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寧化石壁景點 寧化石壁景點介紹

導(dǎo)讀:寧化石壁景點 寧化石壁景點介紹 1. 寧化石壁景點介紹 2. 寧化到石壁有多遠的路程 3. 寧化石壁景點介紹視頻 4. 三明寧化石壁 5. 寧化的名勝古跡 6. 寧化石壁景點介紹詞 7. 寧化古城旅游景點 8. 寧化石壁糯米 9. 福建寧化縣石壁村歷史

1. 寧化石壁景點介紹

1:劉姓,黃陂十大姓氏之一(興寧第一大姓),人口在五千左右,主要分布在黃陂崗背地區(qū),始祖是入粵始祖劉開七公。為紀念開七公,在崗背榕樹下建有耗資千萬的劉氏總祠,是興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且是華夏宗祠文化基地、華夏漢文化研究基地。劉氏總祠已成為廣東興寧的旅游圣地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介紹略)條萊垍頭

2:曾姓,黃陂十大姓氏之一(興寧第四大姓),人口在一萬以上,主要分布在黃陂徑口徑中粒坑崗背。黃陂曾氏始祖是興寧曾氏開基祖廣新公(佑孫公第四子),南宋后期,隨父母從福建寧化石壁鄉(xiāng)遷居朝陽,再遷居長樂縣(今五華)華城高竹園;后又從華城遷居興寧黃陂徑口(北廂龍歸洞天洋徑口)安居立業(yè),原配錢氏,繼娶李氏,三娶古氏。生九子:壽,成,信,慶,章,榮,德,賢,良,嫡孫五十一個,即51文。

2. 寧化到石壁有多遠的路程

贛南支派

贛南客家黃姓(屬邵武分支),其開基始祖是峭山公(黃峭)。黃姓在贛南人數(shù)眾多。黃姓子孫一代又一代在贛南這塊土地上辛勤勞作,用自己的雙手為開發(fā)贛南、建設(shè)贛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間,涌現(xiàn)出了不少杰出的歷史人物。如明代中葉于都縣的黃宏綱,就是一個著名的哲學家。又如清朝的黃世成(今信豐縣新田鄉(xiāng)人)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登二甲進士,一生著述甚豐,被譽為桐城派在江西的代表人物。當代贛南黃姓人物更是群星薈萃。

黃姓是贛南大姓,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大姓。

南康黃姓的根在中原在南康市,黃姓人口5萬多,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七左右。

查閱有關(guān)的資料得知,南康市黃姓分三大世系:一是金華黃庭堅世系;二是邵武黃峭山世系;三是香公后裔黃傲世系。

一些黃姓的譜牒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略定塞北,復(fù)思征服嶺南,強迫驅(qū)使戰(zhàn)敗六國的士兵、百姓(其中有大批黃姓)約50多萬充軍南移,分別駐扎在大余嶺等南方各地。在這之前,黃姓一宗支的二十三世祖黃淵從河南潢川(今河南潢川縣西北6公里的古隆集)遷湖北江夏。當時,有一部分住江夏的黃姓也加入了南移行列,其中不少黃姓人移居梅嶺(屬南野)。這說明在2千多年前,就有一些黃姓人從中原來到了南野(今南康市境內(nèi))居住。

唐末已從江北遷福建邵武禾坪的黃錫,生有五子,其中長子叫黃峭山。黃峭山生21個兒子。黃峭山的后裔眾多,分布在閩、粵、贛、浙、湘等地,后來又擴展到四川、西南諸省及東南亞各國。黃峭山的17代孫黃伯、黃僚由福建邵武遷廣東興寧一帶。現(xiàn)居住在南康市境內(nèi)的大多數(shù)的黃姓都是由廣東興寧、河源、龍川遷入南康的。黃峭山的另一支后裔由湖北徙居金陵(南京),后輾轉(zhuǎn)入居南康。

黃庭堅(其先祖由湖北江夏遷入江西修水)的曾孫黃藻由分寧(修水縣)雙井村徙遂川縣禾源川坳。黃藻11代孫黃文端、黃文寵、黃彥道由遂川遷上猶木砦定居。黃文端的后裔由上猶遷南康北鄉(xiāng)土橋牛坪,后遷龍華田頭。黃文寵后裔則由上猶木砦遷南康十八塘塘、木山下等地居住。

黃香(居湖北江夏)后裔黃傲,于唐末五代時任通判駐守虔州(今贛州),在后唐同光二年及清泰年間(公元934至936年)隱居信豐。其后裔黃王廷從信豐小河遷入南康,先在赤土居住,后遷至鏡壩城埠定居。其后又有黃日輝、黃文勛、黃文孝等從信豐遷入南康的城埠、樟邊、蛇背、城區(qū)東門壩等地居住。

從上述可知,南康市境內(nèi)黃姓的根是在中原,絕大多數(shù)黃姓? ??客家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眾多的黃姓人在這塊土地上自強不息,開拓進取,艱苦創(chuàng)業(yè),奮勇拼搏,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為南康的建設(shè)和社會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5閩粵支派

