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影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精品,麻花豆传媒剧吴梦梦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87

瀏陽紅桎木

紅桎木為金縷梅科桎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賞葉觀花、制作盆景的珍貴花卉。它樹態(tài)多姿,枝葉繁茂,每當花期,花序綴滿枝條,瑰麗奇美,極為壯觀。不論孤植、群植都很適宜,是庭園觀賞花卉的最佳樹種之一,故稱“植物熊貓”。有紅葉紅花、綠葉紅花兩種顏色,又有紫紅、淡紅之分。花瓣帶狀線形,4~8朵生于小枝上,芽為混合芽,花蕾開放后,新梢嫩葉紅花同時抽花與開放。以春秋兩季為盛花期,每次花期能持續(xù)三十余天,在生長條件好的情況下,一年四季可見紅花。紅桎木適應性強,喜陰、喜濕,而又耐干旱,耐陽光,適應微酸性土壤,在長江以南最適宜生長,在黃河以南可栽植。( 長沙)

瀏陽市紅色革命景點 瀏陽紅色歷史

1. 瀏陽紅色歷史

當然是大圍山盛產(chǎn)的杜鵑花,開花的時候滿山的花太漂亮了,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杜鵑屬的常綠灌木、落葉灌木。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

2. 瀏陽紅色歷史手抄報

春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jié)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nóng)業(yè),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chǎn)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xù)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nóng)時和便于統(tǒng)計,規(guī)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jié)。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jié)”,俗稱陰歷年。 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nèi)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春節(jié)傳說之一:熬年守歲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qū)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春節(jié)傳說之二:萬年創(chuàng)建歷法說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jié)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jié)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fā)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fā)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fā)現(xiàn)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春節(jié)傳說之三:貼春聯(lián)和門神據(jù)說貼春聯(lián)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jù)《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lián)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春節(jié)的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jù)《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 ?、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lián)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lián)專著《檻聯(lián)叢話》對楹聯(lián)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jié)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年畫 春節(jié)掛貼年畫在城鄉(xiāng)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lián)一樣,起源于“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nèi)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diào)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chǎn)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國出現(xiàn)了年畫三個重要產(chǎn)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chǎn),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jié)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yè)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xiàn)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xiāng)、浙江溫州等地區(qū)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xiāng),生產(chǎn)的爆竹花色多,品質(zhì)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fā)展出來后來的“賀年片”。 春節(ji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xiàn)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春節(jié)食俗 在古代的農(nóng)業(yè)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U嬲^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nèi)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tǒng)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后以調(diào)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春節(jié),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nóng)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nóng)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jié)。擴展資料:春節(jié)的詩歌1、《田家元日 》 (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nóng)。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2、《賣癡呆詞》(唐)范成大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3、《除夜》(唐)來鵠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5、《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o與東君偏故舊。6、《除夜 》(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3. 瀏陽紅色歷史名人

孔昭綬(1876年-1929年),字明權,號競存,筆名攘夷。長沙瀏陽東鄉(xiāng)達滸人,近代教育家、政治家、新聞出版人、詩人,孔子第71世孫,1910年冬畢業(yè)于湖南優(yōu)級師范學堂。

1911年留學日本,1913年獲得日本法政大學學士學位后歸國。1913年任湖南第一師范校長,提倡學生自治和自助,創(chuàng)辦技能會(即一師學友會)。因發(fā)表反袁檄文,逃亡日本。于1914年再次入日本法政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1916年9月復任一師校長,聘徐特立、楊昌濟等任教員。? ?敬堯據(jù)湘后,于1918年9月再度被迫辭職。1922年5月當選湖南省議會副議長。后任中華民國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少將參議、國民政府考試制度編撰等職。

1916年至1918年任湖南一師校長時,發(fā)掘毛澤東才干,成為毛澤東導師,被譽為“民主教育的先驅(qū)”。

1929年病逝于南京,享年53歲。

4. 瀏陽紅色歷史故事一百字

湖南紅色精神有韶山毛澤東故居,寧鄉(xiāng)花明樓劉少奇故居,瀏陽胡耀邦故居,還有王震,彭德懷,謝覺哉,等老一輩革命家及長沙清水塘,第一師范,黨史博物館等等都是紅色精神的起源地,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精神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5. 瀏陽紅色歷史事件

大地紅常用鞭炮 1000響零售5 批發(fā)4.5 2000響零售10 批發(fā)9 10000響零售75 批發(fā) 68

6. 瀏陽紅色革命根據(jù)地

  中國共有十大將軍縣,分別是:湖北紅安、安徽金寨、江西興國、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湖北大悟、河南新縣、安徽六安、湖南瀏陽。湖北省的紅安縣更以223位將軍被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  1、得名來歷:  民間一般按照1955年-1965年獲得軍銜的將軍籍貫人數(shù)排名,得名出十大將軍縣。依次為:湖北紅安223人,安徽金寨108人,江西興國56人,湖南平江52人,江西吉安46人,江西永新41人,湖北大悟37人,河南新縣36人,湖南瀏陽30。故紅安縣又被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  2、背景原因:  受山區(qū)地理條件影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西等中部省區(qū)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率先跟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建立早期革命根據(jù)地,展開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斗爭。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秋收起義、平江起義、黃麻起義,大別山戰(zhàn)役等深刻地影響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展歷程,這些地區(qū)也隨之涌現(xiàn)出早期的人民武裝領袖和指揮家。

7. 瀏陽紅色歷史英雄圖畫

1.曾國藩(1811-1872),湖南人,中國近代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2. 左宗棠(1812—188),湖南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

3.胡林翼(1812—1861),湖南益陽人,晚清中興名臣之一,軍事家,湘軍重要首領。善聯(lián),為晚清著名聯(lián)家之一。

4.曾國荃(1824-1890),曾國藩弟,湘軍主要將領之一,因善于挖壕圍城有"曾鐵桶"之稱。因攻打太平軍"有功"賞一品頂戴。歷任陜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

5.劉坤一(1830-1902),湖南新寧人,湘軍宿將, 1864年升江西巡撫。1874年,調(diào)署兩江總督,中日甲午戰(zhàn)爭時,支持對日作戰(zhàn)。

6.曾紀澤(1839-1890),中國清末著名外交家,湖南湘鄉(xiāng)人,曾國藩之子。光緒四年(1878),派充出使英國、法國大臣。

7.齊白石(1864─1957),湖南長沙人,是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

8.譚嗣同(1864年—1898),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并稱為“戊戌六君子”。

9.黃興(1874-1916),湖南省長沙(今長沙縣)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辛亥革命時期,以字黃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并稱。

10.程潛(1882—1968),生于湖南醴陵官莊。清末秀才。同盟會會員。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1949年8月在長沙宣布起義。建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湖南省省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 等職。

11.宋教仁(1882-1913),湖南常德市人。中國“憲政之父”,與黃興、孫中山并稱,主持第一次改組國民黨。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的主要締造者。

12.蔡鍔(1882-1916),湖南寶慶(今邵陽)人。蔡鍔曾經(jīng)發(fā)動反對袁世凱洪憲帝制的護國戰(zhàn)爭,是中華民國初年的杰出軍事領袖。

13.譚延闿(1880-1930),湖南茶陵人。與陳三立、譚嗣同并稱當時“湖湘三公子”,1911年武昌起義后,任湖南省都督。1928年2月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 10月轉任行政院院長。

14.章士釗(1881—1973),生于湖南長沙。曾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8. 瀏陽紅色歷史遺跡

“山上埋有四箱銀元……”“當年的銀子和銀器就沉到了潭里......”在湖南省瀏陽市小河鄉(xiāng)潭灣村,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傳說。類似的傳說在別處也不鮮見,但潭灣村的故事則有著更多現(xiàn)實的勾連。

瀏陽因曾是秋收起義的主要策源地而為外界所熟知。在革命星火尚未燎原的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就在這里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也建立了自己的紅色金融體系——開設了銀行、造幣廠,而造幣廠在撤離過程中,不得以之下,的確采取過將造幣材料、設備沉于水、藏于山的舉措。

事實上,瀏陽所在的湖南省,正是中國共產(chǎn)黨紅色金融的策源地之一:中國共產(chǎn)黨自主創(chuàng)立的第一家人民金融組織誕生于此;毛澤東在這里最先提出了“要建立銀行”的思想,其紅色金融思想的實踐也始于湖湘。

無需回避,在近百年的歲月流轉中,不少地方有關紅色金融的印跡已逐漸消退,當年的遺址、遺存,多數(shù)如潭灣村民口中被潛藏的財寶,代代相傳,卻難覓其蹤。

好在,有人在堅持探尋、挖掘、打撈,史實逐漸顯山露水。

開創(chuàng)先河

1925年末,受毛澤東指派,農(nóng)運特派員賀爾康到湖南省衡陽縣柴山洲指導農(nóng)民運動。這位剛從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畢業(yè)的共產(chǎn)黨員當時不會想到,他將領導一起在中共歷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大事。

位于湖南衡陽的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舊址

賀爾康在柴山洲秘密發(fā)展農(nóng)會會員,先后建立了農(nóng)會小組、組織成立了中共柴山洲支部。

衡山縣是湖南省農(nóng)民運動最先興起的地方,農(nóng)民與地主階級的尖銳矛盾也更為突出。荒年地主不肯借錢借糧給農(nóng)民,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生活陷入困頓。

賀爾康領導的中共柴山洲支部和柴山洲特別區(qū)農(nóng)會決定一手辦銀行,一手辦合作社。

1926年4月,柴山洲特別區(qū)農(nóng)民銀行籌備處成立。同年12月(一說為10月),在北伐軍克復湖南的背景下,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正式成立,這是中共成立后 領導創(chuàng)建的首家人民金融組織、第一家農(nóng)民銀行。而1928年2月在廣東誕生的海陸豐蘇維埃勞動銀行則是由紅色政權建立的第一家銀行。

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發(fā)行了自己的貨幣,這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早的人民貨幣、革命貨幣,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組織發(fā)行的貨幣。

柴山洲現(xiàn)已劃歸衡東縣轄區(qū),這個半島上如今還保留著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的舊址,當年銀行成立時的相關文獻、貨幣等都陳列于此。通過文獻可知,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以“擁護無產(chǎn)階級,維護生 活,扶植生產(chǎn) ”為辦行宗旨,由富戶捐納籌款,籌得銀元5800元作為銀行基金,向農(nóng)戶發(fā)放生產(chǎn)、生活貸款,并發(fā)行貨幣。

