這樣的道路上爬行真夠難的了。朱德心里好像揣著一團火,巴不得一下子飛到濮陽,急促地對司機師傅說:“老于同志,路真不能走了,你就說一下,咱們步行。”

“行啊,往前走著看吧!”司機老于緊張地撥弄著方向盤,兩眼直勾勾地盯著前方。

走到邯鄲,一個“打滑”,車子陷到了泥坑里。

“戰(zhàn)事緊急,刻不容緩!”朱德操一口濃重的四川話,“在戰(zhàn)爭的關鍵時刻,時間就是勝利!”

話音沒落,朱德健步跳下車來,連鞋襪也沒顧得脫就徑直跳進泥坑里。20來個隨行人員,看總司令要推車了,也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跳進了泥坑。總司令一聲“號子”,大伙兒一起用勁,臥倒的“死牛”復活了,開動了。正當大家準備上車繼續(xù)南進的時候,上空竄來了兩架敵機,好像秋后的蒼蠅一樣嗡嗡地叫著,有氣無力地在頭上盤旋。有的戰(zhàn)士想到“青紗帳”里隱蔽一下,可是朱德神態(tài)自若,談吐坦然,詼諧地說:“看!蔣介石為我們‘護駕’來了!”大伙兒咯咯地笑了起來。

說也奇怪,那兩只“蒼蠅”胡亂地轉了幾圈,連個屁也沒放,便飛之夭夭了。它哪里知道,這兩輛帶著敵人標記的汽車里坐著我們的朱總司令和陳毅同志哩!

普通一兵

5月12日傍晚,“夕陽無限好,晚霞尚滿天”。古澶濮陽金輝灑地,中心閣、回鑾碑八都坊……這些象征濮陽光輝歷史的勝跡顯現出誘人的雄姿。朱德在陳毅、粟裕等陪同下風塵仆仆來到了濮陽。

晚上,一兵團直屬隊舉行歡迎會。許多只聞大名、未見過朱德的戰(zhàn)士心里揣測起來:朱總司令一定是一個衣著光鮮、相貌堂堂的大人物;有的則想象,朱總司令喝令三軍,馳騁疆場,百戰(zhàn)百勝,一定是一位錦衣桂冠、神態(tài)威嚴的將領;還有的認為,總司令一來,一定車水馬龍、前呼后擁。誰能想到這位指點江山、叱咤風云、馳名中外的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卻穿一身士兵模樣的舊軍裝,戴一頂褪了色的破軍帽,穿一雙粗布鞋,還系著鞋帶、打著綁腿。異乎常人的是臉上嵌滿了深深的皺紋,濃郁的眉毛又粗又長,滿臉黑胡茬子挺拔拔得冒出有老長老長,或許是戰(zhàn)事緊急未來得及刮的緣故,看上去很不合眼。然而,一個共同的感覺:他,人民的總司令,身材魁梧,位尊功高而使人敬佩,相貌慈祥而使人倍感親切,衣著樸素而讓人尊敬,喝茶自己端,吸煙自己點,用具自己帶……一切的一切,完完全全像一個普通士兵。

參加歡迎會的人齊了,朱德好像塾師給小學生上課一樣大步流星地走上講臺。

“我今天代表毛主席、黨中央和軍委來慰問大家。”朱德謙遜地講了一句,臺下響起一陣又一陣雷鳴般的掌聲。一位剛入伍不久的戰(zhàn)士拍了一下胸膛,豎起大拇指自豪地說:“嘿!聽,毛主席還想著我們呢!”

“我們一定聽總司令的指揮,為毛主席爭光!”另一位新戰(zhàn)士向左右的戰(zhàn)友遞了個眼色,發(fā)自內心地下了決心。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軍隊,經過了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和最近兩年的解放戰(zhàn)爭,取得了許多偉大的勝利,對黨和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朱德滔滔不絕地講起了我軍的斗爭史。身經百戰(zhàn)的老戰(zhàn)士手不由心地摸摸結滿繭的“鐵腳板”:“你啊,賽過了敵人的汽車輪!”有的悄悄地掀起衣裳,癡癡地望著身上的傷疤,回味著艱苦的歷程:“革命付出的是血和肉,留下的是意志和光榮!”