(屬邵武分支)寧化客家黃姓是峭山公的支裔,其開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黃化,字惟枋,號從章。又名黃寧,或黃朝化,都是因遷居地“寧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黃姓大分析時,黃化即領(lǐng)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寧化縣,落籍寧化石壁村,開拓新的基業(yè)。黃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進士,官任左御史、廣州刺史等職。黃化的后裔,在閩粵為官任職的不少,子孫極為興盛,遍布閩、粵兩省各地。黃化被尊為閩粵客家黃氏的始祖,為許多黃姓家譜所尊稱的著名的“寧化公”。

上杭黃姓

(屬邵武分支)

上杭黃姓是黃峭山后裔在宋、元、明、明清時期先后從福建寧化、長汀,江西的南豐、石城等地遷徙而來,人口近4萬,分居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由于時代變遷、年代久遠。根據(jù)1995年版黃佳章主編的《黃氏筆譜》記載:上祖福建邵武市黃峭,第九子黃化、第十二子黃福、第二十子黃井三房之裔孫念一郎(黃天祿)、三二郎、松山先后于南宋、元、明時分別從寧化縣石壁村、長汀縣濯田鎮(zhèn)水口村、江西省樟樹市遷來上杭縣定居。黃姓現(xiàn)為上杭縣第一大姓,近半數(shù)是黃天祿一脈。

永定黃姓

永定縣撫市鎮(zhèn)協(xié)興村久紫岡組。該自然村黃姓開基始祖134世黃志安(黃天祿之孫萬四郎次子),從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移居虎崗漢洋再轉(zhuǎn)遷久紫岡開基,現(xiàn)已繁衍22代。

永定縣鳳城鎮(zhèn)東坊居委會黃姓是黃天祿之孫黃筠山(號千三郎)從蘆豐安鄉(xiāng)移遷永定城開基,為永定城區(qū)黃氏的開基始祖(永定城關(guān)一世)。黃筠山傳下第八世黃玉珍字南峰之長子黃予靖(九世),從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遷入城關(guān)開基,現(xiàn)已繁衍25代28戶約150人。

永定縣虎崗鄉(xiāng)灌洋黃屋,從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遷入開基。

永定縣虎崗鄉(xiāng)虎西村田坑黃屋。該村黃姓開基始祖黃思寶,從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遷入開基,現(xiàn)已繁衍20代20余戶60余人。

永定縣高陂鎮(zhèn)坪在村黃屋。該村黃姓開基始祖系黃天祿脈下黃均政后裔,從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遷入開基。

永定縣湖雷鎮(zhèn)羅灘烏石下村。該村黃姓開基始祖系黃天祿脈下黃吉甫后裔,從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遷黃坑,再遷下崗背開基,后吉甫傳下黃前塘第四子(八世)黃歷塘遷烏石下開基,現(xiàn)已繁衍27代50余戶200余人。

永定縣堂堡鄉(xiāng)香溪村上黃、下黃村。該村黃姓開基始祖系黃天祿脈下上杭縣第六世黃洪忠,從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遷武平縣象洞鄉(xiāng),后再遷上杭縣安鄉(xiāng)(今蘆豐鄉(xiāng)),又遷上杭寨頭鴨媽坑,轉(zhuǎn)遷香溪開基,屬黃天祿(第一百三十世)后裔。現(xiàn)已繁衍23代70余戶300余人。

永定縣城郊鄉(xiāng)中坑村坑頭黃屋。該村黃姓開基始祖系黃化脈下第七世黃天祿念一郎后裔,從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遷入開基,現(xiàn)已繁衍24代32戶138人。

永定縣峰市鎮(zhèn)黃寨村(即彩霞村)。該村黃姓開始祖系黃化脈下第三世黃文進,從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遷入開基,現(xiàn)已繁衍27代143戶521人。1999年,因建設(shè)棉花灘水電站,移民至城郊鄉(xiāng)龍門崗。

永定縣大溪鄉(xiāng)大溪黃屋坪(含黃屋窠)村。該村黃姓開基始祖系黃化脈下黃氏第一百三十世黃均仲,從湖坑奧杳村 遷居上杭縣念田鎮(zhèn)石牌村(舊稱石牌前),后率子黃仕清遷回永定大溪黃屋坪居住開基,并拓展至黃屋窠。其后裔有從上杭茶地石牌前遷往虎崗。

詔安秀篆支派

秀篆黃氏源于黃夷氏族,贏姓,自陸終公之子南陸公受封黃,以國為姓。興于夏商周,望于江夏,鼎盛于唐宋。峭山公生廿一子,呤詩作別,居各勝地,我乃峭祖吳氏妣之裔,綿綿如瓜瓞。化公遷于石壁,六傳至潛善公生九子,十傳至均仲公乃生九子,宋末第九子徙居秀篆,復(fù)生九子,開今九房也。開基創(chuàng)業(yè)以來,歷時六百余年,傳二十余代,枝繁葉茂,子孫遍及閩粵臺海。

詔安縣秀篆鎮(zhèn)黃氏家族,主要聚居在煥塘村周邊一帶,其始祖是黃化公脈下一百三十七世黃鎮(zhèn)秀 (按《閩粵譜、客家譜、潮汕譜、秀篆譜》峭山公為黃氏119世),黃鎮(zhèn)秀是黃均仲的第九子,均仲公為奧杳小五公之子,妣蔡氏、江氏生九子。自象牙遷居上杭后遷居永安金豐里大溪后居北山。九子各有遠志,分別創(chuàng)居各地。其子黃仕清,遷居上杭石牌前,后遷金豐太溪黃屋坪(壩),落居北山。其第九子黃鎮(zhèn)秀,于宋末自北山徙居饒平伯嵩巖下村,后徙居篆山,為秀篆開基始祖。娶鄒氏,生下九子,開創(chuàng)九大房,今派下昌盛。