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當年發(fā)行的貨幣——一種長約4寸、寬約2寸的布質(zhì)印刷幣,也陳列于舊址內(nèi)。這種用當?shù)匕字癫贾瞥傻牟? ??,面值一元,可兌換銀元一塊,在當時被稱為銀元票。當?shù)卮迕衩枋觯@種布幣當年不僅在柴山洲地區(qū)流通,還流通于周邊的衡山、湘潭部分地區(qū),因信用極好,很受農(nóng)民的歡迎。

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發(fā)行的布幣(復制件)

幾乎與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成立同步,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農(nóng)民代表大會召開,會上制定了40個決議案,提出“貧苦的農(nóng)民,為免除高利貸的盤剝,應組織信用合作社,用集體的資本,集合的信用,以謀儲蓄及信貸的便利”,還特別通過了《取締高利貸 決議案》,要求明令禁止高利貸。

40個決議案中,包括由毛澤東親自參與的《金融問題決議案》和《農(nóng)民銀行問題決議案》,直指 “中國幣值紊亂已極,農(nóng)民及一切貧困農(nóng)民受影響極為深廣”,“在許多方面雖高利也沒有錢可借, 農(nóng)村資本既如此貧乏......農(nóng)民痛苦遂成為全國普遍現(xiàn)象”等弊病,提出“設立農(nóng)民銀行,并以最低利息借款給農(nóng)民”,并以“省之公有之地,如營產(chǎn)、官產(chǎn)、荒蕪田地等,撥做農(nóng)民基金,不得以他種名目,動用此種為農(nóng)民謀利益的農(nóng)民銀行款項”。

“毛澤東早期的紅色金融思想,初見雛形就是在湖南。”80多年后,株洲金融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夏圖強對第一財經(jīng)記者表示,他在深入研究后發(fā)現(xiàn),毛澤東最早三次對建立紅色金融提出樸素構想都始于湖南,第一次便是在湖南省第一次農(nóng)民代表大會上;第二次則是在醴陵考察農(nóng)民運動的過程中,第三次,就是在著名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中。

毛澤東《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

1927年1月27日至2月4日,中共中央農(nóng)民運動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在醴陵縣考察農(nóng)民運動,其間,他提出“醴陵要成立籌產(chǎn)委員會,要成立地方銀行,沒收地主的金銀財寶,存入地方銀行”。在3月發(fā)表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 中,他又一次對建立紅色金融進行了明確的闡釋,提出銀行要有自己的章程、自己的貨幣和農(nóng)會自己的管理隊伍。

當年3月,醴陵縣第二次工農(nóng)代表大會通過決議組建醴陵工農(nóng)銀行,次月正式成立,并發(fā)行了銀元兌換券。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敗后的血雨腥風中,醴陵工農(nóng)銀行停業(yè)。

在夏圖強看來,“醴陵工農(nóng)銀行是大革命時期毛澤東紅色金融思想的最早實踐和最直接產(chǎn)物”, “它們發(fā)行貨幣,既是市場商品流通的手段,又是黨領導的農(nóng)民協(xié)會同土豪劣紳及其地主階級斗爭的工具。”他對記者稱。

1926年秋冬至1927年春,除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醴陵工農(nóng)銀行外,湖南境內(nèi)各地農(nóng)民協(xié)會建立的金融機構還有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二農(nóng)民銀行、瀏東平民銀行、沅江工農(nóng)銀行、醴陵地方銀行等,共計8家,發(fā)行貨幣十多種。

貨幣戰(zhàn)爭

2021年4月23日, 瀏陽市小河鄉(xiāng)潭灣村嚴坪片東山組村民唐煥林在開墾菜地時,挖出了一塊巨大的“石疙瘩”,后經(jīng)文物部門鑒定, 巨石為紅色蘇維埃政權時期當?shù)卦鞄艔S的模具。80多年前在此上演的一場金融戰(zhàn)爭,也因此變得似乎觸手可及。

湖南瀏陽小河鄉(xiāng)造幣廠遺址

1930年4月,隨著瀏陽縣蘇維埃政府的成立,瀏陽縣(今瀏陽市)因此分成了蘇區(qū)和白區(qū)。除了武裝斗爭,一場貨幣戰(zhàn)爭也隨之而起。

在蘇維埃政府成立之初,瀏陽蘇區(qū)并沒有自己的貨幣,但瀏陽及周邊地區(qū)當時的金融狀況已是一片混亂。

瀏陽市檔案館方志室主任唐繼武向記者介紹,當時流通的貨幣,除民間長期使用的銀元、鋼板和銅錢外,還有國民黨政府發(fā)行并強制使用的各種紙幣和公債券,另外還有各地城鄉(xiāng)官僚、地主、商人印發(fā)的各種 “花票”,其特點就是雜而濫。由此,不僅導致通貨膨脹,也對金融秩序造成破壞,導致民間借貸困難,嚴重干擾社會經(jīng)濟生活。

為恢復金融秩序、保障民生,瀏陽縣蘇維埃政府在成立時的《政治綱領》中便提出,要 “創(chuàng)辦各種合作社及低利借貸機關”。

1930年11月,瀏陽縣第二次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作出“發(fā)行工農(nóng)兵票幣,流通金融,抵制敵人經(jīng)濟封鎖”的決議,決定組織銀行委員會。次年1月,瀏陽工農(nóng)兵銀行宣告成立。

對于發(fā)行貨幣的意義,1931年1月的《瀏陽工農(nóng)兵銀行發(fā)行券幣宣言》(下稱《宣言》)稱,“工農(nóng)銀行,是工農(nóng)勞苦群眾自己的錢莊。銀行券幣,是工農(nóng)勞苦群眾活潑金融的信用券。在此赤色高漲敵人要做垂死掙扎的時期當中,無疑義的敵人要封鎖我們的經(jīng)濟,我們要答復這一嚴重問題,就只有發(fā)行券幣,流通金融。”

《宣言》還稱 :“這種券幣,是不比往昔的券幣,是比現(xiàn)金還要好的,比如拿了去買鹽,就可買鹽,要買貨,就可買貨,要兌現(xiàn)金,就可兌現(xiàn)金,在蘇維埃區(qū)域,都可通行無阻,因此愿你們認識這種券幣的好處,一致的行用起來!”

隨后,根據(jù)當時集市需要,瀏陽工農(nóng)兵銀行有計劃地發(fā)行了壹角、貳角、叁角、伍角等多種紙幣, 在當時被稱為“銀洋券”。同時,銀 行還收儲工農(nóng)群眾和商號手中余留金錢,低息借貸,扶助區(qū)內(nèi)合作社和群眾發(fā)展生產(chǎn)。

湘鄂贛省工農(nóng)銀行發(fā)行的貨幣

據(jù)唐繼武介紹,貨幣發(fā)行肅清了蘇區(qū)內(nèi)原來的金融紊亂現(xiàn)象,建立了新的金融秩序,“紅色貨幣”在蘇區(qū)經(jīng)濟交往中有效發(fā)揮了流通、 支付和價值尺度的貨幣功能,同時,解決了根據(jù)地軍政經(jīng)費的主要來源問題。

瀏陽工農(nóng)兵銀行對貨幣發(fā)行量進行了嚴格控制,至1931年3月,瀏陽蘇區(qū)發(fā)行紙幣十萬元,同時保障百分之百能流通、兌換,因此建立了非常高的信用度,連白區(qū)民眾都歡迎這種蘇區(qū)貨幣,但遭到國民黨政府的嚴厲禁止。

為了打破白區(qū)對蘇區(qū)嚴密的經(jīng)濟封鎖,同時為了解決到白區(qū)購買物品的硬流通問題,1931年8月,瀏陽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在鳳溪小洞房道吾家建立了瀏陽赤色造幣廠,開始鑄造銀元(光洋),該廠后輾轉多地。

1931年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財政部組建了湘鄂贛省工農(nóng)銀行,瀏陽縣工農(nóng)兵銀行改為該行行 。1932年8月,赤色造幣廠與萬載縣蘇維埃政府造幣廠合并,成立湘鄂贛造幣廠,廠址設在瀏陽嚴坪廟北大王家大屋。

據(jù)當?shù)丶t色史料民間研究人士王箕誠介紹,造幣廠主要鑄造當時流行的“袁大頭”銀元,但形制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在頭像右側加鑄有“蘇維埃”字,一種則與普通 “袁大頭”無異。通過鑄造銀元,白區(qū)對蘇區(qū)的封鎖被打破。

赤色造幣廠鑄造的“袁大頭”銀元

信用基因

1927年6月,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遭到摧毀,被迫終止。從它籌辦到終止,運行歷史不過14個月,但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創(chuàng)建的第一家革命銀行,其意義遠不止于存續(xù)的一年多時間。

創(chuàng)建伊始,柴山洲特別區(qū)第一農(nóng)民銀行就有明確的辦行宗旨、組織機構和資金來源,同時發(fā)行可兌換、流通的貨幣,幫助民眾解決困難,發(fā)展生產(chǎn),這些都為中國共產(chǎn)黨此后創(chuàng)建金融體系、開展金融斗爭、治理整頓經(jīng)濟秩序等多方面的經(jīng)濟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參照。

2020年,夏圖強開始著手對株洲地區(qū)的紅色金融歷史進行專題調(diào)研,先后查閱各種資料1萬多份、拍攝圖片1萬余張,數(shù)十次實地考證。他感慨:“紅色金融先驅(qū)在極其殘酷險惡的環(huán)境中,卓有成效地運用金融武器開展? ?敵斗爭,保障軍需民用,發(fā)展工農(nóng)生產(chǎn),創(chuàng)建金融制度,有效控制貨幣發(fā)行量和物價水平,拓展了城鄉(xiāng)金融領域,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紅色金融印記。”