最后,朱德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要認清形勢,把握戰(zhàn)機,執(zhí)行政策,遵守紀律,勝利就一定屬于我們!”金點石開,短短的一席話使大家看到了朱德特有的勇者的氣概、智者的鎮(zhèn)靜、仁者的熱忱。每個戰(zhàn)士都樹起了一個堅強的信念:跟著這樣的統(tǒng)帥就能無往而不勝。

“你們要學毛主席”

有句古話:“濟一時之急,則贈人以金;成終身之業(yè),則贈人以書。”縱然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朱德也總是鼓勵將士們認真看書學習,文武并舉。

5月15日,朱德在濮陽縣孫王莊王家大院華野整軍司令部分別接見團以上干部,詢問部隊的生活、學習、軍事等情況,征求大家對時局的看法,對各級領導機關工作人員的意見和要求。交談后,送每人一本馬列的書或毛主席著作,并在封面上親筆寫了“你們要學毛主席”的題詞,對全軍將士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鼓舞很大。

大伙兒手捧著朱德的贈書,眼看著朱德蒼勁有力、語意深長的題詞,不禁聯想起朱德一貫的教導:“一面打仗,一面學治天下。”要治天下,就要有正確的理論做指導。早在20世紀20年代,朱德就曾說過:“從辛亥革命起,我們搞的這一套都是從西方學來的,德國的馬克思、俄國的列寧,他們的學說也許能給我們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為了尋求革命真理,找到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他舍棄功名利祿,遠渡重洋到達歐洲。在莫斯科,朱德既學習馬克思主義,又學習現代軍事,他頗有感觸地吟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認為毛主席是馬列主義中國化的典范。當革命萌芽遭到摧殘,革命處于低潮的時候,毛主席就指出:“我們紅軍第一件法寶,名字叫作馬列主義,這是一雙革命的千里眼。而敵人卻是盲人騎瞎馬,看不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第二件法寶,名字叫作人民群眾。這是大海的怒濤,可以把一切敵人統(tǒng)統(tǒng)淹沒掉。”從井岡山會師到九十高齡,朱德歷盡滄桑,但始終不渝地堅持看書學習,既是全軍將士的統(tǒng)帥,也是大家的老師。

大伙一塊兒啃干饃

5月17日,朱德在孫王莊西北角樹林里召開華野前委干部、戰(zhàn)士代表和戰(zhàn)斗英雄、愛民模范會議。那時,沒有禮堂,這片柏樹林棵挨棵、枝搭枝,蔥綠茂密,蔭涼幽雅,既空氣新鮮,又便于防空,是一所天然的大禮堂。

在會上朱德用濃重的四川口音講:“新五軍是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我們要用‘耍龍舟’‘釣大魚’的方法調動它、消滅它。”又說:“人民坐江山的日子就要來到了。這次戰(zhàn)役關系就這么重大。毛主席已經為我們擺好了決戰(zhàn)決勝的殲敵陣,現在就看你們的了。”

這些鏗鏘錚響的話好像催戰(zhàn)的號角,激勵著廣大指戰(zhàn)員奮力備戰(zhàn),大伙兒越聽越有勁,竟忘了休息,忘了吃飯。為了多聽幾句朱總司令的教導,大家決定就地午餐——啃干饃。那時生活很苦,吃的全是高粱面、玉米面做的窩窩頭,又涼又硬。朱德已經60多歲了,胃口又不好,可他也同戰(zhàn)士們一樣啃干饃,并且啃得有滋有味。朱德邊啃干饃邊和戰(zhàn)士們促膝談心。他問一個老家在南方的戰(zhàn)士:“生活苦不苦?啃干饃習慣不習慣?”那位戰(zhàn)士若有所思地說:“能和總司令一塊吃飯,生活再苦心里也甜!”朱德鼓勵大家,再打幾個勝仗,江南一解放,就吃上大米了。大家一致表示堅決聽總司令的話,艱苦奮斗,以苦換甜。正是這種艱苦的生活磨煉了大家的意志,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乃至和平建設時期,朱德總是號召大家發(fā)揚“啃干饃”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譽為革命的傳家寶、修身養(yǎng)性的靈丹妙藥。