黃峭公像[2]

九子黃公祠(黃鎮(zhèn)秀及派下九子),又稱黃氏家廟,為秀篆黃氏大宗祠。坐落于煥塘村,落成于公元1703年,堂號“燕翼堂”,內(nèi)供奉:大始祖峭山公、一世秀篆開基祖黃鎮(zhèn)秀、二世九兄弟、黃辟山等神主。其派下各房均有私宗,如“功德堂、熾昌堂、盛昌堂、衍慶堂、祖德堂等等”。

3. 寧化石壁景點介紹視頻

駕車路線:全程約37.7公里

起點:石城縣

1.贛州市內(nèi)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東北方向出發(fā),沿G206行駛160米,調(diào)頭進入G206

2) 沿G206行駛10.1公里,右前方轉(zhuǎn)彎

3) 行駛1.0公里,過右側(cè)的下山約230米后,直行

2.行駛970米,右前方轉(zhuǎn)彎進入泉南高速公路

3.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駛21.1公里,過山梨背大橋,在石壁/S307出口,稍向右轉(zhuǎn)上匝道

4.沿匝道行駛1.7公里,右前方轉(zhuǎn)彎

5.三明市內(nèi)駕車方案

1) 行駛400米,稍向右轉(zhuǎn)

2) 行駛1.1公里,直行進入X784

3) 沿X784行駛34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cè))

終點:石壁鎮(zhèn)

4. 三明寧化石壁

寧化春節(jié)習俗主要有賞花燈、唱山歌、抬菩薩、巡游儺等。

一、賞花燈賞花燈是寧化客家人民千百年來過年的傳統(tǒng)活動,春節(jié)元宵,臨街的家家戶戶,檐下窗前,彩燈高懸,一片燈的海洋。每年寧化城區(qū)翠園廣場內(nèi)都會舉辦賞花燈游園活動,展出的花燈造型別致、色彩華麗、寓意豐富。

二、唱山歌寧化勞動群眾歷來愛唱山歌,但現(xiàn)在會唱的年輕人已經(jīng)不多。“我們的節(jié)日”活動開展以來,寧化縣把慶祝節(jié)日與唱響客家山歌相結(jié)合,在城區(qū)設(shè)立固定的場所供愛好者學習、交流。

三、抬菩薩寧化人大多信奉佛教,每月初一、十五老人們都有點香祈福的習慣。春節(jié)廟會抬菩薩的習俗幾乎覆蓋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比較有特色的要屬石壁陳塘村的抬"五谷神"習俗。

四、巡游儺“游儺”來自于古時的迎神廟會,是人們驅(qū)邪祈福,保佑平安豐收的一種民俗活動。寧化夏坊古“游儺”的儺面為“梅山七圣”,分別代表猿猴、豬、羊、狗、牛、長蛇、蜈蚣七種動物精怪。正月十三,由村里吳姓、夏姓、賴姓推薦的七個青年男子裝扮成“梅山七圣”,所有“七圣”全部赤裸著上身,頭上、身上插的都是鋒利的真刀、鋸,用“V”型法器固定,鮮血淋淋。

5. 寧化的名勝古跡

福建“紅色旅游? ?點”介紹: 閩中司令部舊址,民國33年(1944年)8月至民國34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機關(guān)遷到這里,閩中特委機關(guān)及閩中游擊隊和省委武裝隊伍也隨著進駐;在此期間發(fā)動沿海各縣開展抗日戰(zhàn)爭,部署抗日游擊戰(zhàn)爭;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坐落于福州著名風景名勝區(qū)鼓山腳下,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也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和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龍巖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qū),有上杭縣古田會議舊址,毛澤東才溪鄉(xiāng)調(diào)查紀念館,長汀縣福建省蘇維埃舊址,福音醫(yī)院舊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福建省職工聯(lián)合總工會舊址,瞿秋白烈士紀念碑; 三明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qū),有寧化縣紅軍醫(yī)院舊址,長征集結(jié)出發(fā)地,北山革命紀念園,泰寧縣紅軍街,建寧縣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總政治部舊址。

5. 漳州市毛主席率領(lǐng)紅軍攻克陳列館,又稱"芝山紅樓",1932年4月20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后,毛澤東同志以校長樓作為工作室,多次召開師長以上干部和地方黨組織的領(lǐng)導(dǎo)人會議并作出重要決定;

6. 大安紅色旅游景區(qū),1935年1月25日,閩北分區(qū)黨政軍機關(guān)及所屬單位,分三批撤出紅色首府大安,閩北進入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zhàn)爭時期;自此大安四周的分水關(guān)、黃崗山和七星山的高山密林,成為閩北紅軍游擊隊隱蔽和活動的地方。