湖南瀏陽橫嶺信用合作社舊址

湖南瀏陽橫嶺信用合作社舊址內(nèi)景

在瀏陽市金融事務中心副主任陳虎眼里,這種印記就是紅色金融的基因,傳導至今。

“當年瀏東平民銀行、瀏陽工農(nóng)兵銀行發(fā)行的票券,承諾百分之百能夠兌換,并且確實做到了。” 陳虎對記者表示,正因為嚴格執(zhí)行了金融中最核心的信用準則,當年的紅色金融才能迅速獲得認可,“瀏陽1999年就成為湖南省第一個金融安全區(qū),這就是信用基因的普及。”

另外,“當年的紅色金融主要是服務和支持農(nóng)民、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當時瀏陽這樣的地方,農(nóng)民是主體,絕大多數(shù)從事的就是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這些就是當時瀏陽最主要的實體經(jīng)濟,從這個角度看,今天我們的金融服務實體經(jīng)濟,又是與之一脈相承的。”陳虎對記者稱。

而如今,在當?shù)嘏畈l(fā)展的普惠金融,也與革命時期的金融服務工農(nóng)一脈相傳。

80多年過去了,瀏陽河水仍然日夜不息靜靜流入湘江,湘江北上,匯入洞庭,洞庭之水奔入長江,江的盡頭是海闊天空。

9. 瀏陽紅色歷史人物故事

瀏陽風俗1 瀏陽生育壽誕風俗

嬰兒出世都要到神龕前燃放鞭炮,向祖宗報喜。昔時重男輕女,“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認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歡天喜地。認為生女是“生個空人”,是背時貨,一愁包腳,二愁陪嫁,甚至有溺嬰現(xiàn)象。

小孩降生時,如有不速之客進屋,稱“逢生”。來客就是嬰兒的干爹或干娘,但有“男逢男生,背時三年,踏了血地,必有災禍”之說。為解脫,主人便暗中在客人衣上穿上紅線,以“刺破災禍”。男逢女生,則認為是好事,要“逢時三年”。

鄰居女眷聽到鞭炮響,會趕來問慰祝賀,并分別送以雞蛋、紅糖、干刀豆絲、干豆角等,以催乳,因說“月婆”不宜吃青菜,吃了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后胎衣要用陶罐盛著埋在附近山上,意在父母血統(tǒng)與家鄉(xiāng)土地永不分離。世傳送胞衣時不能回頭,否則倒奶。

嬰兒父親即日要帶著鞭炮和一只雞到岳父家報喜,生男孩帶公雞,生女孩帶母雞,岳家無需問便知生男生女了。岳家親鄰聽到鳴炮報喜,紛紛恭賀并送以雞蛋等物。第三天,女婿接丈人婆去“做三朝”,古稱“湯餅之會”。外公外婆帶去早已準備好的嬰兒搖窩、坐欄等,一般還備有嬰兒棉襖、夾襖、單衣、棉抱裙、夾抱裙、鞋、帽等各一對,人嘆“外婆難做呀”!有的還留下照顧產(chǎn)婦,叫“伴月”。婿家親鄰或“請外婆茶”,或“請外婆飯”。

三朝日,長輩婦女將艾葉、楓球、雞蛋等熬湯為嬰兒洗澡,叫“洗三朝”。洗畢,用雞蛋滾擦嬰兒全身,以祛風,祝福健康。再給嬰兒換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長輩抱著,在嬰兒身上蓋一篩子,篩上接剪刀、算盤等,眾人簇擁,或手敲趕雞棍(即一頭劈開的竹棍,作趕雞之用),或持擂杵,去正廳神龕前拜祖宗,叫“拜三朝”。拜畢,沿廳屋巷廊游一圈,叫“游三朝”,據(jù)說可防“臍風”危害。

三朝日親友賜紅紙包封祝賀,赴湯餅會,叫“打三朝”。主家煮熟雞蛋,上紅,分贈眾人,叫吃紅蛋,又叫吃滾屁股蛋。

瀏陽北鄉(xiāng)有三朝送號習俗。鄰里親友將取定的男嬰字、派、號名用大楷書于紅紙上,額以“恭惟某某夫婦喜得文郎志慶”或“恭惟某某老大人喜得文孫志慶”之類的賀詞,在鞭炮聲中貼于廳屋正梁兩端墻上。因屋場、族人等情況不同, 有同時送幾個號的。清代以前,生女嬰不道號。民國以后,也有給女嬰送號的,但只送一個名字,一般是“閨字某某”。

還有辦滿月酒、百日酒、周歲酒的。長沙縣有用鯉魚給嬰兒親嘴并喂湯的習俗,叫“開葷”或取“”之意。親友赴宴,贈之金銀手釧、項圈、“長命鎖”等物。周歲時,有的將文具、針線、口紅、書畫之類擺于盤中,讓嬰兒去抓,以測其志趣,名曰“抓周”。以后每歲生日都叫“長尾巴”,父母總要維以荷包蛋,所謂“大人生日一餐飯,細伢子生日一個蛋”。10歲、20歲等叫“總生”、“整生”,親友多送布料鞋襪等作為禮物,父母一般要請幾桌客。平時生日叫散生,除姑舅、姨媽登門之外,鄰里婦眷要送以雞蛋、面條等相賀,主人待以“旱茶”,故又稱“吃茶”。

古語云:44百歲曰上壽,八十曰中壽,六十曰下壽”,可見古人稱壽的最低限度是60歲。以后有50歲稱壽的。長沙人做壽講“男進女滿”,即男做虛歲,女做實歲,做60大壽被認為是重開花甲,特別隆重,稱為壽星公、壽星婆。有的搭壽臺、陳壽桃、點壽燭,有的親友送壽匾、壽屏。壽星端坐壽臺,接受兒孫跪拜,此時鞭炮燃放時間越長越好。開筵時,先吃壽面,面條細長,象征長壽,故長沙人叫生日飯為吃面。

也有50歲以前就慶壽的,但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之說,即男滿29歲,女滿40歲不做壽。有的生日外出避客,叫躲生。有的人依“母在堂,不做壽”的古訓,即使是60歲或70歲,只要高堂健在,就不做壽,自己生日看成母親的難日,只給母親添菜,以感謝母親的生育之苦和養(yǎng)育之恩。

2. 瀏陽節(jié)日風俗

巍峨的大圍山,是瀏陽的象征,瀏陽人民素以勤勞勇敢,堅毅淳樸著稱。在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居住著漢、蒙古、回、藏、苗、壯、朝鮮、滿、侗瑤、土家(許多是外省移民來的)等十一個民族,所以構成了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

有慶賀新年的習慣。為一歲之首,稱新年,又稱“春節(jié)”。過去這一天雄雞初鳴之時,由男主人起來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叫“開財門”。早飯一般只吃三十晚剩下的飯菜,寓情“有現(xiàn)成的吃”。而青菜芋頭不能少,以示新一年里將“清清潔潔,百事如意。”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新衣,叫做去舊換新。長輩向晚輩和小孩贈送“壓歲錢”,也有向年過花甲的老人送“壓歲錢”的,但一般都改在除夕前送。

從初一起,人們見面相互“請拜年”。新朋好友間要專程登門“拜年”,叫:“恭喜!”或問“新年好”,以前還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的說法。封建時代兒女給父母、少者給長者拜年還必須下跑拜。現(xiàn)在比過去簡單化了,除上了年紀的人還拱手外,其他人大都是只互相道賀。

春節(jié)期間,有請“春飯”的習慣。一般安排在初五以后,將親朋好友邀在一起吃一頓飯,叫吃“春飯”。主要是團聚一起,共敘家常,總結舊年,計劃來年,互相答謝。“春飯”十分講究,要做足十碗菜,過去吃“春飯”時,桌上有魚而不能吃,意思是有魚(余)有剩,年年有余。因魚不吃,所以,還有以木雕的魚來代替的,說來很滑稽。

從正月初五至十五元宵節(jié)止,為舞獅、舞獅、舞燈期間,隊前有一人持一紅貼,貼上印有“”、“恭賀新春”等字樣,這叫拜年貼子。發(fā)貼后,獅、龍要進屋拜年,主人見獅、龍來了,要燃放鞭炮迎接,走時要放鞭炮相送,獅、龍走后有一人收紅包,叫做“賞封”。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jié)(又叫上元節(jié))。正月初四、初五以后,市場上開始供應“元宵團”,元宵團象征? ?團結吉利。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大點其燈,有的還扎籠懸于門口,有句諺語叫做“三十晚上的火,元宵晚上的燈”。

立春,“送春牛”,每逢立春來臨,城鄉(xiāng)家家戶戶都鄭重其事地燃放鞭炮表示慶賀,以迎接“春”的到來,時有民間藝人,化作老農(nóng),背著木梨,牽著牛犢,串門作耕田狀,叫“送春牛”,戶主還須放鞭炮相迎。

農(nóng)歷三月初三,有以當節(jié)日食品的風俗,說是吃了“明目”。

清明節(jié)掃幕,清明前至到清明節(jié),大多數(shù)人都會拿些錢紙香燭到祖先墓前燒化,并帶上三牲酒禮祭奠,燃放鞭炮、鏟一塊草皮放在墳頂,插上三根掛山簽,表示紀念及祭掃過。

端午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五月初一起至初五,家家戶戶開始插上蒿艾,掛上菖蒲。借以阻擋瘟疫和鎮(zhèn)邪壓魔,還有飲雄黃酒和扎棕子的習俗。這一天還要吃包子、鹽蛋、劃龍船,相傳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日叫中元節(jié)。上年紀的人,大都要為已死去的親人包封一些錢紙,燒化給他們,叫做燒包,即所謂燒包記名。

中秋節(ji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風俗節(jié)日,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晚吃月餅、賞月。過去還有打中秋菩薩的游戲。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賞月越來越講究了,除月餅外,還備各類水果,高級糖果,煙酒之類的食品,一家人團聚對月而座,放開音樂唱片助興,共享天倫之樂。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是重陽節(jié)。這天有登高的習俗,叫“重九登高”。

小年,臘月二十四日稱小年,小們叫“過小年”,說是給孩子們過年。實際上從這天起就忙于準備過年了.