朱德的扁擔

一提起朱德的扁擔,人們就會聯想起井岡山上朱總司令下山挑糧的故事。在濮陽也流傳著“朱德的扁擔”的故事。

濮陽的5月,正是春種夏管的黃金季節(jié)。剛剛獲得解放的濮陽人民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展大生產運動。朱德除集中精力指導部隊整訓外,還擠時間到田里幫助農民勞動。一天,朱德從田里勞動回來,路過一個菜園,看到井旁有一池清水,便脫下鞋子,卷起褲腿洗洗腳。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來挑水。朱德看看那孩子瘦弱的身體,再看看那兩只大大的水桶,關切地問:“小鬼,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為啥你來挑水?”那孩子看著總司令和藹可親的面孔,坦率地說:“我叫王愛堂,今年14歲了。父親死了,我和母親兩個人過日子,母親腳小,又有病,我就……”說著就放下擔子,絞起轆轤。還沒等朱德把腳洗完,他已經絞出了兩桶水。當他放下轆轤去拿扁擔時,朱德卻早已搶到了手里,笑著說:“我來幫你挑!”

朱德挑起滿滿的兩桶水,邁著堅實穩(wěn)重的步子,有節(jié)奏地甩著胳膊,扁擔顫顫悠悠,桶里的水一點兒也不灑,多么像一個挑擔的老把式!甭說年幼的王愛堂,就是深通世故的老人也不會猜想他是一位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威震敵膽、聞名于世的堂堂總司令!消息不翼而飛,當王愛堂與村民們知道那位挑水的“老兵”竟是朱德總司令時,無不肅然起敬,奔走相告。“朱德的扁擔”的故事,至今仍被濮陽人民廣為傳頌。

朱德補毛巾

“從儉入奢易,以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久是真言”。這是朱德總司令的一首詩。無論戎馬倥傯的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朱德總是崇尚節(jié)儉,艱苦樸素。在濮陽流傳的“朱德補毛巾”的故事,就是他美德滄海中的一粟。

一天,晚霞似火,大地嫣紅。朱德聽過匯報,又到連隊手把手地教新戰(zhàn)士刺殺、射擊、攀梯蹬墻、匍匐前進等作戰(zhàn)技術。回到住處,放下肩上的背包,掏出那條跟了他多年的白毛巾,正準備洗臉,看毛巾當中磨穿了洞。于是,他不顧一天的辛勞,從房東那里借來一把剪刀,取出隨身攜帶的針線包端坐在院子里一塊捶布石上,補起他那條用了多年的毛巾來。

朱德身材魁梧,粗手大腳,拿起剪刀來卻得心應手,使用起繡花針也輕巧靈活。只見他把那條不知浸過多少汗水,中間有幾處“麻花”、幾個洞的毛巾對折起來,順折剪成四塊,然后倒過來四邊相對,縫在一起,四周又織了新邊,不大一會,一條“新”毛巾便制成了。

朱德把那條縫過的毛巾,折了又折,疊成了一個巴掌大小的方塊塊,像婦女們用棒槌捶布一樣用手拍打著、欣賞著。他看到站在他面前的警衛(wèi)員目不轉睛,若有所思地看著他,不禁嘿嘿笑著說:“像不像條新毛巾啊,小鬼?”警衛(wèi)員贊賞地點點頭。朱德又語重心長地對警衛(wèi)員說:“艱苦樸素是革命軍人的立身之本、治國之道,這點是不能忘記的啊!”警衛(wèi)員點了點頭,默默地掏出小本本,一字一字地記到了本本上。這時,房東王秀珍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她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脫口說:“老總呀,你真是人民的總司令!”

與趙老三的一席話

一天早飯后,朱德來到濮陽街頭,走到四牌樓西邊趙老三的貨攤前,和藹地問:“老鄉(xiāng),你的生意怎么樣?”趙老三看著這位“老兵”穿身打著補丁、褪了色的軍裝,粗手大腳,說話隨便,以為是位伙夫頭,脫口說:“請坐吧,老班長!”