6. 寧化石壁景點介紹詞

廣西東部、廣西合浦,譜稱由“上杭縣豬屎坑”“福建汀州府”“福建寧化石壁”移民的石氏,均為福建同安分支一脈。廣西北部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人都自稱是江西臨江府清江縣大橋頭移民后代。廣西南寧石氏始祖石鑒公,原籍江南松江府,北宋進士,任邕州(今廣西南寧)司農(nóng)時,為平儂智高叛亂作出貢獻。

石鑒公后來定居于邕州,其后開枝發(fā)葉,裔孫桂中眾多縣市。

7. 寧化古城旅游景點

當然要說我的家鄉(xiāng)—福建長汀。 路易·艾黎曾說中國有兩個最美的小鎮(zhèn)“一個是湖南的鳳凰,一個是福建的長汀”,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長汀人,我熱愛這片紅土地,也伴隨著它逐漸發(fā)展起來。 長汀的美不是燈紅酒綠,而是古色古香。 這兩張是上大學前隨意在路邊拍的兩張。 長汀的特色建筑總能看到歷史的韻味,飛檐紅瓦,燈籠高掛。正所謂“小城故事多”,選一個靜謐的下午,沿著店頭街品味長汀,感受這里的人文氣息、質(zhì)樸熱情。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總能在汀州城找到心中的歸屬感。

熱情的長汀人,醇香的客家米酒,地道的汀州小吃,天然動人的汀州美景,長汀—總是以最熱情的姿態(tài)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

8. 寧化石壁糯米

客家米酒還是有一定酒精度的,一般在20-30度左右吧。

客家人的釀酒業(yè)歷史悠久,如汀州的客家酒娘、寧化的客家水酒、五華的長樂燒、興寧的齊昌白、梅縣區(qū)、梅江區(qū)的客家娘酒、贛州的麥飯石、龍南的釀米酒、龍巖的沉缸燒,都是在客家地區(qū)久銷不衰的名酒。客家米酒,稱為水酒,是和另一種用糯米釀的老酒相對而言。那酒清淡爽口,入口香甜。

釀制米酒是客家女子獨有的技藝。在客家人生活中釀酒是女人的事,在客家山村沒有不會釀酒的女人,客家女子能不能持家、會不會持家,很大程度上就看能不能釀出好酒。不過要釀出上好的米酒確不是容易的事,對發(fā)酵溫度,發(fā)酵時間,以及細節(jié)的控制,必須要有長年累月的實踐經(jīng)驗才能完美掌握。

9. 福建 寧化縣石壁村歷史

潮汕吳姓,雖史籍曾記載漢代末年揭陽人吳碭,舉孝廉,為安成長。但古揭陽地域?qū)拸V,含漳浦,接龍川,縣治也不知所在,吳碭定居何處?是否有后代流布潮汕?均無所稽考。據(jù)現(xiàn)有資料,潮汕吳姓都是唐末以后從福建遷入的。而吳姓入閩,也始于唐末泰伯的62世。先期入閩的吳姓有二支,一支自河南光州固始縣遷人,另一支由四川轉(zhuǎn)徙江西撫州與南豐之后移入。這二支入閩的吳姓子孫,都有遷徙潮汕的,成為潮汕各地吳姓的始祖,而最早入潮的,則是潮汕吳姓各宗系的共同開基祖。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閩的是泰伯62世孫工部屯田員外郎吳祭及其兄弟堂從吳蔭、吳發(fā)、吳興、吳瑞(吉州秘書)、吳良(后為莆田知縣)、吳斌(常州刺史)與其家族一行30余人。入閩時間是唐光啟元年(885年)。當時北方戰(zhàn)亂,京師板蕩,而朝廷賦稅繁重,民不聊生,盜賊四起,治安混亂。吳祭家族為避亂而與固始縣佐王潮及其弟王審知(后為閩王)結(jié)伴入閩。吳祭一行人入閩之后,兄弟堂從各居一地,其中分居晉江的吳蔭次子吳駒,最早入潮,吳祭的>3世孫吳定、吳本、吳守則于宋代遷居潮汕。

先期入閩而后播遷潮汕的另一支是吳宣宗系。吳宣是泰伯的71世孫,娶后蜀王孟知祥的女兒為妻而成為駙馬,但他不滿孟知祥稱王,不圖顯貴榮華,帶三個兒子逃離四川至江西,其孫吳宥 考中進士后遷至福建寧化縣,成為吳姓第二支入閩的開基始祖。吳宥的長子吳坎一及次子吳坤二,都有子孫遷居潮仙,成為潮汕吳姓另一宗支的始祖。

由閩入潮的最早一支:吳駒宗系

吳駒是泉郡晉江吳蔭的次子,唐咸通十三年(872)舉明經(jīng),登進士第,授承事郎。唐光啟三年(887)任潮陽令。在任期間,吳駒察民情,重農(nóng)桑,興教化,勤政愛民,卓有政績。因樂于潮陽風土人情,遂創(chuàng)臚溪定居,成為潮陽吳姓開基始祖,百世不遷之宗。吳氏宗書《歷世系書》詩曰:“潮陽系出晉江公,作邑唐時來此中,肇創(chuàng)蘆溪為鼻祖,本支百世不遷宗。”