3.瀏陽過年風俗

為春節(jié),俗稱過年。鄉(xiāng)人過年須過大半個月,即從先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這個習俗延續(xù)了幾千年,與南朝梁時所記基本相承。

臘月二十四,俗稱“過小年”,舉家休息聚餐,稱“小孩子過年”。相傳是日作為“天上耳目臣,人間煙火主”的灶王爺要回天庭述職,叫辭灶。為了使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鬧言碎語不必講,好言善語奏玉皇”,人們在前一天要搞大掃除,叫“掃揚塵”。廿三或廿四晚由家庭主婦在鍋灶周圍點燭祭灶,為其“送行”。民謠曰:“辭了灶,年來到,妹子要花,伢子要炮,始助要新衣,爹爹要新帽”。是日起,長工下工,匠師不再上門,家家籌備年貨,作豆腐,殺年豬,送年節(jié),備點心,炒旱茶,寫春聯(lián),扎燈籠,忙得不亦樂乎。

歲終之日叫除夕,或叫,戶戶剪彩紙,貼春聯(lián),全家團圓聚飲,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團年飯。飯后一般還有等點心。掌燈時分,焚香鳴炮,拜祖先家神,叫辭年,并接灶神祭祀。小孩則成群結隊打著燈籠依次去鄰里人家,進門曰:“請辭歲”。各家起立迎之,捧出點心旱茶,把孩子們的口袋塞得滿滿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后,又迅速地加入辭歲隊伍,一個晚上可得一兩瓷壇的美食,樂得合不攏嘴,因而有諺云:“小孩盼過年”。

年三十夜,農(nóng)村家家火爐中燃著一個楓樹蔸(或松、栗等樹蔸),叫“年財佬”。男女老幼圍爐共話,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豬腳燉蘿卜,歡坐待旦,叫“守歲”。所謂“有錢無錢,蘿卜過年”。

除夕年關,在萬民歡樂的同時,也不乏“有家不敢歸”的貧困人,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債主收債,匠師收工錢此時已是最后期限,城鎮(zhèn)街巷、鄉(xiāng)間小路上收帳人的燈籠火把川流不息,有的人家無法付帳,銅壺衣服可能被人提走,所以只好外出躲帳。還有的在辭年之后,用紅紙書寫“衡門衍慶”4宇貼于門上,緊閉大門 ,任何人不得出進,叫“封財門”。問帳客無奈,好事者乃作打油詩:“貧家早早掩財門,債主雖臨難進門。惱煞商家收帳客,無錢反吃閉門羹”。

正月初一,古稱元旦、元日,自古“爆竹鬧元日,萬眾縱情歡”。辛亥革命后,將公歷1月1日叫元旦,改夏歷元旦為春節(jié)。

大年初一,家家于雞鳴時分即起,男女老幼換上新衣,由輩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開大門,鳴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說開財門。然后人廳堂,秉燭敬拜祖宗,再向外把天地神明,擇吉時向吉方三揖,或向四方揖拜,祈求新年方方得利。接著兒孫依次向長輩拜年,搶先到井邊挑第一擔水,并點香燭把并神。農(nóng)村還在早上拜祖墳習俗。早餐吃剩飯,叫吃隔年糧,寓意衣食有余。菜看以素為主,離不開青菜、芋頭、豆腐等,寓意人丁清吉,萬事遇頭,清白傳家。飯后晚輩向家族長輩拜年。清朝時,拜年行跪拜禮,初一一般不外出拜年。民國以后,改跪拜為拱手作揖,家庭內(nèi)拜年畢,鄰里互拜,氣氛熱烈。但若人家尚未起床,則忌入床前拜年。有人進屋拜年,主人起立拱手:“請拜上門年”,并熱情地以上等旱茶招待。

城里人多在天明出行,到親友家登堂揖拜。前清捐有虛銜者,個個衣冠頂戴,大搖大擺,高視闊步赴各處拜年。商人嗜擯榔,出入各家均“香茶奉罷果盤開,檳榔元寶雙雙來”,曰中嚼個不停。交游廣的生意人,自己不親往,就使晚輩或傭人持名帖投賀,叫“拜帖”,即后世賀年片之來歷。

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于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出天行時,觀風向天色,卜來年收成,認為“北(風)主豐,南主歉”;陰多晴,暗多雨。在階基和柴灣堆很多柴,諧多財。元旦抱柴進門,意“進財”。初一不倒垃圾不掃地,非掃不可時,掃帚不向外而向柴灣掃。有的讀書人則書寫“人壽年豐”、“五谷豐登”之類的吉利語,叫“新年發(fā)筆,大吉大利”。初一特忌粗俗不雅之言,以為此日挨了罵,要挨一年的罵。大人總要事先叮囑小孩:初一要說好話!萬一小孩說漏了嘴,大人馬上解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如不小心摔破了東西,要說“打發(fā)打發(fā)”;若酒杯倒了,要說“酒潑紅地”。

初二日,女婿到岳家拜年,所謂“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四鄉(xiāng)還有請春客的習慣:約定幾代姑婿甥侄和其他親友于某日聚飲。初八以后,熟人見面,互道“請拜個遲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jié),又名燈節(jié)。古諺云:“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燈”。元宵觀燈,唐代已風行,宋時更盛。文天樣曾記敘衡州上元張燈盛況:“士女傾城”、“觀者如堵”、“駢肩累足”、“咫尺音吐不相辨”。民國前,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點燭于灶臺屋角,戶戶煮食元宵縮,頑童則持彩燈相戲。農(nóng)家除在豬欄狗窩雞坍暗角點燭外,還在田頭地邊燃火,意在除蟲,祈求豐收。小孩子喜歡在墻角點松明,邊燒邊唱:“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燒了蟲蟻上天歇”。離祖墳近的,還向墳前送燭,讓祖先同享人間燈火。

更熱鬧的是,趕廟會、唱大戲、耍獅舞龍騎竹馬等迎春文藝活動此時達到高潮,常喧鬧通宵,故名鬧元宵。其中以舞龍燈最為普遍,城鄉(xiāng)街坊村寨宗廟家族幾乎都扎“龍”。民間認為耍龍可保清吉,所以“龍”所到之處,鼓樂齊鳴,鞭炮不絕,多賜以包封。已婚未育婦女,往往讓“龍”轉繞其? ??,或讓“龍”在床上縮聚成圍,上騎一小孩,名麒麟送子。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夜里的燈”,歲尾年頭的兩件事,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紅火、興旺、順暢、吉祥的期盼。諸多燈中,龍的傳人對龍燈情有獨鐘。

湖南有燈會,至少可追溯到唐初。那時已改長沙郡為潭州,褚遂良《潭州偶題》詩有“踏遍九衢燈火夜,歸來月掛海棠前”的句子。至南宋,文天祥在《衡州上元記》中說“正月十五,衡州張燈火。”而明、清兩代所修長沙、湘潭、常德、桑植、桂東等縣志和鳳凰廳志等書,已有元宵玩燈籠的明確而詳盡的記述。嘉慶《瀏陽縣志?風俗志》說:“以竹籠罩布,聯(lián)絡數(shù)丈,肖龍形,燃燈其中,數(shù)人擎舞,曰龍燈”今天的龍燈與嘉慶年間的這一記載并無大異。

耍龍燈又稱舞龍。湖湘大地過去玩龍燈要挨戶送帖,接帖才表示愿意接待。接待者要備酒飯或紅包。龍燈進屋一般游遍主家廳堂房屋和牛欄、豬舍、糧倉,以驅(qū)邪避瘟。同時,還含有送春之意,所謂“龍行一步,百步成春”。后來耍龍燈逐漸也有用舞獅子代替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民智日開,元宵前后玩龍燈這一活動的迷信色彩早已淡化,但作為一項重要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仍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

瀏陽金坑網(wǎng)紅景點(瀏陽河網(wǎng)紅金洲)

瀏陽有哪些旅游景點

瀏陽享有中國花卉苗木之鄉(xiāng)、中國蒸菜之鄉(xiāng)、中華詩詞之鄉(xiāng)等美稱,下面我就告訴大家瀏陽有哪些旅游景點吧!

石柱峰

位長沙市區(qū)東北約50公里的瀏陽市社港、龍伏、古港三鎮(zhèn)交界處。其峰矗云霄,壁立千仞,尖削如柱,因名石柱。峰高海拔1359.7米,高出南岳山70米,是古城長沙方圓70公里內(nèi)的最高點。峰頂存有三清殿,還有保存完好的玉皇殿;峰左有孫思邈的煉藥臺、曬藥坪;北有后周誥授兵部袁侍郎的鐵墳古跡;西坡有傳為大禹治水所用的拴船樁、云霧殿、禱雨靈臺等古跡。山腰的陳家祠堂,屬明末時期建筑,陳家祠堂后有長沙地區(qū)最古老的香椿樹。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于湖南省長沙市陽東北的大圍山鎮(zhèn)境內(nèi),距離長沙市區(qū)148公里,屬于羅霄山脈北段。最高峰七星嶺,海拔1607.8米,也是長沙地區(qū)最高峰。1992年經(jīng)林業(yè)部批準成立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面積共7萬余畝,境內(nèi)植物種類眾多,迄今為止已知有23個植物群系,3000多種植物,60余種野生動物。其中有國家一類二類保護樹種17種,如南國紅豆杉,香果樹等;國家一類二類保護動物14種,如華南虎,云豹等;蝴蝶1200多種。

大圍山有著100多處瀑布,海拔1515米的'五子石峰在夏天滿山杜鵑,景勝堪稱一絕。大圍山峽谷漂流,位于大圍山南部的花門河。

周洛

位于長沙、瀏陽、平江三市(縣)交界的社港鎮(zhèn)境內(nèi),地處海拔1359.7米的連云山西部,是撈刀河發(fā)源地。景區(qū)距瀏陽市北50公里,長沙市東70公里,黃花機場60公里。周洛境內(nèi)人文遺址、自然景觀眾多,在迷人谷上游有月亮潭。周洛還尤以瀑布眾多聞名,三級跌水組成的仙劍瀑布,落差達60米,枯水時,瀑布呈絲簾狀,豐水時,瀑布呈帶狀。人文景觀有鐵墳坪、水口塔、陳家祠堂、顏家屋場,大時餐館等,很有考古價值。

道吾山

坐落于瀏陽市城北約6.5公里處,山巒重疊,群峰競秀。道吾山古時稱白鶴山,又名趙王山,是中外馳名的佛教圣地,景區(qū)規(guī)劃為六大景區(qū),43個景點,有高峽平湖千年古松、五老雪暴和千年禪寺,距今1100多年歷史。道吾山峻特奇聳,峰嶺起伏,溝谷縱橫,泉瀑遍布,素有一湖、三洞、六泉、十潭、十三溪、二十八巖、七十一峰之美景,其中“三絕(引路古松群、千年古剎興華禪寺、高山天湖)四奇(煙雨、霧霏、云瀑、雪霽)”更是久負盛名。