朱德和趙老三坐在一條板凳上,促膝交談起來。朱德問趙老三叫什么名字,住在哪條街,家有幾口人,有沒有土地,擺貨攤收入多少,交多少稅,生活能不能顧得住,等等。趙老三一邊回答著朱德的問話,一邊泡茶遞瓜子,都被朱德謝絕了。

朱德還特別詳細地詢問了工商業(yè)政策的執(zhí)行情況。趙老三不知怎樣回答才好。因為那時濮陽執(zhí)行政策過“左”,侵犯了工商業(yè)者的利益,影響了市場的繁榮。朱德回到司令部后,立即和有關人員通氣,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我們拿槍消滅了很多敵人,取得很大勝利,還要在政策上打勝仗。毛主席把政策規(guī)定得很好,要我們大家執(zhí)行,我們要遵守紀律,執(zhí)行政策,保護人民的利益,一面打仗,一面學治天下!”

不幾天,冀魯豫區(qū)黨委就派出工作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對過“左”政策一一做了糾正,使濮陽的工商業(yè)很快繁榮起來。人心歸向,軍隊愛護人民,人民支援軍隊,軍政軍民關系也較以前更密切了,濮陽的革命和建設比翼競飛。

(馮九成)

來源:濮陽黨史

中國紅軍第四軍軍部舊址

位于原“劉德盛藥店”。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朱德曾在這里居住和辦公,紅四軍軍部及原中共寧岡縣委和團縣委也設在這里。大門兩側墻上書寫的“中國共產黨寧岡縣委員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寧岡縣委員會”標牌,是當年保留下來的原物。紅軍離開根據地以后,當地群眾用黃泥漿糊在墻上,防止敵人破壞。建國后,群眾又把覆蓋在上面的黃泥漿沖洗干凈,使之保存至今。

1928年5月4日,紅四軍在龍市成立后,軍部就設立在這棟房子的后廳,那時,紅四軍在軍部的領導下,相繼部署了五斗江、龍源口、七溪嶺等多次戰(zhàn)斗,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了全盛時期。當時,軍部的人員就是在幾張方桌拼在一起的條件下辦公,平時,只留少數人主持日常事務,多數同志都深入連隊去做工作。

同時,原中共寧岡縣委、團縣委的辦公地點,也設立在這棟房子的樓上。1928年2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攻克寧岡縣城新城解放寧岡全縣以后,21日,在龍市廣場上宣布成立了寧岡縣委和寧岡團縣委,兩縣委的辦公地點即在這里。龍超清同志擔任中共寧岡縣委書記,縣委設有宣傳、組織、軍事委員,全縣分龍市、新城古城、大隴四個區(qū),39個鄉(xiāng)黨支部。團縣委設有組織、宣傳、軍事、財政、監(jiān)察等7名常委,肖子南同志任書記。在斗爭中團組織不斷得到發(fā)展,到1928年6月,全縣有20多個團支部、1200多名團員。中共寧岡縣委成立以來,領導全縣人民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團縣委也積極配合縣委工作,領導和組織青年參軍參戰(zhàn)、遞送文件、偵察敵情、幫助征收土地稅等。在斗爭中起了黨的得力助手的作用。

此舊址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團中央岡山教育基地

編輯:中共井岡山市委宣傳部

投稿郵箱:jgsfabu@163.com

聲明:分享而不忘尊重原創(chuàng),轉載“井岡山發(fā)布”文章,請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和原文鏈接

喜歡就請多一次點贊,多一次分享吧~

↓↓↓

重要機構舊址之中央紅軍兵工廠舊址

位于陜西延安子長縣欒家坪鄉(xiāng)十里鋪村。

1935年11月,中央機關進駐瓦窯堡后,在原西北紅軍兵工廠的基礎上組建中央紅軍兵工廠。廠長郝希英,政委周鑒祥,黨支部書記趙俊。廠址設在瓦窯堡城西十里鋪(今屬子長縣欒家坪鄉(xiāng))。兵工廠下設翻砂、烘爐、機械、木工、制圖、子彈、完成等生產部門。生產項目有槍械修理、復裝子彈、制造手榴彈等。

1936年1月,為配合紅軍東征,兵工廠遷至永坪鎮(zhèn)(今屬延川)。5月下旬,以配合紅軍西征,兵工廠又遷至劉河灣(今吳旗縣)。1937年1月,遷至延安城東柳樹店。

中央紅軍兵工廠舊址位于子長縣欒家坪鄉(xiāng)十里鋪村,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院內有南北相向2排舊石窯,每排窯洞各6孔。窯洞均進深8米,寬3.2米,高4米。院子南北寬22米,東西長36米,整個院落占地面積42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