吳駒入潮創(chuàng)鄉(xiāng)已有1100多年,下傳35世,廣布粵東潮秈住各縣。據(jù)《朝陽姓氏叢談》載,該市吳姓人口共117416人,散布國內(nèi)各地的29100人,旅居港澳及世界各地約81700人。(編者按:據(jù)統(tǒng)計,至2004年底,潮汕吳姓人口約60萬人)。吳駒子孫蕃衍昌熾,遵祖訓(xùn),繼祖德,勵志進取,多有建樹,關(guān)心民漠,流芳于后。如3世吳綦為唐天佑進士,京都任大司寇,封左中大夫。四世吳昱,任宋大理評事;吳昱任刑部侍郎。8世吳說中進士后歷官吏部尚書,天章閣侍制直學士,進上輕騎都尉勛奉朝請大夫。11世吳應(yīng)辰中進士后隨文天祥勤王抗元,與兩位胞弟傾盡家產(chǎn)助餉,招募丁壯御敵。文天祥于海家豐五坡嶺被執(zhí),吳應(yīng)辰兄弟三人同時戰(zhàn)死。后又遭抄家滅族,毀鄉(xiāng)破寨。吳駒宗系遭受扼難之后至明朝才迅速復(fù)興。

吳駒裔孫還有一批造福鄉(xiāng)邦,艱苦卓絕忘我奮斗的優(yōu)秀人物,如19世吳冬松放棄功名苦心經(jīng)營20多年,傾盡家資開渠引水,使該鄉(xiāng)6000多畝望天田變?yōu)橐荒耆炝继铮瑓嵌梢蚨缓笫雷馂椤伴_溝祖”。當今,他們發(fā)揚祖輩開拓進取的精神,締造了名聞遐邇的全國農(nóng)村第一教育村“臚溪教育村”,為培育后一代盡心竭力,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未來。

由閩入朝第二支:吳祭裔孫

吳姓由閩入潮播遷較廣、人數(shù)較多的另一支是吳祭裔孫。吳祭由河南入閩后居福建莆田縣錢坡,其子嗣入潮始于12世孫、泰伯74世吳鵬霄之后。吳鵬霄有3子,長子吳定遷居潮洲大吳,次子吳本遷居揭東縣曲溪,三子吳守遷居潮州楓溪。他們都是南宋時公元1237年為避亂同時? ??潮的。

吳定48歲時帶18歲的兒子吳見入潮后擇居當時的海陽縣源湖里鳳書隴,開創(chuàng)基業(yè),為大吳始祖。吳見有3子,長吳居住原地,次吳泗分創(chuàng)院上村(后稱銀湖),為銀湖始祖。三吳江分創(chuàng)上莆都龍吉美村,為龍吉美始祖。吳定宗支先后創(chuàng)揭西陳厝寮,揭陽湖浮嶺、塔頭、頂埔、京溪園、蘇厝巷、下片園、劉厝寨等,該宗支700多年來傳世27代,清道光后族人陸續(xù)出洋至東南亞和印尼、香港等地謀生創(chuàng)業(yè),為潮州僑鄉(xiāng)。

大吳也有不少出類拔萃人物,如吳定5世孫吳樂田自幼從師學武,見義勇為,抑強扶弱,勇敢機智地潛入塔頭福崗山賊寨,把在揭西至榕城一帶劫奪民財傷害百姓的賊頭馬熊氏制服捕拿,幫助官府鏟子賊寨。大吳還有不少經(jīng)商致富的族人,為家鄉(xiāng)修水利、筑道路,造福于民。

吳鵬霄的次子吳本(即吳福源)入潮后則擇居曲溪。吳福源有2子,長子吳直學隨父至曲溪后,自遷于揭西潭內(nèi),為潭內(nèi)吳氏始祖。次子吳龜年,承繼父輩基業(yè),在原居地曲溪寨內(nèi)苦心經(jīng)營,開拓發(fā)展,蕃衍生殖,已傳32世,開創(chuàng)28村,俗稱曲溪十八鄉(xiāng),宗支現(xiàn)有人口77261人,其中外出14749人,旅居海外分布在泰國、新加坡、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宗親7162人。

曲溪是潮汕較出名的吳姓大鄉(xiāng),開基祖吳福源的子孫由于人口的繁衍,開創(chuàng)新村大都舍遠擇近,遠徒者主要是一些在外地為官后就地落籍的。

吳福源裔孫出仕任職者,為官多清廉,終制回鄉(xiāng)者多,且樂為宗族謀福利,如吳福源7世孫吳明祿任湖廣辰州府崇盈副使,因清正廉潔,楚人歌之。12世吳繼喬任江華令、慈溪令 (浙江省屬)因剛正廉明,不阿諛奉承,與州官不合,棄官歸里。居鄉(xiāng)二十多年,盡心于家鄉(xiāng)公益事業(yè)和慈善事業(yè),且因博學廣識,被贊為“嶺南真儒”,并被祀為鄉(xiāng)賢。曲溪還有幾位為潮人所熟知的現(xiàn)代著名人物。如參加十九路軍勇于抗擊日寇,保衛(wèi)上海,并敢于與殺人魔王喻英奇作斗爭的將軍吳旅遜。另如參加指揮中原抗戰(zhàn)屢建奇功的將軍吳文獻等。

吳祭裔孫入潮的還有下面各支:

吳祭15世孫(泰伯76世孫)吳強老,其孫吳見龍于南末年創(chuàng)饒平龍灣鄉(xiāng),吳見龍之堂侄吳致一之子吳松江,則于元末從詔安西潭遷饒平高堂,為該鄉(xiāng)的吳姓開基祖。饒平東界、龍灣等地吳姓,還有移居南澳創(chuàng)祖的,如下吳開基祖吳球也,圍仔內(nèi)開基祖吳輝煌,廣尾、后園開基祖吳兆住,后宅南酉開基祖等,都來自饒平,均為吳祭之后。

吳祭15世孫吳實翁,于明朝初年從莆田遷入揭東炮臺青溪,為該鄉(xiāng)吳姓始祖。普寧梅塘、涂洋祖吳能守,平林祖吳恒忠,均從饒平遷去。

吳祭16世孫吳養(yǎng),南宋時任潮陽佐堂巡轄,后棄官歸田,最后定居于惠來溪洋村,為該鄉(xiāng)始祖,吳養(yǎng)族親吳宜則于明末從福建到惠州府任巡撫,解甲歸田后在惠來赤洲開基。

吳祭的21世孫吳烈叟,乃宋端平乙末科廷試狀元及第的吳叔告9世孫,于元末明初由閩之莆田經(jīng)云霄遷潮,為揭東炮臺新寨鄉(xiāng)的開基祖。

由閩入潮第三支:吳延預(yù)宗系

由泰伯71世吳宣的裔孫播遷潮汕的宗系,其始祖是泰伯75世吳延預(yù)。吳延預(yù)是宋兵部尚書,自福建武平徙潮汕創(chuàng)左廂右賢坊。其子吳紹儀為宋朝圣大夫。吳延預(yù)之孫吳元寶為宋吏部侍郎。吳延預(yù)4世吳宗統(tǒng),是翰林侍講,創(chuàng)揭陽吳姓。吳宗統(tǒng)長子吳致政為國子監(jiān)教授,創(chuàng)曲溪東橋及海陽東溝。潮汕歷吐的著名人物吳復(fù)古,就是吳宗統(tǒng)的次子,吳復(fù)古創(chuàng)揭東南潮鄉(xiāng),他是潮汕八賢之一,宋皇宮教授,賜號遠游先生。他與陳坡交往甚深,一生淡薄名利。

吳延預(yù)宗系廣布潮汕各鄉(xiāng)鎮(zhèn):官? ??,東溝、達濠、漁州、月浦、大牙、華塢、浮隴、大窖、大場.仙隴、大井、東湖、砂浦、龍湖、陵海、上倉、大衙、松仔山、鱟埕、浦東、金溝、莊隴、玉井、蓬州、?東、山兜、港尾等等。

汕頭達濠吳姓開基祖吳大宗是延預(yù)的11代裔孫,明初,吳大宗之子吳光積、吳化浦、吳謙恭同潮陽下洋吳學士、南潮吳紹基,共移創(chuàng)濠江,為達濠5世系。

澄海樟林新隴吳氏衍光堂世系,為吳延預(yù)宗系之后代。普寧梅田開基祖吳湖、也屬吳宣派系,于明萬歷由福建移入,現(xiàn)流布全縣10多鄉(xiāng)村。

由閩入潮較分散或較后的各支

1.福建云霄元代百戶屯田吳福友,號誠庵,字邦直,生有五子:吳真一、吳真二、吳真三、吳真四、吳真五。吳真三為潮陽溪頭下厝一世祖,真四卜居普寧旱塘鄉(xiāng)北門,吳真二的3世孫吳燕翼是楓溪吳姓始祖。

2.“序思堂”屑下的彩塘吳姓,祖吳篤祜,南宋末年肇創(chuàng)該鄉(xiāng),子吳德廣、吳德遠繁衍近2萬人。其裔孫于元代遷入惠來流布20多個鄉(xiāng)村,傳衍25代。

3.惠來吳善士是南宋時從閩莆田遷入的,首創(chuàng)鳳鎮(zhèn)(烏石),4個兒子分別為鳳鎮(zhèn)、鳳厥(后堀)、華吳、覽表開創(chuàng)者。

4.澄海隆都吳粵川世系,是該縣吳氏最大的一支。吳粵川中進士后為柳州府正堂,于南宋末年卜居澄海隆都,其子孫流布澄海20鄉(xiāng)村。

5.惠來神泉鎮(zhèn)衡山鄉(xiāng)吳氏始祖吳端章,南宋時曾任安仁知府,后自莆田遷潮,已傳20多代。

吳姓的閩粵路

吳姓是中匡的十大姓氏之一,在臺灣的歷次統(tǒng)計中,長期穩(wěn)坐第七把交椅。這與鄭成功渡海收復(fù)臺灣,從潮州沿海尤其是饒平、南澳、澄海各縣招收了不少吳姓兵士有關(guān)。

順治年間,兩省人民赴臺者更,也有不少是吳氏。所以臺灣的歷史人物中,姓吳的占有一定比例,如被稱為“阿里山之神”的吳鳳、宜蘭的開拓者吳沙、抗倭名將吳彭年和吳湯興、臺灣道吳大廷、畫家吳鴻業(yè)等。

吳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姬昌封自己父親的長兄泰伯后代于吳地,國滅之后,其子孫以國為姓。吳地,就在現(xiàn)在的江蘇無錫一帶。

吳氏究竟何時入閩,何時入粵?