瀏陽湖

又名株樹橋水庫。位于大圍山西南側、瀏陽河南源小溪河下游高坪鎮(zhèn),距瀏陽市區(qū)33公里,距長沙110公里。2001年6月在庫區(qū)批準建立瀏陽市級森林公園,面積237838畝。瀏陽湖森林公園“面清水,背綠山,懷彩燈,綴涼亭”。

象形山

位于瀏陽市達滸鎮(zhèn)象形村,西臨官渡鎮(zhèn)潘溪村,背倚連云山,距瀏陽市區(qū)40公里,素有“湘東桂林”之美稱,2009年被瀏陽市政府確定為自然保護區(qū),該區(qū)由紫紅砂礫經(jīng)自然雕塑,形成一種奇特的丹霞地貌麒麟巖陡壁高蹺,幾成90度直立于金坑河,直上云霄,素有“湘東第一巖”之美稱。

古風洞

又名仙人洞,位于瀏陽市高坪鎮(zhèn)古風村境內(nèi),被稱為“湘東第一大溶洞”。古風洞距瀏陽市區(qū)約30公里,古風洞在古港—高坪公路左側幾百米處。古風洞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洞深數(shù)十里,總面積三萬平方米以上,縱橫延伸兩鄉(xiāng)一鎮(zhèn),自明朝嘉靖至清代同治的《瀏陽縣志》均有記載,被古人稱之為“天造地設之奧區(qū)”。古風洞總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被譽為“神仙洞府、福地洞天”。

古風洞口有嘉慶四年(1799)所刊《仙人洞破暗記》青石碑,碑文由古風禪寺一高僧智燈主持所著。

瀏陽一日游必去景點

1、大圍山森林公園:

大圍山公園內(nèi)樹木茂盛,空氣極其的清新,是一個洗肺的好地方。春天有櫻花和杜鵑;夏天來這里漂流避暑,體驗野外露營;秋高氣爽的時候,來這里逛逛七星嶺,觀賞日出和晚霞;冬天這里有中南地區(qū)人氣戶外滑雪場

2、瀏陽石牛寨風景區(qū)

瀏陽石牛寨位于撈刀河上游,瀏陽市社港、龍伏兩鎮(zhèn)交界處,緊靠鳳凰峽和周洛古文化村。海拔523米,方圓約10平方公里。在瀏陽石牛寨可以感受丹霞地貌的絢美,景區(qū)可以自助燒烤山谷露營、垂釣休閑;還可以四季去賞花摘果,是放松自己清凈自然的好去處。

3、周洛大峽谷

周洛風景區(qū)水資源豐富,有大小瀑布、跌水65個,瀑布以仙劍、天龍、北斗庵尤為壯觀,最大落差100多米。周洛瀑布群落是國內(nèi)距離省會城市最近的大型自然瀑布群落。山清水秀、空氣清新、風景奇絕的周洛,是一個適合都市人回歸自然、度假、休閑、娛樂、減壓的絕妙去處。

4、畫里小河生態(tài)旅游區(qū):

瀏陽市小河鄉(xiāng)地處連云山脈腹地,因瀏陽河源頭的小溪河蜿蜒貫穿全境而得名,素有瀏陽的“世外原鄉(xiāng)”之稱。山河秀美,水韻靈動,魚鱗壩、疊水壩已成網(wǎng)紅打卡地。

小溪河兩岸,是枝葉茂盛的千年羅漢松,是修葺一新的農(nóng)房、民宿,是串珠成鏈、連線成片的小溪河“一河兩岸”風光帶……含著水的溫柔靈動,擁著山的青翠秀美,“畫里小河”靜立山水之間。

5、達滸鎮(zhèn):

達滸鎮(zhèn),水邊之意羅霄山脈、連云山系所環(huán)繞瀏陽河上游大溪河在此穿境而過。走進達滸山水相映、黃綠相間白墻黛瓦、小橋流水,滿目盡是國畫潑墨寫意之美。

獅子山,麒麟山的左側有一石山外形酷似獅子與麒麟山連成一脈;象形山,猶如一頭巨象沉醉于清泉

久飲不止多雨季節(jié)仿佛可聽見大象汲水的聲音;金坑河。

從此蜿蜒而過河水清澈見底,河兩岸綠樹掩映野花爭奇斗艷;達滸老橋,將大溪河兩岸連接起來見證了達滸古鎮(zhèn)曾經(jīng)的盛況,斷毀的老橋留下一段時光記憶。

瀏陽有哪些景點?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瀏陽東北的大圍山鎮(zhèn)境內(nèi),距離長沙市區(qū)148公里,屬于羅霄山脈北段。最高峰七星嶺,海拔1607.8米,也是長沙地區(qū)最高峰。1992年經(jīng)林業(yè)部批準成立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面積共7萬余畝,境內(nèi)植物種類眾多,迄今為止已知有23個植物群系,3000多種植物,60余種野生動物。其中有國家一類二類保護樹種17種,如南國紅豆杉,香果樹等;國家一類二類保護動物14種,如華南虎,云豹等;蝴蝶1200多種。。

大圍山大力開發(fā)旅游業(yè),其自然風景得到一定的肯定。大圍山有著100多處瀑布,海拔1515米的五子石峰在夏天滿山杜鵑,景勝堪稱一絕。大圍山峽谷漂流,位于大圍山南部的花門河。

周洛

位于長沙、瀏陽、平江三市(縣)交界的社港鎮(zhèn)境內(nèi),地處海拔1359.7米的連云山脈西部,是撈刀河發(fā)源地。景區(qū)距瀏陽市北50公里,長沙市東70公里,黃花機場60公里。周洛境內(nèi)人文遺址、自然景觀眾多,在迷人谷上游有月亮潭,形似上下兩水缸口對接,下部裝水呈圓形,上部呈下大上小圓形,上有一斜形瀑布傾瀉入潭,在潭內(nèi)形成旋轉狀態(tài)。周洛還尤以瀑布眾多聞名,三級跌水組成的仙劍瀑布,落差達60米,枯水時,瀑布呈絲簾狀,豐水時,瀑布呈帶狀。高約50米,寬約2—6米的天龍瀑布,上級一瀉而下,中部有一深潭,下級呈“之”字形,全景一氣呵成,好似天龍從天而降,故取名天龍瀑布。人文景觀有鐵墳坪、水口塔、陳家祠堂、顏家屋場,大時餐館等,很有考古價值。

道吾山

坐落于瀏陽市城北約6.5公里處,西起蕉溪,東達寶蓋,列峰七十一,山巒重疊,群峰競秀。道吾山古時稱白鶴山,又名趙王山,是中外馳名的佛教圣地,景區(qū)規(guī)劃為六大景區(qū),43個景點,有高峽平湖,千年古松、五老雪暴和千年禪寺,距今1100多年歷史。道吾山峻特奇聳,峰嶺起伏,溝谷縱橫,泉瀑遍布,裸露的巖石無不奇形怪狀,靈岫絕嶠,素有一湖、三洞、六泉、十潭、十三溪、二十八巖、七十一峰之美景,其中“三絕(引路古松群、千年古剎興華禪寺、高山天湖)四奇(煙雨、霧霏、云瀑、雪霽)”更是久負盛名。

瀏陽湖

又名株樹橋水庫。位于大圍山西南側、瀏陽河南源小溪河下游高坪鎮(zhèn),距瀏陽市區(qū)33公里,距長沙110公里。2001年6月在庫區(qū)批準建立瀏陽市級森林公園,面積237838畝。瀏陽湖森林公園“面清水,背綠山,懷彩燈,綴涼亭”。瀏陽湖所處的株樹橋,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小村莊,這里的樹木郁郁蔥蔥四季常青。更令人稱奇的是,在這個位于瀏陽市區(qū)東部31公里處的叫做“株樹橋”的小村莊里,出現(xiàn)過近10名百歲老人,村莊也因此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壽星村”。

象形山風景區(qū)

位于瀏陽市達滸鎮(zhèn)象形村,西臨官渡鎮(zhèn)潘溪村,背倚連云山,距瀏陽市區(qū)40公里,素有“湘東小桂林”之美稱,2009年被瀏陽市政府確定為自然保護區(qū),該區(qū)由紫紅砂礫經(jīng)自然雕塑,形成一種奇特的丹霞地貌。麒麟巖陡壁高蹺,幾成90度直立于金坑河,直上云霄,素有“湘東第一巖”之美稱。

古風洞

又名仙人洞,位于瀏陽市高坪鎮(zhèn)古風村境內(nèi),被稱為“湘東第一大溶洞”。古風洞 距瀏陽市區(qū)約30公里,古風洞在古港—高坪公路左側幾百米處。古風洞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洞深數(shù)十里,總面積三萬平方米以上,縱橫延伸兩鄉(xiāng)一鎮(zhèn),自明朝嘉靖至清代同治的《瀏陽縣志》均有記載,被古人稱之為“天造地設之奧區(qū)”。古風洞總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被譽為“神仙洞府、福地洞天”。

古風洞口有嘉慶四年(1799)所刊《仙人洞破暗記》青石碑,碑文由古風禪寺一高僧智燈主持所著。

石柱峰

位長沙市區(qū)東北約50公里的瀏陽市社港、龍伏、古港三鎮(zhèn)交界處。其峰矗云霄,壁立千仞,尖削如柱,因名石柱。峰高海拔1359.7米,高出南岳山70米,是古城長沙方圓70公里內(nèi)的最高點。

石柱峰源于連云山脈的主脈之中。東倚大圍山,北鄰幕阜山,南達道吾山,西隔撈刀河盆地(社港)與龍華山相望。峰頂存有三清殿,還有保存完好的玉皇殿(原名櫻桃觀);峰左有孫思邈的煉藥臺、曬藥坪;北有后周(公元951至960年)誥授兵部袁侍郎的鐵墳古跡;西坡有傳為大禹治水所用的拴船樁、云霧殿、禱雨靈臺等古跡。山腰的陳家祠堂,屬明末時期建筑,陳家祠堂后有長沙地區(qū)最古老的香椿樹。

人文景觀

城區(qū)瀏陽文廟、譚嗣同故居、新算學社舊址、譚嗣同墓、道吾山風景區(qū)、天馬山風景區(qū)、西湖山風景區(qū)、新文路步行街民俗仿古步行街。

南區(qū)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文家市秋收起義舊址、胡耀邦故居楊勇故居石霜寺

西區(qū)宋任窮故居、瀏陽花木走廊、仙人湖生態(tài)旅游新城

北區(qū):王震故居、周洛風景區(qū)、赤馬湖風景區(qū)、沙市古蒿山。

東區(qū):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獅子山省級森林公園、張坊客家民俗坊、寶蓋禪寺、株樹橋上水庫(瀏陽湖)、大光寺、王首道故居

寶蓋寺

位于瀏東新區(qū)古港鎮(zhèn)西南部,東臨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北靠平江,西望道吾山 南至天涯寨。據(jù)有關史料記載,包改動地區(qū)佛教文化始于晉,勝于唐。其中寶蓋禪寺始建

于唐代,歷史上香火鼎盛,名揚四方,與前面介紹的石霜寺,道吾山上的興華寺、大光洞的大光寺齊名,為瀏陽佛教四大祖庭之一。該寺后山東側有和尚古墓群,多達三十余。墓內(nèi)有十二代方丈主持。墓群分墓葬和塔葬兩種類型,坐北朝南。其四座墓塔的塔身塔座均為六邊形,墓塔高一到三米不等,用石塊雕刻而成,底座由三層構成,雕有蓮花 瓣中間的塔柱上有墓主的法號等,塔頂呈葫蘆狀,并刻有蓮花,佛教文化氣氛濃厚。在一側石壁上有一摩崖石刻,為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所刻,豎文 ,行書,十一行文字分三段,其中有詩云:“千古萬年間,虛空架碧灣。如虹橫飲水,似月半連山。空藏人行廣,岳嵬客往還。不愁波浪急,長斷寶門關”。

思邈公園

位于市區(qū)圭齋路、瀏陽河路、319國道天馬橋交叉處以及濟川河與瀏陽河的交匯處,園中有一座山,叫做孫隱山,山下存有升沖觀、洗藥橋、洗藥井遺跡。據(jù)《瀏陽縣志》記載,“東城小山丘伏城隅,傳孫思邈隱處,有洗藥泉、煉丹諸跡”,孫隱山因此而得名。山下原有的洗藥橋,相傳是孫思邈洗滌草藥之處,橋下流水潺潺,巖石嵯峨,呈現(xiàn)出“藥橋泉石”之勝景,是原“瀏陽八景”之一。

瀏陽景點哪些值得一去?

瀏陽六疊泉漂流、古風洞、寶蓋寺、譚嗣同故居、道吾山風景區(qū)、?西湖山風景區(qū)。

1、瀏陽六疊泉漂流

這里河床地勢險峻陡峭,坡度既大又密,兩崖山色秀麗,瀑布眾多,漂流河道坡度大,河水清澈見底。水中富含可提高免疫力的“硒”元素,是我國唯一可防癌的“硒”漂流。景區(qū)專門設計了最先進的自動排水橡皮漂流艇,采用目前最時尚的S型、月弧型、動感型、沖浪型、滑翔型等十多種漂流風格。

2、古風洞

進入洞內(nèi),瞬間覺得猶如進入一個新的奇幻世界,洞內(nèi)遍布天生 天長 ,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它們和奇形怪狀的石塊共組成了一幅幅意趣橫生的景觀,一路游覽過去,猶如穿梭詩情畫廊,每副景觀都配有一段傳說故事,人類的奇思幻想與大自然的壯觀瑰寶融為一體,綻放出驚人的美感。

3、寶蓋寺

寶蓋寺位于瀏陽市古港鎮(zhèn)寶蓋寺村,乃千年古剎,系瀏陽沙門四大祖庭之一,亦是湘楚八大名寺之一,地處連云山脈海拔1311.7米之寶蓋山(寒婆坳)下,山巒疊嶂,巍峨雄踞,潺潺清水環(huán)寶剎,蕩蕩湖泊映繁花,風景如畫,格外怡人。

瀏陽有哪些景點

中文名稱

瀏陽

外文名稱

Liuyang City

別 名

花炮之鄉(xiāng) 蒸菜之鄉(xiāng) 將軍之鄉(xiāng)

行政區(qū)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qū)

中國湖南省長沙市

下轄地區(qū)

3鄉(xiāng)25鎮(zhèn)4街道 [6]

政府駐地

關口街道環(huán)府路8號

電話區(qū)號

0731

郵政區(qū)碼

410300

地理位置

湖南省東部偏北

面 積

5007.75平方千米

人 口

149.1萬(2016年)

方 言

贛語、湘語、客家語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大圍山、道吾山、瀏陽河、譚嗣同故居、耀邦故居、秋收起義紀念館

瀏陽紅色景點有哪些 - 瀏陽紅色景點有哪些地方

1. 瀏陽紅色景點有哪些地方

懷化芷江受降紀念坊:位于芷江縣城3.5公里的七里橋村,原是中華民國空軍司令部群力禮堂,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國民政府在此舉行受降儀式。芷江受降紀念坊為中國惟一的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建筑物。

秋收起義會師舊址紀念館:在瀏陽文家市里仁學校……1927年9月,湘籍邊秋收起義部隊進攻中心城市失利后,毛澤東領導的各部隊在此會師。

平江起義舊址:原為1867年所建的天岳書院,位于距湖南省平江縣城開發(fā)區(qū)1928年6月,彭德懷同志率領的國民革命湖南陸軍獨立五師第一團和第三團三營駐平江,在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感召下,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共產(chǎn)黨人在天岳書院發(fā)動了“平江起義”。成立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五軍。

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位于湖南省南部宜章縣城關鎮(zhèn),舊址是四棟兩層建筑物的四合院,1979年被全面維修,按原貌作了復制陳列。其中包含湘南起義史料陳列、復原陳列、珍貴藏品等陳列。2001年6月,該址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名錄》。

永順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舊址:位于湖南省永順縣塔臥鎮(zhèn),是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由賀龍、任弼時、肖克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創(chuàng)建的紅色革命根據(jù)地之一。

2. 瀏陽紅色景點有哪些地方可以玩

新豐游

云偃攢雁塔,晨光映千山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

聞道秀田樹,崢嶸古至今。

潘氏儒林第,代有人才出。

明月西坑照,清泉石上流。

江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深居云天海,春去夏悠悠。

秘境魯古河,手可摘星辰。

葡萄珍珠串,纏繞千米廊。

返景入農(nóng)場,復照田野上。

溫水漱莓苔,尚有江源泉。

紅楓染群山,源頭天上來。

說起新豐,很多人會想到楓葉熱情如火的云髻山,色彩繽紛的櫻花峪,“溫情脈脈”的溫泉和佛手瓜等各式時令蔬菜瓜果,這個物產(chǎn)豐饒的美麗城市,一派原生態(tài)秀美風光,引人入勝。

3. 瀏陽紅色旅游景點有哪些地方

瀏陽市共有33個經(jīng)典紅色旅游景點。瀏陽是湘鄂贛蘇區(qū)中心區(qū)域,新中國十大將軍縣之一,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留下紅色足跡,胡耀邦、王震、宋任窮、楊勇、王首道等一代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從這里走出。近年來,瀏陽市的紅色旅游資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發(fā)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發(fā)展狀況不平衡的問題。

4. 瀏陽市有哪些旅游景點

瀏陽河又名瀏渭河,位于湖南省東部,全長共234.8公里,流域面積4,665平方公里,流經(jīng)瀏陽市。瀏陽河景點有以下這些,他們分別是:瀏陽河風光帶景點、陶公廟旅游景點、瀏陽河源頭古井景點、瀏陽河民俗文化公園景點、龍驤瀏陽河游船景點、瀏陽河濕地公園等景點。

5. 瀏陽紅色基地旅游景點

答,湖南瀏陽離湖南的長沙縣最近。瀏陽市和長沙縣都是隸屬于長沙市的兩個縣級地區(qū)。瀏陽市和長沙縣都是湖南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的縣級地區(qū),在全國經(jīng)濟發(fā)展百強縣中也名列其中的。瀏陽市更是有花炮之鄉(xiāng)的美譽。瀏陽市不但是經(jīng)濟強縣,同時也是紅色之鄉(xiāng),在這里誕生了譚嗣同,胡耀邦,王震等革命先驅(qū)和優(yōu)秀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在這里有秋收起義舊址。是一塊紅色的土地。

6. 瀏陽紅色景點有哪些地方好玩

湖南省境內(nèi)紅色旅游基地比較多的,如湘潭的韶山,懷化芷江,岳陽湘陰? ?平江,長沙瀏陽,株洲炎陵等都有紅色旅游與教育基地

7. 瀏陽市著名景點

瀏陽河又名瀏渭河,位于湖南省東部,全長共234.8公里,流域面積4,665平方公里,流經(jīng)瀏陽市、長沙縣共40多個鄉(xiāng)鎮(zhèn)。

瀏陽河是湘江的一級支流河,發(fā)源于羅霄山脈大圍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兩個源流。

瀏陽河上游為楊潭鄉(xiāng)(現(xiàn)高坪鄉(xiāng))雙江口河段;中游為雙江口至鎮(zhèn)頭市河段;下游從鎮(zhèn)頭市起始,在長沙市的陳家屋場注入湘江。在瀏陽河上設有三角洲水站。

瀏陽河東岸風光帶分舟橋載月、樂秋晨韻、疏林秀色等8個景觀區(qū)域,設有40公里環(huán)繞綠道和數(shù)座人行天橋。同時,還在風光帶主要節(jié)點建設了國內(nèi)唯一水稻博物館及隆平主題公園,水稻博物館于2014年11月7日開工,2015年底建成開館。

2019年11月11日,瀏陽河入選水利部首批建設示范河湖名單。

8. 瀏陽縣景點

大洞山風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68平方公里,規(guī)劃為五個片區(qū),核心景區(qū)茱萸山片區(qū)6平方公里。景區(qū)內(nèi)有海拔361米的大洞山,又名茱萸山,有著1500年歷史的全國著名的藥師佛道場—茱萸寺,于2011年9月28日開光落成。