查閱多種族譜,可以劃出吳氏人閩入潮的遷徙路線。

吳氏自一世泰伯之后,傳至六世為彌庸。彌庸的后代有從吳地遷河南者,傳至第五十世有吳祭者,定居河南固始,隨王潮、王審知于唐僖宗乾符四年提兵入閩,遂定居莆田縣。吳祭為吳氏入閩之始祖,死后葬莆田黃石山。

吳祭生有四子,其子孫分居漳浦、云霄、莆田、崇安、連城、詔安、泉州、廈門等市縣。至南宋理宗年間,有吳養(yǎng)行,號千十郎者,乃吳祭之十三代裔孫,由福建來潮州府潮陽縣任武官之職。任滿之后,不回莆田老家,而偕家眷居于潮地。這吳養(yǎng)行便是吳氏入潮始祖。稍后,又有吳沖一,從福建詔安遷來饒平高堂定居。這吳沖一乃吳祭之十從代。吳沖一是為饒平高堂吳氏始祖。這一支又有人分居南澳等地。

總的來說,今日居住潮汕的吳氏,基本上是這兩派遷居者的后代。但溯本追源,皆是入閩始祖吳祭派下。正如南澳吳氏族譜的編纂者在序言中所說:“雖則來因不同,遲早有異,然則三江殊流,會出于九河,終歸蒼海。”。皆屬開閩始祖吳祭之后。就是潮安的部分吳姓人家,系由寧化石壁村遷來,由客家吳氏而漸同化為潮人吳氏,也是同出一祖。

初居潮陽之吳養(yǎng)行后代,于南宋末年有一支移居揭陽龍砂(譜中稱砂洲),又有一支于元初移居澄海的東隴。

吳氏入潮雖缺少了一點戲劇性和傳奇色彩,但這個在總?cè)丝跀?shù)量居顯要地位的姓氏,在歷史上卻出了不少? ?名的人物。最早也最著名者首推與蘇軾同時代的吳復(fù)古。他是北宋時代人物,早于潮州公推的入潮始祖吳養(yǎng)行,名氣也比他大得多。吳復(fù)古及其先人何時由何處遷徙入潮,后代世系也無從排列,故不敢把他定為吳氏入潮始祖。但他是蘇軾的好朋友,潮州八賢之一,這是人所共知的。他操行高潔,蔑視功名,終生悠游歸隱,民間曾流傳著不少他的佳話。他是潮汕吳氏的光榮。至南宋,又有皇宮教授吳厝。《海陽縣志》有關(guān)于他的記載,吳厝墓在新津溪與梅溪之間的漁洲上,是一處對研究韓江三角洲形成歷史和人文發(fā)展史有價值的文物。

1989年8月間,澄海信訪辦來了3位臺灣同胞,自稱是縣對臺辦的同志讓他們來這里的。原來,這3位臺灣同胞是回大陸尋根訪祖的。據(jù)他們自己介紹,他們3人皆姓吳先祖是鄭成功部下。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后,他們在宜蘭縣定居。至今已傳了十幾代,人口有200多人,還建有吳氏宗祠,修有家譜。先祖曾告訴子孫,咱們的老家在廣東省潮州府澄海縣吳厝鄉(xiāng),鄉(xiāng)邊有一條河,村口有叢破布樹(烏桕)世代為農(nóng),農(nóng)閑下海挨楫(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現(xiàn)在生活較為安定,族人擬重修族譜。為此事特回大陸尋訪宗親,接續(xù)源流。他們介紹完情況,還取出攜帶來的手抄族譜,真的在第一頁第一行上寫云:“碩祖(他們祖先名字)云,祖籍澄海,隨鄭國姓爺渡海來潮。”另有一行小字注明祖籍鄉(xiāng)里特征。信訪辦的同志很熱心,趕忙打電話到各個鎮(zhèn)詢問,但終無回音,臺灣同胞只得快快而回。

清初,為隔離鄭成功與縣民的聯(lián)系,防止有人投向鄭成功,澄海實行裁地政策,濱海人民一律內(nèi)遷,連澄海縣建制也撤消了。不少村落淪為廢墟,復(fù)縣后模樣已大變,澄海已不再有吳厝村,更不用提破布樹了。近400年澄海桑田,,世事巨變,。誰還記得當年村中有人隨鄭成功去臺灣呢。但既然臺胞言之鑿鑿,鄭成功曾來澄海招兵一事史籍上又曾記載,用心查找,或許有個滿意結(jié)果,使臺胞了卻多年心愿。

“五龍”三下廣吳姓易楊、陳——饒平大港、長彬村上祖易姓

“五龍”三下廣,是指南宋創(chuàng)鄉(xiāng)于福建省詔安縣梅洲吳大成的5個兒子:奮龍、應(yīng)龍、興龍、見龍和乘龍,除長、次二子留梅洲,其他三子進入廣東,擇地開基創(chuàng)業(yè)。饒平聚族而居的吳姓,以高堂鎮(zhèn)人口最多。所城鎮(zhèn)的大港村(人口約2萬人)易姓為楊;新圩鎮(zhèn)的長彬村(人口約5千余人)則易姓為陳。然而,他們雖易姓,卻自始至今,一直尊奉吳大成為太始祖。