茱萸寺位于大洞山南坡的萬畝石榴園中,是國內(nèi)頗有特色的藥師佛道場。“大洞山隱茱萸寺,石榴園居藥師佛”正是大洞山風景區(qū)的點睛之筆。

大洞山風景區(qū)核心景區(qū)主要景點有茱萸寺、茱萸園、萬畝石榴休閑博覽園、千畝油菜花觀賞園、藥師養(yǎng)生中心、千畝梯田攝影基地、青少年拓展訓練基地。是一個集休閑、娛樂、度假、寫意、養(yǎng)生、悟禪于一體的高品質(zhì)風景區(qū)。

9. 瀏陽的紅色景點有哪些

瀏陽風俗1 瀏陽生育壽誕風俗

嬰兒出世都要到神龕前燃放鞭炮,向祖宗報喜。昔時重男輕女,“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認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歡天喜地。認為生女是“生個空人”,是背時貨,一愁包腳,二愁陪嫁,甚至有溺嬰現(xiàn)象。

小孩降生時,如有不速之客進屋,稱“逢生”。來客就是嬰兒的干爹或干娘,但有“男逢男生,背時三年,踏了血地,必有災禍”之說。為解脫,主人便暗中在客人衣上穿上紅線,以“刺破災禍”。男逢女生,則認為是好事,要“逢時三年”。

鄰居女眷聽到鞭炮響,會趕來問慰祝賀,并分別送以雞蛋、紅糖、干刀豆絲、干豆角等,以催乳,因說“月婆”不宜吃青菜,吃了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后胎衣要用陶罐盛著埋在附近山上,意在父母血統(tǒng)與家鄉(xiāng)土地永不分離。世傳送胞衣時不能回頭,否則倒奶。

嬰兒父親即日要帶著鞭炮和一只雞到岳父家報喜,生男孩帶公雞,生女孩帶母雞,岳家無需問便知生男生女了。岳家親鄰聽到鳴炮報喜,紛紛恭賀并送以雞蛋等物。第三天,女婿接丈人婆去“做三朝”,古稱“湯餅之會”。外公外婆帶去早已準備好的嬰兒搖窩、坐欄等,一般還備有嬰兒棉襖、夾襖、單衣、棉抱裙、夾抱裙、鞋、帽等各一對,人嘆“外婆難做呀”!有的還留下照顧產(chǎn)婦,叫“伴月”。婿家親鄰或“請外婆茶”,或“請外婆飯”。

三朝日,長輩婦女將艾葉、楓球、雞蛋等熬湯為嬰兒洗澡,叫“洗三朝”。洗畢,用雞蛋滾擦嬰兒全身,以祛風,祝福健康。再給嬰兒換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長輩抱著,在嬰兒身上蓋一篩子,篩上接剪刀、算盤等,眾人簇擁,或手敲趕雞棍(即一頭劈開的竹棍,作趕雞之用),或持擂杵,去正廳神龕前拜祖宗,叫“拜三朝”。拜畢,沿廳屋巷廊游一圈,叫“游三朝”,據(jù)說可防“臍風”危害。

三朝日親友賜紅紙包封祝賀,赴湯餅會,叫“打三朝? ??。主家煮熟雞蛋,上紅,分贈眾人,叫吃紅蛋,又叫吃滾屁股蛋。

瀏陽北鄉(xiāng)有三朝送號習俗。鄰里親友將取定的男嬰字、派、號名用大楷書于紅紙上,額以“恭惟某某夫婦喜得文郎志慶”或“恭惟某某老大人喜得文孫志慶”之類的賀詞,在鞭炮聲中貼于廳屋正梁兩端墻上。因屋場、族人等情況不同,有同時送幾個號的。清代以前,生女嬰不道號。民國以后,也有給女嬰送號的,但只送一個名字,一般是“閨字某某”。

還有辦滿月酒、百日酒、周歲酒的。長沙縣有用鯉魚給嬰兒親嘴并喂湯的習俗,叫“開葷”或取“”之意。親友赴宴,贈之金銀手釧、項圈、“長命鎖”等物。周歲時,有的將文具、針線、口紅、書畫之類擺于盤中,讓嬰兒去抓,以測其志趣,名曰“抓周”。以后每歲生日都叫“長尾巴”,父母總要維以荷包蛋,所謂“大人生日一餐飯,細伢子生日一個蛋”。10歲、20歲等叫“總生”、“整生”,親友多送布料鞋襪等作為禮物,父母一般要請幾桌客。平時生日叫散生,除姑舅、姨媽登門之外,鄰里婦眷要送以雞蛋、面條等相賀,主人待以“旱茶”,故又稱“吃茶”。

古語云:44百歲曰上壽,八十曰中壽,六十曰下壽”,可見古人稱壽的最低限度是60歲。以后有50歲稱壽的。長沙人做壽講“男進女滿”,即男做虛歲,女做實歲,做60大壽被認為是重開花甲,特別隆重,稱為壽星公、壽星婆。有的搭壽臺、陳壽桃、點壽燭,有的親友送壽匾、壽屏。壽星端坐壽臺,接受兒孫跪拜,此時鞭炮燃放時間越長越好。開筵時,先吃壽面,面條細長,象征長壽,故長沙人叫生日飯為吃面。

也有50歲以前就慶壽的,但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之說,即男滿29歲,女滿40歲不做壽。有的生日外出避客,叫躲生。有的人依“母在堂,不做壽”的古訓,即使是60歲或70歲,只要高堂健在,就不做壽,自己生日看成母親的難日,只給母親添菜,以感謝母親的生育之苦和養(yǎng)育之恩。

2. 瀏陽節(jié)日風俗

巍峨的大圍山,是瀏陽的象征,瀏陽人民素以勤勞勇敢,堅毅淳樸著稱。在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居住著漢、蒙古、回、藏、苗、壯、朝鮮、滿、侗瑤、土家(許多是外省移民來的)等十一個民族,所以構成了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

有慶賀新年的習慣。為一歲之首,稱新年,又稱“春節(jié)”。過去這一天雄雞初鳴之時,由男主人起來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叫“開財門”。早飯一般只吃三十晚剩下的飯菜,寓情“有現(xiàn)成的吃”。而青菜芋頭不能少,以示新一年里將“清清潔潔,百事如意。”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新衣,叫做去舊換新。長輩向晚輩和小孩贈送“壓歲錢”,也有向年過花甲的老人送“壓歲錢”的,但一般都改在除夕前送。

從初一起,人們見面相互“請拜年”。新朋好友間要專程登門“拜年”,叫:“恭喜!”或問“新年好”,以前還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的說法。封建時代兒女給父母、少者給長者拜年還必須下跑拜。現(xiàn)在比過去簡單化了,除上了年紀的人還拱手外,其他人大都是只互相道賀。

春節(jié)期間,有請“春飯”的習慣。一般安排在初五以后,將親朋好友邀在一起吃一頓飯,叫吃“春飯”。主要是團聚一起,共敘家常,總結舊年,計劃來年,互相答謝。“春飯”十分講究,要做足十碗菜,過去吃“春飯”時,桌上有魚而不能吃,意思是有魚(余)有剩,年年有余。因魚不吃,所以,還有以木雕的魚來代替的,說來很滑稽。

從正月初五至十五元宵節(jié)止,為舞獅、舞獅、舞燈期間,隊前有一人 持一紅貼,貼上印有“”、“恭賀新春”等字樣,這叫拜年貼子。發(fā)貼后,獅、龍要進屋拜年,主人見獅、龍來了,要燃放鞭炮迎接,走時要放鞭炮相送,獅、龍走后有一人收紅包,叫做“賞封”。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jié)(又叫上元節(jié))。正月初四、初五以后,市場上開始供應“元宵團”,元宵團象征著團結吉利。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大點其燈,有的還扎籠懸于門口,有句諺語叫做“三十晚上的火,元宵晚上的燈”。

立春,“送春牛”,每逢立春來臨,城鄉(xiāng)家家戶戶都鄭重其事地燃放鞭炮表示慶賀,以迎接“春”的到來,時有民間藝人,化作老農(nóng),背著木梨,牽著牛犢,串門作耕田狀,叫“送春牛”,戶主還須放鞭炮相迎。

農(nóng)歷三月初三,有以當節(jié)日食品的風俗,說是吃了“明目”。

清明節(jié)掃幕,清明前至到清明節(jié),大多數(shù)人都會拿些錢紙香燭到祖先墓前燒化,并帶上三牲酒禮祭奠,燃放鞭炮、鏟一塊草皮放在墳頂,插上三根掛山簽,表示紀念及祭掃過。

端午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五月初一起至初五,家家戶戶開始插上蒿艾,掛上菖蒲。借以阻擋瘟疫和鎮(zhèn)邪壓魔,還有飲雄黃酒和扎棕子的習俗。這一天還要吃包子、鹽蛋、劃龍船,相傳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日叫中元節(jié)。上年紀的人,大都要為已死去的親人包封一些錢紙,燒化給他們,叫做燒包,即所謂燒包記名。

中秋節(ji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風俗節(jié)日,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晚吃月餅、賞月。過去還有打中秋菩薩的游戲。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賞月越來越講究了,除月餅外,還備各類水果,高級糖果,煙酒之類的食品,一家人團聚對月而座,放開音樂唱片助興,共享天倫之樂。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是重陽節(jié)。這天有登高的習俗,叫“重九登高”。

小年,臘月二十四日稱小年,小們叫“過小年”,說是給孩子們過年。實際上從這天起就忙于準備過年了.

3.瀏陽過年風俗

為春節(jié),俗稱過年。鄉(xiāng)人過年須過大半個月,即從先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這個習俗延續(xù)了幾千年,與南朝梁時所記基本相承。

臘月二十四,俗稱“過小年”,舉家休息聚餐,稱“小孩子過年”。相傳是日作為“天上耳目臣,人間煙火主”的灶王爺要回天庭述職,叫辭灶。為了使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鬧言碎語不必講,好言善語奏玉皇”,人們在前一天要搞大掃除,叫“掃揚塵”。廿三或廿四晚由家庭主婦在鍋灶周圍點燭祭灶,為其“送行”。民謠曰:“辭了灶,年來到,妹子要花,伢子要炮,始助要新衣,爹爹要新帽”。是日起,長工下工,匠師不再上門,家家籌備年貨,作豆腐,殺年豬,送年節(jié),備點心,炒旱茶,寫春聯(lián),扎燈籠,忙得不亦樂乎。

歲終之日叫除夕,或叫,戶戶剪彩紙,貼春聯(lián),全家團圓聚飲,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團年飯。飯后一般還有等點心。掌燈時分,焚香鳴炮,拜祖先家神,叫辭年,并接灶神祭祀。小孩則成群結隊打著燈籠依次去鄰里人家,進門曰:“請辭歲”。各家起立迎之,捧出點心旱茶,把孩子們的口袋塞得滿滿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后,又迅速地加入辭歲隊伍,一個晚上可得一兩瓷壇的美食,樂得合不攏嘴,因而有諺云:“小孩盼過年”。

年三十夜,農(nóng)村家家火爐中燃著一個楓樹蔸(或松、栗等樹蔸),叫“年財佬”。男女老幼圍爐共話,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全家品吃豬腳燉蘿卜,歡坐待旦,叫“守歲”。所謂“有錢無錢,蘿卜過年”。

除夕年關,? ??萬民歡樂的同時,也不乏“有家不敢歸”的貧困人,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債主收債,匠師收工錢此時已是最后期限,城鎮(zhèn)街巷、鄉(xiāng)間小路上收帳人的燈籠火把川流不息,有的人家無法付帳,銅壺衣服可能被人提走,所以只好外出躲帳。還有的在辭年之后,用紅紙書寫“衡門衍慶”4宇貼于門上,緊閉大門,任何人不得出進,叫“封財門”。問帳客無奈,好事者乃作打油詩:“貧家早早掩財門,債主雖臨難進門。惱煞商家收帳客,無錢反吃閉門羹”。

正月初一,古稱元旦、元日,自古“爆竹鬧元日,萬眾縱情歡”。辛亥革命后,將公歷1月1日叫元旦,改夏歷元旦為春節(jié)。

大年初一,家家于雞鳴時分即起,男女老幼換上新衣,由輩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開大門,鳴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說開財門。然后人廳堂,秉燭敬拜祖宗,再向外把天地神明,擇吉時向吉方三揖,或向四方揖拜,祈求新年方方得利。接著兒孫依次向長輩拜年,搶先到井邊挑第一擔水,并點香燭把并神。農(nóng)村還在早上拜祖墳習俗。早餐吃剩飯,叫吃隔年糧,寓意衣食有余。菜看以素為主,離不開青菜、芋頭、豆腐等,寓意人丁清吉,萬事遇頭,清白傳家。飯后晚輩向家族長輩拜年。清朝時,拜年行跪拜禮,初一一般不外出拜年。民國以后,改跪拜為拱手作揖,家庭內(nèi)拜年畢,鄰里互拜,氣氛熱烈。但若人家尚未起床,則忌入床前拜年。有人進屋拜年,主人起立拱手:“請拜上門年”,并熱情地以上等旱茶招待。

城里人多在天明出行,到親友家登堂揖拜。前清捐有虛銜者,個個衣冠頂戴,大搖大擺,高視闊步赴各處拜年。商人嗜擯榔,出入各家均“香茶奉罷果盤開,檳榔元寶雙雙來”,曰中嚼個不停。交游廣的生意人,自己不親往,就使晚輩或傭人持名帖投賀,叫“拜帖”,即后世賀年片之來歷。

大年初一民間的講究、禁忌頗多。有的于除夕在大門合縫處貼紅紙“財”宇,在當眼處貼“”、“對我生財”之類的吉利語,開門時高聲誦之,叫開門見喜、開門見財。出天行時,觀風向天色,卜來年收成,認為“北(風)主豐,南主歉”;陰多晴,暗多雨。在階基和柴灣堆很多柴,諧多財。元旦抱柴進門,意“進財”。初一不倒垃圾不掃地,非掃不可時,掃帚不向外而向柴灣掃。有的讀書人則書寫“人壽年豐”、“五谷豐登”之類的吉利語,叫“新年發(fā)筆,大吉大利”。初一特忌粗俗不雅之言,以為此日挨了罵,要挨一年的罵。大人總要事先叮囑小孩:初一要說好話!萬一小孩說漏了嘴,大人馬上解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如不小心摔破了東西,要說“打發(fā)打發(fā)”;若酒杯倒了,要說“酒潑紅地”。

初二日,女婿到岳家拜年,所謂“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四鄉(xiāng)還有請春客的習慣:約定幾代姑婿甥侄和其他親友于某日聚飲。初八以后,熟人見面,互道“請拜個遲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jié),又名燈節(jié)。古諺云:“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燈”。元宵觀燈,唐代已風行,宋時更盛。文天樣曾記敘衡州上元張燈盛況:“士女傾城”、“觀者如堵”、“駢肩累足”、“咫尺音吐不相辨”。民國前,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點燭于灶臺屋角,戶戶煮食元宵縮,頑童則持彩燈相戲。農(nóng)家除在豬欄狗窩雞坍暗角點燭外,還在田頭地邊燃火,意在除蟲,祈求豐收。小孩子喜歡在墻角點松明,邊燒邊唱:“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燒了蟲蟻上天歇”。離祖墳近的,還向墳前送燭,讓祖先同享人? ?燈火。

更熱鬧的是,趕廟會、唱大戲、耍獅舞龍騎竹馬等迎春文藝活動此時達到高潮,常喧鬧通宵,故名鬧元宵。其中以舞龍燈最為普遍,城鄉(xiāng)街坊村寨宗廟家族幾乎都扎“龍”。民間認為耍龍可保清吉,所以“龍”所到之處,鼓樂齊鳴,鞭炮不絕,多賜以包封。已婚未育婦女,往往讓“龍”轉繞其身,或讓“龍”在床上縮聚成圍,上騎一小孩,名麒麟送子。

“三十晚上的火,十五夜里的燈”,歲尾年頭的兩件事,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紅火、興旺、順暢、吉祥的期盼。諸多燈中,龍的傳人對龍燈情有獨鐘。

湖南有燈會,至少可追溯到唐初。那時已改長沙郡為潭州,褚遂良《潭州偶題》詩有“踏遍九衢燈火夜,歸來月掛海棠前”的句子。至南宋,文天祥在《衡州上元記》中說“正月十五,衡州張燈火。”而明、清兩代所修長沙、湘潭、常德、桑植、桂東等縣志和鳳凰廳志等書,已有元宵玩燈籠的明確而詳盡的記述。嘉慶《瀏陽縣志?風俗志》說:“以竹籠罩布,聯(lián)絡數(shù)丈,肖龍形,燃燈其中,數(shù)人擎舞,曰龍燈”今天的龍燈與嘉慶年間的這一記載并無大異。

耍龍燈又稱舞龍。湖湘大地過去玩龍燈要挨戶送帖,接帖才表示愿意接待。接待者要備酒飯或紅包。龍燈進屋一般游遍主家廳堂房屋和牛欄、豬舍、糧倉,以驅(qū)邪避瘟。同時,還含有送春之意,所謂“龍行一步,百步成春”。后來耍龍燈逐漸也有用舞獅子代替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民智日開,元宵前后玩龍燈這一活動的迷信色彩早已淡化,但作為一項重要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仍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

10. 瀏陽河紅色景點

1、樂水魔方水世界

長沙樂水魔方水世界占地面積超10萬平方米,是國內(nèi)純天然全景園林生態(tài)水世界,擁有近兩萬平米海嘯造浪池、28米高極限穿梭等多個大型水上娛樂設備,既有驚喜刺激的大型滑道,項目也有溫馨好玩的兒童戲水區(qū),集合嬉戲谷、海螺島、狂歡水寨等多個區(qū)域的家庭歡樂區(qū)可讓孩子過一個不一樣的暑假。

2、長沙世界之窗水上樂園

長沙世界之窗水上樂園位于長沙市東北郊區(qū)瀏陽河畔,是炎夏游人嬉水健身的勝地,秉承健康、休閑、歡樂的理念,致力為游客打造集休閑、娛樂、度假于一體的國際化主題戲水休閑新地標。這里有驚心動魄的高臺滑梯,輕舟蕩漾的環(huán)流河,洶涌澎湃的人造海浪,卡通境界的兒童游泳池及深水游泳池,還包含加勒比水寨、精靈水母迷宮、兒童戲水區(qū)、深水區(qū)、環(huán)流河等等水上娛樂項目,是老少皆宜的歡樂海灣。每年還會積極舉辦一系列的主題之夜,例如夏日啤酒夜、狂歡party等。

3、樂民水上樂園

長沙市樂民水上樂園投資建設的游樂項目中,夏天項目有:兒童戲水池、大碗滑道、750反斗樂、四并列滑道、海浪池、成人泳池、螺旋滑道等,我們秋季設備有:太空漫步、激流勇進、激戰(zhàn)鯊魚島、太空環(huán)、水上挑戰(zhàn)者、兒童碰碰船、彈跳床等,水域面積達6000平方米。項目設備外觀大多富麗堂皇、高貴優(yōu)雅、現(xiàn)代感強,極具誘惑力與吸引力。另外更有新奇有趣的卡通造型游樂設備,這不僅僅是兒童喜愛的游樂項目,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互動游玩的同時,還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讓孩子們的聰敏與活潑更上一層樓。

4、海底世界水上樂園

長沙海底世界水上樂園位于長沙海底世界景區(qū)內(nèi),水上樂園占地30余畝,建有大喇叭滑梯、彩虹滑梯、高速速降滑梯、漂流河、游泳池、沖浪池、兒童水寨、兒童嬉戲小品、休閑中心等十個部分。還有瑪雅海岸,休閑碼頭,浪花迎面? ?歡樂陣陣交織徜徉,帶您體驗夏日親水的冰爽刺激。

5、麓谷水上樂園

麓谷水上樂園位于長沙市中心,座落于綠化面積達到96%的保利·麓谷體育公園內(nèi),占地超過10000平方米,是城市綜合主題樂園,布局緊湊的麓谷水上樂園,有垂直90°下滑的彩虹滑梯、國家級競賽游泳池、翻江倒海的沖天