吳大成(1150—1227),生于福建漳州城南馬口村。太學,師從州人陳景肅(唐陳元光裔孫,陳壁娘之祖父南宣撫使),后隨師遷詔安漸山,于漸山之陽結(jié)石榴洞,堂講明正學。又于漸山之西,有洲如月,植梅而軒其上,及創(chuàng)鄉(xiāng),則稱梅洲。

大祠不出姓 中脊接二架

“大祠不出姓,中脊(檁)接二(第二)架”,指饒平縣所城鎮(zhèn)的大港村,以及散居于周邊其他村的楊姓,他們尊祀共祖,而村中的大祠堂,大門匾額只有“大宗祠”三字,沒有冠上楊氏;大宗祠的前廳:主廳中檁接旁廳的第二檁;而旁廳的中檁則接主廳的第二檁,這奇特的建筑結(jié)構(gòu)據(jù)說與他們易姓為楊姓有關(guān)。

宋寶慶三年(1227),吳大成病逝,第三子吳興龍,為父送終之后,攜子吳清江,過懸鐘渡進入東里,選中了昔稱為鴻江 (今大港)的地方定居。其時,鴻江為內(nèi)海港口,既盛產(chǎn)魚鹽,又為閩粵商旅舟船停泊之處,東里才子曹宗曾《鴻江》詩云:“往來漁逐汐潮水,明滅燈懸商旅舟。欲問名鴻何取義,掠人嗚處浪爭流”。

吳興龍選擇了鴻江開創(chuàng)基業(yè),但? ?初來乍到,人地生疏,據(jù)傳由一楊姓夫婦扶持,事業(yè)得以發(fā)展,后傳子清江,清江生五子,因楊姓無后,而以吳易楊報德,但不歸入楊姓世系,故大宗祠不署姓,祠中奉祀“神主”,僅太祖興龍,一世祖清江署吳姓,以下列祖則署名而不署姓。唯大宗祠有聯(lián),明確其源乃為吳姓。

溯理學淵源派衍鴻港基開梅浦;

稽延陵啟瑞轄直閩粵譜系漳潮。

延陵啟瑞 潁水流長

“五龍”之一的吳乘龍派下的一支,居于饒平縣新圩鎮(zhèn)長彬村(昔稱塘邊)。但卻易姓為陳,大宗祠建于村中,正門匾額書“陳氏宗祠”,兩旁門石匾額,則分別書“延陵啟瑞”和“穎水流長”,延陵為吳氏郡望,潁水則是陳氏的郡望。正廳匾額由清進士、翰林院編修、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邑人詹肯構(gòu)題“延德堂”三字。延德,字面為綿延德澤,但其內(nèi)蘊是:延,代表吳之延陵;德,代表陳氏之遠祖陳政,因陳政唐封歸德將軍。姓氏易吳為陳,宗祠則既陳又吳。

吳易姓為陳,在長彬有較為明確的記載。吳大成第五子乘龍,于南宋紹定間攜二子遠渡海南島創(chuàng)居,傳至第十世吳x(迭名),于明宣德元年(1426)攜子吳素樸東移饒平,于塘邊(今長彬)定居,飼養(yǎng)鴨母,自成門戶。六年后素樸娶當?shù)厝岁愂舷H鍨槠蓿⒌玫疥愂献灞姷年P(guān)心扶持,后夫妻姓氏互易,吳陳親如一家,且人口增長迅猛,今已成該鎮(zhèn)大村之一。

姓氏變易,自古以來,屢見不鮮。對于變易姓氏之族,既不損于聲望,也無礙于蕃衍。但必須摒棄封建陳舊的宗族觀念,團結(jié)互助才能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共蕃互榮,穩(wěn)定發(fā)展。

編者按:吳姓宋代列為全國第8位大姓,占全國人口2.2%,約170萬人;當今列為全國第10位大姓,占全國人口2%,約2600萬人。

潮汕列為第4位大姓,占潮汕人口4.4%,約60萬人。其十汕頭金平、龍湖、濠江區(qū)5萬多人;潮陽區(qū)8萬多人,聚居禾平、河溪、銅盂等鎮(zhèn);潮南區(qū)4.5萬多人,聚居臚崗、井都、峽山等鎮(zhèn);澄海區(qū)1.6萬多人,聚居隆都、澄城等鎮(zhèn);南澳6000多人;潮洲湘橋區(qū)l萬多人;潮安5萬多人,聚居楓溪、彩塘、庵埠等鎮(zhèn);饒平5萬多人,聚居高堂、錢東、黃岡等鎮(zhèn);揭陽市區(qū)1.5萬多人;揭東10萬多人,聚居曲溪、炮臺等鎮(zhèn);揭西3萬多人,聚居棉湖、塔頭、河婆等鎮(zhèn);普寧5萬多人,聚居d沙、占隴、梅林等鎮(zhèn);惠來9萬多人,聚居惠城、神泉、隆江等鎮(zhèn)

(轉(zhuǎn)載自網(wǎng)友“l(fā)eng368”,侵刪)

Hash:f1a863410f41b23fc63f1ed31ac428ff2bc2d54d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